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8 "痴迷的东西最终都连起来真的太爽了"

话仙桃

标题的话来自 Jonathan Anderson,我完完全全可以共鸣。 这一期关于家和物件,关于收藏、收集和 curation(总觉得翻译成策展有点怪但也没想出还能翻译成什么)。shownote 不短,附上了蛮多超链接,我常常会觉得不断叠加的超链接,是日常生活里很好玩也很有效的 curation 实践。 * 欢迎评论、分享与打赏,每次看到评论区有新留言总是开心的!谢谢支持,谢谢鼓励,谢谢喜欢。 🎙️ 这一期聊了 * 拍摄于 Kettle's Yard 里的Studio Nicholson Autumn 25 campaign * DIOR REBOOT REVEALED! BY JONATHAN ANDERSON HIMSELF! * 杉本博司的《本歌取》,在《现象》那本书里,在去完杉本博司的江之浦测侯所之后,我也想起了《本歌取》,当时在备忘录里记下的一段 note * Kettle's Yard,位于英国剑桥的小小美术馆,是再理想不过的家的样子,也收藏了诸多英国现代主义艺术品。 * 伦敦的 the Cosmic House,伦敦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Charles Jencks 的终极实验。 * Kettle's Yard 里的鹅卵石们 * Jim Ede:收藏家、策展人、艺术家的好朋友,“20 世纪英国现代主义艺术史上的关键配角” * 23 岁就在一战战场上阵亡去世了的 Henri Gaudier-Brzeska,后来他被称作是“法国天才雕塑家”,Kettle‘s Yard 里的其中两件: * "a life of unspoken homosexual desire" * Kettle's Yard 里的两幅美丽男孩画 by Christopher Wood * 在 Kettle's Yard 里的 Jonathan Anderson * 左图为 Kettle's Yard,右图为 Jonathan Anderson 的家里 * 左图为 Kettle‘s Yard,右图为 J.W Anderson 巴黎新空间 * Jonathan Anderson’s Things 文章里,让 Jonathan Anderson 说出这一期标题那句话的那本《塞尚传》旧书。 * J.W. ANDERSON in HD: A Journey Towards the Essence of Neo-Capitalism * 影响 Jim Ede 很深的布朗库西在巴黎的工作室 * 「话仙桃」第 28 期, 《野口勇:永远的世界公民》里,聊了下野口勇-布朗库西-罗丹之间的层层递进; * 英国现代主义画家 Ben Nicholson 以朋友的身份同样影响了 Jim Ede,Kettle's Yard 其中一幅他的画 * 在 Vitra 的田根刚展览,他的理论 Archaeology of the Future 不就是杉本博司说的 Old is New,不就是 Jonathan Anderson 的 Look into the past to find the future 吗? * 片头片尾音乐 Holly Waxwing & Rose Modular — Soft Shell

32分钟
3k+
3周前

vol.55 松本散步:民艺、荞麦面、很早就开的咖啡店

话仙桃

没什么期待地在松本呆了 5 天,结果越住越舒服,有山,有河流,有不少友好又宜人的市民空间,有老的,有新的,咖啡店很早就开,居酒屋开到很晚。我在松本看过了清晨 5 点左右通透的天空,也在女鸟羽川旁拥有过 3 分钟绝美的靛蓝色暮光,挺喜欢这个小城市的。这一期谈不上是旅行指南,因为是第一次去,也只是松散地呆了几天,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松本的乱走笔记。这一期里提到的一些地点: 和松本民艺相关的 松本民艺馆 | 松本民艺家具 Showroom |珈琲まるも / Coffee Marumo 八十六温館 |居酒屋 しづか | ちきりや工芸店 喝咖啡 珈琲美学 アベ | Laboratorio | 栞日 Sioribi | aL coffee & bake 吃的 卯屋 | 瀞とろ | 炭火焼鳥正ざわ | トキシラズ Tokishirazu | 田内屋 | 麺州竹中 | 小松パン店 买的 / 看的 カゴアミ Kagoami | 信美 Media Garden |松本市民艺术馆 | 菊の湯 | Agetsuchi Cinema Museum 然后不知不觉,居然已经有了不少期在不同城市散步相关的播客了。整理一下,希望可以继续多走路,多乱看👇 《vol.44 槟城旅行,在似曾相识中获得刺激》 《vol.41 柏林:是虚幻的泡泡又如何,依旧可以得到它的保护与滋养》 《vol.39 伦敦散步地图:还是会怀念Before Sunrise那种老派约会》 《vol.35 马德里旅行,真是自由快乐的地方》 《Vol.31 高松旅行,偶然总是比计划更迷人》 《vol.27 夏天来了,又该独自去京都旅行了》 《vol.04 京都:没有比它更适合一个人旅行的城市了》

51分钟
3k+
2个月前

vol.54 马来西亚的茶餐室,是观看中餐杂糅与流变的最佳场所吧?

