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更新 欢迎大家收听幻想家电台,来自 X ACADEMY 未来学院,我是主持人雁冰,ChatGPT 的热度从 1 月燃烧到了 2 月中旬,而且丝毫减弱的趋势,它似乎展示了 AI+ 带来的未来变革。本期我们邀请到了 一位 AI 从业者,也是最大的 设计+计算+人工智能中文社区 MIXLAB 无界社区的创始人 Shadow,和我们聊聊从AI 从业者视角里,ChatGPT 意味着什么?它可以被认为是系统级的革命吗? ---------------------------------------------------------------------------- 本期主播: 刘雁冰,X ACADEMY 设计教育负责人,策展人,生物设计师 本期嘉宾: Shadow,Mixlab 无界社区创始人,TechX 导师、MixDAO成员,毕业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主要职业:设计黑客、程序员、设计师、元宇宙创作者、老师。目前专注于:社区的孵化。自 2015 年发起 Mixlab 无界社区,目前社区人数已有 5w+,核心成员 1.2w+。涵盖阿里、腾讯、字节、华为、万科、奇绩创坛、高瓴资本等企业;MIT、CMU、UCL、清华、上交大等高校。 内容梗概: * ChatGPT 的突破之处 为什么它比过去的所有语音文字沟通的AI都更聪明?为什么它似乎能学会我教它做的事情?为什么ChatGPT 不是更有钱的大公司做出来的? * ChatGPG 带来的结构性变革 ChatGPT不仅带来的是一个更聪明的对话 AI,与搜索引擎和系统的结合,将会诞生下一代的操作界面,随之诞生的也是新的商业机会,和社会挑战。我们或许需要新一代的杀毒软件,更需要的是一个 AI 生态系统 -------------------------------------- BGM:PETO - Western Bae 如果你对幻想家电台有任何的想法,或者希望参与我们,欢迎您联系我们 微信:whimbing
每周四更新 欢迎大家收听幻想家电台,来自X ACADEMY 未来学院,我是主持人雁冰,ChatGPT 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讨论,很多人也是第一次意识到 AI 的理解能力达到了令人瞠目的高度,《流浪地球》中代表 AI 的机器人 MOSS 试图毁灭人类,也再一次点起了 AI 恐惧论。本期我们邀请到一位麻省理工 AI 研究员,和我们讨论,大众对 AI 有哪些误解?我们是否应该恐惧 AI? ChatGPT :一款 OpenAI 开发的人工智能对话工具 MOSS :《流浪地球》里的 AI ---------------------------------------------------------------------------- 本期主播: 刘雁冰,X ACADEMY 设计教育负责人,策展人,生物设计师 本期嘉宾: 陶祎,MIT 智慧城市项目首席技术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X Academy 科技教育负责人 内容梗概: * 麻省理工-与专业 怎么进入麻省理工?如何精准选择到一个未来的热门专业? * AI,跨学科,计算机视觉和中医 AI领域就是解构人的功能,然后复现,计算机视觉是模拟人视觉系统的模拟。中医的过程似乎与AI的训练过程非常类似。AI 领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离线 AI 的部署是常常被忽略的一部分。我们警惕的不是AI,而是人本身 * ChatGPT AI的性格问题,ChatGPT 与其他 AI 工具的特点,如何教会 ChatGPT 创造一门语言? -------------------------------------- 如果你对幻想家电台有任何的想法,或者希望参与我们,欢迎您联系我们 微信:whimbing
每周四更新 欢迎大家收听幻想家电台,来自X ACADEMY 未来学院,我是主持人 雁冰,建筑师一直是站在设计创造行业鄙视链最顶端的职业,建筑也是人类能够创造的尺度最大的艺术品,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一位从各个角度上真正意义上的学霸--刘今,和我们聊聊作为一个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是如何走在建筑之路的。本期的内容中,他给我解释了为什么作为华人的贝聿铭能在法国做一个埃及人的金字塔,同时我们也聊到了建筑师是如何看待建筑的历史,编剧的副业是如何影响建筑师进行设计的,最后还让他假想有一天成为清华建筑学院的院长之后,会如何改变中国的建筑教育。听起来吧。 本期主播: 刘雁冰,X Academy 设计教育负责人,策展人,生物设计师 本期嘉宾: 刘今,清华大学建筑系大四,X Academy DesignX 建筑与空间设计学科学术领袖 内容介绍: * 在清华读建筑是什么体验 1:00 1. 