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在后场丨周颠:洪武帝和他的仙人

“在后场”是我们以历史文艺作品为灵感来源,创作的考证向解构小栏目。 期待大家多多评论,转发,这对本节目的听众增长有很大作用。 -时间轴- 0:56 朱元璋的《大诰》值得一读 1:54 《御制周颠仙人传》 7:03 朱元璋遇到周颠 不数年,元天下乱,所在英雄据险,杀无宁日。其称伪汉陈友谅者,帅乌合之众以入南昌,其颠者无与语也。未几,朕亲帅舟师,复取南昌,城降。朕抚民既定,归建业,于南昌东华门道左见男子一人拜于道旁。朕谓左右曰:“此何人也?”左右皆曰:“颠人。”朕三月归建业,颠者六月至。朕亲出督工,逢颠者来谒,谓颠曰:“此来为何?”对曰:“告太平。”如此者朝出则逢之,所告如前。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务以此言为先。 11:01 朱元璋首次试图杀死周颠:蒸杀 终日被此颠者所烦,特以烧酒醉之。畅饮弗醉,明日又来,仍以虱多为说。于是制新衣易彼之旧衣。新衣至,朕视颠者旧裙腰间藏三寸许菖蒲一茎,谓颠者曰:“此物何用?”对曰:“细嚼,饮水,腹无痛。”朕细嚼,水吞之。是后颠者日颠不已,命蒸之。初以巨缸覆之,令颠者居其内,以五尺围芦薪缘缸煅之。[7]薪尽火消,揭缸而视之,俨然如故。是后复蒸之,以五尺围芦薪一束半,以缸覆颠者于内,周遭以火煅之。烟消火灭之后,揭缸而视之,俨然如故。又未几特以五尺围芦薪两束半,以缸覆颠者于内煅炼之。薪尽火消之后,揭缸视之,其烟凝于缸底若张绵状,颠者微以首撼撼,小水微出,即醒无恙。 15:31 第二次:断食杀之 膳后,密谓主僧曰:“令颠者清斋一月,以视其能否。”主僧如朕命,防颠者于一室。朕每二日一问,问至二十三日,果不饮膳,是出凡人也。 20:19 永远不要和情绪不稳定的动物做朋友:周颠第三难——淹杀 21:28 鄱阳湖胡大战 23:36 周颠:不和疯子玩儿,我润了 25:16 朱元璋同款乾隆诗 《周颠仙人诗》曰: “初见圣主应天基,一时风采一时痴。逐片俱来箍一统,浩大乾坤正此时。人君自此安邦定,齐天洪福谢恩驰。我王感得龙颜喜,大兴佛法当此时。” 28:10 《周颠仙人传》折射出朱元璋自己认定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

31分钟
2k+
7个月前

72 百戏谱 2丨《黑神话》与黄眉老怪的“逆练佛经”

不务正业系列第二弹,A某刚刚突破第三章,李二据说杀入第六节——使命感与怠惰的有机统一,游戏和工作浑然一体—— 真到了要读两本书缓缓脑子的时候。 每日一鸣(至少一次):马哥啊!我都快把您作半拉驴看了 Time notes 7:58 - 剧透警告 8:05 - ”屁“(讨论终结技,识破天赋,三章后基本不能打断Boss的二段连招) 10:14 - 真“悟能”——不能(二师兄翻身之日) 13:09 - 破戒演说:我有几个欲望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需要指出的是,荀子所谓的“伪”,其实应该训示为“为”,意指后天造作,并非“虚伪”之义。也就是说,荀子认为,性恶虽然是历史的进程,但人归根结底要靠个人的奋斗来自我完善,绝非拥抱恶念。 16:51 - 芳华刹那而已 18:03 - 旧悟空醉酒(猴头下酒是受人折腾,大圣醉酒折腾人) 20:07 - ”金“”黄“辩经 21:15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22:25 - 成“悟空”前:无性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27:33 - 十二因缘 問:何因緣故,無明等諸有支作如是次第說? 答:諸愚癡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由邪行故,令心顛倒。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生相續故,諸根圓滿。根圓滿故,二受用境。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五趣生死中苦果生。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謂內身變異所引老死苦,及境界變異所引憂歎苦熱惱之苦。是故世尊如是次第說十二支。 ——玄奘 译《瑜伽师地论》卷十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瑜伽师地论》是论述十二缘起支最详实的著作之一,而其为瑜伽行唯识学派的重要经典,而玄奘西行,学习的正是这一学派的知识。其后更是在汉地形成了新的研究传统。此外,该学派尊弥勒菩萨为初祖,因此弥勒-黄眉 and 金蝉子的二创,尤其是黄眉和金蝉子就缘起问题的讨论,似乎又有合理性了。 30:06 - 轮回苦乐 32:38 - 《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鸣鹤余音》卷二 34:06 - 没钱酒育碧(”一生好吃没钱酒,偏打老年人“——《西游记》第七十二回,盘丝岭担心被揍的土地云) 节目简介:骆驼和鹿杂交的新物种,非马非牛的子博客,一驴,鸣。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akfmnugnu43x

