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去找HY的时候是下午2点半,她刚结束了午餐高峰期的忙碌在后厨给自己匆忙煮面ing。从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管培生再到大厂薪资不菲的office lady,她开起了小面馆,成为了撸起袖子的生意人。 如果你在别的场景遇到她,也许很难联想这个文质彬彬,带着眼镜的姑娘是个小面馆的老板。每天自己一个人发货搬货,疫情之下持续亏损,关闭门店解散员工,创业+带娃……其实稍微懂得实体经营的人都知道上面任何一个词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会“很痛”的桥段,在她这里都是云淡风轻的寥寥描述。 看到她选取结尾的这首歌,我觉得歌词特别贴切,就写在这里吧: “You're always such a fool你总是如此的傻 And in your eyes so blue在你如此湛蓝的眼里 I see the life I never had before 我看到了我从未有过的生活 You always talk so smooth你总是说话这么悦耳 And in your voice so true你的声音,是如此真实 I hear the dream我听到那梦想 I never had before 我从未拥有过的” 我们都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 Tiffany # 本期嘉宾 HY,连续创业者,餐饮爱好者。 毕业于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现在是一个餐饮小老板。 相信生命在于体验,所以尽管当下诸多不顺,也能安心于当下状态。未来还会在折腾的路上不停歇的。 哦对了,我的小面馆叫「犟小面」,欢迎来吃面� # Shownotes 3:07 从奢华酒店管培生到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硕士 10:57 第一次创业:从员工-合伙人-解散自己的业务线 18:51 想去大厂学习职业化,入职后的每一天都想离职 36:22 大厂促进了我对创业的反思和笃定 44:24 第二次创业选择餐饮创业的逻辑 50:37 给餐饮小白的下场建议(小成本,及时止损,内心坚定,家庭支持) 01:08:00 实体经营的难点是要把自己分成两个大脑 01:13:26 被迫关店是我的创业的至暗时刻 01:18:28 管理一线员工的心得和故事 01:28:10 对疫情下餐饮行业的变化的观察 01:31:10 创业的职场妈妈如何平衡? 01:40:55 北京粉面馆推荐! # Highlight 大厂的基本功节约了大家的沟通成本 创过业就很难回头 钱多事少的工作就是不喜欢 我已经过了需要别人认可我来获得动力的阶段 创业准备好的时机是信念准备好了 第一次开店就开成功是很少的事情 创业不只是职业选择,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过年期间一直在后厨煮面 疫情之下今年比去年更难 尊重孩子不用给她善意的谎言 **北京粉面馆推荐: 「好这口重庆小面」,「长鱼大叔浇头面」,「犟小面」 # 音乐 《Fuerteventura》by Russian Red # 场景 北京APM商场,犟小面隔壁 #About US 搜索公众号【生活家Tiffany】或者添加VX:csslash(备注来意),期待你的互动和分享!
#引言 身边的95后不多,诺亚是其中一个。 前不久她刚从某短视频大厂跑路,飞到云南咖啡庄园学习,成为了一名野生的“咖啡博主”。 “同为天涯裸辞人”,我们聊了聊她裸辞前后的心路历程,分享了当从0到1做「短视频博主」的一手真实体验,以及身边95后同龄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规划。 其实她完全可以把“精英人设”走的轻车熟路,却主动把「上市融资」,「财富自由」,「大厂」从人生选项上划掉,她的人生理想平实而真切,舍弃令自己安逸却不喜欢的“六便士”,去寻找自己的“月亮”。 #疫情,#退潮,#转型…… 在如此宏大叙事的框架下,如何快乐认真过好每一天,是这期节目最大的启发。 —— Tiffany # 本期嘉宾 诺亚:留美七年,回国三年,经历了互联网创业公司、互联网大厂后,正在gap的活在当下的95后。 抖音/小红书号:「咖啡学徒诺亚」 # Shownotes 02:14 为什么从大厂跑路去做博主? 09:47 从0到1做博主的真实生活揭秘 30:09 从大厂到个体户如何处理落差? 42:52 我的人生规划不追逐“财富自由” 53:56 留美7年给自己的人生底色 01:00:48 95后的撸猫生活和婚恋观 01:09:44 欣赏的女性“温柔而坚定” 01:13:42 疫情当下我的思考和困惑 01:17:47 好书和咖啡「冷知识」推荐 # Highlight 一个月换了四五个老板,辞职前看了很多甄嬛传 除了变现我的自媒体前期目标都实现了 做自媒体是一份工作更需要勤奋而不是天赋 人不是到40岁就死了 “他们在冲浪,我在游泳”是两种不同的快乐 下场的时候带着冲浪的心态就会一直找浪 身边80%的95后都养宠物 你的另一半在25岁前就出现在手机联系人里了 《详谈:左晖》 不要空腹喝咖啡 # 音乐 《四季-春》维瓦尔弟 # 场景 诺亚家的咖啡局 #About US 搜索公众号【生活家Tiffany】或者添加VX:csslash(备注来意),期待你的互动和分享!
