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到自然里做客

在北京郊区,城市与荒野之间的里山地带,有着北方乡村典型的气候与风貌。夏日虫鸟飞鸣,冬季寒冷寂寥。这里有三万左右人口,人少,年轻人更少。但与自然的距离很近。八年前,长角羚 蚊滋滋两个八零后年轻人决定离开城市,搬来里山。 今年已经是长角羚与蚊滋滋在里山生活的第八年。 在城市生活长大,有生物学专业背景的他们,顺其自然的来到里山,开始了与自然为邻的生活实践。他们给自己的农家小院命名为“盖娅·沃思花园”,种植蔬菜与水果,顺应四时,日出而作。 到自然里做客,不是把土地当作可攫取的资源,也不是田园牧歌的悠然幻想。而是躬身土地,去劳作,去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缺水,土路滑坡,被虫蛇叮咬,蔬菜种植,小羊“越狱”,建造生态旱厕......经过这些乡村生活的琐碎杂事,他们逐渐建立了与土地,与这个社区的连结,也在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进行农耕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可持续的耕作方式。 “土地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而我们就是这个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本期小酒馆,我们有请《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八〇后知识农夫”长角羚和蚊滋滋,来聊聊他们的里山农耕生活。 书籍介绍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记录了拥有生物学教育背景的“八〇后知识农夫”长角羚和蚊滋滋在北京东北浅山地带的7年农耕生活。在看似平平无奇的北京城郊近野、听起来干枯冷漠的北方山坡沟谷,隐藏着爆棚的野性机密与生命故事——只要你保有对自然的敏感与惊奇之心。全书分为“里山技”“里山食”“里山客”三部分,以350多张彩版手绘、180余张照片,分享11类半野生活技能、107种动植物观察,还穿插有“大鹅历”“大地菜桌”“里山食物历”等十一组视觉饱满的“野性通讯”。 —————— 本期嘉宾:长角羚、蚊滋滋 盖娅·沃思花园主人,毕业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作者。 —————— 本期主播:蛋黄酱,梁梁 —————— 本期节目是“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月”8月9日线上直播活动录音。 ——————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02:47 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去自然里做客 04:20 土地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而我们就是这个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13:48 带着伦理视角去看待土地和生命系统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彼此相连 19:04 户外劳作,谈审美有点奢侈 22:16 用收集雨水,解决用水困难问题 25:46 自造旱厕!迭代了三个版本的生态旱厕有啥不一样? 30:28 垃圾分类,可持续生活的重要实践 34:53 虫子们也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在努力呀! 41:01 在乡村租用占地30亩的院子,需要多少钱? 47:05 沃思花园的收入结构:农产品自给自足,夏令营活动旨在自然教育 53:35 与自然握手言和 01:01:19 回到土地上生活,首先,对自然要有谦虚的态度 —————— ↓↓↓一条不重要通知↓↓↓ 小酒馆已经上线爱发电平台! 欢迎为小酒馆发电,支持我们的创作~ —————— 关于我们 「宇宙尽头小酒馆」是一档生活观察类播客,由互联网从业者蛋黄酱、前纪录片制片人梁梁发起及主理,我们关注工作、职场,也关注互联网、流行文化,关注城市,也关注城市中的独特个体,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瓶座,敲钟工 找到我们的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80分钟
1k+
2年前

052.放下狗屁工作,一起合理摸鱼!

996,内卷,向上管理,绩效汇报,季度KPI,双月OKR...... 打工人拧个螺丝,为什么这么崩溃? 明明是体面光鲜的工作,你为什么还要抱怨? 既然工作那么不开心,你为什么不辞职? 要解答以上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工作,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狗屁化"。 狗屁工作(bull shit jobs)一词,由人类学家大卫·格雷博在2013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简短来说,即工作的毫无意义与无价值感,无论这份工作高薪还是底薪,体面还是不体面,都无法让你获得精神的满足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只是在这份不喜欢的工作上,白白消耗生命。 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影响力和轰动性,大卫·格雷博以该文章为基础,扩充成书,从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技术进步等视角,结合丰富的调研材料,系统性论述了狗屁工作如何产生。 如今,这本书终于出版了简体中文版:《毫无意义的工作》。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现代工作的悖论": 1.大部分人的尊严感和自我价值感与工作谋生息息相关。 2.大部分人憎恨自己的工作。 我们的生活情景通常是,我必须有一份工作,不管这份工作具体做什么,也无论赚多少钱。做喜欢且有价值有社会意义的工作?那更是一种奢望。 工作不再是手段,工作变成了目的,工作成为一种道德,几乎成了现代人的唯一评判标准。 大部分情况正如科幻美剧《人生切割术》中所体现的现实性,"我们必须"把'我'抹掉,变成一个能做这个工作的'东西'"。 于是,工作不可避免的带来这种"精神暴力"。 既然狗屁工作无法避免,系统性的改编太漫长,那作为个体,我们该如何对抗狗屁工作?有尊严有价值的工作应该是什么样子? 本期小酒馆,我们和本书译者吕宇珺老师,一起来聊聊这本书。 —————— 本期嘉宾:吕宇珺(小花老师) 资深译者。出版有《隔间:办公室进化史》,出版《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写给大人看的书》;非盟前主席祖玛女士访华时,曾担任其随同中英交传;应印度德里DAV校长邀请,到访该校交流;曾采访切·格瓦拉之子卡米洛·格瓦拉、《纽伦堡审判启示录》导演女儿桑德拉·舒伯格等人;曾为北京新东方英语学习部骨干教师学员人数十万加;自由撰稿人,曾为《环球》《看历史》等杂志撰写多篇文章。 —————— 本期主播:蛋黄酱,梁梁 ——————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PART 1 《狗屁工作》中译本的诞生】 03:17 工作并不狗屁的freelancer小花老师,为何翻译了这本Bull Shit Jobs ? 04:45 觉得自己的工作哪里不对劲?大卫·格雷博说,你不是一个人 06:40 为什么用《毫无意义的工作》做书名,而不使用直译的《狗屁工作》? 【PART 2 我们的狗屁工作经验】 08:05 蛋黄酱&梁梁: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是狗屁要素拉满 11:05 大卫格雷博对“狗屁工作”的定义及分类 15:45 我的工作明明钱多事少,为啥依然痛苦 27:32 为什么工作越是对社会有益,回报越少 36:09 管理技术与提效工具,反而让工作狗屁化 43:35 工作已经不是手段了,工作就是目的 01:20:31 假装enjoy的情绪劳动 【PART 3 狗屁工作是无法避免的吗?】 01:32:11 摸鱼,当代打工人反抗狗屁工作的重要实践 01:38:28 对个体来说,“只工作不上班”会是一种解法吗? —————— 本期BGM: 樋口秀樹 - 大切なものは心に残るだろう —————— 【出逃大厂系列】 072.大厂裸辞写小说:拙劣的完成,好过极致的完美 058.从大厂辞职到媒体写稿:跳槽是职场困境的解药吗? 048.对话「三五环」刘飞:产品经理的尽头是创业吗? 035.逃避虽然可耻,但真的有用! 029.我裸辞了,然后呢? 【其他职场/工作相关节目】 070.互联网这么卷,还有人想做产品经理吗? 067.我从私企逃进国企,但继续加班 066.不上班了,打零工可以养活自己吗? 052.放下狗屁工作,一起合理摸鱼! 030.想做喜欢的工作,是一种奢望吗? 028.程序员David:不卷了不卷了,南下新加坡讨生活去! 020.对话互联网猎头:不进大厂就意味着职业走了弯路吗? —————— ↓↓↓ 插播一条不重要通知 ↓↓↓ 小酒馆已经上线爱发电平台! 「宇宙尽头小酒馆」的爱发电主页 欢迎为小酒馆发电,支持我们的创作~ —————— * 关于我们 「宇宙尽头小酒馆」是一档泛生活类对谈播客,由互联网从业者蛋黄酱、前纪录片制片人梁梁发起及主理,我们关注工作、职场,也关注互联网、流行文化,关注城市,也关注城市中的独特个体,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瓶座,敲钟工 * 找到我们的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微博:@宇宙尽头小酒馆

