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7 Mico 刘为: 那些关于春节的回忆

本期空岛来客是知名电子音乐人Mico刘为。节目中,他滔滔不绝在世界各地过年的回忆,听得守岛人相征也入了迷。对于艺术家,旅行本就是灵感触发的绝妙机会;而Mico在地球另一端求学、打工,机缘巧合与个性、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过春节的经历,更是他人生中一期一会的特殊体验。 从过去到现在,Mico的旅行从来离不开音乐和朋友,在节目中他也结合故事讲述分享了应景的音乐。就算因为疫情不能出远门,至少我们可以戴上耳机与Mico在他的春节回忆里游走一圈。 00:00:45 本期空岛来客「Mico刘为」 00:02:25 有关家乡福州的春节记忆 00:07:30 一舞一城之佛跳坊巷间-福州(music) 00:10:56 历数在世界各地不寻常的过年经历 00:16:25 被大使馆邀请才艺表演 00:17:07 因Trentemøller与倪兵结识 (music) 00:21:45 在北京开酒吧 00:23:06 考上维也纳音乐学院之后 00:31:28 应景分享奥地利电子音乐家作品Suzuki by Tosca (music) 00:35:50 搬家到纽约 00:36:32 影响最大的电子音乐乐队Loot by Jojo Mayer & Nerve (music) 00:38:50 在南极过春节 00:43:27 船长描述的企鹅奇遇中国大哥 00:48:04 船上之作 00:49:29 祝大家新年快乐! 00:49:36 Mico - 旅途2018-南极 本期歌单: 00:07:30 Mico - 佛跳坊巷间-福州 00:17:07 Trentemøller - Moan 00:31:28 Tosca - Suzuki 00:36:30 Jojo Mayer & Nerve - Loot 00:48:04 Mico - 旅途2018-南极

56分钟
99+
3年前

vol.46 方言&王卫&苏予昕: 秩序掩藏于风景之内

本期空岛来客是UCCA沙丘美术馆展览「后视景观:一段关于所有权的旅程」策展人方言及两位参展艺术家王卫和苏予昕。 一片风景被谁拥有?是土地的所有者,还是不经意将景色尽收眼底的游人?作为媒介的风景,本身包含了我们认识世界时脑海中产生的或远或近的画面,这些表征背后是否潜藏着世界的真正秩序? 本期空岛,守岛人相征与展览策展人和两位参展艺术家共同探讨作为主体“观看”在图像生产中的作用。他们借由风景或风景生成的图像,从不同层面对构建风景背后隐匿的所有权提出疑问。不难发现,切开风景这个话题,始终绕不开人与自然、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追问和思考。这也许是需要花点时间和努力来收听的一期播客,因为它关乎我们日常的观看方式。 00:00:48 本期空岛来客「方言&王卫&苏予昕」 00:01:27 UCCA沙丘美术馆 ”后视景观:一段关于所有权的旅程“ 展览介绍 00:05:48 王卫参展作品介绍 00:11:20 走去动物园给动物叫早 00:12:05 苏予昕参展作品介绍 00:16:30 画家的地质学实践 00:18:50 其他参展的艺术家及作品推荐( 注:节目中所提及艺术家Alice,应为Aslı Çavuşoğlu。) 00:28:36 展览能做什么 00:31:38 对网红展的看法 00:38:08 未来的展会怎样 00:39:10 接下来的动态 00:40:30 展讯 00:41:10 Talos - Landscapes

