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不渝 Husband until Death

Husband until Death 至死不渝 A letter fromAbream Scriven to Dinah Jones 一封丈夫致妻子的信 In 1858, havingrecently been sold down theSavannah river and parted from his family, AbreamScriven wrote the following heartbreaking letter to his wife. 1858年,因为被贩卖到萨凡纳河下游而被迫离开家人,阿布里姆·斯克里文给妻子写下了这封悲伤欲绝的信。 Her subsequentattempts to have her husband bought back by another slave owner failed; theynever saw each other again. 妻子随后多次尝试通过另外一位奴隶主把丈夫买回身边,但都以失败告终,他们此生不复相见。 Sept the 19. 1858 1858年9月19日 Dinah Jones, mydear wife, I take the pleasure of writing you these few lines with much regretto inform you that I am sold to a man by the name of Peterson a trader and staysin new Orleans. 戴娜·琼斯,我挚爱的妻子,能执笔给你写信本是开心的事,但我不得不难过地告诉你,我被卖给了一位名叫彼得森的新奥尔良商人。 I am here yet butI expect to go before long. When I get there, I will write and let you knowwhere I am. My dear I want to send you some things but I do not know who to sendthem by, but I will try to get them to you and my children. Give my love to myfather & mother and tell them good-bye for me. 我还没有到那里,但到了以后归期将遥遥无期,我会给写信让你们知道我在哪里。 我的爱妻,我想给你寄一些东西,但不知道通过谁寄出,但我会尽量找人送给你和孩子们。请将我的爱传达给父亲,母亲,也请代我向他们告别。 And if we shallnot meet in this world I hope to meet in heaven. My dear wife for you and my childrenmy pen cannot express the grief I feel to be parted from you all. I remainyours truly. 如果我们活着的时候不能相见,希望死后我们可以在天堂相见。我的爱妻,我的孩子们,我的笔无法写出和你们分离的悲伤。我永远都属于你们。 Husband untildeath 至死不渝的丈夫 Abream Scriven 阿布里姆·斯克里文 黑奴制度 在奴隶制度下,黑人受到极为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待遇,监工的摧残和虐待,使一个健壮的黑人只消在种植园里劳动6、7年,就耗尽了体力,成为残废,很快死去。黑人奴隶,不断奋起反抗,独立战争以前,单是有文字记载的起义至少有50次以上,黑人的斗争给美国黑奴制度以沉重打击。 这就是黑奴制度。 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创建之初,急需大批劳力,欧洲殖民者便从非洲拐骗、劫掠黑人到新大陆作为奴隶役使。1619年荷兰人首先把20名黑奴运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城,卖给英国殖民者。最初,黑人数量较少,到17世纪中叶不过 300人,其法律身份也不确定。17世纪下半叶,各殖民地先后制定法律,确定了黑人的奴隶身份。黑奴制度继承了古代奴隶制的野蛮传统。 黑人是会说话的工具,是主人活的财产。1709年,纽约华尔街出现了大规模拍卖黑奴的市场。北美独立战争前夕,黑奴总数已近50万,约占各殖民地人口的 1/7。在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都有黑奴,但主要集中在南部种植园,生产棉花、烟草、稻米和靛青,供应世界市场需要。黑奴的劳动奠定了南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美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源泉之一。同时残酷的奴隶贸易也使北部新英格兰的航海业和商业等部门得到发展。后来林肯总统签订了条约,取消了这一制度。

