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当女性成为领导:告别狼性,做快乐的毒蘑菇

一家以女性主义观念来创造工作模式的公司是什么样的?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出版品牌明室Lucida的创始人与主编陈希颖,一起聊关于女性领导及女性职场环境的话题。 由明室策划出版的上野千鹤子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度成为国内很多人了解女性主义的必读书,作为身体力行女性主义的女性领导,希颖与我们一起聊了聊,如何构建公司审美体系,如何去权威化、鼓励“女性遇到不满问题就要大声说出来”,如何创造一个可以自由笑自由哭的公司氛围。我们也一起讨论了职场中无处不在的性别双标,在结构性的不平等中,女性从就业机会到工作能力都毫无疑问在被打压及轻视。同时,我们无比珍视并在共同创造由女性建立起来的,“能看到一起工作的每一个人”的氛围。 如今当我们提起女性领导,不仅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女性领导者,需要鼓励女性去发声与争取,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打破长期以来由男权主导的职场环境,亲自决定规则,为自己和为彼此真正建立多样化的工作环境。 【本期主播】 巫昂: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东西,昨天才知道服美役的七零后作者和旧媒体人和写作课教师和会画人。新浪微博@巫昂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小红书@影子猫在家 阿贝:零零后书店店主,梦想是成为四线城市的三流小说家。小红书@好语录的安慰 【本期嘉宾】 陈希颖:出版品牌明室Lucida创始人、主编,策划编辑有《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黑箱》《为了活下去的思想》等 【收听目录】 01:24 嘉宾陈希颖自我介绍 07:24 女性领导的出版品牌是如何构建公司审美的 11:00 女孩子们一起领导与工作的书店 16:55在彼此扶持的工作环境中,鼓励女性争取与发声 22:37打破男权社会的职场框架,建立新的多样化的秩序 25:44明室:以女性主义的观念来创造更加健康的工作模式 30:58 职场中无处不在的性别双标 36:24在结构性的不平等中,女性需要亲自决定规则 45:17女性们建立的公司氛围:去权威化,看到每一个具体的人 55:57女性做领导者真的有很多优势 1:04:43 对于想成为leader的女性们说的话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 上野千鹤子《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嘉宾陈希颖的播客“有关紧要” 播客“随机波动” 《在路上》凯鲁亚克,巫昂译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Joep Beving - Ala 【本期制作团队】 后期:阿贝 插图:何心 文字:丁影子 【关于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

70分钟
1k+
2年前

009 为什么我这么穷还这么忙

为什么我这么穷还这么忙?打工+消费=又穷又忙?穷忙状态是越来越多的人必然走入的趋势吗? 本期节目中,我们集合了80后、90后、95后、00后四种不同的穷忙生活样本,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们是如何走入被动或主动的又穷又忙生活的。对如今的大多数的职场年轻人来说,就业市场紧缩、项目预算紧缩、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已经是一种常态,一方面无休止的加班剥夺了打工人的自由时间与剩余精力,另一方面劳动获取的报酬则被用于填补越来越贵的住房,以及被发明出来的五光十色的商业消费。 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一书中写道:“激励着马克思的希望——自由时间最终将把人从必然性中解放出来并让劳动动物富有创造性,在马克思之后的一百年间,我们认识到了这个推理的谬误之处:劳动动物的空余时间只会花在消费上面,留给他的空闲时间越多,他的欲望就越贪婪越强烈。这些欲望也会变得更加精细,以至于消费不再限于生活必需品……一种不能在劳动结束之后还存在主体中肯定和实现自身的生活,注定是空虚的。” 比起摆脱“穷忙”状态更重要的,可能是慢慢跳出被剥削的框架,看到自由时间的重要性,并将自由时间用于真正的自身生活。毕竟,我们唯一能拥有的也就是时间。 【本期主播】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 阿贝:零零后书店店主,梦想是成为四线城市的三流小说家。 【本期嘉宾】 宋肠肠:85后,现居北京,中文系毕业,当了10年+图书编辑,做过sales,做过很多穷忙的事,每天还在设想其他穷忙的事。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彤彤:95后,现居西双版纳驻上海接待处,是个影像导演,也是个骑摩托车旅行的gai 溜子 【收听目录】 02:24 00后四线城市书店店主,没空看书的穷忙日常 05:53 95后上海-西双版纳自由职业者,惬意又焦虑的穷忙 09:30 90后深耕加班到辞职后“非必要不回职场”,存钱好难 13:35 80后从“只穷不忙”到“又穷又忙”,物价涨得比收入多 22:29 城市白领生活刺客:经历房价飞升,一年半搬家6次 33:00 书店一起工作的伙伴不是“用人成本”是相互支持的资源 36:41 人造游戏场规则:压榨生产,剥削剩余价值,再发明消费 39:33“劳动动物的空余时间不会用于创造,只会花在消费上” 47:13 为自己工作、拥有自己时间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57:28“穷忙同盟”一起建设自己的自由时间吧 【本期节目提到的创作者/作品】 阿伦特《人的境况》 卡夫卡《变形记》 国产电视剧《爱情而已》 播客“疲惫娇娃CyberPink” 巫昂《兴趣小组》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olden Cage - Jimena Contreras 【本期制作团队】 后期剪辑:阿贝、上校 插画:何心,新浪微博@何心heicy 文字:丁影子 【关于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