106分钟
15k+
2年前

【FIRST2022】青年电影人的野性,困境,可能性

欢迎来到小酒馆的「FIRST2022」特别节目,及「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 「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由以下播客—— 赶场 Way to Cinemas|什么电台|宇宙尽头小酒馆|撕票俱乐部 |凹凸 TO ALL |深焦DeepFocus 联合 小宇宙 和 FIRST青年电影展 共同策划。 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和青年电影人们一起,聊创作,聊电影,聊当下。 同时,我们以普通人的视角,用声音,记录与分享本次西宁FIRST之旅。 —————— 本期主播:蛋黄酱,梁梁 ——————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PART 1 - FIRST小介绍 04:07 在影节影展看电影,有什么不一样 06:58 插入声音:与《大桥遗犬 》导演 汤厉昊 的对谈 10:05 我们短暂的来到一个电影的桃源飞地 12:21 插入声音:主播们的夜晚闲谈 PART 2 - 普通人如何参与FIRST 13:33 其实,申请FIRST媒体很简单 17:31 插入声音:与媒体人戴老师的闲谈 18:13 普通观众也可以参与FIRST! 18:39 插入声音:《一代宗师》映后 章子怡 19:40 除了看电影,还有各种活动:露天放映,返场谈,西宁之夜 等等 20:41 插入声音:FIRST奇幻夜&偶遇黄建新 22:48 偶遇谢飞,邵艺辉...... PART 3 - 聊聊本次FIRST展映电影 28:15 FIRST“野”在哪里? 29:50 《钓鱼》 31:28 插入声音:《钓鱼》导演 南鑫 专访 33:06 《之后的一周》 35:49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36:28 插入声音:《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 牛小雨 映后分享 38:04 《黑漆》 40:38 《废物故事》 43:38 插入声音:《废物故事》导演 郑仪飞 映后分享 42:44 插入声音:主播闲聊《野球》与《废物故事》 47:23 《义乌闯客》《何处生长》 47:25 插入声音:与媒体人戴老师聊《义乌闯客》 48:10 插入声音:《义乌闯客》导演 杨皓 映后分享 51:01 插入声音:与媒体人戴老师聊FIRST的氛围 51:34 今年FIRST的工业化,类型化趋势 52:06 插入声音:与媒体人戴老师聊《一个和四个》 56:21 对来到FIRST的创作者的观察 58:49 PART 4 - 四分钟FIRST混剪 “这部电影有点催眠,但是如果大家睡着也没有关系,最近大家应该都挺辛苦,所以提前祝大家晚安,我们就准备关灯了。” “不必去纠结你到底是看的剧情片还是纪录片,你只要被这个故事打动,你能带入到它的构建世界里面,我觉得这个片子就是好片子,无论它是一个好的纪录片还是一个好的剧情片。”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之所以能够成为自己,然后更加了解自己,都是因为他经历的这些事情,看到的这些人跟他说过的这些话,才能够让他更加认识自己。” “这个就是我理想中拍人物纪录片的最真实、最真诚也是最美好的表达。” “当暴风雪经过之后,其实真相都不重要。很多时候真相对我们来说已经很难触及到了,这个过程是最重要。” “就是因为爷爷去世这个事情不让我开始思考,时间真的是线性的吗?如果时间是线性的,就太令人伤心了,过去的事情就会过去,你永远无法抓住过去的东西了,然后你就会一直往前走,什么都留不下来。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时间是一个团块状的,就是他可能混在一起。昨天并不是已经过去的,未来也并不是还没有发生。” “我觉得要用电影把这些东西给留存下来。” “我们记下来了,那个时代发生的一些事情,以至于他不会被遗忘吧。” “这部影片拍的是我身边的三位女性的故事,为身边这些平凡的又沉默的女性来拍一部电影。” “整体我觉得女性的这个群体还是应该发出更大的声音。我觉得不只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我们的下一代。” “拍电影它除了是一个拍摄的、创作的过程,它也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突然发现真的有一个东西特别值得我去拍,那我就去义无反顾地去拍。” “对于青年导演来说,第一个就花时间写剧本,第二个就找到一个一起往前走的小伙伴。” “从学习写剧本开始,花了大概 7 年时间。”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痛苦,就是你会一直写一直推翻。” “以前当观众看电影时候就觉得哇,但现在做了以后你就发现太不容易了,你看每一个影片的时候你都觉得非常的这太难了,特别的珍惜。” “站在这里的实际上是目前我们拍长片入围国际电影节最年轻的中国导演,他今年只有 25 岁,拍这个电影的时候只有 23 岁,这是我们藏地电影的未来!” —————— 混剪声音来自: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 牛小雨 纪录片制片人 徐筱 《一个和四个》导演 久美成列 《废物故事》映后谈 观众 《再见乐园》导演 王尔卓 《何处生长》导演 龙凌云 《何处生长》制片人 刘磊 《大桥遗犬 》导演 汤厉昊 《一个和四个》监制 侯克明 —————— 本期中插声音来自: (按出现顺序排序) 《大桥遗犬 》导演 汤厉昊 播客「赶场」「英美剧漫游指南」主播 陆小鸟 播客「读报」主播 Selina 媒体人 戴老师 西宁FIRST影展执行官 李子为 演员 章子怡 《钓鱼》导演 南鑫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 牛小雨 《废物故事》导演 郑仪飞 《义乌闯客》导演 杨皓 —————— 本期BGM: Romansenykmusic - Cinematic Piano and Orchestra Emotional 灰澈 - 星茶会 水谷広実 - 小さな教室 TheFatRat - Xenogenesis —————— 「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节目: 世界上只有一个“FIRST青年电影展”|赶场 Way to Cinemas 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3.0 | 凹凸TOALL 在电影创作里,积极的对抗失去(对谈《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牛小雨)|宇宙尽头小酒馆 没有观众的FIRST,到底发生了什么?