#引言 十年前栗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前往哥伦比亚,把自己的人生和这片土地羁绊在一起,此后在智利、多米尼加、墨西哥等地工作,成为了最懂拉美的中国人之一。 我们聊了她在拉美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见闻;聊了中拉之间的职场和文化差异,聊了她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的心路历程。 多年未见,拉美文化的滋养不是把她简单变成了拉美人热情奔放的样子,而是让她吸取了更加深层的底色,变得越发冷静,越发坚定,波澜不惊。 作为一个少有了解拉美的中国人,她无疑获得了很多时代赋予的“红利”,而这种红利背后的真正支撑她一路走来的,是对于这片土地和文化的纯粹好奇,尊重以及回馈。 对话录制过程中我和她聊到项飙先生最近提出的「世界公民」议题。真正的「世界公民」是什么?不是生活在于多元的环境,也不是是掌握更多的语言。从个人出发,带着自觉性和开放性,去体验,去观察,去对话,去共建。 —— Tiffany # 本期嘉宾 栗子,一个过去10年一直在中国和拉美之间折腾不息而乐在其中的人。从学生社团到学术机构,从国际组织到互联网创投,从短视频到金融科技,有趣的赛道千千万,唯有对拉美这片土地的热情不减。在拉美的很多奇妙经历难以概括,既有机会用西班牙语和总统同台演讲,也有机会带着拉美的网红一起拍狗血情感短剧,既管理过大机构9位数的资金池,也经历过创业公司资金链断裂发不出薪水拼命求生存的艰难。 未来期待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聚集更多的人一起创造出更多中国和拉美之间的奇缘。 # Shownotes 03:17 和拉美的缘起和初识印象 06:58 哥伦比亚狂欢节 13:48 在哥伦比亚做一个“文化观察者” 17:59 研究生休学二进拉美(智利,多米尼加) 27:40 作为中国人的稀缺性,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34:10 中拉的文化差异是什么?(职场、社交) 56:35 拉美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品牌” 01:10:59 如何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 01:18:32 如何让父母接受自己的远游 01:22:37 推荐了解拉美的Tips和旅游目的地 01:35 欣赏的女性特质 # Highlight AIESEC 哥伦比亚人最重要的社交技能是跳舞 IDB泛美开发银行 华人在拉美社会地位比较高 拉美人喜欢把工作同事带入到生活中 国际化不等于世界公民 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去对话 秘鲁日本菜系NIKKEI,秘鲁中式菜系Chita 和人建立信任最核心的是让人感觉到初心 *嘉宾补充推荐: - 北京墨西哥餐厅推荐: Las Musas, Pebbles,The Taco Bar - 北京融合菜推荐:识遇Encuentro - 北京酒吧推荐:La Social 旅行目的地推荐: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 # 音乐 《Calma》by Pedro Capo & Farruko # 场景 北京,某茶空间 #About US 搜索公众号【生活家Tiffany】或者添加VX:csslash(备注来意),期待你的互动和分享!
