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当你有一个想要实现的目标,你和你和伙伴相信这个目标公正而有益,但光靠你们的力量无法实现,你们明确知道你们需要更多的支持。现在,你要如何为自己争取同盟? 权谋剧中,拥有政治资本的人物们可以纵横捭阖,通过利益交换实现自己的目的。对没有资源可以交换的普通人,“观念改造”或许可以成为武器,用来团结己方、动员和吸引冷漠的中间派和摇摆者、与立场不同者进行论证,从而壮大自己的阵营。 19世纪的英国保护运动就是这样一次充满斗争智慧的经典案例。“观念改造”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可以表述为“传统挪用”。何为传统,如何挪用?本期话题,我们将围绕光启出品的新书《为动物而战:19世纪英国动物保护中的传统挪用》,在剖析动物保护的理论基础、历史脉络的同时,对当时动物保护者们如何进行“传统挪用”,来壮大同盟者阵营,实现动物立法的目标进行拆解。 ***本期涉及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动物保护?当全部人类还没都吃饱穿暖时,我们关心动物问题有正当性合法性吗? 从人类有历史开始,到书中书写的19世纪为止,人类有体系有步骤地为动物争取权益的运动,一共发生过几轮?经过为何?19世纪英国的动物保护运动有何特别之处? 这样有广泛社会参与的动物保护运动为什么发生在英国?19世纪有什么特别的社会土壤? 当时要进行动物保护,具体批判哪些行为?面对哪些阻碍?运动者们通过“传统挪用”争取了哪些人群的支持?经过为何? ***本期涉及图书*** ===光启书局=== 《为动物而战:19世纪英国保护运动》(2024年12月新鲜出版) 作者:李鉴慧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历史学博士,成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与教学兴趣包括欧洲近代史、英国史、动物史学与西方史学史等。 译者:曾琬淋 现代动物保护运动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动物被普遍用于劳动、医学实验、表演,它满足了人们的商业和娱乐需要。然而在保护者看来,动物是遭受不公对待的弱者。反对者与支持者,激进者与保守者,展开了一场持续百年的斗争。 本书讲述了动物保护者积极地“挪用”各种传统——关心公平正义和社会解放的政治传统、认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历史传统、认为生物有亲缘关系的演化论传统、以动物之友角色抒情的文学传统……进而呼吁公众支持的精彩历史。这场运动促进了动物保护的观念普及和立法,还折射出近代英国社会、文化、思潮等多方面的演变。 ***制作团队*** 策划:陈茜、肖峰 主播:肖老师、陈茜 制作人&后期:苏煜 出品:光启书局
***收听提示*** 本期我们将以最近的热议事件:四只旅日大熊猫回国了为引子,来聊聊大熊猫是如何进入日本及上野动物园的?日本民众为何对大熊猫如此迷恋?人与动物又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并讨论在“香香”“永明”“樱滨”“桃滨”这四只大熊猫背后,中国和日本过去那些关于大熊猫的爱恨纠葛,也会提及一些日本国家级动物园上野动物园不为人知的往事。 *以下是近日回国的四只大熊猫的简单介绍: * “香香”:2017年6月12日出生于日本上野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是中国2011年赴日的雄性大熊猫比力(日本名“力力”)和雌性大熊猫仙女(日本名“真真”)的女儿。 * “永明”:1992年9月14日出生于北京动物园的雄心大熊猫,母亲是大熊猫“永永”。1994年9月6日,“永明”赴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开始旅居生活。 * “樱滨”“桃滨”:“樱滨”“桃滨”为双胞胎。2014年12月2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父母是旅日大熊猫“永明”和“良浜”。 ***本期话题*** 日本50年熊猫狂热,上野动物园和它的12只熊猫 |从康康到香香,人类世里,动物园是一种雄心与野望 ***空降时间线*** 00:34 “香香”旅日大熊猫回国,日本民众真情流露 05:08 大熊猫如何进入日本及上野动物园,产生了什么影响 12:05 现代动物园的定义 13:40 日本民众迷恋大熊猫的原因 18:40 上野动物园为何执着于繁育大熊猫 19:55 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自然繁衍 20:51 上野动物园人工介入繁育大熊猫失败 23:34 “全新世”与“人类世” 26:13 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 32:29 两国关系与对待大熊猫的态度 ***节目中涉及图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樱与兽:帝国中心的上野动物园》(预计今年上半年出版) 作者:伊恩·J.