(对谈FIRST创始人宋文)|什么电台 拍这部“惊人首作”,我只花了两万块(对谈《钓鱼》导演南鑫&主演姜京京)|赶场 Way to Cinemas + 宇宙尽头小酒馆 对谈《废物故事》导演郑仪飞 特别嘉宾《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撕票俱乐部 对谈《何处生长》导演龙凌云、制片人刘磊|什么电台 + 宇宙尽头小酒馆 对谈《野球》导演李洪全| 撕票俱乐部 + 什么电台 FIRST历年入围纪录片盘点| 凹凸TOALL 纪录片行业的女性,正在被看见(对谈《五月的秘密》制片人徐筱)|宇宙尽头小酒馆 对谈剧情长片评审陀螺与纪录片评审徐筱|深焦DeepFocus + 赶场 Way to Cinema 青年电影人的野性,困境,可能性|宇宙尽头小酒馆 —————— 小酒馆已经上线爱发电平台! 「宇宙尽头小酒馆」的爱发电主页 欢迎为小酒馆发电,支持我们的创作~ —————— 关于我们 「宇宙尽头小酒馆」是一档泛生活类对谈播客,由互联网从业者蛋黄酱、前纪录片制片人梁梁发起及主理,我们关注工作、职场,也关注互联网、流行文化,关注城市,也关注城市中的独特个体,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瓶座,敲钟工 找到我们的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62分钟
99+
2年前

【FIRST2022】纪录片行业的女性,正在被看见 | 对谈制片人徐筱

欢迎来到小酒馆的「FIRST2022」特别节目,及「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 「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由以下播客—— 赶场 Way to Cinemas|什么电台|宇宙尽头小酒馆|撕票俱乐部 |凹凸 TO ALL |深焦DeepFocus 联合 小宇宙 和 FIRST青年电影展 共同策划。 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和青年电影人们一起,聊创作,聊电影,聊当下。 同时,我们以普通人的视角,用声音,记录与分享本次西宁FIRST之旅。 —————— 本期嘉宾:徐筱(小潜) 自由制片人。本科、研究生就读于西南大学电影学专业 ,曾交换学习于台湾、美国。 曾就职于CNEX纪录片基金会。担任2022年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纪录长片组评审。 近年参与制作的多部纪录片荣获国内外奖项,如《塑料王国》《江南女儿》《旷野歌声》等。最新担任制片人的作品包括《女人世界》《一些会被忘记的事》《水鬼》等。其中,《“炼”爱》已登陆全国院线。 2022年,搭建纪录片女性从业者互助社群“我们纪录 WOMEN DOCU”。 —————— 关于【我们纪录WOMEN DOCU】 「我们纪录 WOMEN DOCU」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纪录片从业者交流平台,聚焦于纪录片领域的女性主题、女性创作者。 「我们纪录 WOMEN DOCU」正在招募新媒体运营、设计师等,如有兴趣,欢迎联系! ↓联系方式↓ wx:womendocu 公号:我们纪录WOMEN DOCU —————— 本期主播:蛋黄酱,梁梁 ——————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02:10 纪录片制片究竟是干嘛的?小潜的入行经历 10:17 制片人选项目的标准:首先,它要能打动你 12:54 做一个拒绝消费主义的制片人! 14:34 制片的工作:纪录片和剧情片差别挺大 19:12 我们虽然赚得少,但花得也少啊 22:28 纪录片寻求商业化运作,真的是个难题 32:42 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37:07 导演和制片,注定要相爱相杀 43:20 作为今年FIRST纪录长片初审评委,小潜密集观看了82部纪录片 51:19 救命!请媒体老师们不要再问女性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问题了! 59:17 小潜:正在建造一个女性纪录片人互助社群 01:03:29 让更多的女性电影人被看见 —————— 本期BGM: Beegie Adair - It's Been a Long, Long Time TheFatRat - Xenogenesis —————— 「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节目(更新中): 世界上只有一个“FIRST青年电影展”|赶场 Way to Cinemas 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3.0 | 凹凸TOALL 在电影创作里,积极的对抗失去(对谈《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牛小雨)|宇宙尽头小酒馆 没有观众的FIRST,到底发生了什么?(对谈FIRST创始人宋文)|什么电台 陪伴,是纪录片里最温柔的力量(对话纪录片导演郑仪飞与陆庆屹)| 撕票俱乐部 以为扛着摄像机就有了特权?(对话纪录片《野球》导演李洪全)| 撕票俱乐部 和FIRST“惊人首作”《钓鱼》导演南鑫与主角姜子帅聊拍电影、表演和制造尴尬|赶场 Way to Cinemas 纪录片行业的女性,正在被看见(对谈纪录片制片人徐筱)|宇宙尽头小酒馆 40岁导演的处女作,为一场戏向全组众筹(对谈《何处生长》导演龙凌云、制片人刘磊)|什么电台 + 宇宙尽头小酒馆 我们和汪金卫“battle”了一下给电影打一星这件事(嘉宾:陀螺、小潜、电车)| 赶场 Way to Cinemas 对谈FIRST评审陀螺与徐筱:选片看重的是导演的可能性 | 深焦DeepFocus Radio FIRST历年入围纪录片盘点| 凹凸TOALL 野性,困境,电影的未来可能|宇宙尽头小酒馆 —————— 关于我们 「宇宙尽头小酒馆」是一档泛生活类对谈播客,由互联网从业者蛋黄酱、前纪录片制片人梁梁发起及主理,我们关注工作、职场,也关注互联网、流行文化,关注城市,也关注城市中的独特个体,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瓶座,敲钟工 找到我们的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65分钟
99+
2年前

