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嘉宾: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及总裁)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现在还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想入行做科技内容的,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到底现在值不值得入行做科技内容? 今天,和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一起,回顾科技内容媒体的发展,聊聊现在还值得是一个做科技内容的好时间点吗?还是来得及吗?这个电梯还往上走吗? 【时间线】 00:34 到底现在值不值得入行做科技内容? 01:19 IT经理世界——张鹏的回忆 02:47 极客公园的诞生 04:50 《商业价值》杂志它的定位是怎么样的呢?然后它的选题的操做思路是怎么回事? 08:09 今天的顶大佬,当时都为什么扎堆要去Sony探梦馆地下室呢? 11:52 聊聊王兴趣事两三则,关于好奇、关于抄袭 15:17 新一代大佬(移动互联网企业家)的一些共性 18:40 田园诗、地下室——移动互联网最好那个时代 20:01 微信张小龙的经典照片、小米初创团队的经典合照——找到原始拍摄者了 22:35 您的同事都一波一波的离开了,而且发展的很不错,您为什么能坚持,是摆渡人么? 25:15 《商业价值》跟极客公园,在定位上操作上,以及在人这个层面上有什么不同吗? 27:47 科技媒体财经化转型 33:12 极客公园更接近于投资型的模型 39:14 真正的干好一个事情,其实是需要一个非常长期的投入 41:50 媒体跟投资是一个分野很大的事情,但是它中间有些底层相同,比如认知、和对人的理解 43:24 为什么您都做内容做了 20 年了,还在每周都还坚持参加选题会? 45:27 参与到一些内容的创作还是有乐趣的 51:13 为什么现在大佬都很少出来接受采访? 56:45 成熟的优秀的记者流失,这个问题怎么办呢? 01:01:09 “上一代人做的这些事情好没意思”——最新一代创业者,95后们的想法 01:03:43 公众号进来之后,对媒体的冲击与影响 01:10:38 一个什么样的体系才能够生生不息的培养优秀记者呢?——编辑部的力量 01:15:36 科技媒体/自媒体的商业模式 01:28:22 环境在变化,内容在迭代,文字型内容与视频型内容的切换 01:35:41 科技媒体的自己作者供稿与摘编约稿的比较 01:32:09 有一批人未来做内容会有挺大的价值 01:47:08 今天大厂的员工,跟当年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女工其实是很像的 01:51:07 “在中国上一代的企业家里,他们对于对媒体的理解和思考,我觉得是有些片面的。” 【开场音乐】 Capo Productions - Legends Of Time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本期相关图片】 【图1】商业价值杂志封面文章《王兴这个人》 【图2】商业价值杂志封面文章《雷军小米揭秘》 【图3】2011年雷军在极客公园(Sony探梦馆地下室时期) 【图4】2017 年雷军在极客公园GIF大会 【图5】2011年王兴在极客公园(Sony探梦馆地下室时期) 【图6】胡玮炜在极客公园时期发表的文章《汽车×互联网=汽车革命》 【图7】极客公园给张小龙拍的照片 【图8】张鹏在2011年发表的文章《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非工具更像体外器官》
【本期嘉宾】 嘉宾:魏明(明睿智囊创始人、前优酷总裁)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今天跟魏明老师在一块了,我们想聊的就是 2000 年到 2010 年,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前,门户的时代,以及当时的移动互联网的时代(SP时代)。 为什么这些初代的移动互联网的这些公司,后来在真的智能手机之后的移动互联网几乎全军覆没了。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我们今天就来考古挖掘一下。 本期涉及怀旧经典老歌较多,会作为听众福利分享免费给大家。 福利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fvziwMEhl3gRImBUlt98w 提取码:rlat 【时间线】 00:31 怀旧一下,动感地带广告歌,经典! 05:30 当年彩铃十大金曲(由up主@何仙姑夫整理,名单不分先后,仅供娱乐交流,全部歌曲请参见福利链接) 秋天不回来、认真的雪、该死的温柔、香水有毒、 求佛、两只蝴蝶、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 酸酸甜甜就是我、你到底爱谁、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07:23 SP时代(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移动梦网,中国移动当年是中国音乐的最大金主之一 14:57 乐视(成立于2004年)也是在 SP 那个时代活过来的,为什么乐视存了一堆版权呢? 