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在我第一期节目更新之后, 一篇关于创始人兜底的相关新闻在我的朋友圈刷屏了, 重磅!Blued创始人再创业:首次披露离开内幕 文章中有个细节是在Blued临上市之前, 有三位投资人要求创始人签一个兜底…… 然后前几天在投中吐槽大会的播客上, 与郑刚老师聊他和罗永浩之间的事件, 其实本质上也是由于回购引发的利益纠葛…… 播客节目:串台投中吐槽大会|郑刚与罗永浩的那些事儿 所以我想那就就着这几个事件来聊聊兜底…… 【时间线】 00:22 铅笔道关于Blued创始人耿乐的报道刷屏 00:55 郑刚老师再次炮轰老罗 01:34 其实一共有四件事情 12:21 那些案例中出现的关键词 16:05 拆解“回购” 22:15 再看汉坤的统计报告 24:12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 29:38 对创业者的建议---投资前 33:08 对创业者的建议---拿了钱的 41:00 创业不易 【参考资料】 汉坤2022年度VC/PE项目数据分析报告 麦客CEO李卉:10年前拿了红杉400万美金融资,今年终于赎身了 案析政府引导基金退出纠纷 案例解析“明股实债”的审理思路和裁判标准 【播客简介】 屠龙之术是一档关注科技、互联网、风险投资的播客, 主播庄明浩是一个游走在互联网和风险投资行业的边缘人士。 其工作多年所积累的认知似乎都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屠龙之术“…… 或许某天再有新的“龙”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档播客停更之时。
郑刚(圈内大家更多叫他刚叔)是紫辉创投的创始合伙人, 也是老罗在做锤子手机的时候最为支持他的投资人。 在锤子比较难的那些岁月里,曾经接近卖给阿里, 工商层面上锤子做了股权质押,押给了阿里; 但最后这个事情没有成交,整个过程还“差点害死”锤子, 当年刚叔还因为这件事情“炮轰阿里”…… 但就是这样一位此前这么“爱护”老罗的投资人,在23年开始“炮轰”老罗。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 谁对谁错? 前几天投中的蒲凡、董老师,投资人小野酱和我与刚叔简单聊了聊, 所以有了这期内容。 具体的文字记录可以看这里: “我,郑刚,被罗永浩弄得遍体鳞伤”丨投中吐槽大会 【时间线】 郑刚为什么一定要打破“商业礼仪”(02:25) 老罗为什么对投资人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感”(14:31) 天使投资人总有一种很悲情的底色(17:19) 回购非常普遍,个人无限连带也并非罕见(25:46) 很多创业者并不是真正的“创业者”(32:00) 老罗是一个很难接受改变的人(37:58) 9月23日在三里屯到底发生了什么?(45:04) 老罗很有钱,但拿钱随缘(49:56) 这一场仗,背后是天使投资消亡史(55:21) 【节目嘉宾】 * 紫辉创投创始人---郑刚 * 投中网总编辑---董力瀚 * 生物医药投资人兼作家---小野酱 * 投中网编辑---蒲凡 * 前投资人---庄明浩 【播客简介】 屠龙之术是一档关注科技、互联网、风险投资的播客, 主播庄明浩是一个游走在互联网和风险投资行业的边缘人士。 其工作多年所积累的认知似乎都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屠龙之术“…… 或许某天再有新的“龙”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档播客停更之时。
【关于本期节目】 熟悉我的人应该都知道, 我其实已经在知乎上创作内容超过10年的时间…… 期间无数次人问我为什么一直是在知乎? 我在在前刘飞老师的三五环那期播客上也有简单提及。 串台三五环|VC 视角的行业拐点与个体确定性 本期节目是我和乱翻书的主播潘乱,以及知乎汽车领域最大的MCN机构Indigo Social的胡懿Fox一起与知乎负责社区业务和战略的张宁聊聊知乎这一年以来的变化。 其实我和乱总在去年也和张宁用一样的方式聊过一次, 去年的节目: 36.知乎的泛化、矛盾和内容标准 37.知乎的商业化和创作者变现难题 PS:当时的嘉宾还有晚点聊的主播汉阳。 【时间轴】 03:42 今天知乎在舆论场里是个什么位置? 05:41 社交网络里,知乎和微博组成长短舆论场? 10:38 「不是消费决策,知乎是个消费参考的地方」 11:10 为什么一直把知乎当作主阵地? 15:28 品牌公关能够多大程度上去容忍那些不同的答案? 19:14 作为一个非全职的KOL,明浩如何看待平台的选择? 23:09 知乎内容划分标准:不是题材,看长和短 29:16 如果做专业人群,播客应该算是个好的载体,知乎怎么看播客? 36:02 知乎在业务上做了什么减法,在商业上做了什么加法? 40:20 “如何评价xxx系列?”与专业人士、专业领域专业讨论,怎么平衡? 42:19 知乎社区氛围非常浓厚,会用哪些跟内容平台不同的指标,去监测用户健康? 46:00 “海盐计划”实施以来,对于创作者起到了什么样的激励作用? 