【FIRST2022】在创作里,积极地对抗失去 | 对谈《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牛小雨

欢迎来到小酒馆的「FIRST2022」特别节目,及「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 「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由以下播客—— 赶场 Way to Cinemas|什么电台|宇宙尽头小酒馆|撕票俱乐部 |凹凸 TO ALL |深焦DeepFocus 联合 小宇宙 和 FIRST青年电影展 共同策划。 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和青年电影人们一起,聊创作,聊电影,聊当下。 同时,我们以普通人的视角,用声音,记录与分享本次西宁FIRST之旅。 —————— 本期嘉宾:牛小雨 导演,编剧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分别获得动画专业和实验影像专业的学士、硕士学位,曾独立拍摄制作的短片《鱼花塘》和《青少年抑制》入围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展和第十二届FIRST青年电影展。其长片处女作《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入围2021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竞赛单元等多个国际影展,获得第十六届FIRST青年影展“一种立场”荣誉推介、“FIRST Frame 2022年度影像”。 —————— 本期主播:蛋黄酱,梁梁 ——————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01:53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讲了什么故事? 05:50 每个导演背后都有个默默付出的产品经理(划掉)好朋友 08:32 小雨导演:"这部电影很好睡" 11:23 如果时间是线性的,就太令人伤心了 13:40 一个二次元宅决定去北电学动画 16:42 "鱼花塘"是个光怪陆离的地方 23:54 剧情片中加入了伪记录元素 26:50 在创作层面上如何看待私影像 28:36 作为新导演,最难的是找钱 29:59 不要为了拍电影卖房子啊!! 34:03 聊聊本次FIRST小雨导演喜欢的作品 —————— 本期BGM: 水谷広実 - 小さな教室 PaRaD1SE - 想い出は远くの日々(回忆已远去的岁月)- 秒速五厘米 [piano] 云中花遥开 - 居夏而夏 TheFatRat - Xenogenesis —————— 「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节目(更新中): 世界上只有一个“FIRST青年电影展”|赶场 Way to Cinemas 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3.0 | 凹凸TOALL 在电影创作里,积极的对抗失去(对谈《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牛小雨)|宇宙尽头小酒馆 没有观众的FIRST,到底发生了什么?(对谈FIRST创始人宋文)|什么电台 陪伴,是纪录片里最温柔的力量(对话纪录片导演郑仪飞与陆庆屹)| 撕票俱乐部 以为扛着摄像机就有了特权?(对话纪录片《野球》导演李洪全)| 撕票俱乐部 和FIRST“惊人首作”《钓鱼》导演南鑫与主角姜子帅聊拍电影、表演和制造尴尬|赶场 Way to Cinemas 纪录片行业的女性,正在被看见(对谈纪录片制片人徐筱)|宇宙尽头小酒馆 40岁导演的处女作,为一场戏向全组众筹(对谈《何处生长》导演龙凌云、制片人刘磊)|什么电台 + 宇宙尽头小酒馆 我们和汪金卫“battle”了一下给电影打一星这件事(嘉宾:陀螺、小潜、电车)| 赶场 Way to Cinemas 对谈FIRST评审陀螺与徐筱:选片看重的是导演的可能性 | 深焦DeepFocus Radio FIRST历年入围纪录片盘点| 凹凸TOALL 野性,困境,电影的未来可能|宇宙尽头小酒馆 —————— 关于我们 「宇宙尽头小酒馆」是一档泛生活类对谈播客,由互联网从业者蛋黄酱、前纪录片制片人梁梁发起及主理,我们关注工作、职场,也关注互联网、流行文化,关注城市,也关注城市中的独特个体,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瓶座,敲钟工 找到我们的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38分钟
99+
2年前

【FIRST2022】预告:和6档播客一起,前排收听FIRST青年电影展!

