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罗飞兄是在凹凸镜的张劳动兄的活动上认识,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纪录片提案大会,我们共同担任纪录片提案大会的决策人,茶歇时间相谈甚欢,都做纪录片,也都做播客,他的播客是《飞天胡说》,我的播客叫《社交车间》,都跟我们的名字有关,罗飞是他的中文名,社社是我的中文笔名,我们都选择了新的汉字成为自己新的名字,这也跟我们这次播客的内容有关,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英国威尔士人,和在北京长沙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人,我们出身的地域与我们生活的地方千山万水。再次见面就是录制播客的时候,相谈太欢,他说属牛,我属鼠,生肖属单合,请朋友画家罗阅画一副灵鼠图,上面写两句我编的吉言书法,鼠衔瑞草盈庭绿 牛踏春泥入画新。他说,见到后跟所有的朋友说了这个事儿。这一次,我们聊了这一年多的中国电影,比如《哪吒》和《好东西》,英国电影人怎么想中国的电影,中国通怎么看待这一刻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挺有意思。
这是我和寂地的第三次见面,是第四次采访/对话/拍摄。2008年的时候我在湖南卫视《晚间》栏目工作,当时很喜欢她的作品《我的路(my way)》,于是在中国博客网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那时候她是中国最年轻的漫画最高奖金龙奖获奖者。后来又为一本女性杂志采访了她。 第一次见面是2008年的端午之前,她、邦妮和我在北京后海的粤菜日昌见了面。 下一次见面是2020年,我担任制片人的首部纪录片作品《漫画一生》拍摄中国漫画家的现状,项目期间丁冰老师建议我们跟她聊聊,后来就真的促成了,在大理重逢。 第三次又在大理,我来给快手和饿了么拍摄饿了么春分tvc ,结束后相聚,去她家吃了很棒的火锅。又一起去了方大同辞世之前居住的鸟吊山。在这期间,我们完成了这次播客的录制。去年,她的新书《不属于我的城市》荣获新周刊举办“刀锋文学奖”年读绘本作品,此前她的作品在全球出版已达数百万册,成绩斐然。我们每次见面,又是新朋,又是旧友。相逢迅即别离,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主播:社社 嘉宾:寂地 海报制作:董二达
这是一次跟我的偶像水木丁老师的对话,从很多年前开始看水老师的专栏文章和播客,还有她那本书,贡献了中文世界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最近水木丁老师出了新书《一个人是一座岛》,我摘录了她文章的一部分给大家看: “茨维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一个人的命运之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 茨维格说的是伟大的西班牙航海家巴波亚,他指的人生的使命,也是建功立业,对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那种使命。 不过把这话稍微收一收,用回到我们普通人的普通的人生里。 也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就看清了自己的天赋所在,并且认定了自己的一生要做的事业,那真的是最大的幸运了。 当然了,年轻的时候,你不会认识到这种无形的东西叫做幸运,我们会把幸运理解为很有型的东西,比如家境显赫,长相俊美,中大奖等等。 但是,你越长大就越会发现,那些早早就在心里,认定了自己这辈子想做什么事情的人,真的很幸运。因为他们在事业这个领域,可以说从最开始就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 毕竟有的人到了四十岁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还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做选择,不断地走弯路,要付出很多试错成本。 那些早早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积累在这个领域的专业经验,他们至少在做这件事上,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内耗,不会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走弯路。 因此他们最后达到的成就,肯定是要比同等资质和天分,但是一直三心二意,花很多时间去纠结,反复试错的同行要高的。 因为通常你喜欢并且总想做的事,一定是你最擅长的事。也许你不比别人更有天分,但肯定是你自己的各种能力里,最有天分的一项。 这也预示着,你在这个领域探索,精进的那个自发的那个内心动力是源源不断的,可以推着你走一辈子。 