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 叶叶,韩国文学博主/图书营销编辑,公众号和微博号Goodbye Library运营中,可以在那里找到她分享的韩国文学资讯~ 和叶叶一起聊了聊最近上市的韩国文学作品《黄柠檬》,是一本关于普通人应该如何普通地生活的小说。一开始似乎是本悬疑小说,美丽女高中生海彦的神秘死亡。读着读着发现海彦本人已经逐渐在故事中失焦,像石子命中湖心,一圈圈随之而起的涟漪逐渐占据整个画面。 我和叶叶聊到海彦的妹妹多彦最终是否“治愈”了,结论是并没有,她在卸下一个负担之后又背起了另一个,但多少是种进步。尽量有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好好地分享了我们对这本致郁之书的想法,也希望这些在伤痛面前勇敢的坦诚能带给你一些安慰。 还有很高兴的一点是,《黄柠檬》是韩国女作者权汝宣第一部被引进翻介的简体中文版小说,在Goodbye Library可以看到她的访谈文字和视频。
本期嘉宾是我的高中同学@红太酱! 我们虽然是三次元的好朋友,但交往中又有很多神似又形似网友的部分!比如互踩QQ空间,给对方的日记写留言,发长长的email给对方,推荐一些游戏,广播剧,小说,爱豆,和声优hhh 身边有和你认识时间太长的人,特别是这种神似又形似网友的现生好友,是个很幸运又不幸的事,她记得你所有现在想起来就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的羞耻历史,但一想到是互为黑历史镜像,心情又变得些微平复。 从中二学生到三十代,关注的话题也从QQ空间的少你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狂热的初恋追星到追星老油条的嬗变,到今天沉浸在“我是卿”这样无比接地气的梗,还有最终又好笑又悲凉的落地,我们的人生最后都输给了基金经理啊o(╥﹏╥)o 一些惨淡回顾。
和小杨同学佛系唠嗑的下半期~ 一些虐女向剧本杀吐槽,一些紧锣密鼓搜寻半天却仍一无所获的女性视角的性描写,一些女性“演技”进化之探讨,一些播客对心理的疗愈,一些2022年播客性别议题之怪现象,一些暴论,一些月亮圆和不圆,一些一见如故。
和小杨同学非常佛系滴唠了一晚上。长度原因也分成上下两篇放出。本期是上篇~~~ 话题从小杨同学如何独占了一套房说起→虽然一开始小杨在微信上和我描述这件事,用的是——从今年大吵一架说起——这样的描述,但我还是想用更积极的语气来描述这件事2333 这期聊到两个话题,一个是反孝,一个是物理空间(俗称房子)的重要性。聊的时候让我重新确定中国确实是高语境文化的辐射地,男女爱情的推拉试探磋磨多被形容书写,但这种流动在亲戚之间,甚至是父母至亲之间的你来我往,虽然无人观看,确实算得上好台词,好剧本,好舞台,好演技了。
本期嘉宾 | 小吴 高考发生在大多数人成年和未成年的交界,那之前的人生在时间长度上来看不过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空间上来看是早已远去的故乡,但人们却一再在日后对高考这件事产生种种复杂的情绪。 教育资源,选拔制度,以及这背后的城乡之间结构性的差距,还有在两天时间里种种偶然性的发挥,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来来聊聊“小镇做题家”这个略显陈旧的话题。但很欣喜可以有一些历史的,人类学的,以及社会学的视角,(其实片头的时候和小吴扯到海外东亚研究种种,为了片场控制还是忍痛cut掉了),时不时懊恼当初为什么没报理科(这期节目里也仍然在后悔这件事!),但总体上我还是非常典型的文科生,这是无法逃避的命运~从我和历史系的小吴聊完这件事很开心,而听完北理工男的叨叨就开始烦躁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这点! 00:00 县城中学的格局还是小了。大城市高考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0:39 地域歧视的追溯,南北方分卷考试古已有之。 14:04 考试政策的初衷和落实,复杂游戏规则下,高考信息站本质越发凸显。 21:23 为什么要报考历史专业?——仍然和信息差有关。 28:20 从古戏台与县城博物馆以小见大,一些人类学视角。 38:06 教育资源总体是一种稀缺资源,小镇做题家也分农村、乡镇、县城三个梯度。 43:00 “我在赌场学习”。 46:07 “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快要超过在农村生活的时间了。”
