由玛莎-阿米尼引发的新一轮伊朗全国性抗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全世界都在观察哈梅内伊的伊朗,这次会走向什么方向。但是伊朗强大的内部压力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在外部压力缓和的情况下,伊朗内部的抗议依然源源不断?为什么伊朗的所有阶层,无论男女,都在加入当下的这场全国性抗议活动?回到四十年前,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是否被我们误读了?经济和社会因素是怎样推动伊朗政客的合纵连横的呢?听听伍勤和刘怡在本期节目里的精彩论述。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怡,《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伍勤,独立刊物《同时》编辑,关注全球社会运动 - 时间轴 - 04:20 伍勤在伊朗面对过风纪警察的“执法” 08:00 从2017年至今,伊朗尖锐的全国性抗议活动持续不断 11:10 哈梅内伊近期出现病危传言,引发外界丰富的揣测 16:45 伊拉克当前的暴力抗议中也有伊朗的影子 20:25 特朗普让改革派鲁哈尼的伊朗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4:10 当前的抗议是一次伊朗史无前例的跨阶层抗争 27:30 21世纪高速的城市化彻底改变了伊朗的社会结构 34:40 伊朗的世俗化进程并没有因为1979年而完全中断 36:15 “所有的伊朗城市中产阶级都是两面人” 40:00 伊朗过去三十年始终没有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47:30 霍梅尼去世前后,伊朗的国家财政实际上接近破产边缘 53:35 中小企业主和教法学者结盟,反对巴列维国王政权的动机 58:30 六七十年代全球风云视角下的伊朗革命 01:07:30 阿里-沙里亚蒂的“红色什叶派”思想起源 01:13:15 伊朗知识分子眼中的1979,并不是一场“伊斯兰”革命 01:15:00 伊朗人如何在阿舒拉节为800年前过世的人集体“表演”哭丧 01:20:30 霍梅尼的法基赫监护体制设计部分来自于1979年失踪的穆萨-萨德尔 01:27:15 拉夫桑贾尼等改革派和内贾德等保守派,都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 01:33:40 “伊朗的选举政治是一台跑步机,只能原地踏步” 01:34:55 当今伊朗的中产阶级不再信任改革派,而底层也不再寄希望于保守派 01:41:00 伊朗的内部压力在飙升,但外部压力却在缓和 01:43:00 为什么伊朗的男性都在支持这场“伊朗女性主义抗争” 01:44:20 头巾已经变成了伊朗政权的“物理象征”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忽左忽右上线了卖书业务,如你对节目中聊到的书籍感兴趣,可以前往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了解详情。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制作 Hualun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二战结束后,德国走向分裂。西德成立了联邦情报局,前身是以莱因哈德·盖伦为核心的盖伦组织;而作为苏联卫星国的东德内部诞生了斯塔西,其工作方式深受苏联克格勃的影响,斯塔西局长马库斯·沃尔夫在结束了情报生涯后还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隐面人》。本期节目,程衍樑与沙青青畅聊东西德情报历史。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沙青青(微信公众号:13号埋立地) - 时间轴- 01:35 西德联邦情报局的历史 05:11 盖伦在东部军事情报局 07:24 盖伦的实用派工作风格 12:57 从向美军投降到建立盖伦组织 19:41 盖伦组织的运作方式和特点 26:57 联邦德国成立后,盖伦组织和阿登纳之间的互相利用 29:48 50年代末期,盖伦组织逐渐式微 36:10 1962年《明镜》事件直接导致阿登纳与盖伦的关系破裂 39:02 双重间谍海因策·菲尔福的暴露也是对盖伦的巨大打击 39:45 离开盖伦后的联邦情报局 42:59 老德共成员构成了战后斯塔西组织里最主要的群体 46:07 克格勃对斯塔西的塑造 50:37 马库斯·沃尔夫的成长经历 53:26 60年代,斯塔西对西德的策略从守势转化为攻势 55:33 沃尔夫和菲尔比 57:28 占据道德高地的东德情报机构 01:00:35 纪尧姆的暴露导致了西德政府大洗牌 01:06:07 沃尔夫的回忆录中对苏联领袖们的描述 01:15:15 职业生涯晚期的沃尔夫对谍报工作心灰意冷 01:22:30 东德社会对苏联的微妙情绪 01:26:25 我们身边的斯塔西:申德勒加油站餐厅 - 音乐 - 谍海轶闻主题曲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制作 Hualun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不仅改变了唐朝,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历史。盛唐的美誉之下掩藏的是一个低效率的政府治理模式?一贯好大喜功的玄宗为何能在开元时代休养生息?相比起开元时代的贤臣集团,天宝朝的李林甫才是玄宗最满意的宰相人选,这是为何?唐代的兵制与财政是如何一步步不堪其重的?节度使制度设计的由来是什么?听听历史作家郭建龙在本期节目里的精彩陈述。