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一件商品时,你能分得清是“需要”还是“想要”吗? 在一个商业社会里,任何坚持一个人可以很有道德,同时仍很穷的观点都是没有市场的。金钱携带着一种道德品质:它的存在体现了拥有者的美德,它被提高到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的高度,这种幸福是能够通过购买一系列永远都在变化的消费品来实现。对消费社会的批判也许更加公允地是针对由于产品的宣传手段而导致的我们扭曲变形的需求。广告绝对不会提及:一旦我们拥有了某个东西,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停止喜欢它。消费控制怪圈“想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诱惑,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 这期节目我们通过广告学谈论了一些消费心理:广告学就是拿捏人性。从618活动开始谈到了“损失厌恶”、“信贷机制”;由vintage潮流谈到二手交易市场,我们提倡延迟满足,呼吁尽快建立更加诚信合规的二手交易市场,希望社会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节目中还分享了为找到投资和消费的平衡边界的个人体验,谈到男女消费观的差异。我们发现,当目标成为手段,爱好成为执着,自己就被束缚住了,带着欣赏的心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反而做得更好。 消费者社会“活在当下”,诱惑,炫耀未曾经历的奇景,承诺前所未有的体验,贬低已经尝试过的一切,才是最有效的。但宣传中很少提及,所有的物质产品与感情事件的巨大能量相比,在影响我们的幸福水平方面具有极为有限的能力,真正深刻的美是不能被占有的,你只能欣赏它。清空杯子,方可注满,尝试使用具体的愿望去抵抗虚空的消费。 【主播】biubiu、dengdeng、苍狼 【本期要点】 01:24 6.18怎么过? 04:19“损失厌恶”是什么?信贷机制如何进入日常消费? 18:55 如何看待vintage和二手交易市场? 33:12 如何看待男女消费观的差异? 42:12广告学是拿捏人性,而不是男性和女性。 48:34 写下长期和短期的愿望清单来抵抗虚无的消费。 60:08 如何看待当下“健康生活方式类”支出? 67:55 尝试使用“腐败”化去解释争议化的交易行为。 74:28 如何看待“极简”生活方式。 76:25 结语 【本期提及】 书籍: 《金钱不能买什么》 迈克尔•桑德尔 《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 齐格蒙特·鲍曼 《我们在为什么样的广告买单》 罗伯特·希思 《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 齐格蒙特·鲍曼 《男性的衰落》格雷森·佩里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播客:奇想驿 by 产品沉思录 视频: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Ray Dalio《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本期音乐】 100 Degrees, by Rich Brian Paper Planes, by M.I.A. Slow Down, by Mac Ayres
我们自出生就已经身处消费社会了,儿时的记忆除了每年暑假的《还珠格格》,你有没有注意那些穿插其中的广告呢,我们无需学习,脑白金的广告语已经深入人心,你觉得广告与你无关吗?事实上,广告的潜移默化渗透在消费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甚至不会主动思考广告怎么影响了我们,而广告的成本也蕴含在商品价格中,我们无处可逃;在互联网社会,消费的浪潮扑面而来,作为个人我们似乎很难抵制消费主义,那为什么不去主动学习,了解我们个人如何被塑造成消费者,进而在消费中主动、有意识呢?我们不能只站在那,任凭消费的浪潮冲向我们,我们可以学着向前奔跑。 在生产者社会,穷人是失业者,如今,穷人是不消费的人,在“消费主导经济复苏”的鼓吹下,社会“流水线”上的千千万万个我们被模糊了个人价值,只能用消费来填补自己被工作剥夺的创造力和创造欲。消费社会中,快节奏,商品化,娱乐化不允许人们产生无聊感。从失业到过剩,个人不仅在工作中被消费,也在消费中被消费。 消费本质来说意味着消耗和占有,拥有它,你的欲望被满足但也无法再被其唤起,只能不断购买来获得新鲜感和满足感。而真正深刻的美是不能被占有的,你只能欣赏它,这才是要真正发掘的。 