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乡流动困境|乡村振兴机遇|新乡贤实践|四产融合方法论|《乡土中国》当代启示|“精神故乡”重构|伪古镇批判|自然教育创业|温铁军乡村理论|《皮囊》异乡人悖论|《夜幕将至》身份焦虑|逃离北上广VS返乡可行性 前言: 家苏童说:乡村是每个人的故乡。 本期节目,大侠和小花从近期看过的跟故乡有关的作品为引,跟大家聊聊故乡、童年与乡村。聊聊在高度城市化、在人口高度流动,老家无法养活自己,大城市无法安放心灵的今天,我们重建一种乡土生活的意愿是否只能是“理想”,在乡村或者大城市以外的地方,我们还有哪些可能性?我们该如何存在?大城市容不下肉身:乡村,能安放年轻人的灵魂吗? 时间轴: 01:19 逃离OR回归?《皮囊》看似回应,实则回避的异乡人问题 04:36 为什么大侠跟小花对《夜幕将至》更能共情,异乡人丢了魂儿? 11:09 小花跟大侠的返乡可能性调研遭不苦咖啡老板泼冷水 13:06 小花和大侠为何对乡村感兴趣 16:40 小花和大侠对“乡土中国”式的人际关系开始向往 17:42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启示:异乡人在他乡有故土般的归属感需要哪些条件? 20:57哪些被当代人叫做“精神故乡”的地方 23:42复古又超前:腾冲的丧葬观 26:35自成一派的真古镇VS人造景观的假古镇 28:06勇闯小河沿:当日常生活变成消费景观式文化符号 31:10普通人能够回归乡村生活吗?乡村振兴,百业兴旺,百废待兴 33:11大侠小花采访调研分析报告:哪四类人可以在乡村栖居? 33:17知识分子下乡:新乡贤马岳老师在云南弥渡山村的乡村道路实践 38:30马岳老师的乡村方法论:四产带三产、促二产兴一产 40:28把生意做到乡村:小路自然教育 45:17乡人返乡:那些自带优势产业的乡村 45:56反面案例:把乡村打造成富人的乌托邦 48:12: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的心安之地,欢迎一起来挖掘和发现乡村的可能性 BGM:赵雷:《故乡》、李健《异乡人》 关键词:费孝通《乡土中国》、温铁军教授、《皮囊》蔡崇达、《夜幕将至》菅浩栋 照片分享: 小花在小路自然教育 《乡土中国》最初版本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费孝通 马岳老师所在的乡村: 乡村图书馆、乡村教育、乡村研学 云南腾冲 不遮蔽死亡的生活社区 宗祠文化 和顺古镇
⭐关键词⭐:韩炳哲《他者的消失》恋社会病理学|原子化生存批判|消费主义符号暴力|同质化情感殖民|朋友圈点赞伦理|文艺娱乐化危机|“铁而不合”关系哲学|爱的可能性重构|对抗异化方法论 前言: 这期我们围绕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他者的消失》这本书和嘉宾“植树”展开谈话,从今天的数字社交媒体环境、人的自恋、原子化状态、消费主义等角度讨论了当今社会中个体与他者的关系、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和保持与他者的联系。 本期嘉宾:植树-盛树言,树的言语。希望拥有向下扎根,向上生上的力量。有着自然而然的亲近感,也拥有和时代脱轨的疏离感。一位颇具摄影、文字天赋的00后绍兴姑娘。 时间轴: 01:58推出了《他者的消失》,介绍了什么是他者,引发他者消失的新自由主义。 04:25植树谈他者对个体情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性,植树和老鱼互为他者,共赴陌生之境。 10:30小花谈及他者对人格的塑造与改变 11:44不好用就换掉?真把人当机器了? 13:05基于消费主义形成的贴标签式的虚幻自我,真的是你吗? 15:10该不该点赞?朋友圈点赞的同质化要求是暴力吗? 21:19社交媒体过度审美化,文艺领域的娱乐化、符号化。 22:54生活中哪些瞬间让我们不想成为他者? 29:28赵小花和刘大侠“铁而不合” 31:20较真的公众表达让大侠感到孤独,认真的人是可笑的? 36:34在今天,爱变得更困难了吗? 37:55在他者消失的时代,在真实的关系中寻找爱的可能性 38:40植树对抗“消失的他者”的独家秘笈! BGM:万晓利-《陀螺》、林子《数字人生》 照片分享 老鱼为植树弹琴时,植树感受到的画面,并画了下来 植树与陈绮贞《让我想一想》专辑封面 植树
⭐关键词⭐:深度关系革命|荒诞生存哲学|他者镜像理论|教育异化批判|自恋社会突围|长期友谊社会学|宗教皈依与自救|流行文化救赎|“新造的人”悖论 前言: 我们希望通过本期节目,鼓舞大家不要恐惧吵架、不要反感差异,尽情的投入到关系中去吧!去交朋友吧!去恋爱吧!去拥抱这个世界吧!去遭遇更多的他者吧! 勇敢的建立更多的深度关系,去对抗这个世界的荒诞、虚无、不确定。 老鱼目前在杭州是一名体制内的记者,热爱音乐,曾经是嘉兴乐队的贝斯手、作词人,也热爱咖啡,曾开过咖啡店。 老鱼和刘大侠从托儿所开始相识,是初中、高中同学,一直到大学校友,是刘大侠和赵小花的媒人,又都曾定居在杭州,他们是性格秉性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这样一个人和人建立深度似乎很困难的今天,我们是如何从荒诞的童年一路走来没有让关系停留在学生时代,长期的深度关系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依靠长期关系疗愈创伤?