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郭建龙,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 时间轴 - 02:00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上朝代由盛而衰的转折时刻 05:45 在阿富汗被劫匪痛打的经历居然让郭建龙“非常开心” 07:35 现在的大理依然保留着古战场的蛛丝马迹 11:30 隋代人民为什么恐惧过于高效的行政效率 16:20 武则天提拔的许多“酷吏”其实理解民间疾苦 22:00 汉武帝和武则天手下的酷吏集团其实成因并不相同 28:30 王安石更进一步将剥削“理论化”了 38:35 府兵制和募兵制各有利弊 41:25 中国古代的“三权分立”:行政、军事、和监察 47:45 其实安禄山并不是权利最大的节度使 49:45 皇帝想要杀副节度使,依然需要将其先骗出核心地盘 57:20 南方的繁荣,部分是因为唐朝中央力量的削弱 01:01:30 北魏朝廷实际上很欢迎“多元文化”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NIKE - 随时随地听见运动!耐克联合JustPod推出全新播客节目《耐听》,从你意想不到的角度讲述运动的故事。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搜索「耐听」,订阅收听这档节目,每周一更新。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制作 Hualun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今年三月,鲁敏推出了自己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金色河流》,以八九十年代起家的小企业家有总为故事主角,展现了一幅改开时代以来的历史画卷。作为非虚构观察者身份时刻审视有总、渴望揭露有总的财富秘史却最终被有总征服的调查记者谢老师,与有总互为命运的两面的肖姨,用金钱来挑战金钱价值的干女儿河山,从唾弃金钱再到看清金钱的实用价值的二儿子王桑,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了一个时代切面和观念谱系。本期「忽左忽右」,鲁敏和淡豹做客节目,除了聊《金色河流》本身以外,还聊了聊文学、改开与中国人的财富观。 本期节目为「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月」的直播录音。读书月直播的相关节目正在陆续上线中,你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的“听单”和网易云音乐的“播客”中直接搜索"JUSTREAD"查看所有相关节目。如果你对《金色河流》感兴趣,欢迎前往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了解详情。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鲁敏,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微博@作家鲁敏) 淡豹,写作者(微博@静静的顿猴) - 时间轴 - 01:20 为什么要引入调查记者谢老师这一角色,以非虚构观察者的身份审视主角有总的一生 09:06 有总和谢老师:资本和反资本,两种价值观的反复博弈 13:48 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非虚构写作者 17:45 有总:一个在主流语境中面目模糊的小企业家的代表 28:11 鲁敏如何挖掘小企业家的故事 39:51 《金色河流》:中国古典金钱的叙事和现代性的结合 47:09 肖姨和有总:经历了下岗潮的一代人命运的两面 51:05 作为企业家的有总有原罪吗? 55:41 《金色河流》中不同角色所代表的不同金钱观谱系 01:06:30 时代红利、主流价值观变迁和建立自我期许 01:16:51 改开时代在不同代际的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01:26:04 《金色河流》中的昆曲和吃食元素:一种精神寄托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PodFest China 2022中文播客大会 - 活动招商现已开启,关注JustPod微信公众号并回复“活动招商”,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一起见证中文播客的2022。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制作 Hualun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近十年来,日本大河剧的收视率不断走低,大量作品叫好不叫座,今年上线的《镰仓殿的13人》却带来了收视率上的小小回升。《镰仓殿的13人》以镰仓幕府第2代执权北条义时为主角,重点着墨于以源赖朝代表的初代镰仓政权到北条家族掌权的演化过程,再现了镰仓幕府时代的残酷政治斗争。 本期节目是「忽左忽右」与「东亚观察局」的串台节目,下集将在「东亚观察局」上线。