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9号”的故事,也是关于你我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一本让打工人狠狠共情的书《9号的工作》。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不断被公司劝退的50多岁男性。全书中他没有姓名,直到被派往一个村庄,公司给他安排的部门和称谓是“78区1组9号”。 他在一家通信公司的工程组工作了二十六年,见证了公司一路成长为通信巨头,某种荣誉感和战友情谊深深扎根在他心中。但当他被时代抛弃的时候,他变成了一颗不再被公司需要的零件。他不愿意离开,对他来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计,更是一种尊严,离开意味着否定和不再被需要。 小说最后,他被派往一个偏远的村庄安装通信塔。那里的村民正在举行示威反,大部分是老人。他在听从公司指示的过程中与村民们激烈对立,必要时不惜使用暴力。他对工作的执着到了直接伤害别人的地步,一个善良的人变得冷漠。 面对一次次被劝退,被派往更远的地方工作,被领导花式PUA,最终主人公放弃了提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工作。 透过“9号”,我们看到打工人面对的残酷现实、一个个被戳穿的工作谎言和中年人被时代抛弃后的迷茫无措。 没有一份工作,足以承载一个人的全部。 --- 斯特兹·特克尔 我们会在本期节目的评论中抽选三位听众赠送《9号的工作》纸质书一本~ 欢迎订阅我们!以及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想法和感受。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1:07 2. 作者介绍 05:11 3. 故事分享: 曾经善良的“9号” 08:00 多次被公司劝退 11:59 本书的事件原型 17:12 参加离谱的绩效改进计划 (PIP) 21:16 被派往偏远的地方做销售 36:42 积极好学的黄女士 44:17 “78区1组9号” 56:11 4. 相似的故事 - 电影《下一个素熙》1:05:18 5. 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09:50 背景音乐 YB (尹道贤乐队) - 흰수염고래 (蓝鲸)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是《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著名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书中围绕着主人公费尔明娜·达萨、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及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三人的感情生活,讲述了他们一生的经历、纠缠与瓜葛。 这本书几乎写尽了爱情所有可能的样子,有评论家精辟地说:“它堪称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教科书。” 透过爱情,还能看到作者对婚姻、人生和老年生活的思考,真实地描写了复杂的人性。 在费尔明娜·达萨和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长达50年的婚姻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情吗?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费尔明娜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求和等待中,他自始至终都爱着费尔明娜吗?这些是不是真正的爱情?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0:49 2. 作者介绍 04:06 3. 闲聊:我们理解或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16:30 4.故事中三角恋的主角分享: 费尔明娜·达萨 28:21 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 50:40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 59:31 背景音乐 片头-Armik _ Armik Dashchi - Red Roses 片尾-Nicolas de Angelis - Amours interdits(Arr_ Toussaint_Roy) (纯音乐)
本期我们分享的是最近超火的悬疑短剧《漫长的季节》,以及担任这部剧文学指导的作家班宇,在22年底出版的新书《缓步》。 (电视剧讨论的部分涉及剧透哦~~~) 班宇可以说是非常知名的东北作家了,和双雪涛,郑执并成为“东北文艺复兴三杰”,也称“铁西三剑客”。他们三个都是辽宁沈阳人。出版的作品也多以短篇小说集为主。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基本都是以90年代东北下岗潮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加入了犯罪和悬疑的元素,颇有“冰雪赛博朋克”的意味。 而《缓步》这部小说集收录了班宇近两年创作的作品,一改班宇往日的写作风格。主人公不再是下岗潮那一代人,而是把目光聚焦于他们的子侄辈。表达的主题变得更加多元化,文学手法也更加复杂。有些甚至有点晦涩难懂。 尽管非常努力了,我们在理解《缓步》这部作品上还是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也欢迎听友在评论区和我们多多交流。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01:15 2. 时代背景 26:25 为什么这几年开始以90年代东北下岗潮为背景的小说收到欢迎? 所谓的东北文艺复兴是怎么回事? 3.《缓步》书籍介绍和作者介绍 29:56 4.《缓步》的阅读体验和《平原上的摩西》有什么不一样? 36:56 5. 片段分享 锦鲤-《活人秘史》 42:28 安妮-《羽翅》45:38 米娅-《漫长的季节》56:03 背景音乐 片头-《Surprise (album version) (Cha Cha 31)》 片尾-《再回首》