43分钟
99+
3年前

vol.45 王一淳: 成为导演这件事

本期空岛来客是知名导演王一淳。她自称是一枚“新晋”、“野生”、“大龄”导演。她从最初的文学青年到家庭主妇,再到业余创作出处女作影片,拿到电影节奖项,渐渐正式认可自己导演的身份。这一番冒险重启的不仅是职业生涯,还有她向往已久的用艺术求索生命价值之路,但现实是——人生哪有什么顺理成章,一帆风顺。 本期空岛,守岛人相征与王导私聊如何成为导演这件事。他们一个慢慢悠悠地问,一个懵懵懂懂地答,有时忘了刚才的提问是什么,有时笑声快要冲破天花板。她忌惮又勇敢,柔软又放肆。这是一场让人觉得不稳定、不安全的对话。但是,这会不会太过真实?建议您戴耳机收听本期,从云的另一端悄悄加入他们在海边的私房对话。 00:00:44 本期空岛来客「王一淳」 00:07:19 小说家的跨界 00:08:53 拍电影是_____密集型艺术 00:10:55 如何知道300万就够拍片了 00:12:05总结非圈内人士拍电影原则 00:13:00 粗剪片落地 00:14:14 机缘巧合参加电影节 00:15:50 喜欢的电影类型 00:16:55 自己的两部长片作品 00:19:44 这个行业能聊不能聊的 00:20:58 我的变化 00:23:09 电影节处女作作品的广泛特征 00:25:49 参加综艺《导演请指教》 00:29:17 我的收获 00:30:27 会走向哪 00:32:48 论作品高低 00:34:50 我的业余生活 00:35:35 喜欢的作家 00:36:30 悲观从何处来 00:37:29 虚无感 00:41:43 取景阿那亚 00:43:31 年终的话 00:45:40 David Alexander - S.o.s

48分钟
99+
3年前

vol.44 张季&冯卉: 当代非典型艺术家CP

本期空岛来客是一对九零后青年艺术家张季和冯卉。他们的艺术创作从绘画、装置、纪录片、艺术空间到各类时髦的数字媒介都有涉及。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既老派又激进,还有点嬉皮。在这个快速向前翻滚的时代,他们从古典和传统文化艺术中研习的价值观和生命态度在时间流逝中缓慢扎根生长,从他们分享的艺术和生活片景中,你或许可以窥见他们对当下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和观念更迭的反思。 本期空岛,守岛人相征从两位的求学经历、身份转变开始发问,聊到他们的艺术理念以及谨代表个人意见而言之凿凿的艺术吐槽。打破“艺术”二字的玄学与围观一对当代艺术家情侣的生活日常是本期节目的两条重要线索。 00:00:48 本期空岛来客「张季&冯卉」 00:00:59 关于“社会身份”的讨论 00:04:50 生活中我们怎样(非)优(暴)雅(力)地讨论艺术 00:07:57 艺术家与KOL兼容 00:11:48 蹦迪改变了我 00:17:10 拍了一年艺术家纪录片的心得 00:19:55 关于个展种种 00:22:49 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TA 00:24:42 对艺术形式偏好的讨论 00:31:32手机修图与传统艺术理念的碰撞 00:37:00在不同语境下大众对艺术家的想象和消费 00:40:30 Common Place的创业原委 00:42:20 数字艺术与不同媒介的艺术创作 00:45:00 关于艺术与设计之区别的辩论 00:46:42 我是这么看加密艺术的 00:48:09 XX是艺术吗? 00:51:17 快速得来的快感廉价吗 00:53:49在按摩泡澡看电影时讨论的艺术 00:58:24何为艺术责任感 01:02:10从阿那亚参展作品《天使我》追溯到疫情隔离期间的创作灵感 01:07:09我们的阿那亚印象 01:11:17 Guantanamo Bay Surf Club - Escargot Blues