60分钟
2k+
2年前

008 读书日特辑|读诗,需要一条温暖的舌头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邀请了来自“宿写作中心”的诗人朋友们,和大家一起线上聚会。我们会一起读读诗,聊聊八卦,听听我们所有人共同经历的日常生活、每一天的情绪感受,是怎么被诗歌敏感地捕捉跟记录下来的。每位诗人会携带一首自己的诗歌来做自我介绍,聚会正式开始后,暴露本性的诗人们纷纷自由开麦并互读诗歌,推荐自己喜欢的诗人/作家。 “语言在清晨醒来。所有能被说出的事物,都始于具体的经验性存在以及我们给予这个世界的所有回应。”* 让我们一起读诗吧。诗歌文本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6WkqtLqDtvBx1F4FDIPtA 【本期主播】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小红书@影子猫在家 【本期嘉宾】 秦小破,1/2,陈桥,思捷,宋肠肠,心心大侠,李又青 【诗人嘉宾们推荐的诗人/作家及作品】 玛丽·奥利弗,杰克·吉尔伯特,辛波斯卡 麦基卓&黄焕祥《懂得爱》 谷川俊太郎,莎朗·奥兹,菲利普·雅科泰《无知》 廖伟棠《超级月》 杰克·吉尔伯特《试图让某些东西留下》 博尔赫斯,里尔克,切·米沃什《诗的见证》,本哈明·拉巴图特《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读诗活动】 5月1日20点,欢迎参加“高桥睦郎读诗夜”线上活动。可扫码进入“宿写作中心”的公益读诗群,一起读诗。本次读诗夜的指定读本是高桥睦郎先生的诗集《让我们继续沉默的旅行》。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被复活的人demo - 望春桥乐队 O Holy Night - DJ Williams Swans In Flight - Asher Fulero 【本期制作团队】 后期剪辑:阿君 插画:何心,新浪微博@何心heicy 文字:丁影子 *引自简·赫斯菲尔德《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关于“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

81分钟
2k+
2年前

007 文科生真的已经是“社会弃民”了吗?

