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就业都这么难了,为什么还要“作死”去创业?

想说的话 现在正是大学毕业季,也是求职的季节。 而今年,我们国家第一次出现了毕业生超过 1000 万,竞争压力非常大。 很多高学历、非常优秀的毕业生,纷纷挤破头,到地方上去考公、当老师,“硕博生涌入县城”成为最近一段时间爆火的话题;而另一边,上海发布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引发社会上的激烈争论。而这些背后,不仅牵扯到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代际关系、政策方向、时代特性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就业”、“创业”,我们年轻人,到底该怎么选?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我的看法。 One More Thing 我与新世相「光之来处」合作了一门《工作之苦》课程,聚焦这个时代的工作新问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寻找重建生活的答案。 课程有30节,如果大家对课程感兴趣,可以搜索「光之来处」公众号去看看。 内容提要 01:36 这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与选择 08:11 “硕博生涌入县城”不一定是坏现象 10:21 “年轻人应该过一种先难后易的生活。” ——早早把野心托管进“保险箱”,可能带来后半生的焦虑 18:23 “越是大家一门心思争抢“铁饭碗”的时候,自主创业的空间就越大” ——为什么现在反而是最好的创业时机 22:28 “毕业先啃三年老” ——自主创业难背后的代际观念问题 29:48 工作不止为了生存,更是要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35:58 关于政策:比提供资源支持更重要的是,帮年轻人的创业风险兜底 41:17 从职业到事业——就业有时候也是一种创业 50:19 “人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当你动起来,收获的往往是惊喜而不是惊吓 你可能想知道的典故 33:41 《论读书》 48:50 英国 格拉斯哥 50:31 “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它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化作泡影”。——罗斯福 51:10 《白日梦想家》 送你一首歌 55:11 《Dirty Paws》

61分钟
10k+
3年前

22. 在520祝你:有勇气坚持“非主流”的爱情

想说的话 今天是520,是最近几年新兴起来的情人节。 所以,我想跟大家聊聊一聊关于我们的年轻人的相爱的问题。 我们人类社会是在历史中是不停地变动的。其实对于生活,尤其是婚姻观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流,但主流也是一直在变化的。 在今天,对于爱情本身,我们拥有更大的自由。这个自由,其实就是是不是要离开主流。 从根本上说,爱上一个人,其实是爱上一种生活。所以,这就有一个大问题了:我们怎么去对待自己在内心所爱、内心所渴望的这样一种生活。 One More Thing 我与新世相「光之来处」合作了一门《工作之苦》课程,聚焦这个时代的工作新问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寻找重建生活的答案。 课程有30节,如果大家对课程感兴趣,可以搜索「光之来处」公众号去看看。 本期提要 02:03 在当今恋爱自由的年代,对抗主流,依然需要很大的勇气 12:58 边缘之中见真情 “这个世界上最不美好的就是主流。” 40:09 勇敢做出自己的选择 “宁可活在世界的边缘,也不要活在自己的边缘” 你可能想了解的典故 10:48 《窄门》--安德烈·纪德 15:12 《太阳照样升起》--海明威 16:24 伊壁鸠鲁 (希腊文:Έπίκουρος,英文:Epicurus,公元前341 - 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并要学会快乐。 18:17 《洛丽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21:04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 27:32 《法国中尉的女人》--约翰·福尔斯 32:54 《牧马人》--谢晋 送你一首歌 43:36 《简单爱》--周杰伦

49分钟
15k+
3年前

19. 五四青年节|让我们像鲁迅一样永保自己的青春气

想说的话 下周,我们要迎来“五四”青年节了。 103年前的这一天,中国青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一种新的文明的劲风,在中国也吹起来了。 今天,我想聊一聊在“五四”运动里,作为主将之一的鲁迅。 “五四”运动时,1881年出生的鲁迅,已经38岁了,可以说正在步入中年,但是他身上,却拥有一股浓浓的青春精神。他向我们证明了,其实青年运动不光属于青年。 而鲁迅在“五四”前后这段时间的作品,非常值得我们当代年轻人拿来反思我们现在的种种困惑。所以,我将围绕他的创作和思想发展,看一看青年人如何过出一个有青春气的年轻时代。 One More Thing 我与新世相「光之来处」合作了一门《工作之苦》课程,聚焦这个时代的工作新问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寻找重建生活的答案。 课程有30节,如果大家对课程感兴趣,可以搜索「光之来处」公众号去看看。 内容提要 05:04 步入中年,却比大多数人都要青春的鲁迅 08:02 《狂人日记》——为什么我们年纪轻轻,精神却已两鬓斑白? 14:25 《故乡》——当代富起来的新闰土们,精神并没有走出旧思想的循环。 28:05 《阿Q正传》——很多人成为新时代的“阿Q”,将“占有”和“攀比”错当成了人生的意义 32:32 《祝福》——有人在大城市打拼,却在新空间里去实现旧愿望 37:31 《伤逝》——当你只有观念而没有思想,就只能在新的生活方式和旧的价值追求中矛盾挣扎 45:17 我们怎样像鲁迅一样,保持住我们的青春气? 送你一首歌 47:51 《红日》——李克勤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 命运就算曲折离奇 命运就算恐吓着你 做人没趣味 别流泪 心酸 更不应舍弃 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 一生之中兜兜转转 哪会看清楚 彷徨时我也试过 独坐一角 像是没协助 在某年 那幼小的我 跌倒过几多几多落泪 在雨夜滂沱 一生之中弯弯曲曲 我也要走过 从何时有你有你 伴我给我热烈地拍和 像红日之火 燃点真的我 结伴行 千山也定能踏过 让晚风 轻轻吹过 伴送着清幽花香 像是在祝福你我 让晚星 轻轻闪过 闪出你每个希冀如浪花 快要沾湿我 WOO...