欢迎来到「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本系列由以下6档播客—— 赶场 Way to Cinemas|什么电台|宇宙尽头小酒馆|撕票俱乐部 |凹凸 TO ALL |深焦DeepFocus 联合 小宇宙APP 和 FIRST青年电影展 共同策划。 在2022年的第十六届First青年电影展,我们来到了西宁,看了所有展映影片,见到了众多影迷朋友,也邀请了多位电影主创和FIRST组织者录制了10几期播客,将从8月11日-20日开始,每天至少发布一期,敬请关注。 - 播客主题 - 6家播客杂谈: 今年FIRST影展的所有电影,我们都看完了|赶场 Way to Cinemas 映后、返场谈、特别节目,来这里寻找你熟悉的声音|宇宙尽头小酒馆 再一次与First创始人宋文聊天|什么电台 对话《钓鱼》导演南鑫&主演姜京京:拍这部“惊人首作”,我只花了两万块|赶场 Way to Cinemas + 宇宙尽头小酒馆 对谈《野球》导演李洪全| 撕票俱乐部 + 什么电台 和《五月的秘密》制片人小潜聊纪录片和女性电影人|宇宙尽头小酒馆 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3.0 | 凹凸TOALL 对谈《废物故事》导演郑仪飞 特别嘉宾《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撕票俱乐部 对谈《何处生长》导演龙凌云、制片人刘磊|什么电台 + 宇宙尽头小酒馆 对谈《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牛小雨|宇宙尽头小酒馆 对谈长片评审陀螺与纪录片评审小潜|深焦DeepFocus + 赶场 Way to Cinemas —— 本期Pilot策划&剪辑:孔老师(什么电台),陆小鸟 (赶场 Way to Cinemas) 本期出声(按出场顺序): 主播们: 陆小鸟(赶场Way to Cinemas) / 蛋黄酱&梁梁(宇宙尽头小酒馆)/ 孔老师(什么电台)/ 张劳动(凹凸 TO ALL )/唐小友(撕票俱乐部)/电车(深焦DeepFocus) 嘉宾们: 宋文:FIRST创始人 小潜:徐筱,FIRST纪录长片评审,纪录片《五月的秘密》制片 牛小雨:《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导演 南鑫:《钓鱼》导演 龙凌云:《何处生长》导演 刘磊:《何处生长》制片人 陀螺:影评人,FIRST剧情长片评审 (后面节目有更多嘉宾) —— BGM Credit: Eternals by Alex-Productions : youtu.be/R8XOrESnTFIXenogenesis by TheFatRat —— 关于我们 「宇宙尽头小酒馆」是一档泛生活类对谈播客,由互联网从业者蛋黄酱、前纪录片制片人梁梁发起及主理,我们关注工作、职场,也关注互联网、流行文化,关注城市,也关注城市中的独特个体,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瓶座,敲钟工 找到我们的方式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微博:@宇宙尽头小酒馆

1分钟
99+
2年前

050.影剧综季报 | 梦华录、警察荣誉、瞬息全宇宙

「小酒馆影剧综季报02」 四月到六月,时节从春天过渡到夏天,我们在非必要的日常生活里,继续聊聊非必要的娱乐。 本期关键词:梦华录,警察荣誉,瞬息全宇宙 本期主播:梁梁,蛋黄酱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00:55 ~ 35:35 PART 1《梦华录》:到底值不值8.2 01:12 开篇即爆款,《梦华录》为何口碑两极? 03:54 "国之鹰犬"??被男主人设狠狠劝退 08:31 女性互助、古偶恋爱、政斗权谋,什么都要,十分拧巴 12:01 以为是大宋合伙人,实际是东京小时代:金手指大女主赵盼儿与她的冤种姐妹宋引章 15:05 为什么观众会觉得宋引章脱籍的想法非常无脑?对乐伎生活的美化,消解了脱籍的合理性 18:42 "顾赵氏"、"鱼水之欢"名场面,编剧团队里怕不是有女德班资深学员 21:08 "双洁"文学,现代裹脚布 35:40 ~ 48:53 PART 2《警察荣誉》:剧版守护解放西 36:36 制作精良,尊重观众智商、情商和常识 37:24 主角配角灵动鲜活,人物的动机和剧情的推进合情合理 41:51 有复杂现实,也有生活的烟火气 44:04 “北大法学硕士”这个角色也太像出入社会时的我们了 46:42 有血有肉的人物是靠细节去堆起来的 48:06 看了太多板房式国产剧,我们需要更多有真实感的作品 49:05 ~ 01:14:05 PART 3《妈的多重宇宙》:女性解放自己 50:09 看到剧情简介,我的困惑遍布了全宇宙 52:18 这部电影,给了我一种推背感 54:33 伊芙琳的宇宙跳跃,也是女性的自我解放 59:01 亚裔家庭真的能和解吗?和解的前提是平等与互相理解 01:01:56 同是亚裔母女关系,《青春变形记》是工整的商业电影,《妈的多重宇宙》有更普遍的共鸣 01:03:32 当代互联网社交媒体元宇宙,普遍的虚无主义思潮,现代人的自我认知危机 01:11:36 love is everything 的结局,是否是一种中庸和妥协? 本期BGM V.A. - アクアアルタ日和 藤澤慶昌 - きらめき [ED Arrange] 关于我们 「宇宙尽头小酒馆」是一档泛生活类对谈播客,由互联网从业者蛋黄酱、前纪录片制片人梁梁发起及主理,我们关注工作、职场,也关注互联网、流行文化,关注城市,也关注城市中的独特个体,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瓶座,敲钟工 找到我们的方式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微博:@宇宙尽头小酒馆