37分钟
2k+
7个月前

71 百戏谱:《黑神话:悟空》与青蛙与观无量寿经

本节目的副标题(暂定)为:李二大战二郎神 “玩什么”(暂定)是一驴鸣计划开设的游戏研究系列,希望以文史乃至社会学领域的相关视野,向听众朋友们简单谈一谈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子游戏。为遵循拉大旗作虎皮的传统,我们在此谨援引席勒的名言:“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完全的人。”在中国诸多的古代小说人物中,几乎唯有孙悟空体现了最自由潇洒的处世气质,以及乐在折腾的生活热情。生命的最大痛苦在于至死方休的忍受无趣,愿诸位好玩,祝朋友们好乐。 如近期本播客、非马非牛播客以及编辑部公众号有拖更情况,一切归咎于黑神话·悟空,本部百分之六十六点六六的成员已为该游戏申请了灵活事假,感谢听众朋友们的理解与支持。您对本系列节目的反馈将直接关系主播能否为游戏报公账——难以想象有比带薪“研究”游戏更大的美事儿。 TIME LINE 3:58 - 西游记打戏不如水浒传漂亮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笔翻墨舞,其捷如风。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其捷如风。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著正中,其捷如风。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其捷如风。 金批:看他打虎有打虎法,杀嫂有杀嫂法,杀西门庆有杀西门庆法,打蒋门神有打蒋门神法,胸中有此许多解数。 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 金批:此扑本是其捷如风,为上文又夹叙蒋门神,恐遂见迟延,故又重宣一遍也。 ——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金批:前文自谦有何才学,此处便写出真才实学来,武二真是出色。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武松指定蒋门神,说出那三件事来,有分教: ——《金批水浒》 7:01 - 孙大圣是个清醒的实诚人 行者道:“他蹲在那涧边,还似个开路神;若站起来,好道有十数丈长。手里拿著一条铁棒,就似碗来粗细的一根大杠子,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磨一磨,口里又念著:‘杠子啊,这一向不曾拿你出来显显神通,这一去就有十万妖精,也都替我打死,等我杀了那三个魔头祭你。’他要磨得明了,先打死你门前一万精哩。”那些小妖闻得此言,一个个心惊胆战,魂散魄飞。行者又道:“列位,那唐僧的肉也不多几斤,也分不到我处,我们替他顶这个缸怎的?不如我们各自散一散罢。”众妖都道:“说得是,我们各自顾命去来。”原来此辈都是些狼虫虎豹,走兽飞禽,呜的一声,都哄然而去了。这个倒不像孙大圣几句铺头话,却就如楚歌声吹散了八千兵。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8:26 - 第一章青蛙精“波里个浪”祖源考 京宣平坊,有官人夜归入曲,有卖油者张帽驱驴,驮桶不避,导者搏之,头随而落,遂遽入一大宅门。官人异之,随入,至大槐树下遂灭。因告其家,即掘之。深数尺,其树根枯,下有大虾蟆如叠,挟二笔金沓,树溜津满其中也。及巨白菌如殿门浮沤钉,其盖已落。虾蟆即驴矣,笔金沓乃油桶也,菌即其人也。里有沽其油者,月馀,怪其油好而贱。及怪露,食者悉病呕泄。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五,崇文书局本。 13:26 - 优化工作任重道远,但台词和配音均极用心 14:46 - 李二同学坚持认为序章给游戏狠狠拉分 17:06 - 猴头下酒:虎先锋林教头考 19:01 - 第二章少见的有字碑刻:为啥是《说无量寿经》? 20:24 - 此后内容涉及第二章剧透,注意避让 21:19 - 三辈九等:进入极乐世界的”九品中正“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21:42 - 囚父杀母:《观无量寿经》的故事内容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麦少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 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郤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勒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佛说观无量寿经》。 29:46 - 虱子的譬喻 「复次,提婆达多,过去久远不可计劫,尔时有佛,出兴于世,号曰应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灭度后,于像法中,有一坐禅比丘,独住林中。尔时比丘嘗患虮虱,即便共虱而作约言:『我若坐禅,汝宜默然隐身寂住。』其虱如法。于后一时,有一土蚤来至虱边,问言:『汝云何身体肌肉肥盛?』虱言:『我所依主人常修禅定,教我饮食时节。我如法饮食故,所以身体鲜肥。』蚤言:『我亦欲修习其法。』虱言:『能尔随意。』尔时比丘寻便坐禅。尔时土蚤闻血肉香,即便食噉。 「尔时比丘心生苦恼,即便脱衣,以火烧之。」 佛言:「尔时坐禅比丘者,今迦叶佛是;尔时土蚤者,今提婆达多是;尔时虱者,今我身是。提婆达多为利养故,毁害于我。乃至今日成佛,亦为利养,出佛身血,生入地狱。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若说其事,穷劫不尽,而如来常以慈悲力,愍而哀伤。我以值遇提婆达多故,速得成佛,念[7]其恩故,常垂慈愍。」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 32:02 - 十六观与大势至菩萨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诸余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 “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 38:18 - 佛教在自己的世界观中描述长寿者,其实恰恰是要反对对长生的执念 40:23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道、释两家对长生不老的论争 道士赵归真等奏云:“佛生西戎,教说不生。夫不生者,只是死也。化人令归涅盘,涅盘者死也,盛谈无常苦空,殊是妖恠,未涉无为长生之理。太上老君,闻生中国宗平太罗之天,逍遥无为自然,为化飞练仙丹,服乃长生,广列神府,利益无疆。请于内禁,筑起仙台,练身登霞,逍遥九天,庶福圣寿永保长生之乐。”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48:54 - 逆练佛经?通三统通道哪里去 50:38 - 总结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