欢迎大家来听我们的成长故事。 嘉宾:老鱼 主播:大侠、小花 时间轴: 03:02:跟老鱼的相识经历 06:16:是哪个时刻被对方吸引的 13:29:初中时期的创伤回忆 27:41:新造的人?老鱼被送进潜能开发训练营的荒诞回忆 37:07:父母无力求神佛,老鱼皈依凌云寺 43:00:刘大侠急智救老鱼,老鱼走上自学路 44:42:被异化的教育环境: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景OR工业流水线 45:37:教育环境,对刘大侠今天的影响 46:00:在流行文化中窥见微光,从困顿压抑艰难中艰难的走出 48:49:对故乡从不接纳到认同 49:50:在长期关系中,我们消解了荒诞,找到了解放自己的力量 50:17:在他者身上看到自我的匮乏,接纳不同,彼此支撑。 50:58:看见世界,而不是幻想的自我 51:54:韩炳哲《他者的消失》对今天的世界的洞见:我们在很难遭遇“他者”的时代。 52:34:今天广泛的“自恋”使得人们失去了爱的能力,失去了接纳不同的能力。 53:47:走出自恋,穿越幻想:深度关系才能共担风雨 BGM: 张雨生-《魔幻台北》 神秘园《Nocturne》 布衣乐队-《好风》 照片分享: 老鱼和刘大侠的第一张合影(刘大侠在隔壁床睡觉) 其他合影 老鱼的童年照 老鱼的工作照 老鱼乐队照 老鱼和刘大侠的家乡
生育问题,看似是个体的选择,但真的是这样吗?社会结构性变革带来的社会关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历史上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育选择。我们从来都在结构中。 但今天我们想从个人的生命体验角度,更鲜活的聊一聊生育话题,希望探求到,今天一个女性在生育的抉择中,可能面对哪些困境以及如何去突破困境。 嘉宾:飞行棋,河北张家口人,在北京工作的文字工作者。 主播:大侠、小花 节目梗概 05:15飞行棋在亲密关系中对自我的认识 08:04生孩子?“自己的号都没练好,哪有心思带徒弟” 12:19无意识的繁衍,恶果谁在承受? 16:37上一代吐槽养娃难,催生时又夸养娃好,谎言还是真相? 24:55飞行棋理想中的养育者是什么样的 27:38女性处境,再生产的价值得不到认可 33:03新的家庭模型是要自己建立的 38:43生育对于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44:31恐惧生育的你到底在恐惧什么 关键词:生育、亲子关系、女性困境 理论概念: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生产与再生产 BGM:赵雷《我记得》 照片分享 飞行棋与赵小花在家乡的不苦咖啡(2024年2月,春节) 飞行棋耍酷时刻! 赵小花夫妇与飞行棋夫妇,2021年夏天在北京海淀
嘉宾:古月-江西赣州定南人,有两个娃的乡村妈妈,新教育实践者 主播:大侠、小花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节目梗概 01:49接触到新教育 07:45从向别人证明自己到看见自己的重大转变 13:07教育不止发生在学校:在县城也能实践行走课堂 23:14醒悟:孩子的崩溃让她清醒过来 31:21寒假变形记,孩子成大厨 37:58重新看见孩子:被孩子治愈,爱出者爱返 45:58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想对自己和其他妈妈说的话 提及关键词:新教育、项目式学习 BGM:《儿时》 愿大家,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欢迎对古月的经历有感触的朋友不要吝惜你的评论。 主题策划:刘大侠 后期制作:赵小花 摄影师:刘大侠 照片分享 古月和孩子们 古月在乡村学校 古月随笔 刘大侠和古月、小梅在罗塘打水仗 古月和赵小花与孩子们探讨戏剧剧本 古月和两个儿子 罗塘掠影
节目梗概 02:23 介绍两人的家乡 07:08 在北京的就业经历 10:43 :传统律师师徒关系,为刘大侠日后重操旧业埋下伏笔 12:03 :北京像一头巨大的怪兽,驱使我们过一眼望不到头的生活 15:37 :为打破固定的生活范式,刘大侠启程云南 19:43 :到杭州安家 21:29 :刘大侠从咖啡领域,重返法律行业 21:41 :主打一个随机应变,赵小花叒转行 24:31 :如获新生:在闲暇和疾病中获得开悟和启示 27:06 :离开杭州我们做了哪些准备 35:24 :展望未来:流动还是扎根,这是个问题吗? 本期主播:刘大侠、赵小花 特别鸣谢:引路主播黛西,黛西的小宇宙播客有《理想主义》和《东北诗人》 录制地点:家 提及书籍、电影等:尼采-《瞧,这个人!》、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陈晓卿-《我的美食向导》 提及关键词:异化、人类学、家庭访谈、新教育 BGM:《钟鼓楼》、《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未来的主人翁》 希望大家踊跃留言,让我们了解你和你的生活! 照片分享 小花企业文化讲师中 小花在江西罗塘做导师 刘大侠的咖啡往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