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漫漫,文学成为了人生航标,引导着作家小昌在跨越地理与心理的界限中寻找归宿。 五月中旬,北京有大量图书市集和线下作家见面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方和作家汇聚到北京,我自然不会放过寻找作家见面聊文学和人生的机会。这期「镜面反射」邀请到来自广西的作家小昌,聊在不同城市间漂泊的话题,及新书《世界扑面而来》。 在本期节目里,作家小昌和编辑胡泊,从小昌的广西北海经验、现实空间中的光亮与黑暗,聊到小说的文本特质及哲学悖谬,地域-经验-创作-价值,内容逐级延伸,最终谈到写作的根本目的——文学教育对人生的帮助。欢迎大家收听。 时间轴 00:03:29 没有选择的人生,被抛掷到某一个环境里 00:06:02 广西北海的“幻之光”,光线像炸开的水晶 00:08:30 文学在荒凉的环境中拯救了心灵 00:14:55 广西北海是一个不起眼的选择,一个躲起来的地方 00:20:33 叙事者刻意强调的假象。小说的文本特质 00:30:14 坚持和黑暗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一种悖谬 00:35:06 “鸟”是丰富的意向的集合。鸟的疯狂和神圣 00:49:10 三个点悖谬形成的无限循环 01:03:29 “圆堡”是特殊的社会结构。万家丽,胖东来 01:06:31 从广西“打传办”展开的 01:15:45 真正的人和支离破碎的人 01:18:20 文学教育有意义吗? 01:21:21 不要赞美无知。万法皆通 01:24:39 万书眼前过,片页不沾身 01:35:01 个体意识不足的情况下远离家族史写作 01:45:00 理科生的力学知识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01:48:30 跨越地域的迁徙生活。写作者的地理学 01:57:00 读书推荐 02:00:45 世界扑面而来 本期提到的作者和作品: 《群鸟》希区柯克 宫崎骏 《城堡》卡夫卡 《心灵捕手》加斯·范·桑特 《未来学大会》莱姆 《红死魔假面舞会》爱伦·坡 格雷厄姆·格林 《天才的编辑》 艾丽丝·门罗 石黑一雄 《坠楼的审判》 本期音乐: Muzzle-The Smashing Pumpkins 「镜面反射」 节目制作,声音剪辑,视觉设计:刘绍禹
母亲节来临之时,我发现我的母亲也是要过母亲节的。 母亲过去经历的故事,是最微观的勘探女性命运的窗口。这期「镜面反射」邀请到作家虹影老师,从她新出版的长篇小说作品《不死鸟》当中的女性故事入手,揭开一层层关于母亲、女性命运与家族纠结的层次。这不仅是庆祝母亲节的特别方式,更是对于母亲这一角色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在本期节目里,作家虹影和杨知寒、花城出版社编辑许泽红,从情节设计、悬疑营造、调动回忆的方式等多个角度,探讨一个令人着迷的自由文本,找到书写家族命运的可能。节目中关于美食和电影的部分开启对生活的热爱。欢迎大家收听并在评论里讲述你关于小说、美食和家庭史的故事。 时间轴 00:02:20 把母亲的秘密变成小说 00:07:00 在拍电影的等待时光里写一本小说 00:09:22 虹影小说对自己的影响 00:13:58 书写家族命运和被牺牲的女性,苦难成为养料 00:20:25 虹影小说给人物救赎的机会 00:30:03 图像记忆的心灵视角:摄影与画面感的交织之旅 00:36:29 一个令人着迷的自由文本,让你决定故事的路线与命运 00:45:49 日常生活中的“不对劲”感给小说悬疑和氛围感 00:55:00 童年在父母工厂给的大人世界,到了大学才第一次当孩子 01:05:02 “听馋了”环节,每个地方的标志是那里的食物 01:11:19 美食是一种潜意识里的知觉记忆,爱好美食是一种现代思维 01:28:45 回忆中扎着的刺变成小说人物,事件组合到人物命运中 01:42:33 读书的快乐,手上拿着一本名著能找到自己的真心朋友 01:53:30 对电影的爱好 02:02:20 “不死鸟”是女性内在的力量 本期提到的作者和作品: 萨特 玛格丽特·杜拉斯 《月光武士》 《作品第一号》马克·萨波塔 《跳房子》科塔萨尔 《一只绣花鞋》张宝瑞 《慢回身》 《坚如磐石》 艾柯 卡尔维诺 《雾都孤儿》狄更斯 《远离尘嚣》托马斯·哈代 《巴黎圣母院》雨果 《冰与火之歌》 《濒临崩溃的女人》阿莫多瓦 《可怜的东西》兰斯莫斯 万玛才旦 本期音乐: What’s Up?-4 Non Blondes 「镜面反射」 节目制作,声音剪辑,视觉设计:刘绍禹