73分钟
99+
3年前

vol.42 黄石: 电影的创作是持续到最后一刻的

本期空岛来客是资深电影导演、编剧黄石。2016年其担任编剧的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金马奖分别获得了最佳编剧及最佳改编剧本奖。今年,黄石也导演了一部背景设定在疫情时期的阿那亚,侧重于描绘精神世界恋爱故事的电影——《恋爱小说》。 本期节目,守岛人相征与黄石从《不成问题的问题》聊起,追溯了黄导从电影学院时期到深入行业之后的轨迹变化,并基于个人经历讨论了中国电影市场中编剧的处境。想要了解直言「电影是工作是兴趣也是生活」的黄石是如何解读她自己作品以及电影行业诸多现象的,敬请收听本期空岛。 00:00:47 黄石作客空岛 00:01:00 《不成问题的问题》获奖感受 00:04:03 人情社会:中国人的民族性 00:07:22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难题 00:09:25 学院时期与深入电影行业之间的体验差异 00:11:37 电影学院教育与产业剧变及资本逐利 00:15:52 于阿那亚拍摄的电影《恋爱小说》 00:20:46 最理想的状态是自编自导 00:21:54 电影的创作是持续到定剪前最后一刻的 00:25:06 健康的电影产业,一定要给创作者空间 00:27:56 论编剧该背与不该背的锅 00:35:03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侠女事务所》 00:41:48 电影是造型与叙事兼具的艺术 00:42:43 部分真人漫改其实是一门生意 00:45:46 接下来的计划 00:50:56 影视作品中的生活流是我们一直有的传统 00:54:10 Bret Higgins’Atlas Revolt - Moon Catchers

56分钟
99+
3年前

vol.41 李霄云&小寒: 音乐是我们的浪漫病

本期空岛来客是永远在制造惊喜的音乐人李霄云以及大家的好朋友资深乐评人郭小寒。今年7月李霄云发行了最新专辑《浪漫 病》。当下的李霄云身上有着某种不受限的跨界感,在这个用算法排除意外,以速度喂养效率,诗歌退居角落,浪漫可能是病的年代,李霄云仍然选择用浪漫包裹起自己的音乐表达。而小寒作为霄云一路走来音乐及人生的见证者,贡献了她同时作为朋友与音乐行业从业者那独一份的支持与关怀。 本期空岛,守岛人相征与小寒、霄云畅聊了《浪漫 病》专辑后漫长的疫情被困的时光:在卧室衣柜里尝试录音,购置设备资金不够找妈妈作“天使投资人”,疫情呆在家没有出口而开始对自己的创作产生怀疑……经历了去年的种种,霄云也相当感恩可以发行专辑、进行巡演的当下,并且在完成这些事项的同时仍不忘探索自我与发展新的可能性。 00:00:48 本期空岛来客「李霄云、小寒」 00:01:40 李霄云1月1日阿那亚演出预告 00:04:02 新专辑《浪漫 病》发行 00:06:29 疫情中的音乐与生活 00:13:23 卧室音乐人的艰难创作&录音历程 00:27:09 重来一次,还会参加选秀吗? 00:36:34 个体音乐人的时代 00:46:04 自我表达,所以自我疗愈 00:47:05 实体专辑概念与病历本 00:49:50 我终于可以100%自我表达了 01:06:41 作为创作者:心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 01:14:21 想尝试但还没尝试的事 01:17:17 为巡演准备的巧思设计 01:25:39 李霄云-窗户

