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 【番外特刊】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本期主题:上海博物馆特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图片讲义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8LlrJKrb8EKTY97etIulA (或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三宿舍) 如有兴趣参观上海博物馆本次特展,欢迎在评论区相约留言,和我们一起畅游上博。 如有兴趣在意大利现场参观,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果子一起畅游文艺复兴。 求生欲极强地补一句:若有不足或谬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章:文艺复兴萌芽 03:08 【13世纪】乔托:西方绘画之父 乔托VS中世纪,基督之死场景对比 第二章:南方靠算,北方靠看 12:30 【14世纪】布鲁内莱斯基:文艺复兴建筑奠基者,透视法之父 布鲁内莱斯基,圣母百花大教堂 马萨乔《圣三位一体像》 多纳泰罗早期作品示例:《圣乔治像》 多纳泰罗VS米开罗佐,小天使作品对比 多纳泰罗晚期作品示例:《抹大拉的玛利亚》 19:21 【14世纪】扬凡艾克:尼德兰画派的细节狂魔,北方文艺复兴三杰 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第三章:渐入巅峰,百家争鸣 25:50 【15世纪】波提切利:妩媚的佛罗伦萨画派 波提切利《春》 28:33 【16世纪】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蒙娜丽莎》 达芬奇VS米开朗琪罗,《安吉里之战》 拉斐尔《雅典学院》 拉斐尔《圣母子与施洗者圣约翰(加瓦圣母)》 40:54 【16世纪】提香:活色生香的威尼斯画派 提香作品示例:《圣母、圣徒和佩萨罗家族的成员》 44:30 【16世纪】另辟蹊径的荷兰画派 小荷尔拜因《大使们》 老勃鲁盖尔《尼德兰箴言》 博斯《人间乐园》 第四章:巴洛克艺术——光与影的世界 51:35 【17世纪】卡拉瓦乔:巴洛克时期的暴力美学 卡拉瓦乔《圣多马的怀疑》 卡拉瓦乔第一版VS第二版《圣马太像》 卡拉瓦乔和他的小男孩们 卡拉瓦乔《圣马太蒙召》 伦勃朗光示例 伦勃朗《夜巡》 鲁本斯作品示例:《加冕的圣母、圣婴及其圣徒》 委拉斯凯兹《宫娥》 第五章:风景画、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01:13:10 【17世纪】克劳德洛兰:带着神仙金光的风景画鼻祖 洛兰作品示例:《向阿波罗献祭场面的风景》 01:15:12 【18-19世纪】透纳:天空不是天空,海不是海 透纳作品示例:《狄多建立迦太基》《暴风雪中的汽船》 01:17:13 【19世纪】印象主义:人眼感知到的才是真实 代表作品示例:莫奈《日出印象》 01:22:38 【19-20世纪】后印象派:以自我影响自然 代表作品示例:梵高《向日葵》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均可在公众号:北三宿舍中查看,图片来源于网络&主播摄影作品,侵权删。 本期参考资料: 1、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2、严伯钧《对立之美 西方艺术500年》 3、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4、罗伊尔的艺术脱口秀《笑看西方绘画500年》 本期音乐: 1、田园交响曲(Alain Lombard; Ludwig van Beethoven; Orchestre National Bordeaux Aquitaine) 2、我是一颗艺术士(话剧《梁祝的继承者们》) 了解我们——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北三宿舍 微博/小红书:北三宿舍 微信公众号:北三宿舍

88分钟
2k+
2年前

No.17 意外统御宇宙万物,唯独人心除外——戴维·伽特森《雪落香杉树》

本期主题:戴维·伽特森《雪落香杉树》 《雪落香杉树》的传奇之处在于:它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花费十年业余时间写成,一出版便奇迹般地风行,畅销数百万册。 2004年,耶鲁学者,当今文学批评界的泰斗哈罗德·布鲁姆将其收入自己编写的文学经典导读文丛。这个文丛的选目仅仅包括《哈姆雷特》、《1984》等十来本传世经典。 1942年2月19日,在日本人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后的两个半月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下达了《第9066号行政命令》,随之,所有日本人被迁置于集中营。 1987年10月,美国国会决定给受害日裔总额不超过5亿美元的赔偿。 1988年4月,总额提高到13亿。 1988年8月10日雷根总统签署文件,对此事正式道歉并宣布给予曾经被关在拘留营中且仍在世的日裔美国人每人两万美元的补偿。 03:13 花费十年,作者因何构思这样一个故事:恢弘微妙丰富单调美丽残酷,生活五彩斑斓的黑 04:34 故事简介:女神老公的命悬于我手,救还是不救 12:20 时代背景:珍珠港事件导致的反日浪潮 27:09 人物素描:海岛浮世绘,每一份人心最珍贵(以及乱入的迅哥儿和闰土) 45:38 用一个词概括主题:歧视、爱与正义、和解、民族 50:24 我是留学生,我在欧洲遇见的歧视 56:44 何谓“民族”,以及俄乌带来的思考 本期音乐: Battles and Wastelands(Neo Retros) 了解我们——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北三宿舍 微博/小红书:北三宿舍 微信公众号:北三宿舍

62分钟
99+
2年前

No.12 谁曾经还不是个坏种——威廉·马奇《坏种》

本期主题:威廉·马奇《坏种》 人究竟可以坏到什么程度? 提起孩童,你会想到什么?天真?任性? 当先天基因碰撞后天教育,社会环境在何种情况下作用力是0? 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近10%的反社会人格,在中国却只有不到1%? 反社会人格有一个共性,他们没有愧疚和后悔的情感,没有“良知”。 国外有一场实验,对实验对象进行脑部扫描,普通人在听到“爱”“责任”这些词时候,大脑中亮的区域和听到“铅笔”“橡皮”时是不同的。 但对反社会人格,大脑中处理“爱”的区域,和处理“窗帘”的区域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他们根本没有“爱”“共情”“道德”“良心发现”这些功能。 对反社会人格患者,他们唯一能体会到的,是因为即刻的生理痛苦和欢愉而产生的“原始脑”情感。并且,他们能体会到的挫败和成功都是暂时的,不能持续的。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02:10 漂泊、任性,谁曾经还不是个坏种呢 14:38 从基因破土而生的种子,与精神崩溃的威廉·马奇 26:19 如果我给你一篮子拥抱,你感动吗?不敢动 30:35 反社会人格:50%来自于基因 42:30 先天基因VS后天教育,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变人生? 55:48 《邮差总按两遍铃》、《告白》、《沉默的羔羊》 本期音乐: Isabelle Fuhrman - Glory Of Love 爱在夏天-告五人 了解我们—— 喜马拉雅/小宇宙:北三宿舍 微博/小红书:北三宿舍 微信公众号:北三宿舍

62分钟
45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