清华的设计学什么? 2. 不懂设计的设计 * 建筑与设计变革 4:00 1. 不喜欢建筑师,更喜欢无名的设计 2. 建筑是社会性的 3. 贝聿铭如何说服法国人 * 从建筑到编剧 14:00 1. 一语成谶的一个悲剧 2. 做一个建筑的导演 3. 如何理解建筑学的历史-建筑是一个偶然 4. 如果没有梵高就真的没有梵高了 * 个人经历23:00 1. 如果你成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2. 作为河南高考前三,为什么选择建筑? ------------------------------------ 如果你对幻想家电台有任何的想法,或者希望参与我们,欢迎您联系我们 微信:whimbing
新年快乐 欢迎大家收听幻想家电台,来自X ACADEMY 未来学院,我是主持人雁冰,在去年,我策展了伦敦设计周的可持续中国展览,这是伦敦设计周20年来第一个完全关注中国的展览,线上的板块,我们邀请到了一位非常年轻的策展人,刘芳菲与我一同合作,本期我将和芳菲一起讨论中国策展领域的一些想法,芳菲是一个非常有反思精神的策展人,我们在讨论过程中,她抛出的非常犀利的观点,比如很多的展览其实是假展览,策展人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都非常有启发性。本期节目是春节期间录制的,由于设备,网络等问题,我的音频出现了混响过度,芳菲的音频有一些卡顿,在此非常抱歉,同样也非常感谢大家能听完这一期关于策展,艺术,思辨的讨论,大家听起来吧。 本期主播: 刘雁冰,X ACADEMY 设计教育负责人,策展人,生物设计师 本期嘉宾: 刘芳菲,策展人、写作者,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方向。研究方向为策展以及艺术社会学,关注空间政治、档案以及当代艺术实践。她目前是元宇宙平台HyperEX的虚拟策展人以及产品架构师,集中于思辨设计的跨学科机制探索。 她的策展实践从2018年高中的一次情书展览开始。2022年以“礼物之灵”团队策划展览“Merry Crisis,Happy New Fear!祝贺危机到来,向新的恐惧问好”获得全国虚拟策展大赛设计赛道特等奖。同年策划“领腻如初”展览(Online),“伦敦设计节可持续中国单元”(HyperEX)。 2021年策划项目包括“小心站台空隙”、(第一届上海美术馆画廊职工双年展,上海)“千禧至今/千禧一代艺术家群展”(为什么艺术空间,成都)等。 内容介绍: * 与 X Academy 的关系 在 X Academy 做什么?对于 Z 世代年轻人有哪些想法? * 策展,艺术史,策展人, 为什么对策展感兴趣?策展是如何成为你人生中的一部分?艺术史是研究什么的历史?展览是如何诞生的?作为策展人你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一个展览是如何诞生的? * 生活与艺术 像你一样的年轻人,是如何构想未来的? ------------------------------------ 如果你对幻想家电台有任何的想法,或者希望参与我们,欢迎您联系我们 微信:whimbing
最近三体电视剧热播,物理学,物理学家的世界巧妙的展开到了大众面前,本期我们邀请到一位牛津物理系毕业生,和我们分享物理研究者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从物理学聊到了量子力学,数学,科学哲学,电影和教育,我非常有感触的一点是这位嘉宾身上物理学的特质,对于秩序、逻辑、规范性的执着,让我们听起来吧。 本期主播: 刘雁冰,X ACADEMY 设计教育负责人,策展人,生物设计师 本期嘉宾: 费明昊,牛津大学物理系,数字摄影和电影爱好者,专注于数字影像系统原理与理论色彩科学,曾负责牛津大学话语话剧社微电影剧组摄影指导、试听效果与后期制作等工作,作品《残星一弱》曾获2021年罗马独立电影节最佳实验电影奖提名。 内容介绍: * 学习与工作 为什么在 X Academy 工作?物理学和一个后台管理员有什么关系? * 物理学,数学,科学 物理定律是怎么诞生的?大众对于量子力学有什么误解?物理学家们在争论什么?用袜子解释量纠缠?数学为何意义非凡?你欣赏的物理学家是谁? * 生活与艺术 拍电影的经历与物理学有什么关系? * 总结 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带来的巨大收益 如果你对幻想家电台有任何的想法,或者希望参与我们,欢迎您联系我们 微信:whimbing
