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和家长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学校卷,家长更卷。 下周就过年啦,咱停更一期,好好过年!预祝新的一年蛇么都有! 下下期分享的内容是:手机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呢?
第一、人才选拔制度说到底比的不是分数,比的是排名。 第二,我们面临的压力是社会人才选拔制度带来的,而不是学校或者老师带来的。 第三,同样一个孩子,TA经常去补课,可能比完全不补课总分多几十分,可能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学校,但我觉得从整个人生来看这几十分意义并不大。 下期预告:把孩子送到最卷的学校,家长是不是可以省力很多呢?
省流版: 1.听得少,看得少,输入不够多,输出就会有问题; 2.思维发展要慢慢来才能跟上; 3.与其去补习,不如多读书。 下期预告:以前不去机构补课也能考个好学校,为什么现在不行?是孩子们变笨了?还是老师不会教了呢?
首先,孩子要适应英语作为学习语言的环境。 其次,理科强的孩子更适合这样一条转轨的道路。 最后,适合转轨孩子要有很强的自我规划的能力。 下期预告:在国际学校学了好几年,写英语作文洋洋洒洒一大篇,仔细一看语法错误一大堆,我该怎么办?
省流版: 小众观点:先在自己划定的择校范围内先为孩子选择相对偏“有体制外开放自由的氛围”的学校,然后再看孩子的实际情况,如果孩子学习了校内的知识以后有余力学得更多更深。是一个适合“鸡”一下的孩子,那么就在课外找资源补更多更深的“体制内扎实的学科基础”,这样就实现了既要又要。 下期预告: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中考之后转体制外?
第一,课堂作业做不完的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写字速度太慢; 第二、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未被识别的学习障碍,比如专注力问题、感觉统合问题等等。 第三、有些孩子课堂作业做不完是因为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 下期预告:既想要体制内扎实的学科基础,又想要体制外开放自由的氛围,我该怎么办?
省流版: 1. 如果对离家远一点的学校满意度高很多,优先选择适合自己理念的学校; 2. 有些孩子手脚快,有些孩子喜欢压死线,作业几点完成和家校之间的距离没有直接关系; 3. 如果学校离家有点远,通勤时间可以亲子交流,可以听故事、听英语、听音乐,如果离家太远,那还是租房为优。 下期预告:一年级的娃,校内练习都能在学校做完吗?
省流版本: 觉得没有用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 1. 仅表达自己的立场或期待,比如:我不希望你一边看视频一边写作业。 2. 让孩子用行动弥补错误,如果孩子把水杯打翻摔碎了,就让孩子用抹布把湿的地方擦干,再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个杯子。 3. 提供选择,比如:你要借我的笔就要记得还回来,要么别借我的笔。 下期预告:上一年级了,学校离家有点远,有必要借套房子搬到学校边上住吗?
省流版:可以这么做,但是不进行翻译也是可行的。 第一、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不存在翻译; 第二、每一次都一词一句地翻译,这是一个挺大的负担; 第三、看视频、把孩子送进有外教的学校、先听中文再听英文等都可以代替“翻译”。 下期预告:孩子做错事情了,惩罚有用吗?
省流版: 先去听一下冷饭:冷饭新朝第七期播客“孩子的专注力好像不那么好,买一本专注力训练的书做一做,有用吗?” 新的佐料: 一、孩子的专注能力既需要能力正常的集中,也需要能够正常的转移; 二、有些孩子专注力问题的背后,可能是生理原因。ADHD多动症、鼻炎、过敏性鼻炎可能是共患病。 三、专注力问题就像发烧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请对症下药。 下期预告:在给孩子磨耳朵听英语音频的时候,需要一词一句地给孩子翻译成中文吗?
学科制和包班制,各有各的好处。虽然不能选择all in,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祝福各位孩子爱学校,爱老师,也爱学习。 下期预告:再谈专注力,问题还可能是鼻炎导致的?
省流版: 一、这样的家长多多益善,现在的娃太辛苦了! 二、幼小衔接该做的事情也不能躺平哒: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安全意识、尊重规则、认字识字、词汇量积累、读写姿势等等。 三、找一所和自己理念相近的学校。 四、小学低年级如果学习跟不上,首先考虑孩子是否有未被识别的学习障碍,比如谱系障碍、专注力问题、读写困难,计算困难等等,这时候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没有提前学习导致的。 下期预告:为什么有些学校每年都重新分班,重新安排班主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