春色如许,我除了出门看花,拍照,这个春天我还多了一项“雅兴”——我每天都会看看我爸妈发的朋友圈,看他们在同样的春天去哪里旅游了。凝神观看爸妈朋友圈的照片时,有那么一个瞬间我突然感觉到,我爸妈现在的精神状态是如此健康,连他们的穿着都比以前时髦了。 有退了休的父母,春天就好像总是更属于他们的。这期「镜面反射」邀请到了作家陆源和淡豹,聊一期关于父母长辈和童年成长的话题。 陆源在广西南宁长大,后来到北京读书、生活至今,与长辈的联系多依靠电话、微信等远程即时通讯方式。他最近写了一本书叫《昨晚,妈妈打来电话》,我们从陆源和妈妈打电话联系的频度这个话题开始,观察母亲与子辈脱节而又相连的生活,与陆源和淡豹讨论家庭纽带的变迁,品寻我们关于童年的记忆和惨痛的青春花朵。本期播客,人文细思与亲情话题交织,开启一场跨代思考的旅程,欢迎大家收听和在评论区里讲述你自己的关于父母和成长的故事。 时间轴 00:04:43 给妈妈打电话,重要的不是频度而是力度 00:09:57 half brother可能是我自己? 00:17:52 想回家时,妈妈变成门神,是对孩子的要求 00:20:30 学生时代的读书优势在毕业的那天起立即作废 00:25:28 童年在被误判了才能的赛道上,既不能获得长期原谅,也不是过早放弃 00:36:00 有个朴素的情感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妈妈能够认可我的道路 00:43:30 陆源小说的语言风格 00:47:48 亨特式面瘫和更加诡异难缠的贝尔式面瘫 00:55:01 如何在小说中构建父母的形象和情节 00:58:28 父母在交流时总有一些事是父母性格的突出表现 01:07:03 母子之间的张力。妈妈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01:12:30 “金风未动蝉先觉”和陆学阅读史 01:18:20 创作发生学,为什么写父母 01:26:00 一个“无”的东西无需去论证 01:36:00 被选拔出的围棋童年 01:42:20 不存在一个总是输棋的绝世高手,围棋是竞技项目 01:49:04 天才儿童、诱发身体的潜力,是当时的社会气氛 01:58:20 世界读书日推荐书目 02:01:34 昨晚,妈妈打来电话 本期提到的作者和作品: 布鲁诺·舒尔茨 卡夫卡 拉伯雷《巨人传》 塞利纳《死缓》 《红楼梦》 《小山和小山之间》 《童年兽》 《南荒有沛竹》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波拉尼奥《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科辛斯基《被涂污的鸟》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恶童三部曲》《不识字的人》 吉原真里《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 本期音乐: Time-Pink Floyd 「镜面反射」 节目制作,声音剪辑,视觉设计:刘绍禹
时间来到三月底,积雪覆盖的北京像刚发生在昨天,春季的花粉过敏就已袭来,季节让看起来有整个世界那么大的北京又乘以四。但我们发现,身处越大的城市,人们就越容易落入窄小的环境中狭路相逢,蜂巢式的公寓隔墙有耳,职场上的酒局、会议让人难以脱身。我们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卡在一个桌子这么大的空间里当着现代人。 这期「镜面反射」邀请到北京城市作家小珂,和从南京来北京出差的图书编辑王怡,三人共享奇妙的都市篇章。 小珂在北京胡同长大,居住环境和胡同形成的邻里关系,是「镜面反射」首先想问的话题。北京不止是胡同里,现在到处林立的公寓楼,看起来像独有的天地,却因为劣质的隔音,住楼房也像住大杂院,“隔墙有耳”成为必然的生活环境。小珂新出了一本小说集《龙虾,龙虾!》,当中有的故事讲青年租房时遇到的隔音问题,有的故事讲城市里逃不脱的酒局,当一个逼仄环境成为完整社会,最小单位的空间四周传来纷繁杂音,这时我们会如何应对?