53分钟
4k+
8个月前

70 安得广厦丨 牛马消夏录:古人如何度过炎夏

由于工作繁忙,本节播客shownotes暂时无力如往常一样更新。作为精致牛马中闪耀的一分子,对于此次躺平,我们的最终解释是:天气太热...... 本期节目由西京驴剪辑,以响应部分听众朋友对一剪没李二同志的有效抗议。 谨祝听众朋友们立秋快乐!本播客的初心始终未改,非马非牛一向、并将继续成为您的如厕伴侣、仰卧起同僚、进步路上梦游的同行者、风雨中忘了带伞,但是富裕两个塑料袋的热心人士。昏昏沉沉的夏天即将过去,秋高气爽,又是好睡之时。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

31分钟
3k+
8个月前

忽如远行客 完丨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忽如远行客系列正式完结,感谢大家! -时间轴- 4:48 和平女侠卖橘子与汉代的商业精神 8:54 战国至汉“客”的卑微化趋势 有关客在汉代,特别是东汉以后的卑微化趋势,前代学人着墨极多(在对社会分期问题仍然是显学的时期更是如此)。本处提到的《马援传》的内容,也是研究者几乎必须征引的一个材料,兹举一例: 首次明确记载宾客从事生产劳动的是《后汉书·马援传》。根据记载,知道马援役属的宾客至少一部分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劳动。他们又被称为“田户”,收获和马援对半分成。显然,马援的宾客是私属,受主人驱使,从事畜牧和农业劳动。但这些宾客之从事畜牧、农耕,似乎带有偶然性。上述宁成役使贫民耕种的土地赁自政府,马授率领宾客屯耕的上林苑和苑川的牧师苑,也都不是马援的私有土地。宾客也没有定着在土地上,他们在战时又是马援统率的兵士。因此,马援的宾客呈现出一种过渡的形态,即由随从性质的客转向近似农奴的分成制佃农。 明确记载宾客从事劳动虽然仅见于马援一例,但我们相信类似的情况必然还很多。当然客的农奴化即向分成制佃农的转化在两汉之间并未完成,我们很难说这些宾客一定和土地有紧密联系,也难以明确其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弱程度究竞怎样。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2页。 13:13 汉代有关宗庙祭祀礼仪问题的讨论耗费了统治阶层巨大的政治资本,但是确实似乎没啥必要。统治者长期以来有个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谁讨论,就砍谁脑袋”。 初,高后时患臣下妄非议先帝宗庙寝园官,故定著令,敢有擅议者弃市。至元帝改制,蠲除此令。成帝时以无继嗣,河平元年复复太上皇寝庙园,世世奉祠。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并食于太上寝庙如故,又复擅议宗庙之命 ——《汉书·韦贤传》 31:00 王莽崛起与政治内耗的大背景下。 继续为大白老师的著作打广告: 34:46 琅琊吕母:冲州撞府的女侠 天凤元年,琅邪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县吏,犯小罪,宰论杀之。吕母怨宰,密聚客,规以报仇。母家素丰,赀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酤者,皆赊与之,视其乏者,辄假衣裳,不问多少。数年,财用稍尽,少年欲相与偿之。吕母垂泣曰:“所以厚诸君者,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少年壮其意,又素受恩,皆许诺。其中勇士自号猛虎,遂相聚得数十百人,因与吕母入海中,招合亡命,众至数千。吕母自称将军,引兵还攻破海曲,执县宰。诸吏叩头为宰请。母曰:“吾子犯小罪,不当死,而为宰所杀。杀人当死,又何请乎?”遂斩之,以其首祭子冢,复还海中。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传》。 县官不顾吕母家资百万,仍然杀死其子,这一行为似乎不合情理。如果大胆推测,也许这正反映了当时地方豪族和官吏之间的尖锐矛盾。 不过,在《汉书·王莽传》中,记载的内容反而更加简略: 初,吕母子为县吏,为宰所冤杀。母散家财,以酤酒买兵弩,阴厚贫穷少年,得百馀人,遂攻海曲县,杀其宰以祭子墓。引兵入海,其众浸多,后皆万数。 吕家家资几何,可能还有争议。 初步换算汉代人的家财,则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汉文帝预计建设的高台价值百金,也就是百万钱。文帝认为达到了十户中产人家的资产,因此放弃。故而粗估一下,吕母的家资至多可能是几十户中产,约等于几千个李二同学的资产总额。 40:04 董卓的梅坞和公孙瓒的高楼 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瓒曰:“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欲以此弊绍。绍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后汉书·公孙瓒传》 又裴松之引《英雄记》: 瓒诸将家家各作高楼,楼以千计。瓒作铁门,居楼上,屏去左右,婢妾侍侧,汲上文书。 47:54 刘秀:游侠反对游侠 51:18 曹操:我们父子三人都像游侠 心学门徒看满街都是圣人,Q老师看满街都是黄老。 53:01 曹丕:宛城那夜,万物竞发,犹在眼前 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56:50 孙权不等式 58:32 魏文论剑 予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固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芋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剿,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 1:00:35 曹丕:我是大魏第一巴图鲁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