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沙青青(微信公众号:13号埋立地) 康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青年教师,日本大阪大学硕士、博士,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 时间轴 - 04:54 近年来逐渐式微的大河剧 10:06 《镰仓殿的13人》中的政治斗争非常残酷 13:17 《镰仓殿的13人》没有对主角北条义时进行美化处理 15:41 北条义时和他的家族 22:14 北条家族的统治源于源赖朝代表的初代镰仓政权 32:04 源赖朝的崛起 36:10 镰仓幕府政权的本质 41:15 关东的独立性 44:14 关东和奥州的经济形势对比 45:51 源赖朝对本家的残酷清洗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ES_Japanese Garden - Sight of Wonders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PodFest China 2022中文播客大会 - 活动招商现已开启,关注JustPod微信公众号并回复“活动招商”,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一起见证中文播客的2022。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地狱笑话”大师冯内古特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百年诞辰,长期以来,围绕他的作品的争议从未停止,《五号屠场》屡次被禁且从未获得重要的文学奖项,美国评论家质疑他温情化了纳粹历史。而冯内古特其人也是作家中独树一帜的存在,不论是他黑色幽默式的表达方式,还是他亲自撰写《巴黎评论》对自己的访谈,对于今人来讲,有太多围绕他的故事可以展开。 如果你对《五号屠场》感兴趣,欢迎前往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了解详情。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郭玉洁,作家,媒体人(微博@郭玉洁) btr,作家,译者,文化评论人(微博@btr_) - 时间轴 - 02:00 《五号屠场》:穿越、科幻和脱口秀段子 05:59 冯内古特:带有悲凉底色的黑色幽默大师 09:41 碎片式的结构很好地展示了战争与现实的荒诞 20:52 《五号屠场》中的人物塑造 30:14 身处反战浪潮中的《五号屠场》 41:36 冯内古特的演讲 45:20 冯内古特对战争的描写和其他反战题材的作品 54:05 从冯内古特作品中的PTSD到当下生活 01:01:20 冯内古特作品中将人类作为他者的视角 01:09:42 冯内古特的记者经历和社会观察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ES_Envied - dreem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PodFest China 2022中文播客大会 - 活动招商现已开启,关注JustPod微信公众号并回复“活动招商”,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一起见证中文播客的2022。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视觉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本期节目是「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月」的直播录音,如果你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评传感兴趣,欢迎前往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了解详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忽左忽右的听众提供了专属优惠,并有藏书票与明信片相赠。 - 本期话题成员 - 刘佳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纳博科夫传》《陀思妥耶夫斯基:受难的年代,1850-1859》译者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oomBooom) - 时间轴 - 01:58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欲罢不能地对你诉说,他们不觉得害羞,愿意赤身裸体地面对你 02:58 《罪与罚》中对马尔梅拉多夫这个小人物的描写,会让我们对他从嗤笑、鄙夷,到产生同情,再到最终怀有敬意 09:48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其实拥有很强的阅读快感,《罪与罚》就带有悬疑色彩,有些中文系的学生研读《罪与罚》时,甚至会将它改编成剧本杀。 12:27 著有《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梅列日科夫斯基曾经在十五岁时随着父亲去拜访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梅氏的诗作评价不高,指出作家要想写得好,必须历经苦难,而梅氏的父亲的反应却是:我不奢求儿子写得多好,只愿他不要受苦 14:20 批评家巴赫金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也就是说,这类小说中各种人物的声音和意识形成了一种众声喧哗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始终处于未完成 16:38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反而出现了迥异于众声喧哗状态的无声的现象,也就是面对围绕着佐西马长老的遗体展开的争论,阿廖沙(在一个场景中)却始终保持缄默 22:48 