87分钟
99+
3年前

vol.40 王大卫: 言语匮乏本质是诗性感知力的缺失

本期空岛来客是音乐/文学项目「王大卫与社会诗歌」的发起人王大卫。大卫的创作核心来自于诗,又将诗的锋芒变成音乐、影像、舞台表演,最终又归于诗的情绪与内涵。在大卫的演出中,人们体验到的是时间与空间的穿梭,大卫将摇滚、爵士、Hip-Hop、舞台剧等复杂多样的形式精巧融合,变成只属于他个人矛盾而独特的舞台风格。 本期空岛,守岛人相征从大卫的一条微博发问,深入讨论了“文艺”一词的语意变迁以及隐藏其后社会整体的言语匮乏与感知力缺失。从文艺、高级、矫情被无差别滥用,聊到有关于书写「读海德格尔的民工」事件之中的刻板印象,甚至经由此事而思考起“阴谋论”被追捧的根本原因…… 00:00:48 本期空岛来客「王大卫」 00:01:10 大卫微博关于“文艺”的讨论 00:04:41 言语匮乏本质是一种诗性感知力的缺失 00:06:29 智识的堕落往往从语言开始 00:11:19 看书并不都是孔雀开屏行为 00:15:09 社会的变坏是从嘲讽文艺青年开始的 00:17:06 关于诗意:“你是没有办法和风来吵架的” 00:18:00 完全的无知与充沛的知识都有其各自的美感 00:20:07 读书的目的是建立感受力,抵达一种内在的平衡 00:22:03 「读海德格尔的民工」与堂而皇之的媒体刻板印象 00:27:37 高手在民间与简单归因以及标签化 00:34:06 阴谋论:妄图找到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解释 00:45:43 去感受一个人,而不是先看他的衣服 00:58:56 今年发了一张新的旧专辑,明年将发行真正的新专辑 01:01:07 大卫Freestyle 01:04:43 Leonard Cohen - Happens to the Heart

66分钟
1k+
3年前

vol.38 吴琦: 不小心便活成了一个文科Nerd(下)

十月单向街书店举办了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节,主题为“白日梦与夜航船”。本次空岛也邀请到《单读》的主编吴琦与我们聊了聊本届在阿那亚海边举办的文学节以及他的播客「螺丝在拧紧」。如同播客名一样,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本人也像是一个习惯性拧得较紧的螺丝:强调思考的路径、对话的逻辑、在意是否输出了值得被人倾听的内容。 上期节目,守岛人相征与吴琦就媒体的工作方法与面临的困境展开了对话,本期节目两位接着聊了聊他们实际是如何应对短视频对深度阅读以及流媒体对实体书籍/唱片的冲击。在关于时代趋势热烈持久的讨论之后,话题最终回归到每个人最初的原点——家乡,以及每个离乡在外的人都无法忘怀的家乡美食…… 00:00:00 本次对谈上半部分请进入主页收听第37期节目 00:01:16 刷短视频的诉求不在效率 00:04:21 也许人类就不太愿意读文字 00:06:29 庆幸还没到山穷水尽、无人问津的地步 00:11:46 2035年,地球就要毁灭了! 00:12:51 看短视频也可以给我营养 00:15:54 把抖音快手当检索工具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00:17:38 关于阅读的压力:我还蛮容易放过自己的 00:19:10 不希望每天的生活像读博士学位 00:23:15 美食趣味与「冷江米粉王」 00:25:57 家乡的美食是唯一的美食 00:28:50 家乡是你永恒的后方 00:35:34 我经历过的一切组成了今天的我 00:37:33 实体书:物理的占有让我感到满足 00:45:18 杨潇《重走》:展示了与互联网保持距离的可能性 00:52:11 在撤退时刻来临之前,做一个认真喝鸡汤、打鸡血的上班族 00:53:32 Champs - Never Saw It Coming

56分钟
99+
3年前

vol.37 吴琦: 不小心便活成了一个文科Nerd(上)