72分钟
99+
8个月前

69 马牛说丨 对话张向荣:三国前夜的皇权与士大夫理想

嘉宾介绍: 张向荣,青年文史作家,书评人,第二届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得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悠游经史,流连两汉,热爱并致力于非虚构写作。著有《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诗词歌赋少年游》《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等。 注意!本期评论点赞最多的朋友仍然可以按老规矩获得张老师的签名赠书! 李二同学最近听说评论数量和节目能不能被算法推荐好像有关系……在此欢迎大家多和我们在评论区讨论讨论,我们挺闲的…… 当然大家也不用特别当回事,一面是我们不好意思太麻烦各位,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挺懒的…… -时间轴- 3:56 问题一:为什么选择东汉? 7:59 王莽的头颅如何收藏,怎么防腐? 13:27 东汉的统治者意识到,王莽的崛起是来自一种独立于皇权的力量 15:21 与汉儒相比,理学家可能更为关注的是地方教化,也就是由上而下的移风易俗,而非“致君尧舜上” “以天下为己任”可以视为宋代“士”的一种集体意识,并不是极少数理想特别高远的士大夫所独有;它也表现在不同层次与方式上面,更非动辄便提升到秩序全面重建的最高度。张载虽“有意三代之治”,但他的着手点却是在本乡以“礼”化“俗”,即所谓“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见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他亲口告诉二程说:“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吕氏兄弟在张载逝世之年(1077)正式建立著名的“乡约”,便是继承其师“验之一乡”的遗志。范仲淹首创“义庄”这一事实,则更进一步说明士大夫重建秩序的理想同样可以“验之一族”。“义庄”与“乡约”同是地方性的制度,也同具有以“礼”化“俗”的功能。它们同时出现在11世纪中叶,表示士大夫已明确地认识到:“治天下”必须从建立稳定的地方制度开始。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第三章“同治天下”,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218页。 若跟宋、元、明初相较,明中晚期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异,理学家对其在政治、社会角色的自我期许上也作了很大幅度的挪移。此一文化风貌的转变是十分惊人而不应被忽略的。 ——张艺曦:《阳明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导论部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16:52 王莽改革虽然失败,但让许多政治传统或文化观念下沉到了地方官民的日常生活中 18:33 天子到底是不是一个“爵”? 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称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勋。”《书逸篇》曰:“厥兆天子爵。”何以“言皇”亦称天子也?以其言天覆地载俱王天下也。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白虎通》卷一《爵》 21:19 霍布斯遇到公羊高! “其实,我们的——” “不,不一样。” 24:46 汉代:秦制和礼治之间 孝元皇帝……尝侍燕从容言(于宣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住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 ——《后汉书·元帝纪》 26:19 汉家法度是一种人造的制度,必然会朽坏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方孝孺:《深虑论》。 30:46 东汉的“正午”,社会生活能达到什么水平? 32:54 汉桓帝扩张自己权力的主张,使得汉代的政治活动转向内斗 36:30 东汉的宦官权力仍然是皇权的一种延伸 42:28 东汉的宦官与士人的相似性和差异有什么?他们和士大夫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吗? 45:05 宦官即使是在维护皇权,也不意味着其行为必然具有合理性。皇权不具备神圣性,也会被玷污 46:48 清代人无法想象汉代士大夫的敢言 此等狂悖无忌讳之语,敌以下所难堪,而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盛德矣。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47:57 宦官与士大夫的斗争如何由批判的武器转向武器的批判 49:56 士大夫榜样与汉代宣传材料的塑造 51:19 东汉士大夫的理想图景中可能没有宦官的位置 53:01 吕强:士大夫化的宦官 54:30 给到一个大赦:大赦令对政治斗争的破坏作用 56:47 大赦令颁布前可能总不是密不透风的 坚僭位五年,凤皇集于东阙,大赦其境内,百僚进位一级。初,坚之将为赦也,与王猛、苻融密议于露堂,悉屏左右。坚亲为赦文,猛、融供进纸墨。有一大苍蝇入自牖间,鸣声甚大,集于笔端,驱而复来。俄而张安街巷市里人相告曰:“官今大赦。”有司以闻。坚惊谓融、猛曰:“禁中无耳属之理,事何从泄也?”于是敕外穷推之,咸言有一小人衣黑衣,大呼于市曰:“官今大赦。”须臾不见。坚叹曰:“其向苍蝇乎?声状非常,吾固恶之。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晋书·苻坚载记》 58:03 “一部《梁冀传》,半部后汉书” 1:03:55 汉桓帝的文字狱与权力恐惧:梁冀是汉桓帝的精神导师吗? 因为曾经当过傀儡,刘志对批评特别敏感,视之为对他权力的挑战;又因为梁冀对待挑战是一种“睚眦必报”式的政治恐怖主义,刘志也深受其影响…… 管霸突然跪下,恳切地说:云,野泽愚夫;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戆,不足加罪。这两人地位低微,因为愚蠢才出言狂妄,实在不值得死罪啊。管霸这番话,在陈蕃和杨秉被解职的场合下,是一种仗义执言。他希望凭借刘志对他的信任,救下这两条命。然而刘志说了一句话: “帝欲不谛”是何等语,而常侍欲原之邪? 李云上书里说“帝欲不谛”,这样的话管常侍你也能说情?管霸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刘志一定要致“李杜”于死地,核心是因为这四个字!这是一句双关语,或者说是“谐音梗”。儒家纬书有言,“帝者,谛也”。谛的意思,是仔细、公正、精微、审慎地对事物作判断。用谛来形容帝王,就是说帝王应当至大至公,做决策要公平正义。李云说刘志“帝欲不谛”,字面的意思是批评他没有按照帝王的原则行事,但也可以谐音为“帝欲不帝”,你不配当皇帝。这是管霸对刘志亲政后心理的一次探知,如此敏感、狭隘。 ——张向荣:《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 1:13:03 东汉是一个”群星闪而不耀的时代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