希望大家都能去爱具体的事,去爱具体的人,去爱具体的自己,然后简简单单爱世界。 【主播】biubiu、dengdeng、苍狼 【本期要点】 福特创造的“流水线”与消费主义的形成有什么促进作用? 钻石只是建构了女性的消费观吗? “计划报废”跟今天的保质期有什么关系? 生产者社会和消费者社会有什么区别?又如何影响人们? 随处可见似乎又隐形的广告对我们的消费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会从博主的视频分享中跳转到淘宝? 曝光效应在广告中的作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有何影响? 脑白金广告和步步高哪种更有成效?我们可以避免广告的影响吗? 消费就是陷阱吗,我们可以做什么样的改变? 我们是真的想拥有这件商品,还是想成为拥有这件商品的人呢? 消费似乎是为了自己的hole,而剖析自己似乎更难?你在用消费解决什么问题呢? 【本期提及】 书籍: 《国富论》 亚当·斯密 《身份的焦虑》 阿兰·德波顿 《金钱不能买什么》 迈克尔•桑德尔 《消费社会》 让·鲍德里亚 《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 齐格蒙特·鲍曼 《我们在为什么样的广告买单》 罗伯特·希思 播客: 得意忘形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5e74543a418a84a046c4e5b9?s=eyJ1IjogIjYwYzg5M2E1ZTBmNWU3MjNiYjI5YmYyMyJ9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5e74543a418a84a046c4e5b6?s=eyJ1IjogIjYwYzg5M2E1ZTBmNWU3MjNiYjI5YmYyMyJ9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5e74543a418a84a046c4e59e?s=eyJ1IjogIjYwYzg5M2E1ZTBmNWU3MjNiYjI5YmYyMyJ9 奇想驿 by 产品沉思录 寻觅意义:做一些渺小而伟大的事情 - 奇想驿 by 产品沉思录 | 小宇宙 - 听播客,上小宇宙 (xiaoyuzhoufm.com) 视频: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本期音乐】 Price Tag,by Jessie J 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by 冯曦妤 Nuvole Bianche, by Ludovico Einaudi Young And Beautiful, by Lana Del Rey The Other Side, by Conan Grey
I know you love me, but do you like me? 伯德小姐问妈妈,或者同样地,我们可以反问自己对母亲的感情,作为女儿,在母女关系中我们的答案似乎是:I love you, but I don't like you. 上期节目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爸爸总是宽容,对妈妈却更想索取?波伏瓦写道,女儿们目睹了母亲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一味地自我牺牲,于是十分激烈地反抗自己的母亲,她的女儿们都不想步入她的后尘。我们通过母亲折射自己,我们爱母亲本身,却不爱她的身份。 女性根本的关系——母女关系,这也是费兰特作品中时常提及的话题,她说一个人要在不失去母亲的情况下,脱离她,成为一个像母亲,但又完全不一样的人,这是每个人,尤其是女人,要面临的艰难挑战。作为母亲的女儿,无论是步入后尘亦或逃离,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莱农来说,母亲像压在自己身上的石头,保护的同时又受到挤压;母亲于我们来说,一出生就在那,身份大于本身,母亲是旧经验,注定要抛却的旧经验,来孕育全新的我们,子女可以逃离,母亲的远方又在何处呢?我们通过母亲观察自己,但母亲身上的痛苦、伤疤、隐忍、付出却是我们拒绝主动关注的部分,也许是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为母亲裹上衣服,粉饰太平的同时也给自己布下枷锁,抗争母亲,也是抗争自己的局限性。 节目中我们说出了观察到的妈妈的故事,那些牺牲,委屈让我们不安,思考自己能否成为一个母亲?作为母亲的女儿,作为女性,我们对于生育的想法,有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爱后想要延续的;也有为因为母亲对家庭的辛劳对妻子、母亲的身份深深地感到恐惧,害怕失去自我的;有渴望体验妈妈的,也有完全无感的,这都是真实的情感和顾虑,也是没有答案的,也许就像费兰特说的:“作为一个当代的女人,我能不能让我的女儿爱我,我爱她们,但不用牺牲自己的全部,也不用因此痛恨自己。”