本期嘉宾:嘎子,互联网&半导体行业猎头。 在和劳动法律师Iris聊完之后就想接着就业市场再来一次聊天。所以策划了这次的猎头选题。 上期提到自我渺小,预测潮水走向和抵抗潮水走向都可能非常徒劳,没想到本期节目录制正好是对这个悲伤寓言的回应——这期节目录制时间差不多在三周之前,当时我还和嘎子津津乐道半导体行业如何接过互联网行业的大旗,成为众多文科生频频感喟入错行的高薪岗位——结果仅仅就在一周之前,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再次升级,一夜之间半导体行业哀鸿遍野,以至于我在节目录制时流下的柠檬眼泪也变得有些荒谬。 虽然如此,本期节目还是原样放出,希望是对这段时间种种新闻的一行短暂互文。 03:15 寻找候选人的主要途径?前程无忧,BOSS,猎聘之间也有鄙视链。 09:59 从应届生到社畜,“猎头”一度是个非常遥远的词汇。 13:25 担心很久的噩梦:和猎头互动中突然发现是现任雇主提供的岗位。 15:35 竞业协议如何躲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16:45 半导体VS互联网行业,周期的波动与走向。 20:24 撮合候选人与雇主,关键在于岗位匹配度。 23:51 如何辨别雇主是溜人还是留人?岗位真实性面面观。 28:37 靠谱的猎头长什么样子? 33:47 HR和猎头招聘思路有什么不同? 35:23 从猎头的客户群看就业市场兴衰起伏,半导体行业方兴未艾。 37:46 当你的客户辐射长三角,一种对好的城市,好的企业,好的生活的简单思索。 39:32 专业不分高低,但确实就业市场热度有差。 46:38 从高中到生育,女性如何被一步步筛出高薪工科岗位。 49:30 外企是个大帽子,日韩系,北欧系,英美系,风格大不同。
本期嘉宾 | Iris,劳动法律师 本期旁听(时不时插话并做出精彩点评)er| 减星律师 遵嘉宾嘱:本期内容纯属嘉宾个人观点分享仅供娱乐,不代表任何组织或机构,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 00:22 先来聊聊裁员。 * 什么是裁员。 * 全球产业链中劳动力大范围转移之下的裁员,裁不了员工,老板就得被裁。 10:36 然后聊聊赔钱。 * 经济补偿金到底怎么算? * 从成本角度出发,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裁员? * 谈判时搞搞清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同的时候赔偿逻辑也大相径庭。 19:55 再来聊聊法律。 * 劳动仲裁能否实现对员工的心理疗愈? * 越是高学历、素质高的人,在裁员赔偿谈判中的谈判能力越弱。 * 劳动仲裁实操中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因为劳动者在职场谈判中属于弱势方。 * 职场管理者会主动、自发地通过学习PUA来控制员工,利用员工的耻感和好胜心加重对其的剥削。 48:47 还能聊聊人性。 * 职场沟通是一项需要主动花时间学习的能力。 * 企业中充斥着通过PUA来控制员工的有毒文化。 55:20 最后聊聊趋势。 * 经历过周期的人更懂得如何评价个体在时代洪水之中的能动性。 * 互联网时代或许能缩短周期的长度,我们正身处历史之眼。 * 多和小船之外的人交流,避免无效加班和自我感动。 * 多吃多睡多读书,活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
本期嘉宾 | @西瓜 正如本期节目所说,我和瓜瓜女士的友情非常高级,非常灵魂,非常深邃,也非常治愈!我们依靠一碗人类高质量泡面和许多三俗段子实现了灵魂共振,所以在聊闺蜜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想到了瓜瓜女士,请点开聆听一段清淡又甜蜜的girls' talk叭! 02:25 如果不能get到我的冷笑话和三俗段子要怎么做朋友嘛! 06:03 疫情期间好多人会因为政治观念不同被拉黑吧! 11:18 闺蜜恋爱一开始,我就变成了情绪垃圾桶:爱情的甜她来品,渣男的苦我来吃! 22:19 咱就是说,友情的门槛也很高,并不是爱情之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32:25 变成社畜以后交朋友变得越来越难,要更努力地维系老朋友之间的关系! 40:47 都是因为什么慢慢疏远了别人,又慢慢被疏远了。 46:25 异地恋达咩,但异地闺蜜可以长长久久永永远远! 51:01 好像那些微小的人性之恶也变得可以原谅,原来我们都不是圣人…… 56:15 今天也要给老朋友们发微信~!