54分钟
39k+
3年前

18. 世界读书日|读书让你不舒服?这就对了!

想说的话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今年这个读书日,我感觉还是很特别的。因为上海疫情了,已经20多天闭门不出,活动也大量的减少,有时间从容细细的读点书。 我发现。很多东西,只有在特别纯净心境的时候才能体会出来。让我们感受到,阅读确实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以及该怎么读书……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读书这件事的看法。 One More Thing 我与新世相「光之来处」合作了一门《工作之苦》课程,聚焦这个时代的工作新问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寻找重建生活的答案。 课程有30节,如果大家对课程感兴趣,可以搜索「光之来处」公众号去看看。 本期提要 03:1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这本书和书籍之间生命相通 07:04 读书的根本意义是让我们“不舒服”——离开舒适区、开阔眼界,走出我们的简陋 10:11 为什么我说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认真读一本哲学史 14:40 那些帮助我们走出“单面竞争”思维的好书 20:46 有些书,让我们发现千姿百态的活法,打开更大的世界。 22:28 读这些书,让我们变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26:00 充满童趣的书,让我们找回生活的自然和可爱 29:54 严肃的书,帮助我们打破偏见,真正建立一个好的“公民社会” 推荐你也读读这些书 10:17 《西方哲学史》——罗素 11:15 《人类的知识》——罗素 15:25 《流动的盛宴》——海明威 19:23 《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 20:46 《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 22:57 《罗伯特·弗兰克摄影集》——罗伯特·弗兰克 26:06 《柳林风声》——肯尼斯·格雷厄姆 31:06 《偏见的本质》——戈登·奥尔波特 33:59 《夜航西飞》——柏瑞尔·马卡姆 送你一首歌 36:52 《Moon Dance》——Taipei Swings

39分钟
16k+
3年前

17. 谷雨时节里不一样的春天

想说的话 4月20日,我们将迎来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都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但我觉得,春天本身是一个很容易令人感伤的季节。好花不常开,我们看着它渐渐地褪色、飘零。 但是谷雨这个节气,会给我们另外一种感觉:它在劳动,它在创造,它在播种,就像我们的青春。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节气,谷雨有一种非常朴实的声音。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我在谷雨时节经历的可爱小故事,它们让我有很多收获和感悟,希望你也喜欢。 One More Thing 我与新世相「光之来处」合作了一门《工作之苦》课程,聚焦这个时代的工作新问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寻找重建生活的答案。 课程有30节,如果大家对课程感兴趣,可以搜索「光之来处」公众号去看看。 本期提要 08:45 故事1:“屎咕咕”的生存智慧 19:41 故事2:谷雨里做新事 23:43 故事3:四只小八哥 你可能想了解的典故 08:51 “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09:03 戴胜 戴胜(学名:Upupa epops):是戴胜科、戴胜属鸟类。共有8个亚种。依不同亚种体长26-28厘米,翼展42-46厘米,体重55-80克。头顶羽冠长而阔,呈扇形。。 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缘、路边、河谷、农田、草地、村屯和果园等开阔地方,尤其以林缘耕地生境较为常见。性活泼,喜开阔潮湿地面,长长的嘴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有警情时冠羽立起,起飞后松懈下来。每年5、6月份繁殖,选择天然树洞和啄木鸟凿空的蛀树孔里营巢产卵,有时也建窝在岩石缝隙、堤岸洼坑、断墙残垣的窟窿中。每窝产卵5-9枚。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非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戴胜鸟是以色列国鸟。 送你一首歌 34:03 《山里的太阳》——富民小水井村合唱团

41分钟
5k+
3年前

16. 疫情当下,读一读这些书

想说的话 最近疫情比较严重,我在上海,已经隔离了好几天了,特别能体会这一点。 从空间移动来说,我们是慢下来的,甚至是停止了。这个封闭状态下,熟悉的生活开始变得陌生化。但也难得有机会,让我们有一些思考的时间。 古代哲学中说,一个人的一生中,一方面有非常积极的实践精神,在行动中不断认识世界。但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一个洞穴时期,把在生活中的复杂体会,好好沉淀一下。 所以,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6本和疫情相关的书籍,也和你分享,它们带给我的感受和启发。 One More Thing 我与新世相「光之来处」合作了一门《工作之苦》课程,聚焦这个时代的工作新问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寻找重建生活的答案。 课程有30节,如果大家对课程感兴趣,可以搜索「光之来处」公众号去看看。 内容提要 07:10 约翰﹒巴里《大流感》 ——看一场空前的疫灾,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 17:14 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 ——疫情给社会带来的颠覆和对人的改变 26:26 迟子建《白雪乌鸦》 ——宽恕的力量,让一个人在灾难中获得新生 33:41 毛姆《面纱》 ——一场瘟疫,让人们看到了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自己 39:24 让·吉奥诺《屋顶上的轻骑兵》 ——人生有更多别的难,可能这个难度比战胜霍乱还要难 44:28 阿尔贝·加缪《鼠疫》 ——灾难使我们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新的体认 49:01 和你聊聊我对灾难的看法,和最近的感受 送你一首歌 57:02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选段) 《Fiddler on the Roof》是根据Sholem Aleichem阿来赫姆的犹太文学作品《特伊和他的五个女儿》(或者是《送奶工特伊》)改编的两幕音乐剧。

63分钟
12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