17:53 SP时代最早的时,公司之间的商业竞争 19:45 游戏点卡出现,开始绕开运营商,直接获取C端收入 22:41 今天很多业务的影子其实都来自于过去的商业实践 23:51 3G这个时代好像并没有真正的到来过,我们直接跳入了4G 27:42 9月17号互联互通后的展望 29:03 飞信兴衰留给我们的思考 35:30 “我们讲过去的目的,不只是缅怀,不只是去致敬,不只是去重温,而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历史当中去找到那些教训。” 37:25 昔日风云大事,今朝过眼云烟——21世纪第一个十年互联网的大事(可参考底部编年史图) > 37:43 2000年 > 39:43 2001年 > 40:22 2002年 > 42:52 2003年 > 44:42 2004年 > 45:20 2005年 > 54:01 2006年 > 54:45 2007年 > 56:15 2008年 > 58:33 2009年 01:05:26 结语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横山菁儿 - 结局篇-旭日东升(英雄的黎明) 结尾:横山菁儿 - 楼桑村中-母与子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本期相关图片】 【图1】2000年-2009年编年史(节选自《沸腾十五年》(林军 著)目录) 【图2】移动梦网 【图3】3G时代的手机酷站(2009年) 【图4】动感地带代言人(左至右):周杰伦、潘玮柏、S.H.E 【图5】功能机实例:诺基亚5300&多普达636
【本期嘉宾】 嘉宾:魏明(明睿智囊创始人、前优酷总裁)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今天跟魏明老师在一块了,我们想聊的就是 2000 年到 2010 年,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前,门户的时代,以及当时的移动互联网的时代(SP时代)。 为什么这些初代的移动互联网的这些公司,后来在真的智能手机之后的移动互联网几乎全军覆没了。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我们今天就来考古挖掘一下。 【改名声明】 从这期播客开始,「乱局」改名叫做『乱翻书』。公众号「乱翻书」简介那里写的是:科技考古,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 我对自己的定义是科技评论作者,干的是考古发掘、案例复盘和下定义的工作。 考古是为了发现,要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人没注意到的what。 我特别在意信息增量这件事,希望这些播客也能提供一些信息增量,为你观察行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时间线】 00:05 改名声明 02:14 2000年魏明老师的抉择 05:00 收购明星团队,兵强马壮的搜狐,风云人物的汇聚 07:52 初代门户遭遇互联网寒冬 12:41 当时没有“四大门户”,只有“三大门户” 13:20 当时门户怎么挣钱? 16:25 “移动梦网”横空出世,SP时代开启,挽救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门户网站。 17:57 “孤儿股”与投资大神 19:44 “无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相同含义,不同时代的词汇 22:38 八卦一下:马云老师与张朝阳老师之间的一个著名段子 24:32 其实是整个互联网,都应该感谢广州电信 28:56 门户的那批人都去哪了?——网易系 30:18 门户的那批人都去哪了?——新浪系 37:07 怎样看待最近的互联网的互联互通? 42:10 如果回到当时门户那个时代,他们应该怎么去选择才可以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49:00 商业里面,先行者,不一定最后能够获得成功的那个人 53:52 “门户这一代,这三家公司的组织其实都不够支撑时代来的变化。” 54:08 阿里P for P的探索与成功 【开场音乐】 2003 – 河野倫徳(Tsunenori a.k.a Marukabis)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本期嘉宾】 嘉宾:张小龙(腾讯副总裁、微信创始人) 主播: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及总裁)、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时隔两年,微信终于在它十周年之际发布了最新的 8.0 版本。