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做电影策展十六年,最难的事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很高兴跟大家聊聊电影。 今天跟大家聊点纯干货。我最近在平遥参加影展的时候,认识了一些在各地搞民间放映的青年朋友,大家普遍向我反映他们的困惑:就是外片搞不来,国片搞了又没人看。 这后半句真得击中了我——这也是我从业多年以来,对我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把国片通过合理引导,放映得更好一点。 本期节目,我想谈谈这个话题。 其实想把国片放好,只有一条真理:就是把线上线下并不稀罕的影片资源,通过合理的策划包装,带给公众独一无二的体验感。 这些技巧包括但不限于—— * 形式扩展 * 打卡留念 * 衍生品 * 深度社交 * 主创连线 * 专家导赏 等 我还将以电影资料馆和北大在本学期合作举办的“重探中国经典电影:2023艺术影展”为例,谈谈具体操作的方法,包括: * 影片的选择 * 放映物料的选择 * 内部主题编排 * 专家对谈 * 以及 基于移动互联媒体的持续联动宣传。 国片推广是很难,但做好国片放映,你可以发现一片巨大广阔的天地,受用终生。 最后打个广告:本周四晚及11月4日,我将在北大百年礼堂,为影迷朋友带来两部我最喜欢的电影《哀乐中年》和《关连长》的映后交流,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围观。 我本人的理想是为中国艺术电影的生态建设而努力奋斗。 这种奋斗就从放好每一场国片开始。

28分钟
3k+
1年前

2、平遥影展,治愈了我的尴尬社恐症

大家好,我是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欢迎大家收听我的播客。 每天都在滔滔不绝地说话,这样的人,会是社恐? 是的,我就是。俗称:为i做e。 但是这次去第七届平遥影展,电影节却短暂地疗愈了我的尴尬社恐症。这期节目我就简单地聊聊平遥影展的魅力,平遥电影节定位中那些影迷朋友不太会注意的细节。 我是10号夜里舟车劳顿到了平遥,一直呆到了17号下午,整整一周的时间,全方位感受了此次平遥影展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次受贾樟柯导演所托,我还参与了三场主题活动,为平遥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因此也就有了更多近距离的体悟。 在本期节目中,你可以首先了解到: * 平遥影展和京沪大型国际电影节的区别; * 平遥不易为人察觉的“雄心壮志”; * 平遥在官方意志和独立评审之间的精妙平衡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平遥为什么可以这样?平遥的经验,是否有机会被北京等其他电影节所借鉴学习? 我将主要提到四个维度: * 精神领袖(代言人) * 电影宫 * 电影节与城市的关系 * 以及 体贴周道的服务意识。 正因为上述维度的相互作用累加,平遥让我切身感受到某种来自电影节的“毕生难忘的荣耀感”,我经常自我内心疑问:我是谁?我红了?为什么他们都这么爱我? 一个电影节能让它的参与者产生如此大的内心激荡,它没有不红的道理。 明年还得去。 本音频节目没有任何后期剪辑修改,语句错乱之处,请大家随时批评,更欢迎大家交流、提问,谢谢鼓励。

27分钟
5k+
1年前

1、“奇爱博士”的由来和我的两个身份

大家好,我是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在新建的“奇爱葛格”播客节目向大家问好。因为很多朋友都认识我,也经常会在各种场合见到我,所以我也就不搞什么神秘了。 我之前其实做过一阵子播客,之所以最近“重拾旧业”,实在是因为好友magasa的撺掇,最近他化身“老马”和上海著名影评人阿吴共同做了个“电影巨(大)辩”节目,搞得风生水起;继而,我的云中老哥也开了自己的“云中电影”。他们觉得我也挺能喷的,让我跟着一起玩玩,所以,就玩玩喽! 说实话,做播客对我而言,相比公号、视频,我觉得简单地多;但是想做好,那是很难的,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但我恰恰最缺的,就是时间。作为帝都电影工作者,我每天疲于奔命,在各种职业身份间(国家公职人员、电影策展人、节目策划、电影史学者、教师、影评人、销售、视频up主等等)来回无缝切换。我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骑自行车上下班,穿行北京朝阳、东城、西城、海淀四个区30公里,全年无休,精力消耗不小。为了节省体力,我的播客节目基本不准备再做后期剪辑,不做配乐,一气儿贯通,不够精美动听之处大家请多多包涵。 但是既然做了,我也不想胡乱应付,那没有意义。我希望找到一个有趣的、比较特殊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对电影、对生活、对各位听众朋友的热爱。 因为我常年混迹在各个影迷群(道上有传言,说我手机里有“被”加过300个、500个或700个数量不同的影迷群),所以还算了解影迷朋友们的想法和心态。我发现大家对电影是如此的热爱,但对于电影活动背后的工作经验及规律是相对不熟悉的(比如,电影资料馆为什么总是放映《地下》《海街日记》,仅仅是为了省事儿吗?),很多时候容易“想当然”——所以,针对类似的疑问,希望通过我简陋但不失热情的的解答,为各位影迷朋友答疑解惑,非常欢迎大家留言提问。 我预备针对大家的提问,每周做1-2期节目,每期15分钟左右。 我做播客,和我在电影资料馆给研究生上课一样,不放栗子只干喷(一般我每次上课都喷足三个半小时),你要坚持听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因为我和其他很多电影播主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不光会追热点追话题,我自己每月也在通过单位平台主动生产节目和话题。 所以,真得可以有说不完的话可以聊。(比如,十月份内部啥啥片是不是要加映啦?) 好啦,就不“自我吹嘘”了,讲的不好请大家随便喷,来去自由。 今天是第一期,向对我还不太熟悉的听众朋友简单介绍一下我寄几,以及我在工作中的两个职业身份:节目策划和策展人。 你可以了解: 1、为什么在电影资料馆系统,我通常被称为“节目策划”? 2、“策展人”和“节目策划”又有何不同? 由衷感谢大家的订阅。要坚持听哦,哈哈。

28分钟
8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