81分钟
5k+
8个月前

68 茴香豆丨洪武年御史袁凯食大便本事考

本期标题不是标题党。 省流:没吃。 李二同学最近听说评论数量和节目能不能被算法推荐好像有关系……在此欢迎大家多和我们在评论区讨论讨论,我们挺闲的…… 当然大家也不用特别当回事,一方面是我们不好意思太麻烦各位,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挺懒的…… 时间轴: - 4:26 松江邦彦图与袁凯 致敬传奇探店主播袁白燕 袁凯,字景文,松江华亭人。元末为府吏,博学有才辨,议论飙发,往往屈座人。洪武三年荐授御史。武臣恃功骄恣,得罪者渐众,凯上言:“诸将习兵事,恐未悉君臣礼。请于都督府延通经学古之士,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庶得保族全身之道。”帝敕台省延名士直午门,为诸将说书。后帝虑囚毕,命凯送皇太子覆讯,多所矜减。凯还报,帝问“朕与太子孰是?”凯顿首言:“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帝以凯老猾持两端,恶之。凯惧,佯狂免,告归,久之以寿终。凯工诗,有盛名。性诙谐,自号海叟。背戴乌巾,倒骑黑牛,游行九峰间,好事者至绘为图。初,在杨维桢座,客出所赋《白燕诗》,凯微笑,别作一篇以献。维桢大惊赏,遍示座客,人遂呼袁白燕云。 ——《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文苑传》: - 7:18 袁凯食大便的那些事儿 袁凯,字景文,别号海叟,有海叟集行于世。国初诗人之冠冕,吾乡人,仕为御史。太祖高皇帝甞欲戮一人,皇太子恳释之。召凯问曰:“朕欲刑之,而东宫欲释之,孰是?”凯对曰:“陛下刑之者,法之正。东宫释之者,心之慈。”太祖怒以为凯持两端,下之狱。凯下狱三日不食,太祖遣人劝之食,已而宥之。毎临朝见凯,甞曰:“是持两端者。”凯一日趋朝,过金水桥,诡得疯疾,仆不起。太祖曰:“疯疾当不仁”,命以木钻钻之。凯忍死不为动,以为阘茸不才,放归田里。凯归,以铁索锁项,自毁形骸。太祖每念之曰:“东海走却大鳗鲡,何处寻得?”遣使即其家,起为本郡儒学教授,乡饮为大宾,凯瞠目熟视使者,唱月儿高一曲。使者复命,以为凯诚疯矣,遂置之。闻之都主事玄敬穆,余少闻故老谈景文既以疾归,使家人以炒麫搅沙糖从竹筒出之,状类猪犬下,潜布于篱根水涯,景文匍匐往取食之。太祖使人觇知,以为食不洁矣,岂所谓自免于祸者耶? ——陆深《俨山外集》卷十二,嘉靖二十四年刻本,二叶。 倚此竹筒饭,微笑面对重八汉,皇帝是大便。 ——魔改《幕府将军2》辞世诗 - 9:45 白燕诗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妒,莫向昭阳殿里飞。 ——《咏白燕》,见都穆《南濠诗话》 - 10:59 元末士大夫多有忠贞感 胡元入主,最为中国史上惊心动魄一大变,元人用兵得国之残暴,其立制行政之多所剧变,而中国全境沦于异族统治之下,亦为前史所未遇。未及百年,乱者四起,明祖以平民崛起为天子,为汉高以下所仅有,读史者岂不曰驱除胡虏,重光中华,其在当时,上下欢欣鼓舞之情当如何?而夷考其实,当时群士大夫之心情,乃及一时从龙佐命诸名臣,其内心所蕴,乃有大不如后人读史者之所想象。 ——钱穆:《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新亚学报》第6卷第2期,1964年8月。 转引自刘浦江:《元明革命的民族主义想象》,《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 - 20:00 清修《明史》恰恰不是考证明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 - 21:30 记载袁凯事迹的明、清史料名目 沈周《客座新闻》 徐祯卿《翦胜野闻》 都穆《都公谈纂》 陆深《金台记闻》,等。 - 29:32 从“拾大便”到“食大便”——袁凯传说的流变 《客坐新闻》: “终日蓬头祼体,沿街拾秽,叫骂逐人,人不敢近。虽平故旧,亦远避。” 《翦胜野闻》: “遂佯狂病颠,拾啖秽物。” - 33:17 《明史·文苑传》的材料很可能也是抄自小说家言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