本期幻想家电台,我们邀请到了人工智能研究学者、 AI+X 未来创变者计划的陶祎导师,以及我们的艺术设计领域的老朋友雁冰、贝茜,一起聊了聊 AI 与创造力的话题。 本期主播: 刘雁冰,艺术策展人,生物设计设计师 本期嘉宾: 陶祎,MIT 智慧城市项目首席技术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陶贝茜 Bessie,三项式品牌视觉管理公司创始人,“泉眼计划”发起人 时间线: 02:00 今年有哪些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AI 创新? 03:10 OpenAI 的创始人如何看待 AIGC(Dell-E 2)? 06:50 为什么从今年开始,AI 似乎才出现了颠覆性的发展? 09:40 ChatGPT 的出现,降低了普通人对 AI 的认知门槛 12:10 ChatGPT 的训练过程完全是人类可控的 14:40 艺术家如何看待 AI 的画作? 18:50 对于 AIGC,艺术家和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视角有什么区别? 21:20 噪声是什么?它如何影响 AIGC 的画面呈现? 25:40 为什么说人类的创造力是由心而发? 32:50 如果创造力是可以被解构的,AI 就可以取代这部分的创作吗? 38:20 人类最强大的能力是“站在自己的背后” 40:00 每一次 AI 的巨大进步几乎都是“意外” 45:20 从 AI 产业链的上下游去理解 AI 48:35 回看马斯克、李开复的预言,AI 会让我们失业吗? 52:28 非计算机背景的人是否有必要学习 AI? AIGC 相关作品风格欣赏: Yangbing,Bessie By Disco Diffusion “亮片效果” 雁冰利用 Mid-Journey 创作的图片 “剪纸效果” 剪纸作品 《Magic Circle》 来自艺术家 Rogan Brown “剪纸效果” 雁冰利用 Mid-Journey 创作的图片 另外还有来自伦敦的艺术家 Kathleen Ryan 的珠宝风格 AIGC 作品,担心引起密恐,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Bad lemon (Creep) 点击链接,进一步了解我们与微软合作的寒假项目: 「AI+X 未来创变者计划」
本期幻想家电台,我们邀请到了目前深耕于可持续设计、医疗咨询、创意内容等领域的 X ACADEMY 校友嘉宾,一起聊了聊如何度过今年的求职寒冬,以及未来各领域可能出现的发展机会。 本期主播: 刘雁冰,艺术策展人,生物设计设计师 本期嘉宾: 杨佳雨,可持续设计、女性主义设计师 林一凡,医疗咨询行业商业分析师 陶贝茜,三项式品牌视觉管理公司创始人 时间线: 00:40 嘉宾介绍 02:10 为什么选择跨学科的发展路径?跨学科有什么优势? 05:25 嘉宾们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06:20 跨学科对于求职和创业有帮助吗? 11:20 求职过程中有哪些焦虑? 13:30 “读完生物设计,我求职被拒了” 15:50 今年是最冷最难的求职寒冬吗? 20:20 之前的职业展望和现在的就业市场有什么差距? 27:20 年轻人有哪些探索职业发展的路径? 29:00 创业中有哪些焦虑时刻? 31:45 对正在求职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如何调整求职中的焦虑心态? 39:20 我们是否应该鼓励年轻人创业? 41:20 跨学科背景求职,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 46:20 假如继续读博,你最想学哪个专业? 50:00 你所在的领域未来有哪些需要的技能?AI 会改变你所在的领域吗? 54:00 AI 拥有真正的创造力吗?
* 05:27 学文科的背景,就一定不好找工作吗?人文社科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 * 15:15 跨学科的思维更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当你带着 A 领域的经验去看 B 领域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 20:40 跨学科的宽度足够宽了,那么它的深度够深吗?以 ML 为例 * 32:06 跨学科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 * 35:22 从美国的炙手可热到在英国遇冷:跨学科的概念是新自由主义的骗局吗? * 37:59 课程危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非的后现代教育改革 * 41:10 跨学科教育更要向下看!从理论到实践,如何才能不让跨学科教育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 49:37 面对优绩制的困境,人文教育的缺失也造成了不平等的再生产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