你能从这件事中得到快乐,这也可能是暗示你,在这个领域,有可能老天会赏饭吃。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孩子,本身是确定自己长大了想干啥,从小就有这种运气的,非常热爱某件事,在这方面也极其有天分的。结果是硬被家长或者应试教育给毁了。 比如以自己对就业市场的认知,非逼着孩子学没有一点天分,学起来都费劲儿的专业。比如给女孩灌输,女孩不需要对自己的事业有规划,结婚嫁人就行了。 最后就把孩子给耽误了。 所以如果孩子自己本身特别确定以及坚定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再强调一下,不是指三分钟新鲜的那种)。而且显示出对某一方面非凡的热爱和坚持。 大人应该好好珍惜。 因为这就是有老天爷要赏饭吃的迹象,这孩子将来长大了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子女,你省了多少事儿啊。这比长大后,干这也没啥兴趣,干那也不喜欢真的强太多了。 这是老天爷给你安排的简单模式,何必非跟孩子较劲,跟老天爷较劲,自己非给自己安排个地狱模式呢,而且把孩子的好运气也给毁没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喜欢聊一些运气的话题,其实说白了,就是道法自然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具体地体现。 我们作为微小个体,如何顺势而为,过好自己的人生。这些年来,很多这样的思考,都收录在我的新书《一个人是一座岛》中。 2025年社交车间的第一期播客留给睿智的女作家水木丁老师,很多社会热点和日常迷思,我会想看看水老师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怎么说。她是文章既有锦绣未央,又有庶务章法,我常推荐给弟妹子侄看。多读读她的书,不太会成为书呆子和偏激的疯子。 16:00 水木丁:做人要养成主体性思维,才能让自己进入“做事情”的心态,而不用上升到自我坍塌。 19:50 社社:在国内顶级综艺节目中被上司 pua要求自己跟她的实习生比稿,这样的阶段如何自渡?如何完成自己的主体性。
【社交车间】主播社社与《人物》主笔谢梦遥一起,讨论作为一名资深特稿写作者,如何看待特稿写作这件事?在实际写作层面,有过哪些微妙、尴尬、艰难和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人物特稿写作中,通常如何处理涉及人物敏感/禁忌的话题? 这期播客筹备已久,原本想订在香港,跟他聊聊在香港生活的北京人的人生——假装生活在哪里?又差点在北京录制,也是光顾吃喝了,在东城区的一个烤串店里,说了很多,后来后悔了,应该录下来。最终成行是在长沙,中元节的头一天,我们说了很多,彻夜到拂晓,送他走的时候回家,在单元门口几乎见飘,许是错觉,也是一个特殊体验。 2:05:00 男性采访者会让男性被访者紧张,这是真的吗?
主播社社与作家黄佟佟一起,从亦舒和章小蕙聊起,继续探讨香港流行思潮的演进,与更大范围内在地文化的变迁。社交车间笑点最密集的一期,欢迎收听。 02:52 1,香港流行文化衰落了吗? 12:20 2,刘德华过气了吗?——香港流行文化的星光起落 05:02 3,苗侨伟依然是我心里最帅的男人——香港流行黄金期的起起落落 09:39 4,从香港女郎到在地文化——大众精神符号的迁移 21:20 5,星光与时运——香港女郎亦舒与章小蕙 28:20 6,香港女郎:亦舒与章小蕙——性别观念与生活方式 主播社社与作家黄佟佟一起,从亦舒和章小蕙聊起,继续探讨香港流行思潮的演进,与更大范围内在地文化的变迁。
【社交车间】主播社社与中国当下最有代表性的现代舞舞者谢欣一起,从个体视角出发,聊聊自身在生活和艺术实践过程中体验到的最生动之处,以及由此生发的思考。
Joanna 王若琳《爱的呼唤》专辑同名巡演正在举行中。《爱的呼唤》是 2019 年发布的王若琳第 10 张个人音乐专辑,里面精选了跨越 60-80 年代中、日、粤语的经典情歌代表作进行翻唱,使她入围了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等五大奖项,并获得了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奖。 王若琳为每首歌都诠释出新的生命力,是对于艺术经典的传承与开拓,其中本次巡演代表歌曲有:《亲密爱人》、《寒夜曲》、《苹果花》、《夜来香》、《漫步人生路》、《我只在乎你》等。
