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一位基层民警的非虚构创作《深蓝的故事》聊起,无论是复杂的人性、幽暗的人心,还是面对离别,孤独与痛苦的情绪,甚至是在现代社会流水线般的工作节奏下所孕育出来的麻木与无奈,我们终究都无法将自己置身于这个现实世界之外。但如果我们愿意去观察和思考这个现实世界背后的种种,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眼前的一切,那些困惑也才能转化为理解和关照自身的能力。 这期节目,我们从刚买回来就被一口气读完的《深蓝的故事》(1-2)开始聊起,透过基层民警深蓝的视角,我们看到了太多人间的悲欢离合,但这远远不只是一部警示录,这本书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其对复杂人性与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如果说“深蓝”是通过非虚构写作来记录现实的复杂,那么陈丹燕的儿童文学作品《我的妈妈是精灵》(1-2),则是通过虚构的手法展示出了现实世界中的不完美。 精灵妈妈和人类爸爸相爱了,可他们并没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时隔二十余年,精灵妈妈的故事被接续讲述,她以一种奇特的方式陪伴着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 紧接着,我们分享了废名的诗集《我认得人类的寂寞》,这本书的出版方“雅众文化”近年来在诗歌、电影等诸多板块的优秀选题,使其颇受关注。回到这本书上来,尽管我们还是很难真正进入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文本,但关于诗歌的阅读并不会因此而停止。 这期节目最后介绍的《文案三章》是一本“图书文案撰写指导手册”,普通读者也能从中一窥出版社编辑们的工作日常。书中收录的那些经典图书文案,甚至还能成为一份大家按图索骥的阅读书目。但值得注意的是,模式化的方法和套路,未必是这本书应该带给我们的。 这几本书中给我们呈现的,无论是复杂的人性、幽暗的人心,还是面对离别、孤独与痛苦的情绪,甚至是在现代社会流水线般的工作节奏下所孕育出来的麻木与无奈,我们都无法将自己置身于这个现实世界之外。但如果我们愿意观察和思考这个现实世界背后的种种,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眼前的一切,那些困惑也才能转化为理解和关照自身的能力。 而阅读本身就是这样一种洞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 【本期主书单】 《深蓝的故事》《深蓝的故事2》 《我的妈妈是精灵》《我的妈妈是精灵2》 《我认得人类的寂寞》 《文案三章》 【相关影视剧】 纪录片《人间事》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 电影《春江水暖》 【节目时间轴】 04:20 非虚构写作平台 05:00 基层民警的身份与写作题材的稀缺性 06:55 那些希望与绝望交织的人生故事 14:10 法盲的存在与普法教育的必要性 17:38 文学作品对人物更丰富的塑造 18:55 探究人性的幽微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 19:23 写作的动机与门槛 21:00 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的故事 24:30 陈丹燕时隔二十年续写精灵妈妈的故事 30:20 废名诗集与雅众文化 36:15 一本关于图书文案写作的书 39:40 大量阅读与判断力的提升 41:20 流水线与模式化工作的麻木与无奈 42:35 图书行业在产品数量上与其他行业的区别 43:40 彩蛋时间 【找到我们】 Apple Podcast / 小宇宙APP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搜索“最近买了什么书”即可订阅收听 社交平台 微博@最近买了什么书 / 微信公号 野兔与山猪 欢迎关注
这期分享的图书中,无论是文学作家,或者媒体记者,甚至是大山里的孩子,他们都只是在用不同形式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情感也许会暂时抽离,但终究会乘风归来——而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在第一期节目上线后,我们惊喜地收到了许多鼓励,也得到了不少推荐,有种一脚踏进了播客圈的感觉。但对我们而言,最开心的还是两个人终于共同完成了一件彼此都很喜欢的事情,而把这些我们都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自然是非常快乐的。 从第二期节目开始,我们的更新时间将固定在每个周末,希望这个flag可以一直不倒!在这一期的节目中,我们会从2019年度中国好书的获奖图书说起,其中既有本土原创的儿童文学的作品,也有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 首先是儿童文学作家彭学军的三部作品《建座瓷窑送给你》《腰门》和《鲤山围》,我们探讨了中外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与区别,也分享了各自的儿时阅读记忆。 接着是野兔喜欢的作家阿来以及他的作品《大地上的阶地》,曾两次近距离接触阿来的野兔说,她希望有机会能再见到阿来,如果还能做一本阿来的书就更棒了。 《大山里的小诗人》收录的诗歌让我们有了许多思考,我们谈到了这些孩子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题材与情绪的局限,以及“留守儿童”标签化背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传统媒体式微的今天,翻开《温故》《特稿》《起点》《人间值得:十四位大先生的人生解答书》,书中收录的那些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未来还能涌现吗? 这期节目的标题“我的情感蕴藏在全部的叙述中,不断归来又不断离开”化用自阿来老师在《大地上的阶梯》中的一句话。