48:58 如果平台的流量集中在热榜,那对创作者的创作动机有多大影响? 53:39 想法数据暴涨,是否说明这种短内容尤其是视觉化的短内容才是大势所趋? 59:41 观点求异,兴趣求同,知乎怎么防止负社交资本产生? 64:00 今天这个时点的内容创作者是否还存在“用爱发电”这个选项? 67:32 Indigo在知乎汽车领域怎么做的?如何找到并跟作者合作? 70:09 今天一个新职人如何在知乎上成长成大V? 71:55 小红书、得物们都试图在平台内完成交易闭环,知乎怎么看? 78:40 在AI大模型的落地上,知乎目前的尝试有哪些,效果都怎么样? 【节目嘉宾】 胡懿Fox(Indigo Social 高级合伙人) 张宁Neo(知乎副总裁、社区业务负责人) 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庄明浩(知乎精神股东,2020年度新知答主) 【播客简介】 屠龙之术是一档关注科技、互联网、风险投资的播客, 主播庄明浩是一个游走在互联网和风险投资行业的边缘人士。 其工作多年所积累的认知似乎都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屠龙之术“…… 或许某天再有新的“龙”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档播客停更之时。
【写在前面】 正如我在屠龙之术的开场白里提及的, 我真的有冲动录制的第一期内容其实算是一个“意外”。 之前串台投中播客吐槽大会,主题是《投资人是否要懂业务》 在对谈的最后,我们几个嘉宾聊到了这个问题的反面: 创业者是否要了解投资人? 我突然想到,我曾经针对这个话题讲过相对完整的且有框架的内容。 市面上其实有大量教创业者怎么融资的内容, 但并没有太多人讲过VC投资项目的运作方式, 也没太多人讲过虽然都叫投资人,但从分析师到投资经理、VP,再到MD、Partner甚至GP到底是怎么个关系; 以及真的拿了钱之后,如何和已经投资了你的VC们打交道。 当然了,在当下这个时点,考虑到整个国内一级市场的状态, 以上的这些内容感觉也快要没什么用了…… 所以这些内容也就完美符合了我播客的名字---屠龙之术。 【时间轴】 00:14 创业者与投资人的相爱相杀 01:54 讨论之前,先想几个问题 02:36 内容框架 03:40 为什么是长期的关系? 04:03 更直接一点的关系描述 05:38 那些你要打交道的人 07:30 执行人 11:45 合伙人 14:45 GP 17:59 关于各个层级打交道的人的总结 20:07 主动的意外---拆分业务 23:13 主动的意外---被低价收购 24:56 主动的意外---主业调整 27:05 被动的意外---执行人离职 28:44 被动的意外---回购 32:27 汉坤报告数据---回购条款比例 33:24 汉坤报告数据---回购义务主体 35:04 汉坤报告数据---无限连带占比 36:47 黑天鹅---下架 37:51 黑天鹅---刑事案件 38:40 黑天鹅---社会事件 39:41 一点针对创业的感慨 【写在最后】 希望这些内容对拿过钱的创业者和未来想创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汉坤2022年度VC/PE项目数据分析报告 【播客简介】 屠龙之术是一档关注科技、互联网、风险投资的播客, 主播庄明浩是一个游走在互联网和风险投资行业的边缘人士。 其工作多年所积累的认知似乎都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屠龙之术“…… 或许某天再有新的“龙”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档播客停更之时。
这也是我在开场白中提及的一期对谈节目; 对谈庄明浩:VC 视角的行业拐点与个体确定性 上个月我和三五环的飞哥一起闲聊了那些年我们熟悉的“屠龙之术”; 也是因为我亲眼看到+了解身边多位朋友录制播客的整个过程, 所以有了自己录制播客的冲动。 内容索引 00:25 Part1 关于庄明浩 庄明浩的投资职业生涯 知乎投资圈“活化石”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就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VC像老中医,决定很简单只有投与不投 12:54 Part2 风险投资与个人的现状 新的趋势未知,从过往历史中找到一些规律 条条大路都在摸索 投资行业的典型职业路径 风口加速变换,个人核心竞争力难沉淀 人才能力的理想状态:钉耙 VC 的成功,运气成分占比多少? 美元&人民币范式面临的问题都一样:谷底会持续多久? 35:18 Part3 投资人眼中的行业 新消费品类的温度变化、感性与理性 新品类的开创者与旧品类的替代者 白马与黑马的平衡点 妖艳异常的 TMT、医疗、硬科技 47:04 Part4 当下的创业与个体出路 从下定决心开始干就非常难 “干一票大的”心愿永远不死,机会太少 从改变世界的生意到兴趣爱好的小事情 局部最优选是适应当前环境去做选择 游戏行业卷到拐点,竞争激烈走向两个极端 个体要找到自己相对舒适的空间 对应届毕业生的建议:做好自我认知,不要短期的功利 小问题:中国 DOTA2 为啥那么垃垮?