6分钟
1
7年前

30岁会比20岁老这是肯定的

据说人是这样意识到正在老去的——有一天早上你醒来,发现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一条细纹了,然后你发现它再也消不下去了。它无声宣告了“老”的来临。 听起来很可怕。像是岁月对人类的无情占领。 有时候觉得人类很惨。 幼年懵懂,少年时代苦于学业和晦暗不定的恋爱,甫一出校门,又被工作压力、房价压力追在脑后,好不容易稍稍安定些,啪嗒,三十岁来了。 他们说,三十岁就要定下来了。 什么叫“定下来”呢,就是工作不要再变来变去,无名指上该多一枚婚戒以示稳重,跟朋友在酒吧里暗搓搓讨论邻桌男生的时代过去,女人嘛,三十岁,最好建个闺蜜群,每天晒一下孩子的辅食、讨论下幼儿园的门槛,顺便分享一下ayawawa的论调防止老公出轨。 惨不惨。 怎么你能自由的时间就这么短。 惨不惨。 怎么你自由的时限由别人说了算。 我看《奇葩说》追了四季,跟常规辩论赛比起来,《奇葩说》的辩手类型更丰富,他们自己的人生就极具话题性,所以观点碰撞尤为激烈。《奇葩说》主持人马东,及辩手肖骁,姜思达,颜如晶及傅首尔,6月28日晚上在SK-II天猫旗舰店做了一场直播,主题就是女性是否应该惧怕30岁的到来。这个直播吸引我关注的重要因素是,不同人对于年龄压力会有不同的感觉,我想看看“30岁”这一种生态在每个人身上呈现的样子。 肖骁说了句让我很有认同感的话,他说30 岁心态真的会变,身边 30 岁的朋友都变得更豁达;看开了,知道自己已经 30岁了,更加要为自己活。 马东自己就是“出走型”人物,离开央视创业,身为一个60后,他的团队里却多得是80后90后,他为了显年轻,特意去割了眼袋(虽然仿佛又长出来了……)。马东对年龄的理解是,捆绑你人生的不是时间,捆绑你人生的是你的恐惧,你的妄念,你的贪和嗔。你希望获得更多,却又不愿接受年龄的增长;你不仅仅是对“长大”这件事有愤怒,你更觉得愤怒的是,别人强行塞给你的年龄压力。他说要活得自由,就是要先忘记你的年龄,从奇葩说的导师设置里也能看出这一点——蔡康永、高晓松、张泉灵,这些导师可都不是“年轻人”,但他们的敏锐、柔软、灵活,和这个节目无缝衔接。 在奇葩说众人的眼里,30岁到底是不是一个坎?视频里有我很喜欢的解答。 30岁会比20岁老这是肯定的。再不可能像20岁那样前一晚还喝得烂醉,第二天照样拾掇一下就能上班,这也是肯定的。可是30岁的你,在喝酒之前会预备好红茶,到家后无论如何,会把隐形眼镜摘掉,用最后一点清醒卸妆刷牙,甚至可能拼尽力气敷个面膜,这是人的自律性,我觉得自律获得的美,比天生的任意糟蹋的胶原蛋白更迷人。 30岁一定会比20岁的时候不好看吗?我不觉得。我大部分30岁的左右的朋友,都比他们刚上大学时候好看,当然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变得有钱了,会打扮了,但还有另一个原因是,20岁的时候,普通的年轻人多少都显得畏畏缩缩,要等到三十岁,见惯了场面,见过烈火烹油也遇过风霜刀剑,终于练就了一身潇洒姿态。 更重要的是,30岁的时候,人会比从前看得开。 二十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觉得,人生就一种活法吧?找个稳定的工作,按照平均的速度升职加薪,找个同学或者老乡结婚,一起还房贷,然后等待第一个孩子出世,在产房里你捏着孩子的小手,隐约觉得自己对社会有了个交代。 这不是“眼界狭窄”的问题,人在20岁的时候会急于获得外界的认同感。早两年王菲离婚又和谢霆锋复合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说人生大多数事情都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吧,朋友斩钉截铁地说,不,幸福与否当然是有一个评价体系的。 