76分钟
1k+
2年前

049.你我皆有愤怒的勇气

唐山事件之后,我们决定聊点想说的话,有关于我们与身边女性朋友从小到大的恐惧经验,有关于为什么必须谈性别。 希望我们不要忽视愤怒,不必害怕表达。 希望受害女性能够获得妥善的救治与关怀。 本期嘉宾:Roxy(播客【粉红救兵】主播,文娱行业打工人) 本期主播:蛋黄酱,梁梁 本期策划:Roxy,蛋黄酱,梁梁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01:42 ~ 08:41【PART 1 我们的恐惧感与撕裂感】 01:42 当时看到这件事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恐惧,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04:47 梁梁的撕裂感:城市与城市,线上与线下 07:27 Roxy与蛋黄酱的撕裂感:社交媒体上的视角差异 09:17 ~ 32:07 【PART 2 可以是任何议题,唯独不可以是性别议题?】 09:17 这是一个含有性别与暴力的混合议题 12:06 这不是搭讪,这是性骚扰 13:54 女性的恐惧经验:我们是在调动从小到大的生活经验,来去理解和共情 17:46 事情到底是不是性骚扰,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 18:55 藏在阴影里的暴力,从影子里走出来了 22:44 可以不要共情,但请不要否定与忽略女性的表达 25:42 "所谓强者的特权,就是可以无需对弱者展开想象力" 30:31 对骚扰说不,竟然还需要自辩与解释吗 32:33 ~ 01:04:49 【PART 3 有毒的男子气质,在伤害我们所有人】 33:36 可能无论反抗或者是不反抗,你都不是安全的 35:55 男生不必假装自己很勇敢,也是对传统性别建构的纠偏 42:25 "性别对立"为什么是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词 43:47 某书上的"恐女"帖与某瓣上的分手贴 48:58 被污名化的 feminism 52:15 让女性权益被看见,本身就是一种平权 01:00:30 结构性的改变必然是漫长的,从身边的文化环境做起,不要停止表达与对话 延展内容: 1.上野千鹤子 《厌女》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男人不是被女人选上而成为男人的〔原注5:女人在被男人选上后才能得到作为女人的存在→男女性别不对称〕,男人是在男人集团中被承认为正式成员后オ成为男人的。 在性别二元制的性别秩序里,深植于核心位置的,便是厌女症。在这个秩序之下,无论男人女人,无人能逃离厌女症的笼罩。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之中,如同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2.问题青年Wonderers - To男人:了解性别文化对你做了什么,真的是为你自己好 | 清醒蹦迪 唐山案里的男人,心理机制也是完全同质的内核。中文环境里男人动不动就要对女人说的“你敢不给我面子!”,这“面子”指的到底是什么?正是通过女人的屈从而确认的“男人性”。认识的女人要给男人面子,不认识的女人也要给男人面子。伸手摸不认识的女人,不认识的女人接受了、忍让了,他的男人性就更加膨胀、更加男人;而如果女人抗拒了、甩开了,那就是让男人丢面子,是在否定他的男人性。于是,男人就要作出最男人的回应——打——这也是男性气质文化从小就在训练男人的。打得她哭泣、求饶、头破血流,他的男人性,就重新肿胀了起来。侵犯、掠夺、作强者,这一切都是男性气质文化自然延展的逻辑结果。 3.翻转电台Special VOL.92 在已然巨大差异下,强调平等平权,反对矫正正义,反对特别关注,话里话外我只看到四个字——维持现状。 远远没到讨论男生是否要保护女生、是否要做见义勇为的英雄的地步,而是每要自省,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有侵犯女性性尊严的行为,自己离视频里的绿衣服男性有多远。国家机器离我们太远。除了不着边际地呼吁严惩之外,每个人真的使得上劲儿的只是自己你身边的文化环境。所以,如果真的要做点什么,每个人(重点是男性),请从自己,从身边的文化环境做起。 本期BGM: 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 No. 3 in B Major, Op. 9, No. 3 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 No. 6 in G Minor, Op. 15, No. 3 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9, No. 1 关于我们 「宇宙尽头小酒馆」是一档泛生活类对谈播客,由互联网从业者蛋黄酱、前纪录片制片人梁梁发起及主理,我们关注工作、职场,也关注互联网、流行文化,关注城市,也关注城市中的独特个体,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主理人 @蛋黄酱 - 互联网行业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影视行业从业者 找到我们的方式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66分钟
2k+
2年前

048.对话「三五环」刘飞:产品经理的尽头是创业吗?

疫情反复,职场动荡,持续不断的互联网裁员潮与持续反复的奥密克戎一起成为2022年的常态。 资深互联网产品经理刘飞,早在2019年就开始寻找互联网工作之外的第二种叙事,做了一档叫「三五环」的播客。在持续与各色嘉宾的对谈中,逐渐构建出一种大厂之外的叙事。 经历过创业公司、中小型公司和大平台之后,刘飞分析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行业变迁,决定不再进厂打工,而是结合自己的兴趣与长板,做点与互联网逻辑不一样的小生意,比如内容创作,比如消费品创业,去真正实践「非大厂叙事」。 本期小酒馆,邀请刘飞分享了他对播客内容的思考,对互联网行业变化的观察,辞职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创业做「三五杯」这个茶品牌的幕后过程。 行业飞速迭代,环境也充满不确定性,不变的,是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 —————— 本期嘉宾:刘飞(播客「三五环」主理人,茶品牌「三五杯」创始人) 本期主播:蛋黄酱,梁梁 ——————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PART 1 关于三五环和做内容 01:03 做三五环的起因是什么? 06:50 三五环的定位与【非大厂叙事】 08:48 聊创业:关注创业者背后的思考和隐藏的细节 PART 2 让我们认真吐槽产品经理 10:17 产品经理的尽头是创业? 12:17 古典互联网时代从业者:创业者、理想主义、二本学生 16:57 刘飞的入行经历:第一份工作在锤子 22:36 一个螺丝钉产品经理该怎么成长? 25:55 互联网创业时代:融资容易, 野蛮生长 33:44 产品岗开始内卷:一起针尖上雕花 30:40 追求方法论与确定性,"本质"的本质是什么 41:06 逻辑推演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我们每个人只能看到切片 44:19 总结方法论,是互联网打工的必备职业技能 52:46 做决策之前,先收集信息,再做判断 PART 3 关于裸辞和生活 01:00:16 辞职这件事:机会、空间与个人选择 01:02:32 不上班半年后,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好了! PART 4 也认真聊聊当代年轻人的选择 01:09:09 互联网寒冬,寒冬背后到底代表什么? 01:14:20 现在互联网对年轻人还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01:19:56 首先要排除一个执念,是你不可能选到那个最好的 01:26:22 刘飞的创业项目:「三五杯」的缘起与寓意 01:31:19 做消费品,是一门慢生意 01:34:55 「三五杯」想做一杯好喝的茶叶 —————— 【出逃大厂系列】 072.大厂裸辞写小说:拙劣的完成,好过极致的完美 058.从大厂辞职到媒体写稿:跳槽是职场困境的解药吗? 048.对话「三五环」刘飞:产品经理的尽头是创业吗? 035.逃避虽然可耻,但真的有用! 029.我裸辞了,然后呢? 【其他职场/工作相关节目】 070.互联网这么卷,还有人想做产品经理吗? 067.我从私企逃进国企,但继续加班 066.不上班了,打零工可以养活自己吗? 052.放下狗屁工作,一起合理摸鱼! 030.想做喜欢的工作,是一种奢望吗? 028.程序员David:不卷了不卷了,南下新加坡讨生活去! 020.对话互联网猎头:不进大厂就意味着职业走了弯路吗? —————— *本期封面图来自「三五杯」产品图 本期BGM: Two Feet - BBY 关于我们 两个女生的都市闲聊播客 主理人 @蛋黄酱 - 互联网行业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影视行业从业者 找到我们的方式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97分钟
3k+
2年前