40分钟
2k+
8个月前

忽如远行客 6丨郭解:西汉最后的大侠

李二同学最近听说评论数量和节目能不能被算法推荐好像有关系……在此欢迎大家多和我们在评论区讨论讨论,我们挺闲的…… 当然大家也不用特别当回事,一方面是我们不好意思太麻烦各位,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挺懒的…… -时间轴- 1:11吕后的眼线:窦太后的传奇人生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史记·外戚世家》 祸福相依,窦氏被宦者安排错了地方,反而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21:00 姊弟相认:山崩而不死的窦少君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馀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寒)[暮]卧岸下百馀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百人入山制炭,可见生产规模之大,但也极其凶险。少君大难不死,与窦皇后相见的场面,传奇至极,也令人唏嘘感慨。但这段材料中最令李二同学动容的细节却是“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一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在宫中承差的不易。你不仅得会干活儿,还得会当气氛组。 24:49 窦氏与黄老道:家人学与夫子教孰高? 有关窦氏对黄老道的喜好,还有一段更加知名的轶闻: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 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 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史记·儒林列传》 此处辕固生杀的大概是野猪,当然汉代的家猪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战斗力。不过以李二同学的体能,估计也是干不过现代家猪的。可能会被吃掉。 不过,李二同学在看了辕固生的经历后决定多做点儿体育锻炼,然后就腰间盘突出了。 37:16 汲黯:后来者居上? 40:43 郭解:最后的大侠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史记·游侠列传》 本处的重点是:得人心的人,也不一定非得会喝酒不可。 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歡解。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阳,身至临晋。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所过辄告主人家。吏逐之,迹至籍少公。少公自杀,口绝。久之,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 李二同学一向不喜欢汉武帝,但是从《史记》的记载看,郭解此人的能量着实太大了。做事儿又密不透风,假如设身处地的想,统治者确实很难放心让这样一个人活着。郭解的死亡,在司马迁看来,意味着游侠时代的远去: “自是之后,为侠者极众,敖而无足数者。” 一个有趣的信息是,按司马迁的说法,郭解最后的命运是被族诛。且司马迁是亲自经历了有关郭解的一系列事件,甚至亲眼见过郭解的(还给我们留下了第一手的容貌记录),所以他的记载大概不可能有问题。然而按照《后汉书》的记载,其实他还有后代!按《后汉书》卷三十一,光武帝时有位郭伋,官至太中大夫,据说他的祖先就是郭解。真不知道是当时杀人有所遗漏,还是事后有人冒认先祖?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

68分钟
1k+
8个月前

一驴鸣丨3 青春无悔?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西伯利亚来

谨以此期节目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主人公梅什金公爵对驴子的热爱直接促进了本子播客的创立。”驴子是比人更高贵的动物“——心中不平静时,李A习惯把这句话默念三遍,偶尔,有用。 0:00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濒死体验:如何把五分钟无限分割 3:46 改造模范:从左倾青年到斯拉夫派——敬沙皇如......尼古拉不在 9:21 斯拉夫土罪(流放西伯利亚)的三种益处: 其一:禁欲主义(酗酒、赌博可能除外): 每当回忆过去,想到浪费了许多时间,把时间耗费在迷误、错误、无所事事、无节制的生活上,想到我不珍惜时间,多次做出违心和勉强的事情——一想到这些,我就感到非常痛心。生命是一种天赋的能力,生命就是幸福,每一分钟都可能无限幸福。青春活力,无所不在......狱中生活已经相当彻底地消除了我身上不完全纯洁的肉欲;过去我不珍惜白己。现在艰难困苦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书信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冯增义、徐振亚译 15:37 好处其二:”接触人民“——可悲的”厚障壁“与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擅自“忏悔 我在狱中得到了多少民间的典型和人物啊!我和他们一起住惯了,因而,我觉得,对他们很了解。有多少流浪汉和强盗的故事以及一般平民不幸生活的故事啊,足够写出几大本书。多么好的人民——总之我的时间没有白过。如果我对俄罗斯还不够了解,至少我很好地了解了俄罗斯人民,而且了解得如此充分,能达到这样深度的人大是不多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书信选》 27:29 瞎受罪为何有助于理性思辨:”罪过“与”罪孽“之别——向谁认罪?上帝还是人民? 罪或者道德上的恶的表现有两个层面。对罪的最切近的意识,就是我们的举动、我们的品行......但是更细致和透彻的道德意识发现,罪在我们身上扎根在更深的地方,甚至当行为在表面上正确的时候,当极力避免道德不容许的不良举止时,我们也可能是有罪的,而且往往是罪在另外方面,—罪在我们心灵、我们内在的精神生活的不正确的状态或情绪......这就把道德的重点从有罪的行为转向有罪的心灵状态。在关于一定行为的戒条(“不可杀人”、“不可偷盗”等)之外,还产生出要求使自己的心灵远离罪恶,不做有罪的人的基本戒条,其集中表现就是指明最终的理想:“要像圣父那样完美无缺”。这两类罪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依存的。人可以做出有罪的行为,例如杀死邻人,却没有犯对他忿怒和仇恨之罪(例如,在战争中或者在保护别人不受强暴者的罪恶侵害时,人也可能维持着表面上符合道德的生活方式,内心却满怀罪意—对人冷漠或敌视,傲慢,自私。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罪恶的行为来自罪恶的心态。因此,按照基督的教诲,道德谴责如果不是绝对地从罪恶的行为转到罪恶的心态上,那么至少也应首先和以特别的力度放在后者上面。无论如何,对罪恶行为的克制,如果这本身就是由心灵道德的 冷漠状态甚至罪恶状态决定的(害怕惩罚或者社会舆论的谴责,胆怯,内心的冷漠或者希望贏得赞誉,假装虔诚),那就没有任何正面价值,并应被谴责为伪善。反之,在行为犯罪而能悔过的人以自己的悔悟表明,他的犯罪并不是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心灵的道德结构中,而是与道德的健全并存的,因此他的罪恶要小于表面上虔诚的伪善者。当这种悔悟导致人的内心净化的时候,人就战胜了自身中的罪恶因素,而只关心自己的行为不违背教规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此在天国,”一个悔过的罪人比九十九个遵守教规的人更受欢迎。“ ——谢苗·弗兰克《实在与人——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浙江人民出版社,李昭时译。 33:33 迷信,或是先天的道德? 伊凡·卡拉马佐夫谈到这些基础时说:“有三种力量,世间仅有的三种力量,它们能永远征服和俘虏这些意志薄弱的叛逆者的良心,使他们获得幸福,这三种力量就是:奇迹、秘密和权威。 ——《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系统论述》,赖茵哈德·劳特著,沈真等译,《东方出版社》 35:55 好处其三:良心市场的公秤 “我不是不知道过去也有许许多多罪行,而且可怕的程度不下于此;不久前我到一些监狱去过,有机会认识几个犯人和被告。有的犯人甚至比那一个更奇怪,杀过十来个人,而且毫无悔过之意。但我同时也注意到:即使十恶不赦、死不悔改的杀人犯也毕竟知道自已是罪犯,就是说,他打心眼儿里认识到自己干了坏事,尽管一点都不后悔。他们每一个都这样;而叶莆盖尼·巴甫洛维奇所提到的那些人,甚至不愿承认自已是罪犯,自以为有这个权利,还觉得自己干得好,或者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认为这才是可怕的区别所在。请注意,这些都是青年,也就是说,他们恰恰处在最没有戒备的状态,最容易接受歪理谬论的影响。” 《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此对自己曾经亲近,并为之遭难的”革命“友人进行了道德批判——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赞成”两恶相权取其轻“或”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算账逻辑(《罪与罚》中的拉斯克利尼科夫就说过,一切不给过是做数学题),他既不接受源于奇迹崇拜的盲从,也坚决反对各行其是的混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这么一个拧巴的人。但有意思的是,”败坏青年“这一罪名,总令人联想起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41:14 陀思妥耶夫斯基 vs 热情读者尼采:怕的就是你 47:55 审判的唯一意义:抚慰罪犯的良心(一切道德问题均与尼古拉无关)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这个我们偶尔还运营一下

