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思维导图不是记忆工具而是逻辑工具? 2、为什么李善友教授说逻辑就是自然导出的结果? 3、【金字塔原理】跟【思维导图】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人类【硬盘】很大但【内存】很小? 5、【思维导图】最神奇的地方是【折叠和展开】这意味着你的思维和注意力可以随意的【聚焦】和【发散】的。 6、【思维导图】相当于一个无延迟的平面超链接。 7、推荐工具 A xmind 可以导出 展示 分享 B 飞书的思维笔记 双向转换 云同步 进入节点
为什么【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为什么你工作总是拖延?拖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先在脑海里面【预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很多无用功? 你的时间究竟在职场中是如何浪费的? 工作一天却发现,真正可以写在工作日报里的内容非常少? 有效的工作时间如何提高? 这期【职场方法论】给你答案。
这个世界特别需要有用户思维,用户思维究竟是只适用于做产品吗? 为什么张小龙周鸿祎乔布斯做出来的产品特别的好用能被大家所接受呢? 为什么用户思维,其实是同理心和第一性原理的抽象版? 为什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用户思维,当你的用户思维,有的时候你就是一个会来事会让别人感觉舒服? 如何提高用户思维呢?
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奇葩说,这些语言类节目到底有什么特点?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缺乏笑点?为什么活得这么忧郁?那线下约会的时候有什么好的地方可以去排解这种不开心的事呢? 如果说约会的只能看电影和吃饭的话,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能让你和你的另一半可以把时间浪费在更美好的事情上呢。
奇葩说杨天真讲了一段关于职场的四个方法论,我觉得特别适合职场新人,这一期我总结了她的方法论,并把我的思考也说出来,如果你对这些节目感兴趣的话非常强烈,建议你去听那一期的奇葩说,有李想有王小川有杨天真这一期节目,真是神仙打架,超级精彩。
这是最新一期四强赛奇葩说的一个话题,30年后的自己给自己写一封信你会看吗?我觉得我会看,因为每一个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事情避免成为悲剧之前,能有一个更好的建议和优化,我觉得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说人生可以悔棋,人生可以早点知道,那么会变得非常的美好。
如何系统学习 Ps、CAD、Office 等软件? 不要去专门学,而是必须要用这个东西的时候边用边学。 Cool Edit Pro. 被Adobe 公司收购后,改名为Adobe Audition office ppt 是我当时那个老板逼的。 word商业计划书 excel 要马上报价了,半小时出一张详尽的从系统里导出来的表。 axure 画高保真的原型软件 audacity foussky 做ppt的软件,不是ppt 但比好看和好用多了。这个是离校priza 后羿采集器
昨天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又讲了哪些好玩有意思的东西呢? 龙哥对微信的产品观又做了哪些惊为天人的叙述呢? 视频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产物,它真的代表了每个人的另一种电子名片象征吗? 微信竟然要做输入法了为什么跨界这么大,它背后的机理是怎样的? 为什么大家现在说话都夹杂着表情,微信又想在表情方面发力,想让大家在聊天过程中能投入更加深的感情浓度。这个方向你认可吗?
王慧文清华产品课Allen修订版 1. 在一个领域里一款产品的成功对应着无数产品的失败 2. Chrome开始做的时候,主流操作系统是Windows,IE是Windows自带的浏览器,所以Chrome要打败IE是非常非常难的,因为需要用户主动下载Chrome,考虑这个因素,Chrome是非常成功的。 3. Pichai是学冶金工程的。浏览器相当于是一个小型操作系统,所以浏览器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所以Pichai做成了Chrome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4. 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面试市场营销的时候发现候选人2/3读过这本书,但这些人基本不去应用这本书里的知识,大部分人会说这就是个教材不实用,老王认为《营销管理》这本书牛在基本涵盖了营销的各个领域的完整的一本书,但由于它太全了,所以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深,无法把知识点和现实工作结合起来 1) 作者是在里面工作过的,所以大部分事情是他真实经历过的(Elon Musk不认同这点 );2)这本书出版的时候PayPal已经卖掉了,情感包袱啥的都没有了,否则一个公司总有不便提及却又关键的事;3)这本书里面很多人后面都非常成功,PayPal和X.com合并了,ElonMusk是X.com的创始人,Peter Thiel也在这本书里,他后来是Facebook的天使投资人,在硅谷PayPal黑帮是个势力很大的群体,包括LinkedIn、Yelp、Palantir的创始人,但他们在做PayPal的时候都还不是非常老练。 