涉及表情、状态等一些功能的迭代,引发了不少讨论。在视频号直播间里,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乱翻书》主理人潘乱跟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进行了一场连麦,聊了聊微信 8.0 背后的思考。 【时间线】 01:37 微信状态和朋友圈有什么不一样?和QQ签名的区别又在哪里? 03:10 微信做视频的历程是怎样的?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一路如何思考? 04:45 视频号是关注内容还是人,怎么想到在对「人和内容」的纠结上更进了一步? 06:40 内容的呈现形式,会不会影响用户跟内容之间的关系? 09:31 社交推荐对于什么内容的衡量指标是最有意义的? 10:19 为什么那么在意每个人,在意去中心化? 11:37 过去产品经理关注用户价值,现在的产品经理可能是数学主义者,大家就会做极速版这种东西。如何看待这种转变? 14:29 用户共创、数据驱动、AB test,今天更好的产品会来自哪些方向? 17:26 产品经理会大量失业吗?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今天的处境,你如何看? 22:05 微信 8.0 外界觉得挺放飞的。做这一系列变化背后有什么思考? 24:46 微信 8.0 版本强化了很多社交方面的功能。这个你怎么看? 26:24 你说过视频内容需要结构化。表情这个事情也需要更加结构化吗? -------------------八卦时间------------------- 27:54 八卦一下,微8.0版本发布的时候,当时是在庆祝微信十周年,你是不是在跟五条人一起唱歌?为什么会喜欢五条人? 29:27 你还喜欢哪些歌手?喜欢的音乐类型有哪些?以前记得还说过一句话,产品经理如果不听摇滚乐就不要。 -------------------八卦暂停------------------- 31:59 官方解读,微信 8.0 的启动页是怎么来的?。 35:25 微信7.0 版本启动页是一朵花,包括你写的看见之类的话,灵感是来自王阳明吗? 37:25 大家认为你是这个时代最牛的产品经理。你觉得自己的身份,靠工程师一点,还是产品经理一些? 38:20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必须是个工程师吗? 40:12 产品经理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吗? 40:38 如何识别好的产品经理?最关键的点是什么?你倾向于找什么样的人一起做产品? 41:30 微信一直倡导用完即走,但 8.0 版本怎么给人感觉用完不走了? 42:28 “我也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去做一个决定,每个人总是有一个目标的。” -------------------八卦到底------------------- 44:42 为什么你各项体育运动都很好,台球、足球、网球都不错? 46:02 足球你好像也踢了很多年了? 50:13 【下期预告】首期嘉宾,前优酷总裁魏明老师回来了!继续考古 2000 年到 2010 年的中国互联网,听魏老师聊他在搜狐经历过门户的 SP 时代,聊智能手机之前的移动互联网!敬请期待!欢迎大家订阅、关注、分享。 【温馨提醒】 视频版可移步至视频号“潘乱”观看,欢迎订阅 【开场音乐】 Light My Fire - Christoffer Franzen [of Lights & Motion] 【中间歌曲】35:17 Leonard Cohen - In My Secret Life(是微信7.0启动页的背景音乐) 福利分享,百度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6S3-5to89kl_wN3w0O0zg 提取码:px22 或蓝奏云:https://wwr.lanzoui.com/ioV2Ouh408j 密码:5m1s 【结尾音乐】 A Beautiful Farewell - Soulostar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本期嘉宾】 嘉宾:赖奕龙(Marco,荔枝创始人、CEO)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前一段时间,我在广州荔枝公司园区,坐在一辆红色的小鹏P7汽车里,使用车载系统,跟远处的荔枝创始人赖奕龙(Marco)直播对谈,见证中国首个车载播客直播平台上线。我们一起聊了聊车载播客的当下和未来,以及荔枝未来的声音构想。 【时间线】 02:25 为什么中美播客会有发展差距呢? 05:26 荔枝播客跟小宇宙有啥不一样? 