但作为女儿,能否把抗争的力量转为扩张的力量,带着母亲在我们身上的印记向外伸展,也许是我们一生要探索的课题。 【主播】biubiu、dengdeng、苍狼 【嘉宾】蒸蒸 【本期要点】 01:56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莱农母亲的形象,既对女儿有深沉的爱与希冀,又在某种程度上嫉妒女儿; 07:04 对母亲的缺陷感到羞耻,作为女儿对母亲是疏忽的; 13:03 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要走出舒适区,长大后开始理解母亲的困境,开始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并得到母亲的理解 19:39 从母亲身上习得的最宝贵的品质和经验,我们同母亲互相影响,父母也是要教育的; 27:03 害怕和自己的母亲某方面相像,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想要摆脱母亲的影响; 35:01 看到妈妈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学习她! 40:45 她们已经失去了女性特征,她们的身体被消耗了,她们的身体越来越像她们的丈夫、父亲,看到母亲的脆弱; 51:34 女儿是天生厌恶母亲的,母亲是你不想成为的样子,一旦母亲死亡后,女儿会经历非常巨大的心理创伤 54:00 我们要不要成为母亲?对成为母亲的恐惧或渴望; 58:12 预想最恐怖的事情之后还是想尝试成为母亲; 62:38 不想生育的人:害怕生育的不确定性,对生育没有渴望,害怕自己不能成为优秀妈妈; 66:40 做80%的妈妈,完美的妈妈一定在别的方面是欠缺的; 73:59 妈妈想让女儿生儿子,不想让女儿经历自己的痛; 83:01 家庭内部的分工需要轮动,育儿的形象不止一种; 90:01 母亲不一定是一个榜样,一个女儿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母亲女儿的时候,也会变得特别刚强。 【本期提及】 书籍: 《那不勒斯四部曲》 埃莱娜·费兰特 《回归故里》 迪迪埃·埃里蓬 播客: 喷嚏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62e5496e11ff9a9f9a9931?s=eyJ1IjogIjYwYzg5M2E1ZTBmNWU3MjNiYjI5YmYyMyJ9 随机波动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68c04f00cdaa20dffcfba8?s=eyJ1IjogIjYwYzg5M2E1ZTBmNWU3MjNiYjI5YmYyMyJ9 影视:《我的天才女友》 采访: 女性写作:暗礁与突围 | 陈英x张畅https://www.douban.com/note/818267820/?_i=2249315WjNFYm5 埃莱娜·费兰特 2020年接受26国读者集体采访 (Elena Ferrante:Parlate con me)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795673/ 【本期音乐】 In Spite Of All,Max Richter In Remembrance Of You,Max Richter Whispers,Max Richter
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尝试聊一个话题——母女关系,希望从女性、女儿的角度更真实地理解母亲这一身份、这一处境,看见母亲背后的她,解放母亲也解放我们自己。 《爱的艺术》中提到,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母亲和孩子的分离,在这个阶段,母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据此,我们结合电影《Turning Red》谈论母亲和女儿的“分离”,由此引发了疑惑:“无私的母爱是存在的吗?”,《最好的决定》和《成为母亲的选择》给出了一种角度:可以把母女关系看作一种人际关系,不要把母爱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不强求但可以尝试,在自爱的基础上探寻合适的母女关系。 “女人即母亲。”这句话简洁地描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个跨文化的假定事实:女性不仅是孩子们的主要照料者,她们本身就是母亲。在如今凡事都讲究思辨的社会环境中,生养之事仍被框定成一种女性的议题。