这期分享的图书中,无论是文学作家,或者媒体记者,甚至是大山里的孩子,他们都只是在用不同形式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情感也许会暂时抽离,但终究会乘风归来——而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本期主书单】 《建座瓷窑送给你》《腰门》《鲤山围》 《大地上的阶梯》 《大山里的小诗人》 《温故》《特稿》《起点》 《人间值得:十四位大先生的人生解答书》 【相关图书】 《银汤匙》 《海底两万里》 《环游世界八十天》 《小灵通漫游未来》 《云中记》 《空山(三部曲)》 《人间值得:十四位大先生的人生解答书》 【相关纪录片】 《人生第一次》 《文学的日常》 【参考资料】 彭学军,出版商务周报,《彭学军:我总是对那些有岁月包浆的题材感兴趣》 曹文轩,世纪童书,《曹文轩论彭学军》 创意写作坊,《阿来:阅读马尔康大地上每一条河流》 摩点众筹,《大山里的小诗人》:留守儿童们笔下的点点星光 【节目时间轴】 04:05 儿童文学作家彭学军和他的作品 05:03 童书装帧设计与成人书的区别 09:51 儿童文学作品的反叛、深刻与丰富 11:52 本土现实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与童话、科幻等题材作品的区别 17:25 关于阿来和他的作品 22:48 阿来《云中记》的段落分享 24:28 公益机构“是光”和它们的乡村诗歌课 26:20 乡村孩子们诗歌创作题材与情绪的局限 29:20 “留守儿童”的标签化的背后 31:40 诗歌课对乡村孩子们的意义 35:10 新闻的“热点”与“冰点” 37:37 传统的专业新闻操作在今天的价值 38:20 在中青报实习的故事 【找到我们】 Apple Podcast / 小宇宙APP / 喜马拉雅 搜索“最近买了什么书”即可订阅收听 社交平台 微博@最近买了什么书 / 微信公号 野兔与山猪 欢迎关注
从塑封中解放书籍,让新书不止是新书。这里是由买书一时爽、一直买书一直爽的野兔和山猪为大家带来的泛文化类播客节目——最近买了什么书。 这是一对情侣之间的买书杂谈,从买书的动机出发,延伸出诸多漫谈话题,这里并非是书籍读后的专业分析评论,但作为图书行业的从业者,或许也能给出不少独特的阅读心得。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碰巧要介绍的最近买的书都出自我们较为喜欢的几个图书品牌,比如乐府文化、单读的铸刻文化、读库和世纪文景,而这也是我们购买这些图书的动机之一,因此,除了书的内容,我们还深入聊了聊对于这几个图书品牌的印象。 我们从《秋园》开始聊起,这是一位老人在晚年提笔写下的她母亲一生的故事,除了故事和文本的动人之外,这本书或许还给了许多普通的写作者一份个人史写作的范本; 以及单读最新推出的图书品牌“铸刻文化”的新书《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这本书的实验形式与现实意义让我们思考了编辑介入社会的方式; 然后来到读库的两本书《动物园的生死告别》和《以纸为桥:日本制纸石卷工厂灾后复生记》,前者是读小库的“14岁懂社会”系列的其中一本,后者则是读库今年仓库搬家的仪式上老六给在场的每位嘉宾赠送的新书,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读库的选择与坚持; 最后我们还留了一个彩蛋,现场拆封了一本世纪文景的新书《纸神》,这是一本与纸张有关的图书,为呼应书中的内容,出版方还特别用了日本著名造纸品牌竹尾的六种特种纸来打造全书,从这本书说开,我们还聊到了未来纸书可能存在的价值和具体形式。 这期节目的标题“每一个被书写下的故事,最终都将汇入历史的长河”出自《秋园》一书,而这恐怕也是在节目中我们提到的那些图书品牌背后的编辑们,所希望通过书籍这样的载体介入社会的目的和意义吧。希望这期节目你能喜欢,我们是@野兔与山猪 ,同名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我们等你来,下期再见。 【本期主书单】 《秋园》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动物园的生死告白》 《以纸为桥:日本制纸石卷工厂灾后复生记》 《纸神》 【相关图书】 《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 《六》 《少年赫比》 《平如美棠》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回望》 《穷时候,乱时候》 《单读24:走出孤岛》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困》 《夫子说》 【参考资料】 魏小河,魏小河流域,《豆瓣9.0,这本书只有200多页,却写尽了中国人的一生!》 涂涂,做書,《从北京来到大理,我做了一家出书最慢的出版公司》 罗丹妮,做書,《编辑不是天职,是我介入社会的途径》 梁文道/张立宪,看理想,《聊书聊了几十年,还有得聊》 孟依依,南方人物周刊,《张立宪:聪明与笨拙》 徐云,读小库,《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得认真面对自己的未来》 【节目时间轴】 03:27 从《寂然的狂喜》说起,看乐府文化的五年成长史 07:20 八十岁老人创作《秋园》,给了我们一种个人史写作的参考范本 11:18 个人史叙事写作的文本价值和写作动机 16:17 一个新品牌铸刻文化与它的新书《把自己作为方法》 18:28 从理想国到铸刻文化,罗丹妮老师对于编辑职业的思考 22:09 与项飚的对谈录,是一次具有实验形式与现实意义的出版行为 26:23 大人也要读图画书的理念,看出版人的策划选择与推动 27:58 读库“14岁懂社会”系列中的《动物园的生死告白》 31:20 中国动物园观察的项目经历 37:20 读库仓库搬迁,与《以纸为桥》的故事 41:40 读库第一本原创图画书《困》 46:00 拜访读库的经历 50:08 彩蛋:现场拆封世纪文景《纸神》 54:56 未来纸书的形态与内容的关联 【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最近买了什么书 欢迎订阅关注 微博:@最近买了什么书 微信公众号:野兔与山猪 欢迎关于并与我们互动交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