047.九天八夜方舱之后:解封了,但没完全解封

「上海疫情生活日记07」 6月1日,上海复工复产来的猝不及防。 我们猝不及防的封闭,又猝不及防的解封。 但疫情并没有跟着解封结束。 我们的疫情生活记录仍在继续。 在这样的突如其来中,我们忐忑着踏出小区,打量外面的世界,熟悉又陌生。 自然世界生机勃勃,绿化带长出了从没见过的花草,流浪小猫在路边躺着晒太阳。 人类世界开始灾后重建,马路上车流和人流重新涌动,店铺陆续开门但不能堂食,阳性通报仍在更新,72小时保质期成为新常态,仍有人处于封闭中。 外面的世界如此不真实,出门的自/由如此脆弱。 我们小心翼翼的打量这一切,同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春天发生过什么。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一位经历了九天八夜方舱生活的朋友Tony。 从居家近两个月后阴性被转运,到在酒店隔离点被感染,到进入上海可容纳3~4万人的四叶草方舱住了9天,Tony可以说是深度参与了这次上海疫情。 在他出舱的前一天,带我们视频连线,参观方舱。晚上21点的四叶草场馆内,灯光通明,床铺分男生区、女生区、家庭区,横平竖直整齐码在场馆内。 5月下旬,解封前夕的方舱,已经空了一半床铺,但每天仍有新人进舱。 有人两到三天就能转阴出舱,有人手停口停在方舱焦虑生活来源,有人生龙活虎甚至不想回家。 Tony跟我们说,他觉得这一趟已经什么都见识过了。虽然一开始是一场乌龙,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无妄之灾,但 Tony认为,从人生体验这个维度来看,也是一次特殊的经历。 Tony说,明天一早,出舱手续办好,搭上杨浦区的大巴,就可以回家了。回家后,要在没有探照灯的屋子里,好好睡上一觉。 10天后的6月1日,我们与回家后的Tony进行了第二次连线。 由于Tony居住的小区仍有阳性病例,仍属封控区,并不能走出小区。Tony只能继续远程工作、每天做饭洗碗的居家生活。 本期嘉宾:Tony(经历了方舱的互联网打工人) 本期主播:梁梁,蛋黄酱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02:35 ~ 17:40 Part 1 Tony的方舱历险记 04:12 四叶草方舱内景一览:分男区、女区、家庭区 05:10 方舱的洗手间真的很脏吗?真的 07:51 最快两天就转阴了 12:50 Tony被整栋转运的经历 16:05 在隔离酒店被感染,转入方舱 18:12 ~ 28:09 Part 2 "该体验的都体验了" 19:44 方舱伙食还可以 20:26 方舱生活:可以躺着,不可以工作! 24:39 世界的参差:不想出舱的人与着急出舱干活的大叔 27:15 解封前的方舱,仍在不断进人 28:23 ~ 01:05:03 Part 3 回家后:解封了,但继续足不出户 33:50 回家七天后的核酸:验身份,发金水 35:29 回家后的冰箱:救命!黄瓜变异了! 38:37 方舱归家,这10天的心态变化 46:07 蛋黄酱:6月1日零点,守着时间走出小区 50:55 梁梁:6月1日零点,在路边与陌生人自然的聊天,仿佛我们认识了很久 58:07 仍在封控中的Tony:好想出去吃吃喝喝 (6月1日的黄埔江边↓) (6月1日出门后,绿化带里半米高的野花↓) (6月1日出门后,不怕人类,路边晒太阳的猫↓) 本期BGM: 黄阿肥 - 404% 居家生活系列节目请听: 046.居家生活61天:琐碎,焦虑,想要大叫!! 044.应囤尽囤朋友们!来自上海的囤货失败经验分享 # 043.不要把非人化的符号贴在人身上 042.成为小区群主的第7天,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041.团购/核酸/招募志愿者,做小区群群主有多难? 038.居家办公是摆烂的开始! 关于我们 两个女生的都市闲聊播客 主理人 @蛋黄酱 - 互联网行业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影视行业从业者 找到我们的方式 公众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微博:@宇宙尽头小酒馆

65分钟
1k+
2年前

046.居家生活61天:琐碎,焦虑,想要大叫!!

