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短暂,越是难忘

那天,和同学聊起了一件共同回忆:读中学时,来了一个英语实习老师,计划只待一个月,拿到实习证明,就继续回大学完成学业。在她离开的那一天,班上同学哭作一团,感觉和实习老师的感情特别深。 类似的桥段还发生在每一次军训中,不过半个月军训的时间,就感觉和教官建立了巨大的情感联结。 后来,看到一位演员杰西·艾森伯格在采访中说了这样一段话:“你和一些人在不同的城市演戏,这是有点像一个家庭、一个夏令营之类的东西:你远离家人,遇到了一些新朋友,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你们只是偶然地撞进彼此的人生,却在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在离家万里的城市一起拍戏的时候,你们要经历一些富含感情的场景,所以可能会表达真挚的感情,但是这样的关系是很难保持的。这段‘夏令营’结束之后,你们回到各自的生活中,没有再联系。因为你们最终要走上不同的道路,做不同的事情。” 这一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于是有了“Summer Camp”(夏令营理论)来形容所有短暂而注定结束的亲密关系。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短暂的时间,和某个人或某群人共享着亲密的生活,你知道这段生活会很快就结束,可越是知道时间短暂,产生的情感就越浓烈。 那个“夏令营”里一直被怀念的人真的那么美好吗?还是当他融入到经历中的时候,才显得美好呢?

24分钟
99+
1年前

水雾里的旧时光

中国几代电影导演的作品里,都常出现一个元素:洗澡。地点更多是男澡堂,镜头里中国的男人们,打着赤膊,在昏暗的蒸汽中模糊了轮廓。 这是在南方难见的画面,南方没有洗浴文化,所以在我第一次见到东北室友自然裸着身子从浴室出来时,我很惊慌,当她发出去搓澡的邀请时,我全身心抗拒。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没在澡堂洗过澡,那是很小的时候,家门口的小澡堂,一块破木板上用红广告色写着它的名字:澡。环境阴暗腐败,一小排简陋的水管,水柱子直通通砸下来,常常砸得我哇哇叫。现在提到澡堂早已不是这般样子,澡堂已集体更名为洗浴中心或某某汤泉。 去年,去北方旅行,特地感受了一回搓澡文化,我裹着浴巾假装淡定,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尽管理性告诉我“根本没有人关注你”。接下来,换我偷偷地关注她们,年轻的、年老的、瘦的、胖的、漏斗型的、梨形的……大家都是那么轻松畅快地享受着,我在遮遮掩掩中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正式泡澡体验,解锁了一个新世界。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写了一篇关于澡堂的记忆,只是洗澡这一件事,李娟也能在氤氲水汽中写出光辉,在热气腾腾、水汽缭绕的澡堂里放声歌唱,也感受年岁的叠加、疾病、空旷和孤独。 或许你也能从这篇澡堂记忆中看到自己的澡堂回忆。

22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