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9. 最自由的自由职业,用自己的生活养活自己

持续开始做北京线下Circling之后,也开始慢慢遇见更多一圈一世界的听众。 偶尔会有朋友问,一圈一世界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什么时候会有新的一期? 现在写文章,录播客,都是兴致所至,有灵感了,就自然发生,并没有太多的计划。 正好,在北京线下遇见听众LiLa,邀请成为嘉宾,然后就顺流录制了新一期的播客。 希望你喜欢。 本期嘉宾LiLa是章鱼社群成员,Circling参与者,也是Circling复盘记录分享者。希望自己可以做自由职业者中最自由的那一种,也正在尝试用生活来养活自己。 在傍晚时分,我和LiLa坐在刚办完线下活动的瑜伽馆里,听着外面的风声,畅谈LiLa的爱好,生活和Circling。从吃饭,做饭,瑜伽,环保,手工,设计,装修到好多次Circling的复盘。我们慢慢的交换彼此内心想说的话,在风声中,感受流动。 借用播客结束时我们的对话: “只是我们已经来到这里了,我们已经在路上了,那就慢慢的走下去。” “我很喜欢这条路。“ 主要内容: * 想做的事情是,基本不生产,以创造为主; * 用生活养活自己 * 参加完线下Circling,我能“看见”了,周围的世界变清晰了。 * 8次Circling复盘 * 精分圈:自己参加的体验比Demo还好,独一无二 * 让话来找你:“我很会观察自己,但不太会关心自己” * 我又认识自己多一点了 * 人总是会有盲点在 * “他人眼中怎么能看见自己呢? * 发现了自己走神,也是在冥想 * 原来X冷淡也是X话题的一部分 * 原来保护壳也是真实的一部分 * 为什么看见别人紧张,我就不紧张了,我是变态吗? * Circling里看见了不费力的真诚 * 什么是连结感?原来连结感也是被定义的 爱发电上赞助

69分钟
99+
2年前

EP08. 来自Circling“老人”的新人体验和平等心

本期圈圈谈的嘉宾Robert有着很多身份,他是一位程序员,写作爱好者,“三明治”共写班的班主任,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客座讲师。去年9月,“新人”Robert和带领者Mint一起录制了这期关于Circling的新人体验的播客。 Robert从去年6月开始接触Circling,在节目录制时还算是一位圈圈新手。一年过去了,Robert也从“新人”变为“老人”,他的家属也已经成为了Circling带领者。 在本期节目中,Robert除了分享新人体验,还呼唤更加性别平等的社群生态,期待更多男性加入Circling。同时,也期待在内卷之外,圈圈之中,男性可以得到更多平等的关注。 Robert文章:心之所象 本期主播:Robert,Mint 主要内容: * Circling对新人很难 * 第一次参加完Circling很累,感觉说什么都不对 * 不想给人添麻烦,干嘛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 被看见,是Circling中一种独有的氛围 * 我平时挺开心的,干嘛要来Circling? * 来Circling之后,体会到不同层次的快乐 * 给新人的Tips1: 可以躺着,不想笑可以不笑 * 给新人的Tips 2: 找一个舒服的地方靠着 * 渐渐熟悉和自己脸部的相处,可以想不笑就不笑 * 参加Circling后,和父亲吵架时,开始可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身体里在发生什么 * 参加Circling后,和恋人相处更舒适 * Circling是鼓励大家去看见自己的感受,和身边人的感受 * 男性的脆弱时常无处安放 * Circling新人的性别差异 * 参加Circling后,我卖出人生中第一件商品 * 卖东西的人只管用力去卖,然后等着想买东西的人来买就好 * 在Circling里,真正体验到和人交流的乐趣 * 线下Circling更有温度 * Circling是真的很不错 * 写作和Circling,两者在内核上相通,并互相促进 * 万物皆可写 爱发电上赞助