本期节目中,两位文科出身并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主播,与一位理工科背景,但最终选择以文学创作为探索媒介的嘉宾展开了谈话,我们一起回顾了对自身专业/行业的选择与探索,以及我们身处的时代大潮—— 近二十多年来,以深度内容为核心的纸媒黄金年代的衰败; “新媒体时代”对深度内容的轻视与低估,文字工作者在流量与审查的双重夹击下左右为难; 更重要的是,伴随媒介内容的碎片化之后,人们被吸走的除了时间,还有专注力、阅读与思考能力。 当专业选择与职业选择被社会大潮所左右,作为个体的自由探索真的存在吗?当大量的信息为了“更易产生大脑刺激”而生产,我们如何选择自己脑中的世界?在“颠覆世界人类生活”变成时代潮流的当下,关注人类心灵、人的感知的人要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 在节目的后期,嘉宾阿当分享了自己的探索结果,他最终选择文字作为媒介与基石,在他看来“普通人想要有所表达,阅读几乎是唯一可靠的途径”。每个人会给出自己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文学作为通道的一种,早已向我们敞开了一个更自由永恒的人类世界。或许对每个个体来说,真正能感受和掌控的那部分,才是生活的核心。比起趋势与浪潮,每个人身上“人的部分”更加意义重大。 【本期主播】 巫昂: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东西,昨天才知道服美役的七零后作者和旧媒体人和写作课教师和会画人。新浪微博@巫昂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小红书@影子猫在家 【本期嘉宾】 阿当,一个谜一样的男子 【收听目录】 02:37 文科生如今是社会弃民吗?工科生也有“四大天坑”? 07:30 选专业如抽盲盒,而很多专业在把人当工具培养 11:01 被社会挤压的“探索期”,对每个年轻人来说都很重要 15:12嘉宾:学理科到入商科,内心真正想做的事一直在冒芽 19:46 文科生的才能与工作价值,在被市场低估 23:08 择业在被“二级市场”般的社会大潮左右 26:18 文字转向图片及影像,随之碎片化的是阅读与思考能力 33:45 “普通人想要有所表达,阅读几乎是唯一可靠的途径” 38:01 面对不健全的“产业链”,选择薪火相传以人影响人 45:49 始终能够相信的,是自己在阅读中的真实体验 52:01 潮流是被制造出来的,并不以个人幸福为出发点 1:03:56 在更贴近人类心灵的行业,坚持专业与操守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创作者】 《白鹿原》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娱乐至死》 加西亚·马尔克斯 冯至 董乐山 李文俊 电视剧《狂飙》及主演张颂文 荷兰的郁金香热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Floating Home - Brian Bolger Jingle Bells - DJ Williams 【本期制作团队】 后期剪辑:阿贝,公众号@好语录的安慰 插画:何心,新浪微博@何心heicy 文字:丁影子 【关于“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

74分钟
4k+
2年前

006 活着就是在抵抗暮气沉沉的生活

“人体的构成无非风、火、水、土/在这个搅拌机内你能造就多大的动静/上面的天,下面的地/中间的河流和道路/一个好的出口/应该通往阳光密布的所在”(节选自巫昂《阳光密布的所在》) 你有在某一刻,感到生活正被一种“暮气沉沉”所笼罩吗?它可能来自于一场毫无意义的“洗脑大会”,一次虚假的“圈子社交”,或是面对某次喋喋不休的自恋式说教。也可能是某个不经意间,你感到自己正在向不认同的、讨厌的人或规则所妥协。 总之,我们共同面对的现实是,生活中有太多僵化的、腐朽的、没有生机的部分在规训着我们,甚至我们共同感知到,如今社会似乎在迅速将年轻人改造成适应苛刻规则的角色。很多时候我们必须置身事内逃无可逃,但是,意识到“暮气”的存在,欣赏自己人性中充满野生生命力的锐气部分,是我们能为自己做的重要的事。 去暮气就像去死皮,是个持续不断的工作,难以时时刻刻做到,但起码,我们还可以去阅读去创作去靠近真实的朋友,在“锐气共同体”中保护内心的真诚。 希望在这个春天,我们一起大口吸入锐气! 【锐气“抵达”】 在这期节目上线前不久,身为书店店主的主播阿贝主编的独立刊物《抵达——孤僻的工作》也正式面市,这期刊物以“宿写作中心”2022年的线下写作营为专题,记录了巫昂老师和写作者们在临海再望书店进行的为期16天、每天超过10小时的文学写作探索。 【本期主播】 巫昂: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东西,昨天才知道服美役的七零后作者和旧媒体人和写作课教师和会画人。新浪微博@巫昂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新浪微博@影子猫在家 阿贝:零零后书店店主,梦想是成为四线城市的三流小说家。新浪微博@阿贝本人阿贝本人 【收听目录】 01:35 00后、90后、70后感到“暮气”来临是什么时候?什么状态? 08:25 年轻人身上毛茸茸的触感,以及怎么可以让一个少女伤心到这个地步 10:55 靠戳穿真相来抵抗暮气,欣赏自己身上的锐气 13:24 充满暮气的人是什么样的?(充满警示作用) 16:30 会议室——被暮气笼罩的重灾区 30:07 掌权者的自恋与既往规则制定者的自我固化 36:50 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来自长辈不断自我重复的说教 46:10 那么,要如何去抵抗生活中的暮气? 50:45 去创作吧,警惕“僵死”的状态,感受活着的东西 59:12 一大波充满锐气的真实故事分享,快来注入满满锐气!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创作者】 《血观音》(2017),导演&编剧: 杨雅喆,主演: 惠英红 / 吴可熙 / 文淇等 《兔子,快跑》 约翰·厄普代克 彼得·汉德克 播客“随机波动”三位主播 自媒体“萝严肃”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Sad Eyed Waltz - Telecasted 【本期制作团队】 后期剪辑:阿贝,公众号@好语录的安慰 插画:何心,新浪微博@何心heicy 文字:丁影子 【关于“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