《卡拉马佐夫兄弟》那场关于“德米特里是否有罪”的著名辩论中,面对双方的激烈辩论,阿廖沙也是沉默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26:45 在俄国,最深刻、最重要的思想不是在系统的学术著作中表达出来的,而是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出来的 29:25 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例如《红与黑》,其中的主角于连·索黑尔就是一个不断攀爬、站在梯子上的形象,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着力刻画的不是形象,而是思想 31:5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涉及的思想,始终与十九世纪俄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现实息息相关 36:49 为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41:32 俄国画家克拉姆斯科依的名作《冥想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关联 44:49 俄罗斯文学写了肤浅的冥想者,他们总是陷入自我陶醉的白日梦状态 46:15 如果《红与黑》的副标题叫“1830年纪事”的话,那么《罪与罚》的副标题可以叫“1865年纪事” 52:19 翻译约瑟夫·弗兰克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的感受 56:54 弗兰克试图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中回应纳博科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贬低 01:01:08 跟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纳博科夫这些贵族地主家庭出身的作家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家庭出身相对比较低微 01:04:17 纳博科夫曾经炫耀自己的曾伯祖父对狱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宽容以待,而约瑟夫·弗兰克却考证此事的真实性成疑 01:06:06 弗兰克既要维护他所欣赏、喜爱的纳博科夫,又要为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负面评价给出合理解释,这是一个两难 01:12:03 弗兰克不同意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精神分析式或者宗教哲学式的解读,因为它们往往只是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作为分析的素材,而没有对文本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01:13:36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对梦境的描写占有怎样的地位 01:17:38 一个普通读者如何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无论是今年六月被最高法院推翻的罗诉韦德案,还是近年来一直被热议的禁枪议题,最终都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建国一代。在建国立宪之初,美国代表了一种共和国的理想,乔治·华盛顿完美契合了众人对“总统”一职的想象,但到了亚当斯和杰斐逊时代,未被立法代表们事先预见到的问题接连出现,党派之争、大选操作程序设置导致的平票、马伯利诉麦迪逊案引出的司法审查权,国父们在建国初期的构想好像都在一一改变。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小P,资深律师(豆瓣@小p) - 时间轴 - 01:29 马基雅维利对于民兵的推崇源于罗马 11:21 华盛顿时代的欧洲人对罗马文明的学习和想象 17:45 更理想化的法国革命和更现实主义美国革命 23:01 雅典式民主 26:49 派系斗争在建国初期被认为会颠覆国家 33:22 美国代表了一种共和国的理想 37:52 建国立宪之初对“总统”一职的想象 41:29 亚当斯和杰斐逊之争下的1800年的美国大选 52:53 法国革命者和美国国父们的政治认知差别 55:37 马伯利诉麦迪逊案是司法审查权的源头 01:03:30 建国之初对“三权分立”的构想和现今的制度有很大不同 01:08:01 阿龙·伯尔政治生涯中的三件大事 01:09:59 “州权”在诞生之初象征着州内压迫 01:16:35 美国宪法修正案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IQVIA艾昆纬 – 由全球医疗健康行业领军者IQVIA艾昆纬出品的全新播客《IQ老友说》,围绕医疗行业热点话题,邀请IQVIA的老朋友们激发观点碰撞。欢迎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订阅收听,与我们一起聚焦医疗行业,网罗多元视角,探寻新鲜洞见。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今年八月,徐皓峰带来新的影评集《光幻中的论语》,聚焦新中国国建国后十七年的经典红色电影,结合论语经典,解读电影中呈现出的社会样貌与生活伦理。从《逝去的武林》到《白色游泳衣》,徐皓峰的小说写作对象由武林人士转向了京城玩家,从《刀与星辰》到《光幻中的论语》,徐皓峰的影评也增添了更贴近日常的哲学味道。本期节目,作为导演、作家的徐皓峰,以及作为专业读者的作家叶三做客节目,和同为影迷程衍樑一起聊了聊国术江湖。 