本期嘉宾 | @乳酸菌 某次面试中谈到过,《红楼梦》是我的人生之书,如果你也喜欢《红楼梦》,那我们就是好朋友啦! 很喜欢《红楼梦》,但《红楼梦》很难聊。投入很多心力,也很小心翼翼的话题总会害怕聊坏了。喜欢聊《红楼梦》的人也很多,也有非常多的野生流派,我算是非常传统、古典、略带有些原教旨的那一派。对时下很多“个性化”的阐释角度不以为然,大概也算作一种强行代表作者的傲慢。 碰到乳酸菌算蛮幸运的一件事,能从女性的角度碰撞出这期节目也是一件我非常开心的事! 02:26 尤氏姐妹的道德困境:第三者与荡妇。 * 尤二姐是知三当三么?小三是现代婚姻制度下的专属概念,其前提是婚姻双方平等自由地步入婚姻。 * 贾琏:全书中拥有性伴侣最多的人,男女老少,荤素不忌。 * 尤三姐有没有自救的可能?她是否只能“自甘堕落”? 13:12 妾室,通房丫鬟,续弦,外室——正房之外的鄙视链内卷及命运殊同。 * 尤二姐为什么死了,而平儿却能活着? * 赵姨娘是否有被扶正的可能性? * 邢夫人为何总是如此尴尬? 17:05 想恋爱的和不想恋爱的女性,后来都如何了呢? * 司琪谈了个恋爱,然后呢? * 柳湘莲作为“下九流”中的一员,仍然有资格看不起尤三姐。 * 尼姑庵是否真的清净? * 入画被惜春辞退的另类隐情? * 鸳鸯的短暂又快乐的单女生涯,时时刻刻行走的倒计时针,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迎春是林黛玉命运的隐喻。 * 凤姐VS贾瑞——贾瑞不死,死的就是凤姐了,说狠毒谁是狠毒? * 秦可卿,身为受害者,连死因都被抹去。 30:33 宅斗剧和宫斗剧,收收你们的神通吧! * 封建社会杀人,不需要堕胎,不需要下毒,不需要罚跪,甚至不需要费心费力动脑子,那些逆行人会主动自杀。 * 《如懿传》里的乾隆比不上王夫人动动指头的杀伤力大。 * 王夫人对贾宝玉,贾政对贾宝玉,贾母对贾政——一种绝对的权力碾压关系。 38:23 莫说那些经济学问的话了。既入穷巷,也只能入穷巷。 * 《知否》,一部和《红楼梦》内核南辕北辙的“小红楼”。 * 林黛玉VS薛宝钗,出世VS入世。 * 薛大傻子之于香菱已经是“上上选”。 * 花袭人,被父母指望着卖两次换钱。 * “外头的正头夫妻”——宅斗古言小说里最不切实际的幻想,穷人的老婆是可以拿来租的。 46:45 女性搞事业也是死路一条。贾宝玉再读书也救不了四大家族。 * 贾元春,一个高级版的花袭人。 * 林黛玉的忧郁与痛苦和恋爱脑关系不大,更多是性命攸关层面的强烈不安全感。 * 皇帝收拾贾家和王夫人收拾金钏儿一样毫不费力。 * 王子腾和贾元春,俩搞事业急先锋的下场——双双在盛年离奇死亡。 *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主要是秀肌肉,权力欲望远大于金钱欲望。 1:03:01 在沉船之上争取升舱毫无意义。 * 柳嫂子和柳五儿一对母女如何牵动后厨与内闱之间千丝万缕的神经。 * 怡红院丫鬟分座次,一出微型宅斗。 * 大观园大厂怡红院事业部从业人员终极目标——赵姨娘。 * 秋桐VS平儿,相同际遇下的善恶分明。 * 王善保家的:一个底层互害的典范,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大观园抄家系列面面观:薛宝钗之进退难做。 * 邢夫人和王熙凤的微妙权力制衡。 * 迎春拿来还亲爹的债,探春拿来还国债。
