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一下…EP.03: 为什么要问问题?

️️SPOILER ALERT 剧透预警 本期含有大量《瑞克和莫蒂》剧情内容,请谨慎收听。 虽然中国已经是5.18日了,但相信世界的某些地方仍然是IDAHOBIT -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Bi-phobia, Inter-phobia, and Transphobia. 懂的都懂,节日快乐 <3 恭喜你我的一切成就。 致已经熟悉我们的听众:好久不见,欢迎回来。感谢你每次的耐心等待。 如果等得不耐烦,我们鼓励你观看《瑞克和莫蒂》第一至第四季,和我们一起迎接6月新一季的到来。 如果已经看过,那就请再看一次。 致新朋友们:欢迎你的到来。这是一个由两名跨性别主播在业余时间所主持的播客,名字叫做“等下!”。 “等下!”是最常用的插嘴用语。我们希望所有的顺性别朋友们能够稍等一下,听听我们怎么说。也希望我们能在生活的忙碌与焦虑中、在社会热点永不停止的沸腾中等一下,。 等下播客目前有着两个固定的环节。第一个环节我们把它叫做“这个人到底是男是女”,这也是我们第一期节目的标题,在这个环节我们会分享最近的生活中比较“精彩”的Misgender的经历。 (Misgender:错认一个人的性别;使用不符合一个人的实际性别认同的方式称呼和对待一个人,例如使用错误的或其本人不认同的性别代称。) 在第二个环节,我们会展开关于某个主题的讨论。这里的主题并不限于性别议题等与跨性别相关的社会议题,而仅仅是我们感兴趣的事。因为我们作为这个播客的主播能分享给大家的,只是两个鲜活具体的跨性别个体,而无法代表这个其实还蛮大的群体发声。 这一期,我们想要分享一些我们觉得至关重要的话题,比如《瑞克和莫蒂》中的众多未解之谜。这次的主题讨论的确轻松而充满乐趣的,像是自己坐上了故事列车,在众多可能性中穿梭不停。 如果你也有不吐不快的 Misgender Moment,也想要加入我们关于主题的讨论,或是想听听我们去聊的话题,甚至想要作客等下!播客,也欢迎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我们分享。我们的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下期再见。 Love, Eddy&Moy

53分钟
99+
3年前

Vol.05:在背后说人坏话是OK的

新年好,我们更新了。 即使以等下的标准来看,这次拖更时间也太久了,除了我们各自都有主职工作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之外,我觉得更新困难的问题也和“等下!”播客至今以来的录制方式有关。此前我们一直以讨论某个社会议题作为内容的出发点,试图让激烈讨论的大家都等一下,听听我们怎么说。 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限制,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正被讨论着的社会议题都与跨性别有关,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能够找到一些议题中缺失的跨性别视角,它仍显得像是一个第一世界问题,并不值得在此时此地被说出来。而这个播客的初衷也不是为了搭建一个让跨性别得以发声的平台,毕竟会有比播客更好的方式,以及有很多人在这一点上做得比我们好得多。这让我们反思什么是我们可以做到又值得去做的事,我相信不是仅仅是要发出跨性别的声音,而是要以更鲜活丰富的个体的姿态,被看到。让顺性别的大家知道原来跨性别和ta们一样,也是有着许多侧面,复杂又平凡的普通人;让还处于困惑和压抑中的跨性别朋友们看到,也有和ta们一样的跨性别们正努力试着争取自己的快乐,而有时候ta们也可以做到。 于是我们不再对社会热议的话题发表跨性别的观点,而去聊聊我们真正喜欢的人事物,因为在讨论社会议题,提供跨性别视角的时候我们无法丢掉自己的性别身份,但当我们讲起节日礼物、酒和日落时,我们都一样。 简单地说,“等下!”播客将会改版至两个板块: 一、这几个人到底是男是女 Misgender, 指错认某个人的性别,而被misgender可以说是许多跨性别朋友们频繁在经历的事,无论它好笑还是难过,我们都会在每期节目中分享一个被misgender的低光时刻。这个环节将以第一期节目的名称命名,这几个人到底是男是女。如果你有愿意分享的misgender时刻也欢迎用文章底部的邮箱地址发送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节目中给大家分享。 二、主题讨论xxx 我们会选择一个最近都在关注并想要互相分享的话题进行讨论,如在这一期你会听到我们谈论喜剧。如果你想要参与我们的讨论或有什么希望我们聊聊的话题,也欢迎通过文章底部的邮箱地址发送邮件给我们。 三、没有第三个环节,但我想说我们的播客有了新的帮手 新的伙伴出现了,Sev将会帮助我和Eddy一起完成播客的制作,虽然她并不出现在播客中,但会在幕后给予我们许多可靠踏实的帮助,因此听众们可以合理期待一下等下播客的更新频率在未来将会有所提高,但也请不要过于期待,我对自己的勤劳程度没有很大的自信。 新的一年很难说会不会好,但我想我们会试着变得更好,希望你也是。