结合对《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理解以及对母亲的观察,我们产生追问,“女儿是带着母职出生的吗?”、“母亲们对不婚育的选择是否是失去想象力的,催婚也许是母亲所能想象到的可纠正的参照?”,“敬爱妈妈和坚持自我一定是矛盾的吗?”,借用上野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就不应该去追寻‘什么才是正确的’,而是应该思考‘这些人究竟希望什么才是正确的’”,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叙事,真实的发声,也许我们可以尝试这种解决方案:和妈妈在母亲节这天,互相对彼此说“我不是你,但我依然爱你”。 最后,想对妈妈和女儿们说,不要再去做谁的影子,自私起来吧!你们是那么的强大又美丽,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把人还给人,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从女孩成为母亲,会有千千万万个我们...... 【主播】 biubiu、dengdeng、苍狼 【本期要点】 02:00:“分离”是一项关于“爱”的艰巨任务。 14:05:与其追问母爱是否是无私的,不如把责任感作为爱的基矗。 18:30:“重男轻女”包含着对死后生命无法延续的恐惧。 23:53:从自我的需求出发,寻求新的叙事,告诉自己“鱼不会飞翔,鸟儿也不必再潜回海里”。 26:25:“把母女关系当成一种人际关系”,尝试把纸条从“锅里”拿到妈妈面前。 36:04:不止王女士“刚强”,为母则刚! 44:08:为什么给“爱”和“母性”赋予象征性的价值并将其推向神坛? 50:30:生物学如何看待“母爱”以及社会对“母爱”的期待。 52:51:男性面对的仅仅是生存价值的要求,而对其生育价值的要求则是“做过即优秀”。 55:11:婚育这个选项也许是母亲所能想象到的“可纠正的参照”。 60:55:从“我不是你”开始,成为更好的自己。 61:41:结语:对母亲的要求也不要太过神话,允许母亲首先是她自己。 【本期提及】 书籍: 《爱的艺术》 艾·弗洛姆 《厌女》 上野千鹤子 《最好的决定》 梅根·多姆(编) 《成为母亲的选择》 奥娜·多纳特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上野千鹤子 《女性与权力》 玛丽·比尔德 播客: 海马星球https://seahorseplanet.net/podcast/性别即种姓/ (建议看这期的shownotes) 宇宙乘客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54456a042a792063f1454f?s=eyJ1IjogIjYwYzg5M2E1ZTBmNWU3MjNiYjI5YmYyMyJ9 电影:Turnning Red 视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的深度访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54y127St?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本期音乐】 Dream 3 (Short Edit) , Max Richter/Ben Russell/Yuki Numata Resnick Gymnopedies 1, Erik Satie
人格类型和喜欢的书籍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从书中窥探内心,探索自我,dengdeng提到“为何不去读和自己相同人格特质的名人传记?”因为你们往往会有相似的思想及天赋。我们不仅可以把书本当成一个我们可以认出自己的世界,也可以看作一个幻想的空间,通过作者的文字一起经历,读完书后长叹:这本书就是我的故事。 我认同毛姆的“你才是对你所读书籍的价值的最终评判者”,去读书中的文字,产生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才是唯一真实的。读书也需要契机,跟书也和解吧,读你所爱读的直到你爱上阅读。 书籍是庇护所,是一种应对世界这种毒药的方式,让我们在直面现实时有路可退,让我们在其中活下来,但同时书籍不至于让我们在现实中迷失自我,读书让我们保持思考,混沌中保持清醒,现实中保持开放。 通过回归故里,我们意识到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被所谓的“命运”裹挟,在我们奋力到达界限另一端的时候,我发现只要我们仍有一天关于生长之地的记忆,便不能心安理得地拥抱现有的一切,但我们注定要伴随着与故乡的割裂感去过自己的人生,是荣光也是代价。 