08:51 怎么去吸引更多的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加入进来呢? 10:50 Club house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它的创新点是在什么地方? 12:26 荔枝播客这几个产品它有什么不一样的?每一个是为哪个方向去做的? 14:22 社区和社交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16:04 早年做电台DJ的经历与创立荔枝有什么关联性吗? 19:03 为什么喜欢摇滚乐呢?当年偷偷的播哪些摇滚乐让你被扣钱呢? 22:25 社区氛围指的是什么呢?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社区氛围? 24:35 调性跟规模中间的矛盾你怎么看呢?怎么解决呢? 27:07 人筛选内容这个层面上不是很高效,音频是 AI 发挥的最好的场景吗? 28:17 如果你当年做的短视频不是音频的话,荔枝会不会是跟快手是一个很像的东西? 30:14 为什么要坚持做 UGC 不做版权呢? 33:19 声音是用来听的(微信的音乐)还是用来看的(网易云音乐)? 35:08 Tiya为什么要先做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先做美国? 38:14 要做全球市场的话,你应该去找什么样的人呢?应该怎么做呢?应该去参考谁呢? 39:38 为什么你上市的时候你高举着“自强则万强”条幅? 41:33 为什么叫荔枝,跟广州有什么关系?广州这个城市它整体的创业面目,跟北京有什么不一样呢? 43:56对于创业型公司,广州的好与不好在哪一边呢? 45:36 在你创业这个路上哪些人和产品,你从他们身上汲取过力量? 50:06 《W与L》的L先生 52:28 创业,是出于热爱还是理性分析后的决策? 55:55 想要创业?给年轻人一点建议。 【开场音乐】 Small World - Thomas Greenberg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附【本期相关图片资料】 【图1】荔枝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赖奕龙举着“自强则万强”的条幅
【本期嘉宾】 嘉宾:李翔(得到App总编辑)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极客公园十周年创新大会,对过去十年涌现出来的七家明星公司做了复盘,在字节跳动的复制与创新单元,,李翔与潘乱的对谈,关于「字节跳动的误读、组织、边界」。 【时间线】 > 一、误读 00:44 「误读1」字节跳动是APP 工厂? 02:36 「误读2」字节跳动是移动时代的百度? 04:20 「误读3」字节跳动因为有了中台才成功? > 二、组织 06:29 「组织1」张一鸣是有意在建立组织,还是无意中做对了很多事情? 09:25 「组织2」字节跳动的组织能力和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12:07 「组织3」字节跳动的组织和文化,跟阿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4:13 「组织4」字节跳动的组织文化和张一鸣本人强相关吗? > 三、边界 16:42 「边界1」字节跳动似乎把能看到的内容产品全部做了一遍,但其实效果良莠不齐。头条这套打法的边界在哪里? 20:32 「边界2」头条和抖音有什么不一样? 22:05 「边界3」为什么抖音的国际化非常成功? 25:31 「边界4」如何看对字节跳动系产品的批评。比如沉迷上瘾、信息茧房等。 【开场音乐】 Hopeful Hearts - Thomas Greenberg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 附【本期相关图片资料】 * 【图1】Facebook的组织架构 * 【图2】字节跳动的组织架构 * 【图3】扎克伯格在2014年F8开发者大会 * 【图4】常见的3中的组织架构 * 【图5】张一鸣在 2012 年画过一张PPT * 【图6】推荐引擎vs搜索引擎 * 【图7】6张海报 * 【图8】字节跳动同时运营着二十多个 APP * 【图9】张一鸣15年发的微博