米勒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哈佛大学科学史系、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合聘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史,尤其是科学、技术和环境变化的文化史。 译者:张涛 ***Staff*** 主播:肖老师 陈茜 后期:苏煜 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收听提示*** 本期围绕图书《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展开。这本书起码有两种打开方式:一是把它当做情感史、社会生活史去读,除了能读到丰富详实的资料,也能窥见社会思潮在儿童文学中的反映和变化,看到儿童越来越被赋予掌控自我情绪的权利,渐渐被看待为一个独立的权力主体;二是把它当做一本严肃的(甚至有点高阶的)亲子教养手册去读。 本期节目是我们在今年6月1日为儿童节做的特别策划,以亲子教养角度打开的。如果这个角度对你来说并无助益,你也可以选择直接读图书原文,我们还比较有信心它能满足你的硬核读书需求。 另外,讲者也配套ppt,如果觉得光靠听力无法捕捉关键信息,可以移步bilibili账号@光启考究团 查看视频版,那是含有ppt的版本。 ***本期话题*** 焦虑、恐惧、羞耻…儿童文学阅读如何形塑孩童的情绪? ***本期嘉宾*** 陈曦,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本科、硕士和博士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方向是儿童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主要采用行为观察、问卷调查、生理指标测量等方法,研究亲子互动的动态过程,及其对儿童的行为、情绪和生理调节的影响。研究发表在Chil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和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等发展心理学领域权威期刊上。 ***空降时间线*** 03:06 情感与情绪的定义 05:00 书籍和媒体来自社会文化供给和历史阶段 07:00 儿童文学为什么是情感知识与经验的数据库 09:08 为人父母的焦虑是什么 12:55 两种对立的育儿观点:约翰·华生的环境操纵理论、鲍尔比的依恋理论、鲍姆·令得的平衡 28:38 小纽扣吉姆的恐惧:描述恐惧的体验、如何处理恐惧、理解恐惧是一种极富人性的情感 38:48 恐惧根植于普通人的脆弱,脆弱让我们理解他人 41:13 复杂的羞耻感:一种自我的卷入 53:11 同情心与同理心:区别 ***节目中涉及图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2021年6月) 乌特·弗雷弗特: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及情感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 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组成,并与人类学、社会学、音乐、文学与艺术领域的顶尖学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历史和情感创造的历史。本书即由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完成。 译者:黄怀庆 ==上海译文出版社== 《柳林风声》(2021年5月) [英] 肯尼思·格雷厄姆 / [英]E.H.谢泼德 著 译者:任溶溶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霍比特人》(2014年1月) [英]J.R.R. 托尔金 著 译者:吴刚 ==其他== 《绿野仙踪》《鲁滨孙漂流记》《蝇王》 ***Staff*** 主播:陈茜 后期:苏煜 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收听提示:本期为史学领域新学科“环境史”的入门介绍,内容较为专门。讲者也配套ppt,如果觉得光靠听力无法捕捉关键信息,可以移步bilibili账号@光启考究团 查看视频版,那是含有ppt的版本。 ***本期话题*** 诺亚方舟的船票:我们为什么要读环境史 ***本期嘉宾*** 梅雪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英国史和环境史教学与研究。 ***空降时间线*** 02:50 环境史的定义 04:30 作为新的历史门类的环境史是如何出现的 24:26 环境史的独特性 26:28 环境史是如何发展的 39:03 环境史研究的主题和特色 -环境史的认识前提:自然是一支活跃的力量 -环境史的突出特色,突破“人类惟一”和“精英主义”的英雄史观 47:43 环境史的意义 56:44 问答环节 -时隔14年,重新翻译《什么是环境史?(修订版)》,对比两版有何感受 -作为《大象的退却》的译者,如何理解云南大象北上的新闻? -中国的环境史发展现况 -环境史领域最近的新热点新关注:海洋与城市 ***节目中涉及图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什么是环境史?(修订版)》(2022年2月) [美]J.唐纳德·休斯(J. Donald Hughes) 译者: 梅雪芹 ==江苏人民出版社== 《大象的退却》(2014年12月) [英] 伊懋可 译者: 梅雪芹 / 毛利霞 / 王玉山 ***Staff*** 主播:肖老师 陈茜 剪辑:苏煜 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更新提示*** 5月9日更新了音频,删除了主播和嘉宾口语中重复的部分,希望给大家更丝滑的收听体验。 时间线也据此相应调整~ ***本期话题***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学术与政治之间 汤因比(1889—1975)简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英国学术院院士,一生游历甚广,著述颇丰。他一反国家至上的观念,主张文明才是历史研究的单位,以人的生老病死的现象,来解释文明的兴衰与死亡。 ***本期嘉宾*** 吕厚量,英国爱丁堡大学古典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古希腊罗马史学,掌握希腊语、拉丁语、英语、法语,著有Xenophon’s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译有《历史研究》《变革与习俗》《阿诺德·汤因比传》《罗马革命》《牛津古罗马史》《堕落之海:地中海史研究》等。 ***空降时间线*** 01:46汤的学术研究特征 04:46汤因比、西塞罗与梁启超 07:20汤的身份标签:全球史与环境史奠基人 08:33 从汤的家学渊源看英国中产阶级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16:07 一战期间,战场和书斋间的两难 25:00 “扯谎部”—政治情报局—伦敦大学教职 29:08 希土大战:保住教席 VS 为土耳其同情辩护 32:18 入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动笔《历史研究》 33:36 《历史研究》初版的冷遇与热销 44:32 声望巅峰:150万份人物杂志 45:55 汤因比同美国政策的裂痕:西方的还是全人类的? 59:02 民众心中偶像形象崩塌VS历史学家的名节 50:53 汤因比的遗产:继承人和史观 55:22 延伸问答 * 与汤因比著作的第一次接触是在什么样的情景? * 留学经历是否有助于与汤因比“共情”? * 翻译汤因比的传记解答了什么样的疑惑? * “充满温情”是汤因比有别于其他历史学家的地方吗? * 如何看待汤因比将自己和所有人比喻为“雅努斯”? * 汤因比对明天的预言,哪一个最深刻? * 如何进入“汤因比宇宙”?01:27:28 * 汤因比有弟子吗? * 国内现在的汤因比研究状况如何,还有哪些代表性的研究者? ***节目中涉及图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及 光启书局== * [英] 阿诺德·汤因比 《人类的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2022年1月) * [英]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分上下两册,2016年8月) * [英] 阿诺德·汤因比《文明的接触:希腊与土耳其的西方问题》(2019年1月) * 汤因比著作集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有系列作品出版,感兴趣大家可以找来读 * [美] 威廉·麦克尼尔《阿诺德·汤因比传》(2020年5月),为本期嘉宾吕厚量译著 ***节目中涉及人名、地名、机构名写法(以在音频中出现时间先后为序)*** * 汤因比的父亲哈里·汤因比,母亲伊迪丝,妻子罗萨琳德 * 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 * 《民族性与战争》 * 《国际事务报告》(1920—1938) * 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 * 出版商亨利·卢奇与天定使命观 * 文化形态史观: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 全球史观: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王晴佳《筷子的全球史》 * 环境史观:《人类与大地母亲》、唐纳德·沃斯特《尘暴》、伊懋可《大象的退却》 ***Staff*** * 主播:肖老师 陈茜 * 剪辑:苏煜 * 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本期话题*** 作为新方法的情感史 ***空降时间线*** 2:20 日常生活中,情感能给人以力量吗?