73分钟
10k+
2年前

005 大城市vs小城市生活,精神自足才是选择的关键

返乡可以“反卷”吗?去自己或朋友的家乡,建设新的文化空间怎么样? 清明节这一期节目,我们一起聊了聊要不要到小城市去生活这个话题。三位主播都生长于小城市,在不同年代进入大城市,定居时间或长或短,最终又主动选择(或考虑选择)去往小城市生活。如今,去小城市移民或成为返乡青年重建家乡文化社区是一个新的潮流吗?离开大城市去小城市生活的真实理由是什么?会遇到哪些挑战与麻烦?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去小城市生活? 大城市与小城市的生活,可能只是人生悖论中的一种。精神上自给自足,活在生动具体的日常里,或许才是很多人真正的生活需求。无论如何,的确已经有很多人在探索的路上种下了种子。 【互动邀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与安利你生活(过)的宜居城市呀。 【本期主播】 巫昂: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东西,昨天才知道服美役的七零后作者和旧媒体人和写作课教师和会画人。新浪微博@巫昂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新浪微博@影子猫在家 阿贝:零零后书店店主,梦想是成为四线城市的三流小说家。新浪微博@阿贝本人阿贝本人 【收听目录】 01:02 一波从小城进入大城市生活的追忆 05:37 70后、85后、90后,似乎有越来越多人考虑移民小城市 07:08 以大理、景德镇为代表的“新移民社区”正在展现的生机 14:29 主播阿贝毕业回国后在家乡湘潭开了一家书店 17:57泉州、临海…返乡青年建设文化小基地悄悄成为新潮流? 24:39 为什么主播巫昂没有选择返乡而是定居云南小城市? 28:53 去小城市生活的真实理由:想活久一点、不想再搬家 33:05 当自由职业/数字游民去国内外不同小城市体验生活 36:40 去人生地不熟的小城市生活,会遇到什么挑战?要做哪些准备? 45:17 要不要到小城市生活?什么样的人更适合? 52:37 人们更需要的是生动可感的具体生活,而非数字与趋势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家作品】 詹姆斯·乔伊斯在莎士比亚书店出版(众筹)《尤利西斯》的小故事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The Trapezist - Quincas Moreira 【本期制作团队】 后期剪辑:阿贝 插画:何心,新浪微博@何心heicy 文字:丁影子