本期算是我们对服美役&消费主义拆借主题的第三期,恰好有意无意回应了最近的一个话题:女权博主是否可以商业化,这期对时尚类媒体行业的内部经验分享或许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待下次“风很大”的博主挚爱强推单品。 本期嘉宾:小周,时尚媒体行业。 03:04 时尚行业博主通过构建独立女性人设带货。 05:21 一个博主旗下通常有几十个人的team来为她撰稿,内部有共享词典和完整的人设记录,保证不同人产出的文字前后人设统一。 08:11 知乎-公众号-小红书/B站,一条自媒体的兴衰之路。 11:46 从选品、出图、修图、文案,客户会对每个细节深度把控,博主个人意见只是次要的。你所看到的都是品牌想让你看到的。 16:43 国产原创设计品牌溢价严重,奢侈品、设计品牌到淘宝店打版服装的鄙视链梯度。 20:25 普通人没有去了解一个品牌背后所谓理念的义务,淘宝店给了普通人穿上有设计感的衣服的机会。 24:05 衣服背后是阶级的划分,通过购买衣服来展示个人观念和阶级的人,会更倾向于成为这种观念与阶级的捍卫者。 * 穿衣是身份的表达。 * 通过制造场景来制造消费。 * 贵价≠穿得久,廉价也可以穿得久。 * 时尚行业和反消费主义不可能共存。 32:53 轻奢是个天才营销概念。 * 衣帽鞋包是个社交符号,通过购买轻奢品牌产品“融入”某个圈子。 * 鄙视链无穷无尽,消费主义话术无穷无尽,在这条路上赛跑是一个必输的旅程。 39:09 “这完全是针对女性的一种骗局”。 * 包包比其他的产品更具有审美属性,而较少实用属性,是消费主义的跑马场。 * 女权主义内涵着反消费主义的诉求,一个时尚博主和女权主义内在地彼此冲突。 * 泳衣,内衣,腋毛,蝴蝶臂,女性为何总是这么“不完美”? 49:18 一些看似女性友好的产品未必是女权主义选择的结果。 * 小玩具广告营销中普遍存在的男性凝视用词。 * 是否使用产品对产出文案毫无影响。 * 用博主的产品,博主变得越来越有钱,而我收获的只有贫穷。 54:52 从“每个女生都是美的”到“女生可以是不美的”。 * 即便是所谓的素人模特、大码模特的筛选仍然是审美霸权的结果。 * 没必要被资本家和网红PUA,一定要变成他们喜欢你变成的样子。 * 时尚博主考虑到商业利益,在女权主义的传播和表达上一定是打了折扣的,在女性利益和商业利益存在冲突时,他们首选商业利益。 1:05:07 这个社会对女性的第一与唯一印象就是她的外貌。 * 对女性外貌的过度强调消解了诸多严肃议题。月薪7000的人试图教月薪3000的人买一个10000元的包。 * 其实我没有那么多“真实场景”。 * 减少消费,多多创造。 1:23:53 停止感谢博主,消费者才是博主的金主! * 博主的矩阵式营销,针对不同消费习惯人群区隔运营,一个博主多种人设。 * 宠粉?既然宠爱我为什么不免费送? * 宠粉福利仍旧是在割韭菜。 * 护肤品大多没什么效果,不烂脸就已经很好了。 * 网红不是一个人,一群人,一个产品用了两次就推已经算有良心的博主了。 1:38:09 禁止时尚博主随地大小爹! * 时尚杂志往往同时是价值观念的兜售主体,通过兜售生活方式观念来卖产品赚钱。 * 消费体系是个金字塔,奢侈品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了底层消费者,奢侈品才存在意义,否则无法彰显其优越感。 * 买衣服为什么总想着遮蔽缺点?让美丽经济从业者闭上他们没完没了PUA女性的嘴。
本期节目是继之前和化妆师小姐姐小仲聊天之后的反思服美役&消费主义系列的第二期,围绕护肤话题展开的一些讨论。 本期嘉宾:霄霄,皮肤性病科在读博士生。 00:31 为什么皮肤科和性病科总是放在一起? 06:16 护肤只要做好清洁、防晒、保湿即可。 * 用过洗面奶后是否需要再单独卸妆? * 屏障受损是什么概念? * 脸颊干T区油肤质护肤难题大解决? 09:42 防晒之十八般武艺震惊我。 * 日常通勤及室内工作没有特别的必要去防晒。 * 长期防晒导致骨密度降低,进一步引起缺钙。 * 皮肤肿瘤的发现和控制。 17:48 从过度防晒到美黑日光浴,以白为美?以黑为美?