5. 在有精益创业这个理念之前,有另一种创业的方法,叫“发射火箭”,因为发射火箭的成本很高,所以发射失败的代价高,要求每一步设计很精密,论证很完整,过程管理非常严格没有瑕疵,这才能让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很高,这是精益创业的理念出现之前人们对做一件新事物的理念,怎么论证使得做事失败率低。当然Elon Musk把发射火箭搞得也很精益创业了 6. 互联网这个行业有一个非常美妙的特征迭代速度快迭代成本低。就像生物科研里经常用果蝇做实验,是因为果蝇的繁殖周期短。迭代速度快成本低,意味着可以低成本快速试错,在实践中多次迭代把事情逐渐搞对。做一个产品经理,没有不经历多次迭代的,即使像张小龙这样的大神,QQMail也是6.0版才大获成功,做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是长期活在质疑里的。 7. 精益创业讲的就是如何最大化用好迭代速度快成本低这个特点,这是互联网创业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互联网是唯一产品发布后可以立即就改的行业。一辆车产品设计生产推广周期3-5年,设计错了大公司还可以承担这个成本,创业公司直接就倒闭了。 8. 《零售的哲学》就是入门门槛虽然低,但常读常新,不管是入门的产品经理还是资深的产品经理,读了这本书都会觉得有收获,在不同段位的时候能读懂的东西不一样。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7-11的创始人铃木敏文写的 9. 中国人不喜欢定义而喜欢类比,西方更喜欢用定义和演绎的方式讨论问题 10. 投入的合理性取决于对市场体量的判断,如果判断对了且尽早投入,就获得了战略先机;但如果判断错了,在一个不够大的市场里投入太多钱,比如共享单车,或者在一个足够大的市场里投入不足,就会掉到坑里。 11. 回到人类最根本的需求,整个人类发展的轨迹就是把原来自给自足的一些事交给化社会分工来完成,比如说原来有自己做衣服的,现在都是别人做,而这个社会化分工的大趋势里,吃饭是最没有被社会化分工取代的需求之一,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展,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家庭规模大的时候自己做饭是有规模效应的,但家庭规模小的时候就没有这种规模效应了,所以做饭这件事有被社会化分工取代的趋势 12. 从供给端来看,我们的人口密度高,中国的一个配送员一次出发可以带好几份餐,还有一个要素是手机的普及,这导致系统派单调度这种更高效的方式可行了,而到家美食会是人工派单的,还有国内的电单车成本是全球成本最低的,这得益于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每一项成本的降低都会导致更低的可以打平的客单价,进而导致市场空间的扩大 13. 规模效应是商业世界里的万有引力 14. 规模效应就像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足够大的话就会把其他物质吸过来围绕自己转,万有引力小的话有些物质就会越绕越远,万有引力有多大决定了这个星体有多大,规模效应在商业世界同理。 15. 今天的规模效应是交易交易额/客户客户使用使用量足够大之后所产生的客户客户体验优势体验优势或成本优势成本优势 16. 和人的个体的创意关系很大、和人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关系很大的就没什么规模效应 17. 文化隔阂导致了这是2张社交网络,就像美国用Snapchat的人是不希望Facebook里的人看见自己的,所以其实在不同的市场里,解决不同的需求。 18. 大部分人可能都有社交需求,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陌生人社交的技能都是非常差的,也就是说无论你借助什么工具,大部分人的陌生人社交都会失败,根据51.com的数据,中国人里真正能用好陌生人社交网络的人大约2%,很多人一段时间后因为无法应用这个产品就流失了,而熟人社交大家都会。 19. 让作者写作过程中直接用Kindle的格式写,写完再帮你出纸质书,把这个过程反过来了,这样Amazon就在推动阅读出版整个行业数字化线上化过程中大幅提高了行业效率,并建设起了行业生态。 20. 外卖这个行业需要非常多的配送员,而管理配送员是具有反规模效应的,所以美团和饿了么一定会做2件事,第一把小的城市拿出来做代理,第二给配送业务发展很多加盟商,所以你们的两个选择就是要么选几个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做外卖代理商,你们有经验和没经验的代理商比还更有优势,要么做配送加盟商,这两个业务都能赚钱,尽早转型变成外卖行业的生态企业。 21. 送外卖的商家会遇到一个问题,每天中午几十单的外卖,学生打电话给商家告知餐品和地址,商家只能手抄下来,而且订单一多起来,商家经常记不住哪些订单送了哪些没有,这导致商家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高,饿了么给商家做了一个软件,让消费者在网站上订外卖,这样商家不用手抄电话和地址,而且哪个订单完成了在网站上勾选就可以了,网站也可以显示等待时长,送外卖的人也可以看订单完成情况,减少了商家的麻烦,这相当于是给商家做了一个管理软件。 