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 文艺作品戴上贞操锁,我在新华字典里学习性知识

大家好,我们的第一期节目来了,很庆幸,我们这几个战术撤退的家伙没有选择放鸽子。 但我们又确实有些落后于时代,因为本期播客的话题,是一次姗姗来迟的“蹭热点”,当其他博主们已经将这个话题聊得几近透彻时,我们终于想起来,要不要也来说说这个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概念——“双洁”。 以“双洁”出发,我们聊了聊文艺作品的性撤退——没错,“性”这玩意也在撤退,而且力度似乎比我们三个还猛。但其实,在创作这件事上,撤退的也许不止是“性”这一个东西。 以下内容,建议18岁以下听众在家长陪同下收听: Part I 从《梦华录》的“双洁”热搜说起 00:00:45 从“到底什么是双洁”到“我磕的CP必须领证” 00:16:06 领的什么证?看脖子以下许可证! 00:27:01 我们别扭的性教育阶段 Part II 文艺作品的性撤退 00:36:34 我们也曾有过文艺作品的性解放时期 00:47:11 拒绝复杂,渣男biss Part III 万物皆可“产品思维” 00:55:11 表达失效,于是创作者成为产品经理 01:01:38 用产品思维考量四大名著 01:12:05 生活很累,别在电视剧里学做人 提及作品 影视作品: 《梦华录》 《爱情宝典》 《战神》 《还珠格格》 《情深深雨蒙蒙》 《梅花三弄之水云间》 《爱情宝典》 《战神》 《女囚》 《红蜘蛛》 《封神榜》(1990年版) 《红楼梦》 《红高粱》 《记得少年那首歌》 《美国夫人》 书籍或文学作品: 舒婷《致橡树》 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计划生育手册》 《新华词典》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本期插曲 Ryan Elder-Get Schwifty Billie Eilish-My Strange Addiction Blur- Stereotype

74分钟
99+
2年前

第0期 | 听三个没有工作的人聊聊工作,好像也挺有意思

这是一个不太正常的播客,你要小心收听。 它由三个在时代洪流里选择了战术撤退的中年男女及第三性别者创建,不算主流,有些神经,偶尔可能还挺愤怒。 我们什么都聊,社会、文化、情感、故事,务实和务虚,我们两头都想兼顾。但最主要的,是讲讲故事。 我们希望,在身份战术撤退的同时,让观点激流勇进。为这个世界,发出一些有问题的声音。 这一期,我们选择聊聊“待业”,因为它是我们三个人目前最大的共同点。 以下是一些内容空降点,希望能对你产生一些帮助: 00:00:07 逆势辞职,失去社会身份的我们如何介绍自己? 00:02:19 是的,如今还有文学青年卖房写作 00:12:19 是的,关于离职,我们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00:29:08 长期待业后,我们也怕被“去社会化” 00:47:10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我们都是不愿按时长大的人 00:53:35 但更糟糕的,是这个令人倦怠的社会 00:59:50 辞职的尽头只有重返职场吗? 本期提及人物及作品 作家 [中]马原 书籍 [德]韩炳哲《倦怠社会》 电影 [挪威]《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集 [韩]《我的解放日志》 [美]《闪亮女孩》 [美]《人生切割术》 本期插曲 細野晴臣-《住所不定無職低収入》 杨千嬅-《少女的祈祷》 伍佰-《挪威的森林》 后记: 录完这期节目的第二天,得知马原老师的儿子马格猝然离世。 马原老师身体一直不好。2008年,他被诊断出癌症时,宁愿放弃治疗,到云南山间生活。后来身体奇迹般转好。两三年前,他再次被查出癌症。这一回,因为有了花姐和儿子,他积极配合治疗。但谁也没想到,儿子竟先他而去。 马格今年13岁,是一个会用“搞笑”来衡量万物的有趣小伙子。 马原给他写的悼词,克制又深情。 “马格是我们的儿子,他的忽然离去带给我们无边的伤痛。但是同时,我们很为他骄傲。” “马格是个13岁的帅气的男孩,身高1米85,性格沉静平和。” “他的13岁的一辈子只有阳光快乐和美好。” 马原曾说,人生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劫难,但是结局得好。而我想象不出,马原这渡劫的一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结局? 本期主播:骨猪/Afra/丸内

64分钟
5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