【本期嘉宾】 嘉宾:宋健(百度短视频生态平台总经理) 主播:潘乱(科技评论作者) 跟15、16年的行业对比,当年存在巨大的时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今天到了一个激烈竞争价值竞争的节点,泛知识视频一定是接下来一个主旋律,它很难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勇气。 对于想做泛知识的平台和创作者两端,结论都是,没有终南捷径,得靠日拱一卒。 既然泛知识一定是接下来的主旋律,那好看视频在百度生态承担着什么作用?如何跟百度的知识体系做结合? 【时间线】 00:15 导言 04:18 为什么今天各家都在抢做知识类的短视频?是内卷?还是用户的真实需求? 07:30 今天的知识类短视频的推荐,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呢? 10:25 泛知识类视频的核心指标是什么呢? 13:11 好看视频盈利的背后做了哪些事情? 16:41 知识类创作者怎么赚钱,怎么合理恰饭? 18:20 想要吸引更多的创作者,好看视频独特的优势是什么? 19:02 过去一年多的,好看视频有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的?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发力的? 21:30 在运营这一块,好看视频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和配置呢? 23:52 好看视频,跟百度知识体系做深度结合的场景是怎样的? 26:04 帧视频和弹幕有什么不一样吗? 27:20 宋健对于未来 10 年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的预判 【开场音乐】 Lights & Motion – Ultraviolet Sam Joseph Delves - A Lighter Shade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考古优酷:时间是历史的车轮,它只向前碾压和不断旋转 【本期嘉宾】 嘉宾:魏明(明睿智囊创始人、前优酷总裁)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15年前优酷土豆掀起了第一波浪,并杀入了长视频领域。随后,直播、短视频、社区奔涌而来。 视频也好,内容也好,永远是刚需,因为人类是靠讲故事才活到今天的。讲故事的需求永远在,但是讲故事的载体和方式有可能会变。很多事情没有那么新,也没有那么旧,这是考古很有意思的一点。 前浪摸爬滚打跃上浪尖,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后来者又从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解了当年前浪没解好的题,并创造了自己的新难题。时间是历史的车轮,它只向前碾压和不断旋转。 从前浪的角度往回看十年,要做对什么事情,几个选择?从现在往后看十年,今天要做对什么事情,几个选择? 【时间线】 00:06 移动转型时代的巨浪涌过来了,优酷是怎么应对的? 06:39 什么时候显示一个公司开始真正地转型呢? 08:35 优酷短视频的代表产品叫什么? 14:22 回首视频争夺战十年 15:10 “BAT”“优爱腾”“TMD”排序趣事 17:38 张一鸣八卦往事一则 19:44 长视频,有几种变现模型? 23:37 边看边买的故事 29:03 为什么长视频平台不赚钱,但是制作方很赚钱? 37:26 关于会员付费 45:24 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剧场呢? 50:40 精准广告为什么不行? 【开场音乐】 Reflection-VDJ Mahe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考古优酷:时间是历史的车轮,它只向前碾压和不断旋转 15年前优酷土豆掀起了第一波浪,并杀入了长视频领域。随后,直播、短视频、社区奔涌而来。 视频也好,内容也好,永远是刚需,因为人类是靠讲故事才活到今天的。讲故事的需求永远在,但是讲故事的载体和方式有可能会变。很多事情没有那么新,也没有那么旧,这是考古很有意思的一点。 前浪摸爬滚打跃上浪尖,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后来者又从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解了当年前浪没解好的题,并创造了自己的新难题。时间是历史的车轮,它只向前碾压和不断旋转。 从前浪的角度往回看十年,要做对什么事情,几个选择?从现在往后看十年,今天要做对什么事情,几个选择? 【时间线】 00:30 为什么长视频一直都是亏钱? 03:27 长视频,这些年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07:39 为什么叫优酷? 11:00 优酷到底是怎么起来的? 23:41 当时网站首页内容怎么排序的呢? 32:23 当时的视频网站的编辑都是怎么干活的? 38:06 视频网站以什么维度来做推荐? 39:46 技术、产品、营销,当时谁话语权更大一些? 46:55 当年长视频那个年代,有多少人后来跳槽到短视频行业? 48:56 关于当年怎么看待B站? 49:34 优酷当年的一些经典作品 【开场音乐】 Reflection-VDJ Mahe 嘉宾:魏明(明睿智囊创始人、前优酷总裁)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本期编辑:怀杭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