再后来,那个斩钉截铁的朋友赶在30岁前闪婚,结婚后发现丈夫有抑郁症倾向,因为工作不顺所以对她长期言辞刻薄,又闪离。因为我记得她说“幸福与否是有评价体系的”,那阵子我都不敢多跟她交谈,直到偶尔在路上碰见,离婚后的她刚补了针,在跟公司里的小鲜肉谈一段黏黏腻腻的恋爱,她比从前光彩好多。 她一不小心活成了她从前看不上的那种女人,三十岁,谈晃晃悠悠的恋爱,一个人住在公寓里,周五晚上跟一群90后的姑娘叽叽喳喳一起去酒吧。这是她从前觉得“不着调”的人生,可是她现在好快乐。 快乐里当然有焦虑的成分,但是快乐也是斩钉截铁的快乐。 我不是鼓励大家三十岁都不要结婚,不是的。人的秉性会决定你的归宿。我有个一派天真的女朋友,每次分手都抓着身边人问,你说我会不会单身一辈子啊?直到有天,一个姐姐中气十足地跟她说,放心,你不会的,因为你没有自理能力,你就是需要有人照顾你养着你,你一定会在一个节点想方设法把自己嫁掉的。 婚姻也就是个选择。有人对婚姻的期望值是理解,是爱,所以觉得遇不上就不将就,也有人想从婚姻里获得很混沌的安全感,获得三餐一宿昼夜相对的温度,所以一定会找到同伴冲进围城。 我也不觉得这两个选择有什么高下之分。 我真正想说的是,不按主流期望来过人生,真的很可怕吗? 还是一辈子像流水账一样过去,你回忆起来,像是你人生的旁观者,一切都在遵照他人意愿,你眼看自己做了一个又一个言不由衷的选择更可怕呢? 况且好的人生,真的有模板可循吗? 命运的牛逼处在于让人学乖。人很年轻的时候——如果你名校毕业家境不错又侥幸碰到好专业好工作好老板,一路顺风顺水的话,你会觉得一辈子就应该这么被自己掌控下去的。但是不。它就是让投机者失败,让恨嫁女未婚,让一切只求稳妥的人被随机发生的事件掀翻桌子。 所以或许压根就没有什么“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的说法。没有什么安全的赛道,没有谁能保证说,你走这条路,走下去,不出错,你就能人生赢得80分。 你只能放胆闯,人生不是到了30岁就会垮,但如果你早早认了命,25岁的你也是正在迅速变干变黄的落叶。 30岁当然会有焦虑感,但是20岁的时候也有啊。30岁的时候你怕碰不到那个有诚意的爱人,20岁的时候你也怕男友勾搭公司前台啊;30岁的时候你担心胶原蛋白流失嘴角下垂,20岁的时候加班加到天昏地暗还买不起昂贵护肤品的你也很心酸啊。 每个年龄都有其不可示人的酸楚。每个状态下的人都有他们各自的焦灼,但是30岁的你,理应比20岁的你更镇定,更从容,更明白日子是过给自己的,才不辜负这些年的历练啊。 看过一句很好玩的话,叫有时候觉得人生一片黑暗,只能靠翻白眼照亮眼前。之前看了一个SK-II的《人生不设限》的视频,三个女生在年龄压力下,先后经历了困顿、挣扎与反抗,最终抛开年龄的限制,决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 可见啊,不要让年龄定义你的人生,命运不是偏爱年轻的人,它偏爱有胆量的人。 也看过好莱坞的华人女星刘玉玲的采访,里面有句话印象深刻,她说:我工作后一直很努力攒钱,这笔钱叫做“Fuck you Money”,当老板要解雇你,或是让你去做你不愿意的事情时,你就可以很有底气的甩他一脸“Fuck you”! 人这一生真正在赚取的东西,叫做“底气”。什么叫底气,就是社会可能不宽容,旁人可能很势利,你可能会想去追求跟所谓的“主流价值观”不同的东西。你怕遇到阻力,怎么办呢? 你不能干等着社会变宽容旁人变温和,你不能等文明开化。 你拼命往上走,就是为了有天对着人家的议论,轻轻巧巧说一句,你很激动我知道……但我真的不在意。 我很期待你说这话的样子。 关注陌声人微信公众号:mmoofm

16分钟
99+
7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