这期节目录制于三个月之前,和我相识多年的好友范冰的对谈; 对话庄明浩:2023,一个前网红VC眼里的明牌和暗牌 范冰对外所熟知的身份应该是畅销书《增长黑客》的作者, 但我们相识的时候他还在读书…… 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关于内容输出以及这一波AI领域的感触。 01:58 嘉宾自我介绍+我俩早期相识的渊源 09:04 一个完整经历移动互联网十年起落周期的前 VC,如何复盘职业成长、行业演进、赚钱效率、内心自洽等 35:36 从投资观察到躬身入局,做一个十亿级美金科技公司的战略VP是怎样一种体验:工作职责、日常流程、信息效率经验等 46:36 从投资人视角+企业高管视角,聊聊对 AI 投资和落地的观点:机会和泡沫、企业内部生产管线效率的提升经验、在公司实践 AI Hackathon(黑客马拉松)的落地实践等 01:06:42 推荐个人日常的 AI 信息源/工具服务、AI 对个人及企业未来影响的观望、AI 对子女学校教育的侵入现状等
这期节目就是我在开场白中提及的那场引发我想录制关于创始人如何与投资人打交道内容的那一期; 节目链接:投中吐槽大会vol10“投资人得差成什么样,才会被到处挂?” 我和几位嘉宾在节目中更多聊的还是投资人在当下这个环境是否要懂具体的业务; 但在沟通的最后,我们聊到了方面的问题: 创始人是否要了解投资,了解到什么程度? 我在当期透露了一些内容,比如 不同职级投资人的权限与沟通技巧, 拿了钱的创始人和自己投资人的沟通频率和内容; 发生黑天鹅事件的处理方式等等; 本期邀请嘉宾: * 前经纬VP&知乎大V 庄明浩; * 生物医药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 * 投中网编辑 蒲凡; * yogorobot CEO助理 王嘉凌; * 香港大学机器人专业在读博士 康健; 要点穿梭机: * XX产业的第一股,有啥意义(02:52) * 以机器人为例,行业常见的误解有哪些?(07:21) * 你会试着去修正投资人的认知吗?(13:11) * 承认自己不懂,对投资人来说可能更重要(17:48) * 为什么“懂”这件事,会让人感到痛苦?(24:30) * 评价一台冰箱,需要懂制冷吗?(29:16) * 被指责“外行”了,怎么办?(35:42) * 该不该“苦苦追求”项目方(42:45) * 该不该要求创业者“懂投资”(50:22)
这期节目录制于去年年底, 28: 我不做 VC 了:庄明浩低调分享做投资的感悟 我和晚点聊的主播汉阳在小宇宙的录音棚聊了一个多小时; 聊天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VC行业, 具体内容涉及: * 什么是早期投资? * 当时怎么选了做 VC 这条路? * 做 VC 赚钱吗? * 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在过往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 从 10-20 年这十年里 VC 是一个很好的工作选择,也是很多人的 dream job;今天还是吗?尤其是「增长大约一切」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 明浩培训新同事的时候会讲什么? * 见过哪位让你震撼的人? * 投资人都说投资就是投人,这句话怎么理解? * 如何决定是否投资一个项目?或者说,作为投资人你是如何分析一个项目的? * 为什么不做 VC 了? * Web3 与 AIGC * 游戏投资人和其他投资人的区别在哪里?游戏行业的投资有什么特殊的吗? * 年轻人适合把 VC 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吗? 相关链接: [探秘!听网红庄明浩揭秘斗鱼虎牙合并背后的故事](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5f5f059383c34e85ddf761c3) [小声冒泡 | 战投疯狂撒币,对字节来说 40 亿美金的沐瞳贵了吗?](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6a45ea3481b4bf773f389e) [谈别人的钱不伤感情:金库管理员、投资人、创业者,谁更有钱?](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ec9c2556476fad0759912f?s=eyJ1IjogIjYwMTYxMDlhZTBmNWU3MjNiYjUyMTMxMCJ9) [一个 VC 逃兵的自白] (https://mp.weixin.qq.com/s/lCJ7FNs2nt8iZF-UQ_p8Gw) 主播:汉阳|晚点聊主播、晚点特约撰稿人 嘉宾:庄明浩
是的,我终于开始录制自己的播客了…… 这期是00,不算正式的节目…… 00:15 我是谁 01:10 那些标签 01:31 为什么做播客 04:09 “第一期”的冲动 05:04 播客名字的由来 06:53 浩为人师又是什么鬼? 07:58 更新想法 我去录制真正的第一期内容了,希望能够尽快上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