「上海疫情生活日记06」 聊聊媒体人的居家生活与疫情观察。 本期嘉宾:诗歌(在媒体写稿,和猫一起在上海居家办公) 本期主播:梁梁,蛋黄酱 欢迎光临宇宙尽头小酒馆,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 杨浦区从“没有朋友”到“三浦友和” 01:07 梁梁:我在浦东新区,是最早封的区。本以为我们会最后一个解封,但看到最近的新闻,我觉得蛋黄会成为新的最后一名。 01:25 诗歌:昨天看到一个段子说杨浦、浦东还有黄浦三个区,并称三浦友和。 * “坐牢”的五个阶段,你到哪个level了? 02:24 蛋黄酱:足不出户已经超过两个月了,有没有觉得居家后失去了时间感知? 02:59 梁梁:不同阶段心态不一样,我现在已经会自我麻痹,想象自己在闭关训练。 * 和邻居成为朋友圈点赞之交后 05:06 诗歌:居家期间我发现,我的朋友圈里面完全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他们在朋友圈里互相给对方点赞。 刚开始居家的时候非常缺蚝油,有一个小姐姐来跟我换猫砂,我就问她你们家有没有蚝油,她说我有酱油,我说酱油也行,就拿一袋猫砂跟她换了酱油。后来才知道,那个小姐姐是我室友同事的女朋友。 所以这个故事就是,我拿我的猫砂向我室友的同事家里换来一瓶酱油。我室友把这个酱油拍给她同事看,说,你看看你们家的酱油现在在我家。 08:15 梁梁:现代都市社会里面,我们可能也有一个关系网,不是以血缘构建,而是其他的社会关系来构建,比如工作关系,情侣关系等等。 * 媒体人的居家封闭生活:WFH、选题、采访 11:10 诗歌:媒体工作短期受疫情影响小,但长期肯定会影响公司的广告收入。 12:07 诗歌:这两个月,报道采访选题的这些主题都是和疫情相关。和同事开选题会,我们会先交流彼此小区的情况,和买菜问题。 * 只报道最重要的事 15:03 诗歌:坦白讲,我自己也关注了很多时尚、生活方式公众号,日常也很喜欢看,但我现在身处上海,心理上确实挺难接受那些东西的。我当然知道这些东西肯定存在,毕竟生活在外面的生活还是正常的,但我每次看到,多少会有一点抵触,会觉得,能不能再关心一些更加重要的事呢。 * 上海疫情新话 17:54 蛋黄酱:从四月初到现在,这些措辞一次比一次强烈。 18:30 诗歌:在每一次说要总攻要保卫大上海之后,你们有没有感觉到,那个氛围已经渲染到了? 19:51 梁梁:非必要不团购,真的做得到吗? 20:09 诗歌:我们小区大家各显神通。 28:04 蛋黄酱:非必要这三个字,它很妙的地方在于,到底什么物品是非必要的?它的定义权在谁手上? 29:45 诗歌:现在shutdown的情况下,大家还是要去买那些东西,可想而知在完全自由流动市场场下,日常发生的消费量是很大的。 31:28 诗歌:快乐水很重要,是真的快乐。 32:33 诗歌:我们去想象很多生活,是按照一种常规和正常的套路去想的,默认大家都有厨房,都会做饭。但其实很多人的生活状态不是这个样子。 * 离开上海,会是一种选择吗 36:11 梁梁:我的想法是,并不是说要换一个城市固定生活,而是有没有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常年旅居、候鸟式迁徙等。 38:20 诗歌: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我不会认为留在上海是生活的唯一解法。 43:33 诗歌:其实不同城市之间呈现出来的心态差异是非常大的。 45:44 蛋黄酱:身处其中的人亲眼看着这个城市在最繁华最鼎盛的时候,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在疫情前,爱情神话刚上映没多久,现在想想,它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47:46 诗歌:如果以后去新国际博览中心看展,我会想到这里曾经是方舱。这个记忆是很难磨灭的。 52:57 蛋黄酱:我尽量避免用负面消息这个词。因为它前提是带了一种预设,好像是这些消息不应该被大家看到。实际上这些消息是应该被大家看到的。 56:13 诗歌:生活在老小区,人的多样性会比较多一些,在这里真的是能看到众生。 * 非必要不发疯 01:01:22 蛋黄酱:我的崩溃时刻是,凌晨深夜检查厨房的时刻,看到蔬菜又坏了。 01:01:36 诗歌:可以惩罚我上班可以惩罚我工作可以惩罚我做家务,但是不要惩罚我要一起做这些事情!! 01:02:33 诗歌:核酸通知永远不准时。 01:04:25 蛋黄酱:不可以辜负夏天!!!去踩水,去晒太阳,去吃西瓜!! * 记忆会留下来吗? 01:05:59 诗歌:上海恢复,自然会有一个重建的过程。但是重建完之后,我怕大家忘记经历过的这几个月,又恢复到永康路小资情调那种感觉。但我觉得,如果我再去到永康路,再去安福路,再走进一个咖啡馆,可能心情和以前会大不一样。 01:09:05 蛋黄酱:把一个台子拆掉搭起来是容易的,一个店面关起来再重新开是容易的。但是人的信心重建起来是需要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 01:12:15 梁梁:但你也可以反过来想,比如说,既然我们进入了谷底,就意味着我们在一个周期性的轨道上面,就意味着会有谷底,也会走出谷底。 > 居家封闭生活系列节目请听: > 044.应囤尽囤朋友们!来自上海的囤货失败经验分享 > 043.面对信息冲击,做好自己的守门人 > 042.成为小区群主的第7天,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 041.团购/核酸/招募志愿者,做小区群群主有多难? > 038.居家办公是摆烂的开始! 本期BGM: MT1990 - 古奈纯钢琴版 MT1990 - Talking to the Moon 椅子乐团 The Chairs - 建议是看开点 关于我们 两个女生的都市闲聊播客 主理人 @蛋黄酱 - 互联网行业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影视行业从业者 找到我们的方式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文野凉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76分钟
3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