92分钟
99+
3年前

Ep.03心理咨询与圈圈,两个小姐妹各有各的美

Circling,中文名“圈圈 ”,是近20年前咨询师Guy Sengstock和他的朋友们在美国火人节上无意创造出的一种团体活动,如今已经传播到40多个国家。经常听到第一次参加圈圈的新玩家把圈圈和心理咨询进行对比,这个话题也很吸引我一探究竟。那么本期我们就邀请到了章鱼觉醒社群成员,也是心理咨询师Leo, 一起来聊聊心理咨询和圈圈的异同。和大家一起看看,心理咨询和圈圈,这两位小姐妹,各自的美丽与忧伤。 本期主播:爱丽,Leo 本期主要内容Highlight: * Circling和心理咨询的部分不同点:谈话内容,效用,对创伤的处理 * Circling和心理咨询的部分相同点:自我探索,拥抱保护者 * 心理咨询类似一个无菌实验室,圈圈是一个普通理工实验室 * 心理咨询对来访者会进行评估和筛选 * 圈圈像线上Keep打卡,心理咨询像线下健身私教 * 底层逻辑:圈圈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心理咨询的动力学&精神分析流派需要看见冰山下面的部分 * Every moment, personal moment, meeting moment: 在圈圈中和一个人真正遇见的时刻 * 我们习惯说回到当下,但很少说回到过去/回到未来 * 心理咨询设置的强度,及多重关系议题 * 心理咨询&圈圈的界限和边界 * 无菌环境长大的孩子,通常更容易生病和过敏 * 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 * 圈圈随时你欢迎回来,拥抱保护者 爱发电上赞助

79分钟
99+
4年前

【第1圈】:我们政见相左,却互为镜像

【一圈一世界】是一个共享的播客空间,每一集,Circling的一位带领者都会邀请一位陌生人,进行40分钟的Circling。 我们会请参与者写下自己最近正在探索的1-3个有关自己的议题,但不要提前给我看,这样我们在Circling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印象。我们会请对方在Circling结束后揭晓这些议题,然后一起复盘,看Circling里冒出的那些片断,能跟这些议题产生直接或微妙的联系。 第一圈 2020.09.08 参与者:Emma SHOWNOTES 00:28 一圈一世界生日圈玩法 03:37 刚接触Circling的人都不太习惯讲身体和情绪 08:35 由于Circling的规则,Emma开始审查自己的表达 11:00 Circling是扁平的,不像心理咨询,咨询师不用袒露脆弱 12:04 Circling的规则是为了联结,却让对方紧张了,我会因此感到委屈、难过 14:48 “我说的话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Circling的精髓——来来回回相互触动的循环,自由表达,接受后果 16:44 Jess似乎是Emma的镜子,照出了“没有眼神交流,也能联结” 19:20 Emma 花了120%的精力在寻找感受、符合规则,有消耗感 22:15 Emma总想把Circling做对做好,但坦然面对这个“想”之后是愉悦的 24:20 如果做“错了”,会失望,会反思,把责任归咎到自己,很委屈 27:13 Emma似乎对喜悦的情绪不愿意承受太久,“美好的东西要我自己来结束” 29:11 Emma的3个议题: 焦虑、将他人视为他者、人和人的壁垒 29:33 庆祝是焦虑的解药 30:09 Emma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焦虑 31:45 Emma需要对群体有归属感,是否也要分享大家的焦虑? 33:12 Emma不焦虑会有负罪感,有责任为其他人减轻 35:40 Jess曾有的“左派拧巴” 38:00 Jess和Emma的隔阂又开始呈现——政见张力,不想靠近;但听到坦诚的评判又特别爽 42:42 Jess对评判的隐藏;借评判意识到自己的边界和坚持 45:00 出柜政治倾向,比出柜性倾向还要难 46:35 Jess和Emma各自的恐惧,也互为镜像 48:00 最终我们都希望不同道路间的平衡和张力越来越良性 49:50 “可能对方没有那么糟糕”——他者的融化 52:00 我对幸福的理解,也被Emma微妙影响了 54:28 如何报名当嘉宾 爱发电上赞助

56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