社社巧遇导筒创始人沈韩成,听两人从23年电影节展的市场回暖现状,探讨电影节展与电影产业、创作者及城市文化之间的那些事儿。 本期时间线: 09:09:上海国际电影节目前的用心程度及整体体现出的策展水平还是国内最一流的 13:30:贾樟柯把很多来自于戛纳及其他知名电影节展的优点带回了平遥 17:32:现在国内的大部分电影节展,它的整个功能性并不单纯是在放映电影,这只是电影节的一个部分 20:45:电影节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年轻人创作者可以跟产业及片方完成了连接 25:16:也许在某个维度上,文艺片或者艺术电影还是能够与观众达成共鸣的 28:18:看电影这个行为,对于普通市民已经得到很不错的普及了 32:18:在国内如果有合适的一些短片节展可以去做引入外片的工作,对于大城市的观众来说是有很不错的吸引力的 37:03:各个城市的市集活动有更强的交互性和商业化的可能 本期主播: 社社(社记文化创始人,作家,纪录片制片人) 本期嘉宾: 沈韩成(导筒创始人) 联系我们: 微博@社社不是唯一的水果 公众号|社交车间 邮箱|[email protected]
车间的朋友们:思文的不成熟见解,在内耗时代,怎样才能做到最小程度消耗自我?彩蛋在结尾,社社哭了。 本期时间线: 05:03:人不应该只看着别人,还要关照自己 17:20:工作的意义感更多是别人赋予的 26:35:自我剥削比剥削别人往往更有效 34:03:接受欺骗自己或者放低要求是降低内耗的好选择吗? 40:47:工作也只是生存的手段,生活才是目的 56:20:当我们意识到工作在消耗自我的时候,实际上我也在消耗工作 1:03:12:你应该允许一切的发生,一切包括一切 本期主播: 社社(社记文化创始人,作家,纪录片制片人) 华轩(品牌探索人) 本期嘉宾: 思文(播客《思文,败类》主播) 联系我们: 微博@社社不是唯一的水果 公众号|社交车间 邮箱|[email protected]
资深媒体人、社记文化创始人社社对话播客《普通人说》主播克克KK,从自身经历出发,寻求“出头”的定义。【社交车间】第二季,面对不确定的人生,“躺平”有理?“内卷”还有意义吗? 本期时间线: 02:19:扎实想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它不是一个活,它是一个事儿 18:23:超级大片的导演要跟很多人斗智斗勇才能站到那一步 27:19:什么都不说的,让一切自然的流淌,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 42:31:每个人对成功有不一样的定义,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 44:27: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在听播客和参与播客? 56:55:普女是一个中性词,成为普通人本身就是一件正义的事情 本期主播: 社社(社记文化创始人,作家,纪录片制片人) 本期嘉宾: 克克KK(播客《普通人说》主播) 联系我们: 微博@社社不是唯一的水果 公众号|社交车间 邮箱|[email protected]
资深媒体人、社记文化创始人社社对话播客《普通人说》主播克克KK,从自身经历出发,寻求“出头”的定义。【社交车间】第二季,带您探讨内卷时代怎样才算出头?我们的正确归宿在哪里? 本期时间线: 02:12:出头是啥样?怎么才算出头? 11:31:“我的喜悦都在通往喜悦的路上消失了” 24:37:天下没有白挨的打 34:55:创作者要对自己的作品有配得感,不要矮化自我 41:29:要鼓励自己做梦,给生活多点奔头 54:40:一法通还是万法通? 01:07:06: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如果不好,何谈出头不出头 本期主播: 社社(社记文化创始人,作家,纪录片制片人) 本期嘉宾: 克克KK(播客《普通人说》主播) 联系我们: 微博@社社不是唯一的水果 公众号|社交车间 邮箱|[email protected]
资深媒体人、社记文化创始人社社对话巨量引擎教育行业图书业务运营负责人臧晨、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谭菁菁,图书品牌纷纷入驻抖音后,在线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在哪里?该如何利用抖音进一步实现流量增长和市场转化?【社交车间】第二季,带您了解短视频时代下,知识品牌破局后的营销路和图书行业新的生意经。 本期时间线: 03:00:品牌想要在抖音做大的第一步是要先做好自己的基础运营 09:48:从图书出版的角度来说,抖音可以作为第一时间感知市场水位的阶段性测试平台 13:37:在节点安排上,刚入局的图书垂类达人应做好规划,前期以短视频为主,达到一定量后再将短视频和直播一起做 15:13:如果精力足够矩阵号一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且矩阵号越纯效果越好 19:42:帮助商家完成从零到一,从一到一百的破局和成长,是抖音的最大愿景 23:12:联动各方资源才能形成一个更加完善和更加具有规模的图书生态环境 本期主播: 社社(社记文化创始人,作家,纪录片制片人) 本期嘉宾: 臧晨(巨量引擎教育行业图书业务运营负责人) 谭菁菁(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联系我们: 微博@社社不是唯一的水果 公众号|社交车间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