以钱为美! 22:25 细纹,黑眼圈,肤色不匀,粉刺,少照镜子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 十块钱挂号,医生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 张曼玉的法令纹,梅婷的黑眼圈,她们因“缺陷”而特别。 * 尽量不要用药水点痣。 * 规律口服药治疗对痤疮效果不错。 * 我们的白大褂网上也可以买的。 34:54 对主打成分概念的护肤品正确认知,产品性价比≠人生决策性价比。 37:24 医美之问:你为什么要抗衰?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下外表再华美也是驴粪蛋蛋表面光。 42:25 不推进任何非医疗需要的整形,手术风险极高,且商业利益驱动下,医疗结构缺乏充分告知背后风险的动因。 44:48 职场上所谓的美貌红利,其实是对女性性骚扰和性剥削的代名词。 * 酒桌文化是一种父权文化下的服从性测试。 * 很多身处其中的女性并未意识到自己被性骚扰了。 * 酒桌文化的浪漫化。 * 服务性行业外貌内卷背后的无奈与焦虑。 56:11 去中心化对反服美役与女权主义之必要性,对kol,学术权威,职业制服,打碎全部滤镜。 1:02:52 试着心理咨询可能比医美和整容更能解决你的问题。 * 传统的心理咨询视角仍然是父权的。 * 就算没怀孕,男医生也能保小不保大。 1:10:18 十年前第一次在博客中写下我是女权主义者,但同时觉得女生应该三十岁之前结婚,我们都曾被“支教”。 1:28:05 我的日常护肤就是不护肤!
应个景儿吧,中秋玉快!团圆特辑——和我表弟@小马唠唠丧偶育儿,一对非常熟悉彼此家庭情况的表姐弟,分别及互相地批判了TA们并不存在的爸爸。 00:37 小时候父亲不在身边,没有明显的感受,长大后渐渐开始思考,所谓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起这个家是个谎言,实际上是躲避照顾家人的责任。 06:45 当自己开始准备变成一个父亲的时候,发现生活中从未出现过一个父亲的榜样,缺乏借鉴学习的经验。 12:56 内心深处希望爸爸妈妈离婚。他没有任何对家庭的责任感,他的出发点完全是他自己的面子。 16:41 父亲很多特点继承自他的父亲,我很担心这点会代代相传。 20:30 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庭要尽量分开,我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31:56 很庆幸我们居然心理健全,没有留下一个明显的阴影或伤疤。 34:42 所谓摆脱原生家庭阴影最好的办法不是大团圆结局,而是根本上否定父慈母爱这种所谓满分的家庭模式,家庭圆满和所谓真挚爱情一样虚幻如泡影,要做到心理断奶。 44:22 做父母门槛很高。帮别人带一俩月孩子先体验一下,并不是只有生了孩子才知道带小孩是什么感受。 53:31 爸爸对德善说自己是第一次当父亲,可是他给其他俩孩子当父亲的时候一点也不生涩。怎么当好父亲这个出发点就错了,人和人关系是一样的,亲情之间无论长辈对晚辈,兄弟之间,子女之间都是平等关系,怎么自己长辈就怎么对待子女就没错了。 57:16 人生中弑父的几个瞬间:其实无须执着一定要怎样的父爱,不要标签化一个家庭模式,到了三十代可以主动面对很多问题了。 59:39 不要在子女面前美化伴侣,把一个失格的父母塑造成完美父母的形象,对子女要诚实,否则此后会是无止境的自我怀疑和对爱的认知残缺。 1:03:02 我爸爸教给我的一课就是不要想改变一个成年人,如果要组建家庭,想清楚能不能忍受和这些缺点一起相伴几十年,而且要做好这些缺点在未来会变本加厉的预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