马上就到母亲节了,这一期我们推荐的书是来自韩国作家申京淑的《请照顾好我妈妈》。 小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失踪已经一周了。” 为了给年迈的父亲过生日,五个子女邀请父母从乡下老家来首尔。在首尔的地铁站,妈妈走失了。丈夫和子女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寻找她。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他们回忆有关母亲的记忆才发现,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 作者用四个章节,从大女儿,大儿子,爸爸,乃至于妈妈个人的视角,分别细说起个人跟妈妈之间的点点滴滴,一点一滴拼凑出她作为一个女人,而非“母亲”的人生。 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 随着孩子的成长,她逐渐失去了自己,成了单纯的“妈妈”。 她的一生独自对抗贫穷悲伤,全身心地奉献自己。 现在她却失踪了…… 从现在开始,从这本书开始,倾听她的故事,珍惜转瞬即逝的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和作者介绍 00:34 2、自己的妈妈年轻时什么样?如果用三个词形容妈妈,会用哪三个词?06:09 3、为什么在东亚的亲子关系中,子女总是愧疚,父母总是受伤?16:26 4、怎么能健康的完成与父母的分离?22:58 5、片段分享 妈妈在家繁重辛苦的家务 36:15 大女儿和妈妈关于养宠物的争吵 39:57 和妈妈关于衣食住行的交流日常 42:07 关于全职主妇 45:02 渴望自由的母亲 47:47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惠化洞 片尾-青春
五一小长假结束了,又重新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期要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来自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 人到底为什么要工作?只是为了钱吗?为什么有钱人也在焦虑,甚至更焦虑?其实这源自于现代人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焦虑,即“身份的焦虑”。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 这本书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焦虑”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 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所说,治疗身份的焦虑并无灵丹妙药。但我们可以尽量去了解它、讨论它。一旦对身份的焦虑有所了解,当我们再次面对对手的漠视和挚友的成功之时,我们的反应就不会仅仅是痛苦和内疚了。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安妮的裸辞计划 01:02 2. 书籍介绍&作者介绍 03:38 3. 身份焦虑的原因 渴求身份 08:26 势利倾向 12:07 过度期望 13:54 精英崇拜 19:30 制约因素 24:41 4. 如何缓解身份的焦虑 哲学 32:32 艺术 36:10 政治&基督教 38:07 波西米亚 39:40 我们自己的一些方法 42:28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巴赫C大调前奏曲 片尾-Santa Lucia
《万水千山走遍》记录了三毛于1981年在中南美洲旅行的经历,这是她在丈夫荷西去世2年后再次鼓起勇气踏上的旅途。在半年间,她和助理米夏游历了中南美洲的十个国家:墨西哥、宏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路上,三毛感受着不同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人最真实的样子。她随性自由地旅行,享受独处,遇见不同的人和事,尽情感受不一样的经历,这就是旅行的快乐。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0:58 2. 作者介绍 02:33 3. 我们的宝藏旅行地 安妮 - 适合潜水的巴厘卡萨岛 11:23 锦鲤 - 适合懒人的游轮 13:31 米娅 - 适合文艺青年的阿那亚 16:36 4. 三毛的旅行观 21:12 5. 片段分享:三毛在书中写到的旅途趣事 特殊的国家 - 哥伦比亚 21:48 倾盖如故地朋友 安妮 27:15 三毛的前世今生 - 厄瓜多尔 37:56 本期背景音乐 齐豫 - 橄榄树
世界读书日,我们录了一期关于读书习惯分享的视频。 已经在小破站发布!求个一键三连~~~ 特别放送音频版,作为世界读书日的彩蛋!(直接用的视频里的音频,音质请大家见谅)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读书习惯来和我们互动! 主要内容: 1、我们各自的阅读习惯 03:33 2、我们怎么做到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还能每周看完一本书的?04:31 3、对于想要培养阅读习惯的人,有什么建议?07:55 4、推荐的书 11:45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写的读书随笔。书中毛姆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同时就他推荐的11篇经典名著的作家和内容进行了介绍。他更侧重于讨论作家本人的人生经历,用诙谐又锋利的文字夸赞自己喜欢的作品、分享作者的八卦,同时还有他对人性的思考,让人们更深度地理解这些经典和名家。 阅读也带给了我们很多快乐和收获。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会在B站更新读书日特别企划视频,分享我们各自的阅读习惯,尤其是作为忙碌的打工人如何做到每周读完一本书,还要输出内容周更节目。 欢迎大家听完节目来B站看看哦!也期待你在评论区和我们互动,分享你喜欢的书籍~ 世界读书日快乐!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0:53 2. 作者介绍 03:13 3. 闲聊:喜欢读的文体有哪些?12:52 4. 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 17:52 5. 好的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 20:44 6. 简奥斯汀与《傲慢与偏见》23:51 7. 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36:58 8.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卡拉马佐夫兄弟》53:56 本期背景音乐 Jean-Yves Thibaudet - Meryton Townhall Adib Sin _ Azuria Sky - Fiction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 演讲时大脑突然一片空白,上周开会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演讲时无法持续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想要多任务处理反而效率更低,打开冰箱门忘了自己要拿什么...... 