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狂人》:A类大爽片的外表,脑洞B级片的灵魂

《特技狂人》5月17日全国公映,各位小伙伴看了吗?作为小朱朱最爱的好莱坞男女演员瑞恩·高斯林和艾米莉·布朗特的组合,这部电影在动作、喜剧、爱情之外,还意外的犀利和深刻,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这部“爽片”背后的深刻。 *本期节目不涉及剧透,各位可放心服用 1.主播小朱朱最爱的“芭比海默”组合,他们的爱情喜剧来了 片头-04:31 2.《特技狂人》在近期上映的片子里,有何独特之处 05:14-13:50 3.动作电影里的“替身们”,《特技狂人》里的替身生活与香港电影里的替身们 13:55-22:34 4.对于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的自嘲,《特技狂人》作为好莱坞大片,是否已经进入next level? 23:05-33:29 5.《特技狂人》的“元电影”游戏,导演大卫·雷奇与《特技狂人》,电影与现实中的动作明星与替身的互文 34:16-44:37 6.对于好莱坞明星制的讽刺升级:明星本人与明星icon之间的所指关系,在Deep fake技术之后的变化 45:20-58:30 7.本片里的女性角色塑造,电影工业里的多样职场女性 58:34-结束 从左到右,Ryan Gosling, Aaron Taylor-Johnson, Ben Jenkin, Logan Holladay, Justin Eaton 以及导演David Leitch 【本期音乐】All Too Well (10 Minute Version) (Taylor's Version) 【后期包装】 宇轩 【互动方式】加w”dreamist053”你加入聊养院群

62分钟
99+
11个月前

《年少日记》,成长挽歌|专访导演卓亦谦

【【福利时间】】 * 在本期节目下留言,我们将抽取5位朋友,每人送出2张《年少日记》电影代金券 这是一期颇为特别的节目,我们在和嘉宾野田录制的时候,得知约到了导演采访,所以有了这期采访+对谈的节目,共分为上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年少日记》导演卓亦谦采访 01:41:-04:08 导演自述《年少日记》的故事是来源于真实的经历 04:12-06:48 电影中的日记和遗书里,分别出现了两次“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这句话有点像电影的题眼,为什么两个想要轻生的人都说出了这句话? 08:40-12:45电影里涉及了成长过程中的很多伤痛话题,比如:亲人的冷漠与暴力,抑郁症低龄化,升学压力、学生自残、校园霸凌等,时间跨度也包含了小学和高中(高三),创作时是如何考虑把这些话题都囊括进去的 12:48-16:12 香港的移民潮是否会加剧学生的升学压力 17:35-18:36 关于“原生家庭决定论”这个话题的探讨,导演如何看待儿童时期的成长伤痛对一生的影响 19:56-20:52郑中基的角色和他以往的银幕形象有些差异,当初是如何选择的郑中基来饰演爸爸? 20:52-21:46 进行电影里孩子视角的故事创作,和进行成人视角的故事创作,会有什么差别吗?小孩子的部分会更难吗? 22:46-23:58 这部《年少日记》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创作短片和长片有什么差异吗? 24:02-25:47 导演毕业后做编剧做了七八年,再到拍第一部长片,这中间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样的? 27:13-32:44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老师、前辈(比如谭家明、尔冬升及其他等)会在拍片、资金方面有一些支持和帮助吗? 33:42-36:15 有一些影迷看完,会感觉这部电影香港味道相对没那么浓了(,是刻意有做一些去地域化的处理吗? 第二部分:嘉宾野田对谈部分 36:50-47:46 分享电影涉及到的多个社会面的主题:鸡娃、校园暴力、儿童抑郁、成长伤痛、亲子关系等,聊聊电影是如何拍出了真挚的童年感受 48:09-57:08 探讨一下儿童时期开始的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影响,对照到电影里的两兄弟成长经历和中式家庭亲子关系 58:00-66:01 聊聊如今的学童压力,如何好好对待每个孩子的童年 66:23-77:28 聊聊几位主演的表演和角色塑造 ****以下剧透警告**** 77:36-83:07 聊聊电影是如何实现成年人视角故事和儿童视角故事的双成立 83:26-结束 电影如何通过剪辑和叙事,完成了儿童、青少年、成人时代里,兄弟二人的身份“错位”和人生轨迹融合 【后期包装】宇轩 【互动方式】加w”dreamist053”你加入聊养院群

92分钟
99+
1年前

进口片消亡史

本期节目嘉宾:西帕克(影评人、耳光观影团主理人) *电影《白日之下》在4月12日全国公映,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各位影迷朋友多多支持! 盘点近10年的票房成绩会发现,在2014-2019年之间,进口片票房占比在30%-47%之间,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后,跌至16%-22%之间,进口片似乎在近几年的国内电影市场上“失灵了”,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象?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进口片,聊一聊它在国内的土壤,从成长、辉煌到衰退的全过程。 本期节目将会聊到: 1、07:07-12:33 盘点进口片在中国的发展史,关键时间点:1994、2001、2012 2、12:58-51:19 进口片分类:分账片、批片、合拍片分别是什么?他们的分账模式有什么区别?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合拍片具体有什么区别? 3、52:14-56:46 是进口片都不“不吃香”了,还是分账片“不吃香”了? 4、56:46-101:02 具体案例分析:进口片的意外成功与意外失败 5、101:50-114:50 国产电影保护政策真的起效了吗?聊聊国内针对国片和进口片的一些规则区别 6、116:00-结束 延伸讨论: - 进口片的观众到底是谁?和国片有区别吗? - 国内市场是需要更多进口片,还是应该限制进口片? 【本期音乐】时间杀人事件 - 安全着陆 【后期包装】 宇轩 【互动方式】加w”dreamist053”你加入聊养院群

124分钟
2k+
1年前

高Ken文化漫谈

3月24日,电影《坠落的审判》在北大举行首映礼,导演茹斯汀·特里耶到场参加映后。原本只是一场电影的映后,却随着主持人陈铭与北大教授董强的发言在网上发酵,最终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当天亲临现场的朋友雨亭,和我们一起聊聊这起映后“事故”背后的高Ken文化。 一、活动复盘: 1、3月24日《坠落的审判》在北大首映礼的现场情况复盘,为什么陈铭、董强两位的发言,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2、大家看完这场首映礼后的感受 3、几个舆论争议点复盘及讨论: - 董强点评“导演比自己想象中年轻,以为是更年长的女性拍的……” - 在导演发言时,戴锦华老师认真聆听,但是董强举着手机在拍照 - 戴锦华老师现场反驳陈铭和董强的发言 - 董强现场爹味批评学生“I’m sorry to say……如果你们是这么看电影的,我会觉得非常的失望” - 陈铭作为主持人,在首映礼中后段,几次辞藻华丽的排比句,来抒发自己的看法,引起现场观众喝止“让导演说” 二、话题延伸: 1、类似这样的女性创作者创作的女性主义/题材作品,是否不该邀请男性参与? 2、去年开始的芭比浪潮,带来了一系列女性思潮的新词,kenken而谈,爹爹不休,聊聊这些高知肯,如何被性别议题话题激怒? 3、对于女性主义电影,是否真的可以去掉性别视角来探讨? 4、电影工业里,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创作者,在以女性为主角进行创作和表达。包括一些掌握话语权的男性,也打着“为女性发声”的旗帜,他们究竟是真的支持女性权利,还是在吃“女性红利”? 【本期音乐】I’m Just Ken - Ryan Gosling 【后期包装】 宇轩 【互动方式】加w”dreamist053”你加入聊养院群

103分钟
2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