48分钟
99+
4年前

再等一下…EP.01:瑞克和莫蒂和莫伊和艾迪

BEFORE THE SHOW ️SPOILER ALERT 本期节目含有大量《瑞克和莫蒂》剧情内容。 *第一支音频录制于一家鱼仔店,不建议使用耳机收听,如果对音质有所要求的听众建议直接跳至第二支视频(27分28秒)。 P1.故事列车穿行鱼仔店(开始至27分28秒) P2.破解伦理命题的克隆人贝丝(27分29秒至最后) 我们这一次并没有讨论性别议题,一方面是因为暂时想不到什么值得聊的,且我们能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观点的话题,另一方面则与我们开始这个播客“等下!”时的初衷相关。 ——我们想要呈现的,是提供一个“看待世界的视角”,请所有主流的声音们等一下,听听跨性别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而不是展现一个“属于跨性别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属于所有人,且我们也只是它的一部分。 我们会继续就性别议题制作更多的内容,但这份工作量实在巨大,且作为主播的我们也有自己的正职工作,因此,在这里请听众朋友们“再等一下…”,我们不想为了保持更新而降低话题讨论的质量。 “再等一下…”会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节目系列,我们也希望能够让大家意识到,跨性别们也可以是丰富的、具体的、有时也是挺有意思的人,就像这颗星球上的所有人一样,我们都有着自己愿意为之投射热情的事物,和热衷于分享的快乐。 这期节目分别录制于Rick and Morty第四季的下半节第一集更新时,和第四季大结局放出时,由于我们都是这个节目的极端忠实的观众,所以就顺带录下了我们讨论时的内容。 希望它能带给你快乐。 Moy&Eddy 如果你有想要我们认真讨论的话题,或者愿意分享的意见或建议,欢迎用下方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讨论群或者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也请转发支持我们,感谢收听!