biubiu说到:要相信融会贯通的力量,埃科也说过:文学里没有全然私人的东西,书会彼此聊天。通过读诗在心里种下一个种子,感受“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陈以侃提到:“大多数人都是别人。他们的想法是别人的意见,他们的人生是学样,他们的激情是一句引文……只搬运雨水是不够的,没人想要你下山从皮毛里绞出的那点墨汁,你必须长出自己的斑纹来。”在别人的句子里写自己故事,当你读过某个故事,你的世界就和之前的世界有所不同了,希望我们都能长出自己斑纹! 四月是让人期待的春天,可是今年的四月是让我们深感无力的一个月。难过、紧张、无力、质疑,太多的情绪混杂在一起,计划推迟、行程打乱,四月好像就要这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所以,这一期节目就这样诞生了,既然不能出门,那就去读书吧!虽然我们不能在户外尽享无限春光,但希望我们都能在四月做快乐读书郎。 【主播】biubiu、dengdeng、苍狼 【本期要点】 01:05 如何开始阅读的? 09:32 读你爱读的,直到爱上阅读…… 11:50 分享迪迪埃的《回归故里》 15:32 《回归故里》用鲜活的生命提供了一种处理“与故乡割裂感”的路径。 21:05 关于“阶级归属”的讨论:对“特权“保持警惕! 23:40 是什么限制了人生的可能性和想象力?个人选择也许是社会集体决定论的结果。 26:09 同样的文凭对于拥有不同资源和掌握不同信息的人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 31:30 所有的人都做了同样的选择,大家都不上了,打个工,再嫁个人呗…… 33:46 不慌不忙,不争不抢是否可以过好这一生?从周国平的自传中获得慰藉 39:24 “命”里缺行动力怎么办?《小狗钱钱》愿望清单帮你理清目标,不断突破自我 46:55 是你决定了你的MBTI,而不是MBTI决定你,抓住自己的优点 49:05 别难过,我们还有诗歌:来读佩索阿。 51:21 《我将宇宙随身携带》:什么是爱? 51:49 《惶然录》:梦想 52:09 《不安之书》:让我们像旋转世界的花间尘土。。。 52:50 《坐在你身边看云》关上窗户,点燃灯盏,我不再读什么,也不再想什么。。。 53:15《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我的心略大于宇宙 57:25 《死亡诗社》:Seize the day, because tomorrow we'll be dying…… 58:00 结语:阅读是避难所,是无聊生活的调味剂 【本期提及】 书籍: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毛姆 《回归故里》 迪迪埃·埃里蓬 《乡土中国》 费孝通 《我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 周国平 《小狗钱钱》 博多·舍费尔 《我将宇宙随时携带》 费尔南多·佩索阿 《坐在你身边看云》 费尔南多·佩索阿 《不安之书》 费尔南多·佩索阿 《惶然录》费尔南多·佩索阿 迪迪埃采访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f4y1e7ue/?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6 电影:死亡诗社 笔记工具:flomo(每日回顾功能!) 【本期音乐】 Dead Poets Society (Final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性格有隐隐了解,但没有系统地去想性格对我们个人的成长起到了哪些影响。有人喜欢独处,通过独处感知自我,获得充实和能量,有人喜欢聚会,他们热情积极,从交流中得到能量的输入;有人敏感喜欢计划,有人乐观喜欢创造,性格可能会超脱环境,指引我们去做出特别但不奇怪的独属于我们的行为。MBTI性格测试可以给我们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知道自己的性格特点,并且你不是这个性格唯一的人,也有很多同行者。 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沉浸其中,我们需要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去观察,性格测试可以作为一个工具帮助我们观察自己,发展自己性格的优势,对于一些不足可以尝试改变,知道自己的性格缺点也能帮助我们成长,人格类型只表示我们的倾向,不代表能力,不要被某种人格框住,利用工具而不是被其束缚。 