自身和环境不可调和的关系,因为过于切身,这是个一旦开启就收不住的话题,三个人在「镜面反射」讲了诸多故事,欢迎大家收听和在互动区留言。 时间轴 00:02:49 北京之旅:从三环到北四环到海淀区的边陲 00:08:47 胡同里的声音与秘密 00:17:27 音乐声变成陪伴感:隔壁邻居的钢琴演奏 00:25:58 酒局与职场:工作中的不得不参加的应酬 00:33:21 职场新人与老手的酒桌大战 00:41:17 任何“局”都会伪装成一项让人沉迷的娱乐 00:51:58 工作与自由抉择:企业文化与文学行业的对比 01:01:35 新人困惑:如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01:04:33 一个玻璃会议室的“局”:职场沟通与人际关系 01:10:34 书法音乐:兴趣爱好是生活迷雾中给自己的一块光 01:26:22 家有小猫 01:31:42 聊聊小珂的小说集《龙虾,龙虾!》 本期提到的作者和作品: 《变形记》 《给父亲的信》 《龙虾,龙虾!》 老舍 王朔 小珂 卡夫卡 本期音乐: City Of Blinding Lights-U2 「镜面反射」 节目制作,声音剪辑,视觉设计:刘绍禹
每次盼春节假期,假期来了又是一晃而过,「镜面反射」第一期邀请到读书博主、图书编辑程陌,一起聊聊这个刚被我们晃过去的春节。 从前在没做播客时,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为刚过去的假日时光、人生节点记录出一个具体的内容。叫它日记也好,幻灯片般的片刻留存也好,现在有这个播客了,我就能留存下发生在2024年春节的这段记忆。稍待几年后再回过来听这期,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像从相册中抽出一张相纸,看从前的样子。 这期节目我和程陌先交流了去年各自崴脚的经历。做一个走路不看脚下的人,好像才是当了一个现代人,我们或轻或重地崴过脚之后,更留意周边的真实环境了,而不仅仅带着概念化的思路行走在外。 我们还聊了各自的春节,关于家人、独处、生病,还聊了春节期间看过的几部电影。我们从极度趋同的大众过年方式里,找到些只属于个人的假期体验。本着对大众传媒的兴趣,我们还聊到公众看待春节档电影产生的症候。 嘉宾程陌的B站主页「不止有书籍」:https://space.bilibili.com/1422294?spm_id_from=333.337.0.0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者和作品: 《怪物》 《热辣滚烫》 《第二十条》 《花束般的恋爱》 是枝裕和 坂元裕二 贾玲 坂本龙一 本期音乐: Aqua-坂本龙一 「镜面反射」 节目制作,声音剪辑,视觉设计:刘绍禹 时间轴: 00:03:25 关于崴脚的经历,崴脚是怎么改变人的心情的 00:15:00 杭州和绍兴的地铁治好了我的脚 00:24:34 年三十上午家里老人住院,这个年过不成了 00:27:26 大年初三高烧38度5 00:29:36 独居时刷手机身处大社会,出门回到小社会 00:42:01 《热辣滚烫》激发起最大的社会反响 00:49:58 自己演自己的演员 01:06:07 是枝裕和在《怪物》里和编剧坂元裕二的关系
他人作为镜子,我们从中看到自己。同时我们自己也是他人的镜子。这个意象吸引了我。无论播客,还是微信、视频通话,人们是通过电波、声波、信号进行交流,可是一旦想到镜子,一个更能具象化人类交流的意象就出现了,就是光波。 人与人互相交流,就像让两面镜子面对面。一束光发出来,从一面镜子弹射到另一面镜子,然后再弹射回来。两面镜子之间有无数光波无限反射、互相作用,这正是人和人交流时的概念化的图示。 这里是播客“镜面反射”的发刊词,我会介绍栏目名称和头像的起源,以及我为什么要做一档播客。 本期节目提到的: 雅克·拉康 安迪·沃霍尔 《导读拉康》 《我将成为你的镜子》 本期音乐: Hostiles-Damon Albarn 「镜面反射」 节目制作,声音剪辑,视觉设计:刘绍禹 时间轴: 00:01:52 毫不犹豫地抽身离开了过去的全部生活 00:03:04 我们的形象通过他人的目光作为中介 00:04:49 新的流行文化造就新的社会关系 00:06:03 手机屏幕是镜子 00:06:40 男性是可以佩戴粉色的 00:08:13 每期对谈嘉宾的话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