那些生活中的快乐瞬间 6:36 回忆是一种再叙事,参与事件的主体可以通过再叙事争夺对事件的解释 7:56 历史上,普通人在情感上如何应对时代变局 9:40 本能的生理的情感 VS 社会性的情感 10:59 彼得·N.斯特恩斯的“情感学”概念,情感学 VS 实际情感 11:48 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 12:32 学校教育、惩罚、大众读物等等:社会规范塑造个人情感的方式 13:30 几百年来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怎样塑造儿童对情感的认知 16:16 躺平学:一次对社会趋势的叛逆和抵制 18:30 作为一种方法的情感史 20:00 理性和情感一定是二元对立的吗? 23:15 近代历史中,如何从情感动员中国革命力量 27:46 情感史这个门类出现之前,历史中如何对情感进行书写 30:30 情感史的意义 35:00 对打工人的情绪控制要求自古有之 ***节目中涉及的书影音游*** ==爱奇艺== 【电影】《头脑特工队》 ==中国知网== 【论文】黄道炫《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日常生活》《“二八五团”下的心灵史——战时中共干部的婚恋管控》 【论文】王晴佳《为什么情感史研究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新方向?》《情感史的兴盛及其特征》 ==澎湃新闻== 【文章】《情感史:情感是历史的一部分,但难以被文字完整传递》 ==Wiley Online Library==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Reddy, Barbara Rosenwein, and Peter Stearns", History and Theory, May 2010, Vol. 49, No. 2 ==各大纸书、电子书平台== 【小说】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小说】[英]J.R.R.托尔金《霍比特人》《魔戒》 【小说】[美]莱曼·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 【小说】[英]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小说】[瑞]约翰娜·斯比丽《海蒂》(即阿尔卑斯山少女) ==光启书局== 【光启·情感史】[德]乌特·弗雷弗特 主编《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2021年7月出版) ***Staff*** 主播:张婧易 薛羽 暂时匿名的肖老师 陈茜 剪辑:莎莎 ==Staff 絮语== 感谢大家听到这里! 本期节目我们自己听完,觉得骨架多而血肉少,许多例子没有详细展开。 努力改进中!下期见~ 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光启书局
***本期话题*** 动物园以及动物史 ***空降时间线*** 2:22 被美化的人宠关系:家有猫咪的两种体验 7:56 段义孚:人与宠物之间的相处模式是支配与喜爱 12:02 野生东北虎事件的另一面 16:14 媒体如何参与塑造人与动物关系 19:27 野生虎和人工繁育虎 21:00 动物作为一种资产:动物园中的矛盾与悖论 32:30 现代动物园如何发端 34:48 哈根贝克与现代动物园的革命 38:00 什么是动物史,动物史研究什么 史学研究中的“后人类”转向 47:30 我们要不要关闭动物园 ***节目中涉及的书影音游*** ==Steam== 游戏 《动物园之星(Planet Zoo)》 ==B站== 【科技频道】回形针PaperClip | 如何建一座人畜无害的动物园? 【纪录片】地平线:我们该不该关闭动物园? ==爱奇艺== 【动画】细田守:狼的孩子雨和雪 ==梅有片源== 【动画】白熊咖啡馆 ==光启书局== 【光启 动物史】Gary Bruce《穿过狮门:柏林动物园的历史》(明年出版) 【光启 动物史】Ian Jared Miller《野兽的本性:帝国与上野动物园的展览》(明年出版) 【光启 动物史】段义孚《支配与喜爱:制造宠物》(明年出版) 【光启 动物史】张雷《骆驼之城:北京骆驼的城市化1800—1950》(明年出版) ***Staff*** 主播:暂时匿名的肖老师 张婧易 陈茜 剪辑:莎莎 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光启书局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