#引言 开播客的起初,小呆就是脑海里最早出现的邀请对象,在「活开」这件事上她一定拥有“姓名”的人。 第一人生,她是一路名校走来,在清华附中受到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老师,有过抑郁,也有过焦虑。 第二人生,她是攀岩拳击户外越野跑尝了个遍,做女性成长教练,在火人节和小10岁男友闪婚后卖掉北京的房子搬到了佛罗里达大农场。 她说“我把人生当做宇宙给我的盲盒,是玩具就玩一会,是粪就用来种花”。不做预设,也不怕打脸,让好奇心驱动自己看似每一个“白日梦想”。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简单真挚不拧巴的生命力。“不拧巴”是什么?我想就是潜意识和意识一致,意识和语言一致,语言和行动一致。 听了她的故事,你会发现所谓的「放飞自我」「孤注一掷」都不是她人生的注脚。你不会为她人生中有什么新的奇葩想法而惊讶,也不会为她担心,因为她拥有了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 Tiffany # 本期嘉宾 赵小呆Destiny:双份18岁美少女,一个拥有36年生活教训的人。 公众号和微博同名。 # Shownotes 12:22 举重若轻的人生态度哪里来 22:54 上个月在泰国感染了新冠 3324 世界各地的身心灵的进修 38:03和老曹的婚姻模式 47:40 反思和生活体验如何正循环 50:37 闪婚之后对亲密关系反思 5855 作为恋爱教练看到的女性特质 011037 关于身心灵修炼 012326 新冠是让人类更近的机会 # Highlight 没人配能当人生导师 我也试过给宇宙下订单,但是卖家秀和买家秀不一样 Doing VS Being 温柔是一种自我接纳 亲密关系是最好的修行 Life coach是一面平整干净的镜子 Vipasana内观禅修 Tantra 修关系 火人节 # 音乐 《Conqueror》Estelle and Jussie Smollett # 场景 云录制 #Connect 搜索公众号【生活家Tiffany】或者添加VX:csslash(备注来意),期待你的互动和分享!
#引言 因为做了母亲的关系,时常去探究“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本期邀请了学妹Abby来对谈,去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Abby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毕业生,也是我身边最活跃的非应试教育领域从业者。 无论是“哈佛的教育经历”还是她关于亲密关系和健康管理的一些思考,虽然看起来场景跟「教育」没有那么强的关联,但都带有深深的“教育”痕迹。 从她个人“教人“—”教己”中去窥见,好的教育是一种终生精进的思维方式。当知识褪去,留下的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和对美好的希翼。在自己天娬的指引下,把兴趣、工作、生活、理想都结合到一起,做一个发光发热,照亮和温暖别人的人,就是我理想中教育最好的“产品”。 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自我学习者都能获得启发的一期!Enjoy! —— Tiffany # 本期嘉宾 Abby,教育创业者、白日梦想家,曾求学于哈佛肯尼迪学院、混迹于教育学院。芦山地震期间,参与灾后重建规划。在非地震灾区,研究教育资源分配。在“创新一英里”Kendall Square从事教育产品研发两年、大山子路口堵了一年,挚爱教育,学生跨越幼儿园到职场,乐于和大小朋友一起发现真、善和美。 个人公众号:「AB老师」 # Shownotes 00:39 自我介绍 02:22 毕业十年“活开了” 09:51 哈佛学习经历带来的改变 21:32为什么要做教育创业 31:15创业做「儿童博物馆」 38:31 《了不起的女孩》 46:40想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50:09把亲密关系当项目来运营 01:07 中年危机的原因和破局 01:22 近期修炼:如何筛选信息做决策? (本期因疫情云录制,为保证听众流畅体验,稍有所剪辑) # Highlight Undisciplined “What if,Why not” 从容是可以选择躺平或者不躺平 Minerva 三四线城市受益于线上教育 《园丁和木匠》 《了不起的女孩》 “对你影响很深远的事情要花足够多的时间来做决策” 游戏中技能越强的时候就是需要面对大boss的时候 运动是因为科学性和掌控感 # 音乐 《花花世界》翻唱by 李佳欢 # 场景 云录制
# 引言 在反内卷,反996的今天,体制内又成为了一个就业新风向。体制内到底是“真香”还是“围城”?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吗? 叁叁是我中学/大学的好友,连她报考大学的志愿都有我的深度参与。大学毕业后我们双双进入体制,却后来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径。8年体制,6年外派,从无意义感和无止境流程的拉扯中,我见证她逐渐找到了清醒和平和,并能真切感受到她的「乐在其中」。 作为曾经的体制内工作者,我们交流了很多体制内真实个体的体验和思考:公务员的工作状态怎么样?什么样的人适合体制内?怎样才能在工作日常和远大理想中找到平衡?…… 她说“人生没有上岸这回事”。体制并不是一个解法,也不是一句咒语,它只是一个职业选择,和世界上所有的其他工作一样,需要专业和信念才能获得尊重。 # 本期嘉宾 叁叁,985研究生,毕业进入国家某部委工作8年,其中6年外派非洲和欧洲国家。 # Shownotes 00:39 自我介绍 02:06 体制内的真实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09:20 为什么选择体制内?和想象有什么不同? 22:49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体制内? 38:06 六年在非洲和欧洲的“外交官”生活 55:40 “体制”+“女性”的一些观察 01:04:40 这份工作的荣耀时刻 01:14:40 给想进体制的人一些小建议 01:17:58 聊聊女性偶像 # Highlight 稳定and稳定的“穷” 人岗匹配度,不能脱离人去泛泛而谈 贴近你的服务对象就不会走偏 修炼专业是一种自我尊重 所谓的“老”是你认为生活的可能性少了 “世界上最古老的游乐场”是我治愈焦虑的地方 探索自己最好的方式是主动创造陌生的体验 忘我是比自我更高阶的事情 撒切尔夫人《铁娘子 the iron lady》 张月姣 # 音乐 《Halo》by Lotte Kestner # 场景 北京某茶室
# 引言 比起“财富密码”,“幸福密码”更加玄妙和稀缺。 TT是我身边最温暖的女子之一,像个“小太阳”,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少年时期从澳洲回到中国从头开始学中文,在顺遂的职业生涯轨道毅然从美国回中国,从金融到创业公司,从恋爱婚姻到即将成为一个妈妈……TT的每一步都带着她的智慧及努力。时尚语言里面有一个词叫“Effortless Chic”,我觉得应该就是形容她的样子,有态度但是没有棱角,有温度但是并不盲目。 我俩录播客的这一天,在热带雨林进行了一次徒步,然后在雨中的小木屋里促膝长谈。她说“如果幸福有密码,那就是我一直知道自己是谁”。靠近她你会发现,顺遂幸福的人生并不能简单用“幸运”来形容。要让自信和爱充盈到溢出来,需要修炼,需要自省,需要实践,需要信仰。人生的智慧是在掌控和不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 我很享受这一次舒展的聊天,希望你也喜欢。 # 本期嘉宾 TT,提倡大爱,追求自由,盲目自信,反内卷 “我觉得人生是一个过程,没有标准,是一条寻找真我的路” # Highlight 聊原生家庭和性格底色 知道自己是谁的能量是一个无限源泉 亲密关系是所有的身心灵的来源 当你能reach到这个人生答案的时候,是非常舒服展开自洽的状态 聊职业生涯 关注身心的信号,勇于面对自己真实的状态 我可以自信的说,人类身心灵方向的研究是我的life mission 焦虑的来源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接受就是踏上自爱的第一步 聊恋爱和婚姻 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我和先生的关系 在婚姻中需要主动为对方让出一片地方 完美不是关闭负面 聊生育决策 不要把对婚姻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上 做父母的使命是去观察孩子的生命 人生的智慧是在掌控和不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 生育决策是每个人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 聊女性状态 吸引我的女性都是“知道自己是谁” 真正女权不是和男性对抗 女性帮助女性前提是自信 # 结尾音乐 《Sons and Daughters》 by Allman Brown,Liz Lawrance #录制场景 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里的某个小屋
#引言 自我和解,第一期聊这个绕不开的话题。 【玄鹤子】是我大学密友,算是身边同龄人在自我觉知这条路上最用力的一个。 作为一个中原高考大省教育模版下的胜出者,她花了10年时间从好女儿,好学生,模范员工的心态里自我觉醒甚至自我反叛;从迷失自我,寄情工作,间隔年Gap Year,心理咨询,研究玄学从各个你能想到的方式都做过尝试,在年至30岁的当口,不早不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味“解药”,“把自己整明白了”。 我俩在海边的小院里抱着啤酒对谈,从“易燃易爆炸”到“真正喜欢自己”——她说自己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的“平凡之路”。人生的功课,有的人早,有的人晚,希望她毫无保留的向内剖析能给你一些启发。 #Highlight 我的性格“易燃易爆炸” 逃离原生家庭,和父母的相处模式 间隔年一年半报复式休息,我走进了黑色漩涡 怎样找到合适的心理医生 普通人要“先看到才相信” 上海对我成长的变量 毕业十年,我喜欢自己了 女生要更相信自己的性别优势 先把自己整明白 # 音乐 《L-O-V-E》Olivia Ong # 场景 三亚海边的小院,喝着啤酒
# 引言 《她和她和她》的开篇词,主持人Tiffany的独白介绍,介绍这档节目的初衷。 做一个女性视角的内容在心里播种了很长时间,选在2022年的三八妇女节开播,作为一个特别的送给自己和互联网那端的你。点开吧,会有惊喜! # 音乐: 《她和她和她》于贞 # 地点: 海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