本期节目我们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也邀请了身边的朋友来分享,主要聊了INFJ、INFP、ENFP、ESFJ这四种人格:INFJ的价值观难以捉摸,可以厌世的同时又关爱他人,有人说,INFJ是水面漂浮的一片落叶,静静随动,不被察觉地恐慌着,随时准备隐身去消化但又随时准备爆发生命力;而INFP像是自由流动的水,随着成熟慢慢汇成一汪深潭,安静而包容,对于他人,INFP的态度是“你永远也没法到达我这里,但是我却可以划着船到你那里。”ENFP则是莫名的治愈力,无孔不入的感染力,童话般的浪漫主义,带给身边人能量。ESFJ像安全的港湾,只要你需要,动荡的小船可以随时停放,ESFJ可能不会甜言蜜语,而是在历经风雨后,给你递上一杯温热的茶。 性格只是人的一部分,我们相信性格是流动的,也不必太拘泥于分类和解读,人生的道路很长,我们可以在这个漫长的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成长。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在听的你吃好喝好,保持思考! 【主播】 biubiu、dengdeng、苍狼 【本期要点】 00:53 MBTI人格理论 04:30 如何看待INFJ的性格特点 11:52 如何看待INFP的性格特点 17:42来自ESFJ的投稿:务实&唯物主义 29:19 不同是亲密关系的秘诀的吗?INFJ如何看待亲密关系? 35:20 INFP真的在亲密关系中易“上头”吗? 38:40 INFJ的理想主义“友情” 40:08 面对好朋友INFJ的push,INFP如何冲出悲伤水坑? 48:50 来自ENFP的投稿:热情乐观&洞察力 64:11 来自好朋友INFJ和INFP的观察:爱和平的ENFP=“老好人” 67:30 ENFP与INFJ的友谊,随性vs规划 70:55 如何撕掉“老好人”标签 75:24 INFJ、INFP在生活中如何“影响”与“被影响” 90:55 来自INFP的投稿:永远被大自然打动 104:33 性格是流动的,敏感的人需要“正反馈” 106:30 INFP的共情和表达,是敏感的,更是热烈的 110:42 INFP是业余的王者、也是完美主义者,很爱大自然! 115:20 结语:你不是这个性格唯一的人,有很多同行者,把自己放进对的环境或人群 【本期提及】 MBTI性格测试链接: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 b站动画up主:哎呦动画
欢迎大家来到吃好喝好。 春节过后,我们开始实践自己的梦想清单。今年的关键词之一:身体健康。先从配置保险开始,这期节目我们聊了各自买保险的经历,谈到对保险的认知变化、保险知识的获取渠道以及基本保险保障体系的配置思路。 保险它是反人性的,它的特点是,需要现在支付,但回报却发生在一个特别不愉快的、希望自己永远都不会用到的未来。 保险它是来兜底的,它的作用是,当身体健康处在某一种糟糕的情况下时,给予自己说出一句“幸好”的勇气。 保险它可以作为学习理财的第一步,医疗险用来报销治疗费用,重疾险覆盖大病休养期间的其他支出,二者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替代,共同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在这里谈及保险并不是要宣扬什么,而是从我们自身出发,真诚地分享我们对保险的认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一起探讨,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希望大家主动学习,主动了解,以开放的心态和充足的知识对待和评判未知的事物; 我们希望在听的你,吃好喝好,保持思考。 【主播】biubiu、dengdeng、苍狼 【本期要点】 01:40聊一下为什么想录播客? 03:48分享各自买保险的经历 11:20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接触保险的? 21:00重疾险和医疗险有什么不同? 29:05买保险看重什么,价格,稳定性,续保能力?重疾险的保障期选终身还是固定期限? 37:31投保前要不要体检? 40:05健康告知重要吗?隐瞒了会怎么样? 43:05拒保会影响下一个产品的核保吗? 48:30买好几份保险会都赔付吗? 50:30保险公司破产了这个合同怎么办?会出现理赔不理的情况吗? 52:20惠民保要不要买? 58:30身体健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幸福程度和财富程度。 【本期提及】 书籍: 《贫穷的本质》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罗新 公众号:关哥说险 播客:保持通话 【本期音乐】 Wi Ing Wi Ing,by HYUKOH Tomboy,by HYUKOH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