本期节目为「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月」的直播录音。读书月直播的相关节目正在陆续上线中,你可以在小宇宙站内、JustPod节目下方的banner中查看所有节目,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的“听单”和网易云音乐的“播客”中直接搜索"JUSTREAD"。 同样,如果你对徐皓峰的任何出版作品感兴趣,也欢迎你前往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了解详情。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徐皓峰,导演,作家 叶三,作家,媒体人(微博@叶三) - 时间轴 - 03:10 《白色游泳衣》的创作与电影《老炮儿》的关系 07:47 《光幻中的论语》的写作缘于“中年危机” 14:03 叶三读《光幻中的论语》和《刀与星辰》的不同感受 23:10 徐皓峰的影评写作受到过去口传电影的影响 30:32 早一代电影学院的学生“茬”电影的传统 32:57 老北京大院的一代青年学习艺术的方式 37:36 不同年代的人对文化宫的记忆 42:20 电影学院的教育将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与法国的纪实美学结合 49:03 上世纪90年代的商业武侠片对徐皓峰的创作影响 51:49 民国时期,武林才成为具有公共属性的“武行” 59:03 徐皓峰青少年时代在老北京的习武记忆 01:03:25 平津地区的武林人士刻意去掉地域化的元素 01:07:47 叶三对《侠隐》、《北京法源寺》与徐皓峰作品的比较 01:16:02 徐皓峰作品里浪漫化的超自然元素 01:21:31 徐皓峰再读红楼受到的启发 01:25:06 相较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国术宇宙,徐皓峰的创作更倾向于在艺术和现实中找到定位 01:33:13 武术的物理技巧与神经刺激 01:38:33 《女政委》与《大浪淘沙》,不同导演的相似个性 - 音乐 - ES_Salat Alsabah - Feras Charestan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PodFest China 2022中文播客大会 - 活动招商现已开启,关注JustPod微信公众号并回复“活动招商”,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一起见证中文播客的2022。 涨乐全球通App - 在每个交易日的早晨,为你提供最新鲜的财经资讯。华泰国际涨乐全球通App携手JustPodt推出全新日更节目《涨乐早知道》,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和Spotify搜索并订阅这档节目。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姜之湄 谢新月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1979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受到库特布激进思想鼓动的边缘人纷纷涌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本·拉登、阿扎姆、扎瓦希里从此聚义白沙瓦,建立了圣战者服务局,基地组织的雏形开始出现。而他们三位后来的所作所为又将串联起整个阿拉伯世界从政坛到民间各方势力,新的时代山雨欲来。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怡,《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 时间轴 - 01:29 阿扎姆、本·拉登和赛义德·库特布 04:48 阿扎姆、本·拉登和扎瓦希里的三人同盟和基地组织的诞生 15:46 1990年代,阿拉伯世界的“反美”运动 20:23 扎瓦希里和拉登分开行动以后 27:04 塔利班和本·拉登的相遇 28:13 扎瓦希里在东南亚和中亚的一系列活动都非常失败 30:22 基地组织在1998年前后的袭击行动 34:20 萨达姆·侯赛因和基地组织 35:15 90年代后期和反苏战争后期前往阿富汗的是两类人 36:49 扎瓦希里在基地组织中的角色 40:02 扎瓦希里之死 - 音乐 - ES_Salat Alsabah - Feras Charestan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PodFest China 2022中文播客大会 - 活动招商现已开启,关注JustPod微信公众号并回复“活动招商”,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一起见证中文播客的2022。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公众号运营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7月31日,在本·拉登之后接任基地组织首领的扎瓦希里在阿富汗喀布尔的一间安全屋内被美军的无人机击毙,终年71岁。扎瓦希里出生于埃及的一个上层显赫家庭,家族中不乏知识分子、学者,甚至与权力集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家族中人常与英国人有所往来的扎瓦希里的思想并不如常人想象中那么现代化、开放,他和赛义德·库特布一样,都有着作为阿拉伯传统知识分子的尊严,对美国文化持有强烈的批判态度。 