48分钟
1k+
8个月前

67 逗你玩丨韦玄成与西塞罗:大汉丞相的真实与虚构

各位爱发电用户可能发现最近该平台无法正常登录,目前大家可以使用aifadian.com这一临时域名正常登录,如果未来该平台出现任何问题或长期无法恢复,我们会一直保障每位订阅用户的权益,将所有内容以激活码方式发放。各位敬请放心。 -时间轴- 本期shownotes的撰写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上次刚强调过shownotes升级了,但是这期内容很水,shownotes真的很难编造 0:00 Q老师在这儿提罗老师的文章肯定不是为了蹭。但是我在shownotes里再注明一遍就是纯蹭 历史学最警惕假设,「如果刘邦多活几年会怎样?如果拿破仑有原子弹会怎样?」这是历史学坚决反对的。但假设又是人类的天性。有些假设,会帮我们看清很多事实。 前段时间,罗新看了一篇文章,是美国一位研究罗马史的古典学家,和台湾一位研究秦汉史的学者邢义田合写的。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在汉元帝时期,如果汉朝和罗马共和国分别有一位使者去到了对方的国家,他们会看到什么? 假设汉元帝派出的使者,是当时重要的学者韦玄成,而离开罗马的,是著名学者、哲学家西塞罗,他跑过了米索不达米亚平原,跑过波斯帝国,进入玉门关,到了长安。 邢义田说,西塞罗会发现,汉朝也修了道路,但修法与罗马不同;也会看到房屋,但东方的建筑不一样;他一路会看见农田,但看不到罗马随处可见的橄榄树。更惊人的是,到了长安,他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高墙的世界,墙外是墙,墙内也是墙。 韦玄成到了罗马,他会发现,进罗马城,居然没人管,也没人盘问,想去什么建筑随便进。他会惊讶地看到,那些斗兽场里,奴隶也在看热闹。 当然,历史上,韦玄成并没有到罗马,西塞罗也没有到长安,但通过这种想象,这些对比,经由他们的双眼,我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长安和罗马。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城市,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怎么善待贫穷的人、卑贱的人? 讲到这段时,罗新的眼睛很亮,展现出历史学家独有的好奇心,他说,「本来是一个想象中的事儿,但很多人就凭借这种想象,做出各种研究。」 正是这样的想象,让历史学更丰富了。 ——引自《历史学家和他的白日梦》,金中,《人物》,2024年7月6日。 2:00 注 Q老师在台大交换时和邢老师学习过。当然我写在这儿纯粹是为了蹭+补充shownotes。 9:52 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于是贤门下生博士义倩等与宗家计议,共矫贤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贤薨,玄成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徵至长安,既葬,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召。大鸿胪奉状,章下丞相御史案验。玄成素有名声,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辟兄者。案事丞相史乃与玄成书曰:“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仆素愚陋,过为宰相执事,愿少闻风声。不然,恐子伤高而仆为小人也。”玄成友人侍郎章亦上疏言:“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玄成,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已受爵。宣帝高其节,以玄成为河南太守。兄弘太山都尉,迁东海太守。 ——《后汉书·韦贤传》 “宗庙事”为汉代常见获罪原因之一,这应该和西汉中期以来儒生对宗庙礼制的极激烈论争有关。此外,与宗庙祭祀相关的礼仪问题也经常成为君主加罪勋贵的借口,代表就是汉武帝:我不能治你,我爸爸还不能治你吗? 陵邑居住的大都是地方豪族,治理难度必然巨大,社会治安恐怕也很成问题。我们之前提到的袁盎,就是被刺杀在汉惠帝的陵墓附近。 16:44 韦玄成因拜庙骑摩托事件所作四言诗:《自劾》 赫矣我祖,侯於豕韋。賜命建伯,有殷以綏。厥績既昭,車服有常。朝宗商邑,四牡翔翔。德之令顯,慶流於裔。宗周至漢,羣后歷世。肅肅楚傅,輔翼元夷。厥駟有庸,惟慎惟祗。嗣王孔佚,越遷於鄒。五世壙僚,至我節侯。惟我節侯,顯德遐聞。左右昭宣,五品以訓。既耇致位,惟懿惟奐。厥賜祁祁,百金洎館。國彼扶陽,在京之東。惟帝是留,政謀是從。繹繹六轡,是列是理。威儀濟濟,朝享天子。天子穆穆,是宗是師。四方遐爾,觀國之輝。茅土之繼,在我俊兄。惟我俊兄,是讓是形。於休厥德,於赫有聲。致我小子,越留於京。惟我小子,不肅會同。媠彼車服,黜此附庸。赫赫顯爵,自我隊之。微微附庸,自我招之。誰能忍愧,寄之我顏。誰將遐徵,從之夷蠻。於赫三事,匪俊匪作。於蔑小子,終焉其度。誰謂華高,企其齊而。誰謂德難,厲其庶而。嗟我小子,於貳其尤。隊彼令聲,申此擇辭。四方羣后,我監我視。威儀車服,唯肅是履。 从此类四言诗中你能看到后世家传或墓志的影子。一方面从古史传说时代开始追溯家族历史,一方面在近代开始重塑家族历史。 韦氏父子的文风类似曲老师讲道理。特点都是贼啦没意思。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这个我们偶尔还运营一下