62分钟
5k+
2年前

004 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几岁开始都不晚|《秋园》

在《秋园》的后记中,身为作者女儿、同为作家的章红写道:“这是一部在厨房里完成的书稿。说来奇怪,我每次写点什么都非常困难,好像无时不在写作瓶颈中。但妈妈写起东西来就像拧开自来水龙头,随开随有,文字顺畅地从笔端流出。我想,那是艰辛生活给予她的馈赠。” 杨本芬在60岁以后开始写下自己的母亲——一位普通中国女性的故事,这本自传体小说深深打动了读者,在80岁之后,杨本芬以当红作家的身份为读者们所知。她的创作之路给了很多人力量,其中包括她的女儿章红。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请来了章红、思捷两位嘉宾,一起聊一聊“写作可以在何时开始”的话题。 没有勇气、没准备好、执着于意义和价值……从感受到内心的写作冲动到开始写作,会经历哪些障碍?除了真诚和勇气,真正开始写作需要进行准备吗?“科班出身”是成为写作者的条件吗?一个写作者需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不同年龄的创作者,会有什么样的写作优势?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或许是,不要放弃,给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进行一个认真规划。无论何种年龄、何种身份,开始写吧。 【本期主播】 巫昂: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东西,昨天才知道服美役的七零后作者和旧媒体人和写作课教师和会画人。新浪微博@巫昂 【本期嘉宾】 章红:在一个边城长大,十八岁来到一个街道两旁遍植悬铃木的城市,为了把读小说变成专业,从南京大学化学系转到中文系,成为文学硕士,成为少年杂志的编辑和主编,成为作家。得过一些奖(冰心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金陵文学奖等),但最大的奖赏是思考与表达所赋予的尊严、快乐。 思捷:自由撰稿人、业余写作者、手作爱好者、时而话痨时而自闭患者。 【收听目录】 01:30 嘉宾章红与思捷的自我介绍 05:40 没有人的青春期是不痛苦的,那也常常萌发为写作冲动 10:25 章红:感谢19岁时的勇气,我从化学系转去了中文系 18:20 当写作的情绪冲动散去,要逼着自己继续写吗? 24:06 思捷:给时尚杂志撰稿是一个被大纲框定的命题作文 29:55 保持写作的野心是,想方设法写出真诚的被自己认可的东西 36:01《秋园》的开端:一位女性在60岁坐下来,坚持漫长孤独的写作 42:20 不同年龄段的生活,有不同的写作优势 48:48 作家杨本芬给女性书写者带来的力量:无论何种身份,开始写吧 52:40 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值得一个长线规划 1:05:10 嘉宾cue诗人巫昂现场朗诵自己的两首诗 1:09:10开始写作的几大障碍vs以对待职业的态度去推动写作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家/书籍】 汪曾祺 契诃夫 杨本芬《秋园》《浮木》《我本芬芳》 浦睿文化出版的“写作课”系列: 约翰·麦克菲《写作这门手艺》 约翰·特鲁比《故事写作大师班》 美国《作家文摘》杂志社 《短篇小说写作指南》 马特·马登《一个故事的99种讲法》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O Holy Night - DJ Williams 【本期制作团队】 剪辑:阿贝、阿炎 插画:何心,新浪微博@何心heicy 文字:丁影子