十月单向街书店在阿那亚举办了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节,主题为“白日梦与夜航船”。本期空岛也邀请到《单读》的主编吴琦与我们聊了聊本届在阿那亚海边举办的文学节以及他的播客「螺丝在拧紧」。如同播客名一样,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本人也像是一个习惯性拧得较紧的螺丝:强调思考的路径、对话的逻辑、在意是否输出了值得被人倾听的内容。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守岛人相征抛出了他的迷思与困惑,以此为出发点,两位对如何适应所处行业的时代变迁,是否应当继续坚守以及如何发挥运用自己所习得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更深入的谈话…… 00:02:34 “螺丝在拧紧”和我现在的状态很像 00:04:38 接收声音的带宽过窄 00:06:46 做播客算是有点“赶时髦”,这件事的意义我仍在探索 00:12:50 阿那亚的独特氛围可以让文学节不至于太过紧绷 00:15:11 “白日梦与夜航船”翻译过来就是“逃离” 00:17:17 文学节丰富的形式之中最有用的还是酒精 00:18:25 把线下文学节做成一场“大型网友奔现”现场 00:19:34 文学不是日常生活之外的漂浮物 00:20:49 「单向街」作为乌托邦之下的生存现实 00:23:22 这是一份很难说清楚具体在做什么的不太“正常”的工作 00:27:16 单向空间训练出了我的“话唠模式“ 00:32:13 不知道怎么就活成了一个文科NERD 00:35:18 最让我自在的其实还是做编辑 00:39:17 警惕自己不要成为信息上的特权阶级 00:40:44 过去传统媒体的逻辑规范至今依然受用 00:42:37 时代变化带来的不适一直存在,但对象有所变化 00:45:46 话语权丢失带来的情绪失落转化到坚守的那套价值体系不再被重视 00:48:15 失落的不仅是传统媒体,唱片公司体系也是如此 00:57:34 现在的工作其实是在拆解之前平台所做的事和蕴含的价值 01:00:22 也许我们可以在新的传播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1:02:49 本次对谈下半部分将于11月29日周一晚上线 01:03:11 @Mansionair-Easier

66分钟
1k+
3年前

vol.36 刘昕&龙星如:于清醒认知之上想象外太空

本期空岛来客是展览「寰宇直下」的策展人龙星如及艺术家刘昕。「寰宇直下」是刘昕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也是龙星如策划的第一个国内艺术家的个展,展览延续了艺术家刘昕关于“进入太空”与“太空回收”的创作脉络,结合太空工程技术、生态种植、电影拍摄、表演等多元的工作方法,展出其9组近期作品。本期空岛,除了谈及展览策划准备的诸多细节,两位也与守岛人相征一同讨论了关于太空探索叙事的可能性:人类与太空的关系、艺术家的视角能否介入并影响商业航天机构、复杂的人类社会趋势是如何交织于看似飘渺的太空探索之中…… 00:01:05 关于「寰宇直下」 00:04:50 去乡间、去田野找寻火箭遗落残骸 00:08:07 拾到残骸的回程司机在车内播放《Sace Odditty》 00:10:48 我们都是情绪细腻丰富的工作狂 00:12:55 想要探寻人类与太空关系中非扩张性的部分 00:14:16 连接人类与地球的脐带是重力本身 00:15:57 创作的主题更多还是来源于自我认知 00:18:25 展览作品:从太空回收的土豆种子被重新种植于土地 00:20:24 龙星如:展览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写作 00:22:11 「寰宇直下」中的部分作品介绍 00:27:44 复杂的人类社会趋势交织于看似缥缈的太空之中 00:30:13 想象力是面对宏大问题时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00:32:13 太空扩张不可避免,我们需要探索太空叙事新的可能性 00:33:00 艺术家的认知可以在社会实业层面发挥作用 00:34:11 刘昕与同学创立宇宙探索协会 00:38:03 我相信有外星人 00:39:20 如果有机会想去月球,但不想去火星 00:46:10 如果有足够的想象力,疫情也许会成为一个开端 00:48:03 疫情带来的漂浮状态 00:49:30 疫情使我希望以更长的尺度来看待工作 00:51:58 关于虚拟展览:我们所面对的并非单一路径 00:53:16 展览观看需不需要设定门槛? 00:57:51 从科技公司的产品中你可以感受到其价值观 00:59:52 对于数字艺术家群体,互联网是作品的天然展示环境 01:00:50 有在考虑NFT这件事吗? 01:02:49 龙星如:我更好奇艺术家是否可以创造出更符合区块链特性的作品 01:05:27 新作品及近期动态 01:06:58 「寰宇直下」展映至2022年1月6日 01:07:17 KÁsgeir-Bury The Moon

69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