话仙桃

这一期还是聊马来西亚,聊《流俗地》里的那个怡保,关于食物,也关于城市,关于变化,也关于不变。怡保的食物一直在变,过去几代人,偶然或必然、有意或无意地挪换着不同种族和地区之间的食材与味道,无论是华人餐室里加了咖喱的拌面,还是马来杂菜饭店里混入了半颗咸鸭蛋的扁担饭。这些自然而然的 fusion 很刺激,像诶取说的,这些融合与消费主义或是 branding 毫无关系,不过是从原乡来到异乡的人,再日常不过的生活实验与智慧。但在怡保吃饭的体验,又好像是不变的 —— 极具自由度,老板似乎可以满足你所有掺掺需求,有意无意间和服务员或是隔壁桌的食客有了大量对话,所有感官在茶餐室里似乎都会被调动起来。这种吃法的体验,过去几十年,可能在这个城市都没有变过。以至于,离开怡保的时,是不是也有些时候,没有变化才是更重要的? * 如果你喜欢这一期,欢迎评论、分享,和打赏。再插播一则广告,我和「吃里扒外」主播黄瓜的付费播客节目「掺掺槟城」,也聊了不少更具体的基于槟城的变和不变。 一起话仙的是 Addison Liew | 北京 MULU 穆禄餐厅主厨,他还将马来西亚经典的茶餐室平移到了北京,叻沙娘娘 Laksa Queen,以及类似中国快餐店的杂菜饭小店阿嬷的饭桶 NASI AH MA 也刚开了。这次我们在怡保吃到了许多很好吃的食物,要谢谢 Addison 及他的家人们的一路推荐,让我们可以真正体验和经历这个当下的流俗地! 诶取| 老朋友,为餐厅提供内容和咨询等服务,也给美食纪录片写文案,内容从业者,她的微博是她在全世界好好吃饭的记录。 我们聊了 06:10 纪录片《上新吧福味》里,Addison 在福建用福鼎的槟榔芋做马来西亚的芋头糕,第六集 福鼎槟榔芋 16:30 关于怡保的芽菜鸡 28:00 怡保一家老派酒家,布先民众 34:00 从童年记忆里的瓦煲鸡饭,到 MULU 的瓦煲鸽饭 37:30 行星酒馆《墨西哥城,一个云南女生决定开一间卖饺子的小酒馆 S01E05》 46:00 马来西亚杂菜饭来了北京,会是什么样子? 50:00 德记茶餐室的“月光河” 1:00:02 雄强茶室里,只有老客才能吃到的炸豆腐 1:05:00 在明阁吃早茶,调动了我们所有的感官 怡保部分食物选送:

84分钟
4k+
2个月前

vol.53 我们怎么用气味描述一座城市?

话仙桃

我热衷在旅行时大量走路,沿路会被很多东西吸引,招牌、颜色、路障、小贩推车等等,但在这一期和阿花聊天之前,气味似乎一直都不是我会最先关注到的方面。而阿花则是个“气味先行”的人,她在想起一个地方的时候,会先想到那个地方的气味,同时,她也能很精准地用短短几句表述出一个城市一个街区的味道。 于是,我们就在槟城一座山上的榴莲园里,吃了好几种榴莲之后,聊了这一期。 我们聊了 03:00 “味道能让人和一些过去、记忆以及不存在的想象联系在一起” 03:50 设计师 Kate McLean 的“城市气味”项目 07:10 槟城的味道是怎么样的呢? 21:10 这里有个口误!Nasi Lemak 是椰浆饭,Nasi Kandar 才是扁担饭 22:30 “曼谷拥有很多香茅味和茉莉花的味道” 25:00 槟城的豆蔻水绝了呀! 29:30 我们需要如何用气味来描述城市呢? 30:57 阿花心里广州的气味是怎样? 35:20 我心里泉州的气味又是怎么样的? 38:20 小时候泉州真的没有那么多姜母鸭! 41:40 北京的味道:丁香花香气、烧炭的味道还有栗子味 50:35 Le Labo 的城市限定系列,是噱头吗? 54:10 阿花推荐的香水品牌 Meo Fusciuni 真诚地从旅行种获得灵感 57:45 对于调香师来说,见多识广是有必要的吗? 一起话仙的是 阿花 | 香水博主@宝藏女孩阿花 如果你喜欢这一期,欢迎评论、分享,打赏支持,谢谢!如果大家对于马来西亚的槟城感兴趣,欢迎大家购买我和黄瓜的付费播客节目「掺掺槟城」,槟城很好很有意思很丰富,总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又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让人着迷。

64分钟
3k+
3个月前

vol.52 “感觉现在好像比二十几岁时的自己还要年轻一点”

话仙桃

这一期,是去谭立人播客做客的一期,两个多月前录制,又是关于离开伦敦和在不同城市生活的体验。突然意识到,在离开伦敦前和不同朋友聊为什么离开伦敦( vol.45 勇往向前的人生 vs. 被推着走的人生 和 vol.48 "有故乡可以回去是很幸运的事情"),确实是有帮助我想明白一点点,自己想要的到底是怎样的生活,也算是比较 proper 地和伦敦告别了。现在回来泉州也已经一个多月,在被不少人问说回国后计划是什么的时候,依旧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好在回泉州后的这段时间,忙于学习如何重新成为本地人,大量怀旧、刺激与新鲜感,能让我从迷茫和内耗中暂时抽离出来。 这一期谭立人起的播客标题是《推翻重来的勇气,才是真正的自由》,看到之后很愧疚,回想之前的大部分决定,似乎从来都不是我主动提出的,更不用说主动推翻创造机会,只是也不拒绝罢了,很容易就答应说“好啊试试看吧”然后也确实付出了努力,并且很幸运能享受其中。 这一期我们聊了 03:00 开场介绍:晃抠你是谁?从《话仙桃》到伦敦生活 03:54 为什么决定离开伦敦?灵光一现还是现实倒逼 07:55 伦敦不如想象中壮丽,但仍有不期而遇的温柔 10:22 我喜欢“没落”的城市,它们更真实 25:26 上不上班、买不买房,决定的是自由的半径 33:20 “Where are you from?” 是一场身份的拷问 36:50 “来自小城市”不是羞耻,而是我故事的起点 40:40 无论走多远,我们终究是“外地人” 47:30 有些物品不重要,有些物品陪我漂泊 55:15 人生没有一辈子的关系,只有阶段的同行

70分钟
2k+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