22. 在线预订酒店是一个相对低频的行为,这会导致你在想订酒店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打开手机里已经安装的恰好有酒店预订功能的APP,而不是去应用市场里再下载一个甚至可能没注册过的APP。 23. 大家换手机的频率大概是2年,换下一款手机的时候原来的APP都不在了,少部分人是把原来的APP一个一个装回来,大部分人是想到什么装什么,所以高频的软件消费者比较可能先装回来,而且高频的软件通常会比较靠前,比如微信通常在手指最容易触碰的位置,高频APP处于手机里非常优越的位置,这导致高频APP打低频APP就很容易。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微信,大家打开其他的APP都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原因一是开机后第一次打开APP从硬盘加载到内存里需要一定时间,二是手机在做内存管理的时候把不常用的APP往后排,而微信由于打开频率非常高以至于几乎没有启动时间,而手机厂商也会帮微信做启动优化,这让微信支付即使不在微信的主界面上也可以有优于支付宝的产品体验,这点时间上的优势对消费者潜意识的影响是巨大而潜移默化的。 24. 所有伟大的需求都一定会用错误的方法或在或在错误的时间点试过很多错误的时间点试过很多次。如果你有一个机会是第一次出现的,那么你大概率做了一个错误的事情,如果你不是第一次,那么总有人问你,这个事情很多人做过很多次没做成啊。 25. 技术变化导致了成本和体验可能性的变化,外卖这个生意能做地如此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从苹果推出iPhone开始成本一直在降低,现在已经有600元左右的智能机了,这让配送员也能用智能机了,如果让配送员用iPhone行业成本就上升了,还有如果电单车的成本很高他们也用不起,还有商家的接单软件如果接在电脑上成本就很高了,而手机就方便且便宜 26. 了么的切入点是校园市场,美团最开始也做的是校园市场,当时的白领市场是到家美食会在做,美团一开始没有切入白领市场,是因为白领对时效要求比较高,吃完就去开会了,而校园市场嘛,反正很多用户也是在打游戏,对时效要求不高。 27. 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个很幽默的科技三定律:“任“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岁之间诞生的科技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岁之后诞生的科技是违反自然规诞生的科技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律要遭天谴的!” 28. 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宁可让1000人love你的产品也不要让10000人like你的产品,如果这1000个Love的人恰好是相关社区里的Early Adopter就更好了。 29. 不重不漏(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不重不漏是正交分解的文科表达,正交分解是不重不漏的理科表达。 30. 王兴经常说一句话,如果你分析得足够好,那么决策会自己呈现的。如果你要做一个很艰难的决策,那可能是你的分析不够好,你没有选择正确的维度和颗粒度去分析,所以怎么做都很艰难。 31. 微信做出来之后,阿里做了“来往”这个社交软件跟微信竞争,投入很大但没什么水花就失败了,因为社交网站是指数级规模效应;所以直接copy微信是没用的,应该采取迈克波特竞争三战略的第二条差异化。但来往没有做差异化,于是他们的一个产品经理“无招”提出做差异化,于是他们做了钉钉 32. 亚马逊是在第一天的时候就真正想过切入点的。亚马逊第一天的时候就要做Everything Store,但切入点选了卖书,这个切入点是非常高明的。一个产品最开始的时候用户一定是畏惧的,行业的基础设施也是不完备的,企业的经营方法和系统一定是不成形的。书这个品类就很好,第一书的SKU足够多,无论你在什么城市总有买不到的书,即便有你可能也不知道在哪,第二美国的书是非常标准化的,第三在物流仓储上书这个品类不怕压不过期不怕摔,第四早期电商购物很怕买到假货,但盗版书里的知识也是真的,第五书的客单价不算太高,第六互联网早期用户大多教育水平比较高,跟买书用户的匹配率很高。从这个选择里就看出了,亚马逊是很高明的。 33. 互联网的常用单位是比特,现实世界常用单位是原子。互联网那些大部分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都和比特与原子的差别有关系。比特和原子有很多根本性区别,第一是比特的传输速比特的传输速度比原子快度比原子快,当前比特的传输速度接近光速,原子要慢很多,把一个原子从美国运到中国即便是飞机运输也需要12小时;第二是比特比特的复制成本比的复制成本比原子低原子低很多很多,比如我们把1G的片子复制一次接近0成本,但原子的复制成本就高很多了,比如每多造一辆宝马车成本得几十万吧,在有些领域甚至是否可以原样复制都成问题;第三是比特是可编程的,原子是不可编程的。 34. 