本期节目内容将分为上下两集上线,上集的主要内容是扎瓦希里的家庭、和赛义德·库特布的渊源、在他前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前在埃及的经历,下集的主要内容是扎瓦希里与本·拉登相遇以后、在基地组织的活动,下集会在本周五,也就是8月26日上线。同时下集节目也将会是「忽左忽右」的第二期付费节目,欢迎大家前往小宇宙、喜马拉雅和「忽左忽右leftright」公众号收听。 如果你对节目中刘怡推荐的《九月的十三天》感兴趣,也同样可以去「忽左忽右leftright」公众号回复「买书」了解详情。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怡,《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 时间轴 - 02:37 扎瓦希里的葬身之地:在喀布尔地位特殊的谢尔布尔区 17:19 扎瓦希里与赛义德·库特布 20:44 扎瓦希里与他的家族 23:33 作为阿拉伯传统知识分子的赛义德·库特布 27:11 赛义德·库特布回到埃及以后 30:12 萨达特上台后,赛义德·库特布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8:13 卡特、贝京和萨达特在戴维营 41:10 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解协议达后,萨达特在国内的声望降到最低 46:29 萨达特遇刺,扎瓦希里入狱 51:30 扎瓦希里入狱后,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三件大事 55:53 1979年苏阿战争吸引了众多阿拉伯世界边缘人去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 音乐 - ES_Salat Alsabah - Feras Charestan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PodFest China 2022中文播客大会 - 活动招商现已开启,关注JustPod微信公众号并回复“活动招商”,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一起见证中文播客的2022。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莫扎特和贝多芬各自代表了一个时代,前者的一生都属于德意志的启蒙时期,而后者在《1824》这本书的讨论范围内,则属于一个典型的复辟时期的艺术家。在十八世纪,处于启蒙时代的德意志异军突起,成为欧洲的音乐之邦,这也是莫扎特的黄金时代。而到了1824年的复辟时期,人类的理想、欧洲的理想、德意志的理想三者彼此交汇,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第九交响曲》。 本期节目为「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月」的直播录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忽左忽右的听众提供了专属优惠,如果你对节目中提到的《第九交响曲:贝多芬与1824年的世界》和《莫扎特:黄金年代》感兴趣的话,可以前往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了解详情。 - 本期话题成员 - 高林,「青年维也纳」主笔、《皇帝圆舞曲》作者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oomBooom) - 时间轴 - 02:20 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共同点 07:03 女皇喜欢莫扎特是因为他的神童人设 08:33 十八世纪对德国而言是有特殊性的,十七世纪过于惨烈,十八世纪迎来了宽松与繁荣 11:32 德意志为何到了十八世纪成为欧洲的音乐中心 19:26 莫扎特与贝多芬各自代表了一个时代:莫扎特属于德意志的启蒙时期,贝多芬是复辟时期的艺术家 23:03 思想上的解放不等于生活上的解放 25:49 巴赫试图离开自己的恩主,就被投入了监狱 28:15 音乐家在南北德意志的待遇不同 30:52 伦敦和维也纳一样对音乐家充满了吸引力,海顿被吸引过去捞金 36:25 莫扎特为什么赚不到什么钱 40:08 莫扎特与约瑟夫二世皇帝一样,其实也是昙花一现的人物 44:46 《第九交响曲》是复辟时期特有的作品 53:20 浪漫主义的基调就是普通人的爱与恨与团结能够迸发出多么大的力量 01:03:55 浪漫主义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运动,而且立场上都可以彼此对立 01:07:40 1848年是一道分水岭,革命家与诗人在此时分手 01:12:30 波德莱尔与拜伦的比较 01:16:55 1848年之后很多人都发生了转向,比如福楼拜的政治态度就转为保守 01:22:15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理想主义,某种意义上是瓦格纳那一代德意志音乐家和乐评人建构出来的 01:25:00 莫扎特与贝多芬时代,欧洲的热门美食是什么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月 - 本周五8月19日晚19:00,程衍樑将和徐皓峰、叶三一起聊一聊徐皓峰的小说和国术江湖,欢迎大家前来观看。 PodFest China 2022中文播客大会 - 活动招商现已开启,关注JustPod微信公众号并回复“活动招商”,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一起见证中文播客的2022。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