46分钟
99+
4年前

这几个人到底是男是女

主播:艾迪、莫来石、睿 涉及话题: 1. 我们各自的性别表达与认同 2. 生活中对跨儿的常见误解 3. 我们怎么看待二元的性别刻板印象和遇到的问题 相关概念简介: 出生分配性别/指派性别/指配性别: 出生证上的性别。通常在一个人出生时,由医生根据其外生殖器形态判断并记录。在我国目前只有男、女两个选项,但在一些国家有“未知”的选项。大部分情况下当人们使用“生理性别”这个词,指的实际上是出生分配性别。 生理性别特征: 生理层面上的性别分化,包括染色体、性激素水平、第一性征(生殖器官)、第二性征(体格、毛发、胸腺等青春期分化的性征)等方方面面多个特征。需要注意,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往往并不是“非男即女”,而是在每个单独的生理特征上都可能偏向男性化、女性化、皆有、或者皆非。这些分化,有可能是先天发育的结果(例如间性人),也可能是后天激素、手术等干预的结果。因此“生理男性/生理女性”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应当避免使用这样的用词,用“出生分配性别”取代而之。要讨论生理层面的性别,应该明确具体讨论的是什么生理性征。 社会性别: 一个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可以理解为“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性别”。尤其是这个人因此所要承担的,基于性别的对于其言行举止、劳动分工等方面的预期,例如”男性赚钱养家”、“女性带孩子”,“男性爱运动”、“女性穿裙子”等。包括日常生活中与别人的实际互动,也包括法律等规章制度。我国大环境通常只认可男和女两个选项,但部分国家与文化中,自然存在的社会性别有三种(印度、北美原住民)甚至五种(印尼武吉斯人)。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取决于自身表达与别人的认知,也可能扮演不同的性别角色。 性别认同/自我认同性别: 一个人对于自己性别的体验、认知与认同,可以理解为“在自己眼里是什么性别”或“真实性别”。大部分情况下当人们使用“心理性别”这个词,指的实际上是性别认同。据最新科研结果,性别认同不仅存在于心理层面,而是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不由出生分配性别、生理性别特征、社会性别等决定,也无法按个人意愿选择改变。当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与出生分配性别不同,则称为跨性别(例如出生分配性别为女,性别认同也为女)。如果一致,则称为顺性别(例如出生分配性别为女,性别认同也为女)。 性别表达: 一个人在言行、外貌上表达性别的方式,可以理解为“这个人看上去是什么性别”。性别表达可以是男性化/阳刚、女性化/阴柔、中性、双性等的任意组合。性别表达与性别认同没有必然关系(例如一名男性穿裙子,不代表他是女人)。无论顺性别还是跨性别,很多人的性别表达与社会对其性别认同的预期一致。但也有人的性别表达与社会预期印象不一致,可称为“性别非常规”,也属于广义的跨儿群体之中。 性倾向: 一个人受到什么样性别气质的人的吸引,可以理解为“喜欢什么性别的人”。有些人喜欢偏男性气质的人(女异性恋、男同性恋/gay),有些人喜欢偏女性气质的人(女同性恋/拉拉、男异性恋),有些人都喜欢(双性恋、泛性恋),有些人都不喜欢(无性恋)。性倾向和性别认同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性别焦虑: 跨性别者因生理性别特征、社会性别等与自身性别认同不一致,而产生的不安、焦躁与痛苦等感受。性别焦虑,可能来源于生理层面,对于拥有或缺乏不符合自我认同的生理特征的厌恶,尤其是但不限于第一、第二性征。也可能来源于社交层面上,别人对自己的性别认同进行否定或忽视的行为,例如一位跨性别男性被人叫“女士”或“学姐”,可能就会感到社交层面的性别焦虑。 过渡期: 大部分跨性别者成长过程中被作为出生分配性别来抚养、对待,如果想要按照自己认同的性别身份生活,往往需要一个转变、过渡的阶段。过渡期包括社交过渡和医学过渡。社交过渡可能包括出柜、请身边的人以其认同的性别来对待自己(例如使用正确的人称代词、称呼等),以及言行和外表上的性别表达(例如改变发型、衣着打扮等)。医学过渡可能涉及到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性别肯定手术等改变第一、第二性征的分化和形态、其他整形手术、脱毛/种毛、嗓音治疗、生殖细胞冻存等。过渡的 性别人称代词: 中文里区分性别的人称代词主要是第三人称,包括她(女性)、他(男性)和ta(中性)。尊重一个人的性别认同,应该使用与其性别认同相符的人称代词。本系列采访文中用到的第三人称代词,除非有特殊注明,全部根据被采访者实际性别认同而定,而不是其出生分配性别。 特别鸣谢—— 海报照片提供:獒野 试听建议:Gawie、Yiwen 我们将Facebook博主@Evey Winters收集整理的一些问题译成了中文,欢迎大家回复数字与我们互动,我们将尽可能认真细致地回答。 最后,祝大家跨性别现身日快乐。

56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