78分钟
9k+
2年前

003 生活里每一个“不舒服”,都是重新选择的契机

当女性主义被广泛讨论,比起概念,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真实的日常生活。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从“异性恋女性主义者”面临的日常困境聊起,在00后、90后、70后主播身上,女性意识与我们的生活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女性主义提供了更开阔的视角之后,我们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会直面哪些问题?男女性别意识成长的不一致,传统婚恋对幸福定义的谎言,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被陈旧的性别歧视语言/事件所冒犯……这是当下生活的现实。 女性主义负责戳破真相,女性主义者们负责重建生活。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不舒服”“拧巴”“被冒犯”都是停下来观察与重新选择的契机。从看到结构性的性别歧视问题,到停止责怪自己、与自己站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以人影响人,某种程度上都是在重构我们的生活。 希望你也在女性主义中感受到了对每个普通人的支持。 【本期主播】 巫昂: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东西,昨天才知道服美役的七零后作者和旧媒体人和写作课教师和会画人。新浪微博@巫昂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新浪微博@影子猫在家 阿贝:零零后书店店主,梦想是成为四线城市的三流小说家。新浪微博@阿贝本人阿贝本人 【收听目录】 02:50所谓的“女性主义鄙视链”本身就是反女性主义的 05:15 00后阿贝:力所能及地为更年轻的妹妹们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13:18 90后丁影子:女性主义带来的不是一个身份,是对自由开阔人生的支持 19:20 70后巫昂:几代人的加持下,才成为一个身体力行的女性主义者 30:21 “厌男”与“厌女”,所谓“性别对立”背后的逻辑 35:20 异性恋女性困境之一:男女性别意识成长不一致 37:40困境之二:需要直面传统婚恋对幸福定义的谎言 40:35困境之三:男女平等的理念与日常生活现状的冲突(时时刻刻在发生) 44:05 放下自我厌弃与责备,清醒地与自己站在一起 53:50如何面对男性伴侣对女性真实处境的漠然与无知? 1:06:05在日常中实践:性别意识科普、警惕性别歧视语言 1:10:15 每一个“不舒服”都是帮助我们重新选择的契机 【本期制作团队】 后期剪辑:阿贝 插画:何心,新浪微博@何心heicy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 上野千鹤子《厌女》 纪录片《大法官金斯伯格》 卡罗林·克里亚多·佩雷斯《看不见的女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Joy To The World - DJ Williams 【关于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 感谢收听,我们是一档泛文学类播客,涉及写作、阅读、女性和生活等内容,我们的班底来自于虚构文学写作平台宿写作中心,将陆续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汽水儿等平台上线,欢迎搜索订阅,也可以在微博、小红书上关注我们。 加入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微信suwriting-01并备注「播客听友」。如果你有好的选题或故事,也欢迎给我们投稿,我们的投稿邮箱是:[email protected],请标注「听友投稿」,并留下你的微信,方便我们联系你。下期再见!

70分钟
10k+
2年前

002 别再用孤独终老吓唬我了,我只想死在书桌上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节目。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聊关于养老的话题。曾经,我们接收到的关于死亡场景的描述,在儿孙满堂的陪伴中离去意味着人生美满,而无人问津的孤独终老则是人间惨事。如今,这两端的滤镜似乎都在被打破,急剧增大的生活压力、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趋势等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思考如何应对老年生活和死亡。 对于在线性时间轴上终将面临衰老与死亡的人类来说,养老规划并不仅仅关乎金钱,实际上是一个关乎“如何度过自己几十年生命”的议题。我们试着将这个抽象、令人恐惧的话题具像化——对不同年龄段的我们来说,现在此刻可以做些什么?70后主播巫昂分享了自己的养老规划历程与建议,与90后、00后主播们一起讨论了关于择业、消费、储蓄、精神生活建设、生活自理能力、了解与身体的关系、同频社群的主动建立等话题。 节目的最后,回到关于“孤独终老”的画面,我们发现很多作家与艺术家们都一直创作到生命的尽头,平静、稳定、充实、轻盈,直到肉身无法维续。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幸运。 欢迎在评论区和听友群交流你的想法。 【本期主播】 巫昂: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东西,昨天才知道服美役的七零后作者和旧媒体人和写作课教师和会画人。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 阿贝:零零后书店店主,梦想是成为四线城市的三流小说家。 【收听目录】 04:40 你有受到过关于孤独终老的恐吓吗? 11:55 “不论结婚与否,最终大家都是一个人。” 17:50 瑞士最新安乐死舱被网友视为“人生小目标” 25:18 2050年国内将要面临的老龄化图景 34:02 70后主播巫昂分享养老规划历程与建议 40:30 从养老规划到工作选择,“求稳”所要考虑的 50:30 把技能点跟生命力背在身上的小蜗牛人生 60:22 你的消费对象反过来会塑造你(感谢文学书如此便宜) 65:50 精神上的自给自足对幸福老年尤为重要 69:10 宿写作中心的养老计划属性,精神上同频的社群 79:26 主播们的养老规划分享(养生真的很重要!) 90:14 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平静创作到生命的尽头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家/艺术家及作品】 张爱玲 王小波 上野千鹤子《一个人的老后》《一个人的老后——男人之道》《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吕西安·弗洛伊德 陀思妥耶夫斯基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延伸阅读推荐】 《闭经记》伊藤比吕美 《在熟悉的家中与世界道别》上野千鹤子 《暮色将尽》戴安娜·阿西尔 【本期节目中引用的数据来源】 DT财经:80、90后想体面养老,要存多少钱?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上野千鹤子,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ood Gig In the Clouds - Joel Cummins 【关于“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 感谢收听,我们是一档泛文学类播客,涉及写作、阅读、女性和生活等内容,我们的班底来自于虚构文学写作平台宿写作中心,将陆续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汽水儿等平台上线,欢迎搜索订阅,也可以在微博、小红书上关注我们。 加入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微信suwriting-01并备注「播客听友」。如果你有好的选题或故事,也欢迎给我们投稿,我们的投稿邮箱是:[email protected],请标注「听友投稿」,并留下你的微信,方便我们联系你。下期再见!