26分钟
2k+
9个月前

忽如远行客5丨长安城外杀国相:文景之际的大侠

标题其实和内容关系有限,李二同学改这个名字纯粹为了耸人听闻以及蹭川普被刺事件 -时间轴- 1:05 吕后彪悍生涯中的少见吃亏时刻:冒顿单于耍流氓事件 《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考惠、高后时,冒顿浸骄,乃为书,使使遣高后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经廷议后如是回答: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16:42 我一个代国国王,怎么就做了长安的皇帝了呢? 23:41 齐王:死因可疑 27:15 贾谊:命同屈子 《新书》卷一《藩强》 藩强: 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韩信黥布彭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欲勿令葅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绛、灌;欲天下之治安,天子之无忧,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 贾谊:《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仄闻屈原兮,自湛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迺陨厥身。乌虖哀哉兮,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鸮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跖、𫏋廉;莫邪为钝兮,鈆刀为铦。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父荐屦,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谇曰: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壹郁其谁语?凤缥缥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渊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臧。使麒麟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邮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皇翔于千仞兮,览德煇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微兮,遥增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螘。 37:55 大侠袁盎:义气有余,能力有限 47:42 边缘棋手汉景帝:棋品差的人往往心眼小 57:13 长安城外杀国相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这个我们偶尔还运营一下

65分钟
1k+
9个月前

66 茴香豆丨缺德与上榜:明清的功过格与修身法

蹭于中考出分前后。 -时间轴- 3:19 “复读”的概念源于现代西方学制的引进 7:12 功过格到底是怎样的文本 本期所用《功过格》为日本内阁文库藏清刊本《汇纂功过格》,点击链接可以直接在该网站全文下载。 8:18 太上感应篇 20:35“现世无报”的多种解释方式:1.祖辈积德;2.意、果矛盾;3.有功利心 24:55 功过格的根本矛盾:宣传手段和道德要求的二律背反 27:09 刘宗周的《人谱》 27:52《了凡四训》 29:47 前生注定?袁黄的第一次神秘体验 余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 後余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余敬禮之。語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余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余引之歸,告母。母曰:善待之。試其數,纖悉皆驗。余遂起讀書之念,謀之表兄沈稱,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開館,我送汝寄學甚便。余遂禮郁為師。 孔為余起數: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 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余備錄而謹記之。 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獨算余食廩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及食米七十餘石,屠宗師即批准補貢,余竊疑之。 後,果為署印楊公所駁,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余場中備卷,歎曰:五策,即五篇奏議也,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於窗下乎!遂依縣申文准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 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30:31 半仙儿与《皇极经世》 33:27 云谷禅师与袁氏的人生一变 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 余曰:吾為孔先生算定,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即要妄想,亦無可妄想。 雲谷笑曰: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 問其故?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非是凡夫? 余問曰:然則數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 余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耳。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余以實告。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 余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 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汝今既知非。將向來不發科第,及不生子相,盡情改刷;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云谷禅师在这段对话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不过,仅从文义上讲,他对儒、释典籍的解释都是乖离原意的。 35:19 孟子注我,六祖也注我:圣人对生儿子和中进士问题的几点意见 40:17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日谱与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颜李学派为主的讨论 偷偷补充一句,其实这篇讨论的重心也不应该说是功过格 42:28 《中国善书研究》 另参:[美]包筠雅:《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这个我们偶尔还运营一下

43分钟
3k+
9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