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的书籍是《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利用12个认知原理决定别人记住什么,详细普及了12个人类大脑的认知原理,用生动有趣的实验,解释了这些让人好奇或困扰的问题,从而教你掌握让大脑快速有效接收信息的秘诀。 快收下这一大波干货,成为更机智的打工人吧~😏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2:11 2. 作者介绍 & 认知科学 04:57 3. 干货分享:12个认知原理和启示 第一章 文本+演讲 07:59 第二章 图像+演讲 14:33 第三章 位置 20:33 第四章 情境/状态 23:37 第五章 多任务处理 26:25 第六章 交错 29:52 第七章 错误 32:52 第八章 回忆 37:28 第九章 先入为主 40:24 第十章 故事 42:29 第十一章 压力 45:35 第十二章 分散 48:56 本期背景音乐 Bert Kaempfert and His Orchestra - Happy Trumpeter Diplo _ Blanco Brown - Do Si Do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是著名的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女士继女性问题之后,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 - 老年人的养老和临终。在超老龄化的日本社会,越来越多老年人“一个人”独居,应该如何选择临终之所?是否可以在家中安度晚年?社会医疗和保障机构的作用?一个人居家临终的条件?上野千鹤子女士通过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在书中提出了她的见解。此外,她还在书中分享了“K小组”的经验,提出“生命综合管理”概念,对养老规划提出了一些可行方案。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们未来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与其对于晚年生活感到焦虑,不如提早进行规划和思考,积极勇敢地面对老去。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闲聊:清明节的习俗 00:44 2、书籍介绍 06:19 3、对退休生活的设想和准备 09:46 4、内容分享 - 人生最后的临终之所 19:46 5、内容分享 - “K小组”的经验 32:00 6、内容分享 - 生命综合管理体系 43:44 7、提前进行养老和临终规划的作用 46:22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優しい光 (温柔的光) - 水谷広実 (みずたに ひろみ) 片尾:一起老去 - 薛凯琪/陈意涵/杨子姗
春天到了,这一期我们来聊一聊诗和远方。这次我们推荐的是来自李娟的羊道三部曲的第一部《春牧场》。这本书我们三个都很快看完了,欲罢不能。强烈推荐去看原文! 《春牧场》是作者李娟的一部非虚构散文作品,是羊道三部曲系列的第一本。整本书记录的是李娟在2007年的时候,跟随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在春牧场的共同生活,以及跟随他们去迁徙的一个故事。说是散文集,不如说更像是李娟的生活日记。每一篇都像是一个小故事。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会一座城,那么沈从文心中的城就是湘西凤凰,仓央嘉措心中的城就是西藏拉萨,而李娟心中的城就是新疆阿勒泰。 李娟生于新疆,童年和少女时代不停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高中辍学后,跟随家庭有过短暂的阿勒泰哈萨克村庄的生活经历,后来这段经历成为早期作品的主要内容。又于十年后,两次重返牧场,深入哈萨克普通牧人家庭,创作出牧场系列作品。迄今出版作品有《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等。现居阿勒泰,供职于新疆文联。 说起李娟,很多人亲切地称呼她为“娟姨”。李娟的文字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就是记录她在牧场的生活经历。看李娟的作品,总是让人很放松和治愈。甚至看着看着,常常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笔下的幽默,是艰苦生活中的一点零星的美,有种苦中作乐的感觉。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春天的诗歌分享 01:04 2、你们向往过田园生活吗?08:19 3、书籍及作者介绍 13:48 4、片段分享-李娟骑马 29:39 5、片段分享-沙吾列 32:58 6、片段分享-烤馕的故事 35:23 7、片段分享-芹菜炖粉条 48:51 8、片段分享-哈萨克族盛装转场 53:48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赵雷 - 少年锦时 片尾:王琪 -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本期节目我们会分享哲学家韩炳哲在23年1月出版的新书《妥协社会》。 过去的几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心态和想法也在随之改变。如今的我们从曾经身处的“倦怠社会”转变到了“妥协社会”,随处可见一种对痛苦的恐惧。 妥协社会与功绩社会相伴而生,痛苦成为了一种要被掩盖的东西,人们不再诉说痛苦,过度地追求幸福。每个人都要独自为幸福而奋斗,受苦也被解读为自己的失败。 妥协社会也是一个点赞的社会。社交媒体上呈现的内容被美化,点赞去除了可能引发痛苦的冲突与矛盾,人们忘记了痛苦的清洁之能、净化之功。 痛苦之于人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要如何直面无法逃避的痛苦?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 02:36 2、一种随处可见的“痛苦恐惧症” 06:53 3、卷不动又躺不平的假装摆烂 10:24 4、压抑真实的自己来逃避痛苦 16:42 5、痛苦之狡计 - 痛苦不会消失 24:30 6、如何看待和直面痛苦 31:04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晚安计划 - 稻雨 片尾:五月天 - 人生海海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