90分钟
36k+
2年前

001 为什么我无法平静地自己待会儿

大家好,欢迎收听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我们是一档泛文学类播客,涉及写作、阅读、女性和生活等内容,我们的班底来自于虚构文学写作平台宿写作中心。 首期开播,我们即兴又散漫地聊了聊“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这个播客名的由来,以及主播们既郑重又随意的搭档组建过程。正式进入本期议题后,生于不同年代的主播们分享了各自的青春期、成年探索期中平静独处的经验与阻碍,互联网与即时通讯极大地影响了我们与自己待在一起的方式。独处的私人时间逐渐被随时可打破的公共时间所替代,无法平静专注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动剥削和主动逃避后的恶性循环。 之后,作为写作课老师的巫昂分享了最近的一个“家访”故事,在升学、择业压力下无法平静地自己待着的05后同学,以每天的实际行动打破了恶性循环。节目的最后,善于独处的00后主播阿贝与我们分享了在书店创造更多专注独处空间的尝试。 人生只有一个成就,就是很好的度过每一天。希望这期节目能陪你度过平静放松的一小时。 【本期主播】 巫昂: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东西,昨天才知道服美役的七零后作者和旧媒体人和写作课教师和会画人。新浪微博@巫昂 丁影子:前(新)媒体人,非必要不回职场的九零后自由写作者。新浪微博@影子猫在家 阿贝:零零后书店店主,梦想是成为四线城市的三流小说家。新浪微博@阿贝本人阿贝本人 【收听目录】 03:45 (可能是)史上最长的播客名,“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是怎么来的 08:45 这档播客(并不重要的)起源和一期一换的slogan 12:40 以“新媒体”为工作的哀伤和考察作为媒介的播客 18:25 进入本期议题:为什么我无法平静地自己待会儿 22:06 90后与00后主播不同的大学独处经历 28:04 “血泪经验”分享:无法平静专注是被动剥削和主动逃避后的恶性循环 33:00 70后的互联网青春期回忆,前互联网时代的有效独处时光 35:13 全员被互联网即时信息捆绑,即时交流变成一种隐形剥削 40:14 独处的私人时间被随时可打破的公共时间所替代 48:50 宿写作中心“家访”故事,行动改变情绪的积极案例 53:44 人生只有一个成就,就是很好的度过每一天 1:02:12 在书店创造更多专注阅读与观看的可能性 【本期制作团队】 后期剪辑:阿贝 插画:何心,新浪微博@何心heicy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O Come All Ye Faithful - DJ Williams 【关于“和别人的男朋友一起逛公园”】 感谢收听,我们是一档泛文学类播客,涉及写作、阅读、女性和生活等内容,我们的班底来自于虚构文学写作平台宿写作中心,将陆续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汽水儿等平台上线,欢迎搜索订阅,也可以在微博、小红书上关注我们。 加入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微信suwriting-01并备注「播客听友」。如果你有好的选题或故事,也欢迎给我们投稿,我们的投稿邮箱是:[email protected],请标注「听友投稿」,并留下你的微信,方便我们联系你。下期再见!

69分钟
14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