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和开发一款宝马车的成本比较,其实是开发Windows成本更高,但开发完之后Windows复制的成本比复制宝马车低很多。因此比特时代固定成本高,复制成本和运输成本低,下载一份Windows操作系统的成本考虑到带宽成本最多也就几分钱,但从德国运输一辆宝马车到中国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个成本结构的差别就为定价的想象空间带来了变化,宝马车的复制运输存储成本非常高的话定价 35. 就不能低于成本定价,还要考虑固定成本投入,还要考虑营销成本,这会导致宝马车非常贵,而软件复制运输存储成本低就带来了软件可以无限压缩定价,甚至压到0,定价变成0这件事本身对推广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36. 就不能低于成本定价,还要考虑固定成本投入,还要考虑营销成本,这会导致宝马车非常贵,而软件复制运输存储成本低就带来了软件可以无限压缩定价,甚至压到0,定价变成0这件事本身对推广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37. 360雇佣了一帮写手,这些人原来就在互联网上比较擅长写作的人,所以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是很好的,也有一些行业关系;第二、360去识别消费者在杀毒这件事上的心智路径,一旦你觉得你的电脑中毒了或者可能中毒了,你会怎么办,这个时候消费者常常在百度去搜一下错误代码或截屏情况,比如“电脑蓝屏了怎么办”,360把各种消费者电脑出了问题的症状写了一篇文章,后面附上说有一个软件叫360,再附一个链接说你下载了360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消费者的电脑会出现各种问题,360就写了各种文章发到各种百度搜索的高权重网站上去,消费者去搜的时候所有的文章都是360的,消费者并不觉得自己是显意识地下载了360,只是跟着教程下载了360。他们的团队大概二三十人,给他们定KPI,一个人每天写两三篇,产品技术团队则会收集消费者电脑出现的各种问题,就像流水线一样,写稿子的人看一个症状写一篇稿子,这样的营销成本比其他营销手段的成本低很多,但360的市占率却迅速提高。 38. 360是杀毒行业的后进者,刚开始技术比不过瑞星,但360深刻地理解了消费者无法准确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中了病毒,因为消费者不专业也评估不了,也没有中立的评测机构可以评估而且即便有消费者也不信,那怎么让消费者觉得软件好用,这就变成了认知大于事实的事,这导致了你只告诉消费者你的电脑没中毒消费者是不满意的,但凡消费者觉得电脑不好用哪怕是变慢了,360也会杀个毒,它未必是杀了病毒,可能只是删掉了拖慢电脑速度的无关紧要的文件,但消费者的确会感知到电脑变快了(所以产品经理一定要懂用户认知懂营销)。 39. 老王是矿泉水和苏打水的忠实用户,且只喝一个牌子,因为其他的牌子喝着喝着瓶子都会瘪掉,作为一个商务人士开会开着开着瓶子瘪了会有多不堪,超市里矿泉水瓶子的硬度和价格是线性相关的,但经营过程中大家面临经营压力的时候把瓶子搞薄一点大家也注意不到,这是很微妙也很本质的变化。 40. 一个人每天那些唧唧歪歪的东西还是这个人的朋友还是会看的,如果你把这个产品做成一个默认开放式的,那么创作者就要写公众看的东西,如果是默认封闭式的,那么这些东西就是写给朋友看的,这个时候内容就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会因此导致虽然写作内容不会有很多人看,但创作的门槛大幅下降了,创作者人数和读者人数都大幅提高了,关心自己朋友的人比关注学术成果的人要多多了。 41. 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使用Facebook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好友写了日志,更新了照片,所以需要挨一个好友点一遍,这样的话用户体验也很差;所以Facebook就借鉴RSS做了NewsFeed,News feed是Facebook的一个里程碑性的产品,走到这一步,Facebook的最终形态才基本成型。 42. 美团能在千团大战能胜出的一个原因是,美团和同行比起来技术比较强。团购的商家通常要求随时能结款,如果团购平台拿了消费者的钱后跑路或破产了,商家的现金流会很紧甚至可能会倒闭,美团提供了能随时结款且算账算得清楚的系统,这让商家在和美团合作的时候非常有安全感,这让美团在商家供给上获得了优势。美团能在千团大战中胜出和这个有直接关系。 43. 美团内部还有个商企通产品,主要是做企业各类消费报销线上化的,使用这个产品企业员工免去了攒发票、贴发票的麻烦,财务省去了查发票的麻烦,监察部门也大幅提高了查处虚假报销的效率。 44. AI在多方面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比如可以用语音识别来主动发现客服来电中客户体验不好的通话,提高质检的效率。一些问题相对简单的客户问答可以直接通过客服AI来处理。美团和大众点评美团都有海量的用户反馈和上传图片,用AI自动识别出违规违法内容可以大幅提高审核效率。后续AI还可以用在美团的无人机配送、无人车配送等很多方面。 所以,美团做的这些业务只是表象,科技才是美团这家公司的本质。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