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 为什么有人爱苦难|从《白痴》看陀氏美德标准中苦难的地位

我们经常困惑于一件事,就是上一辈的人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吃苦。 她们手洗衣服完快代替现代化机器,她们暴走5公里、10公里就为了省下一点交通费,她们冰箱里放了48小时的剩菜拿出来热一下还吃到肚子里。 我们当然知道我们不理解的是她们没有必要的吃苦精神,但对她们来说,苦难意味着什么,也许很少有年轻人有过思考。 今天是这档播客的第二期节目,这一期我们将走入【读经典】栏目,一起来聊一聊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白痴》,通过这篇小说窥看一下,在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德标准中,苦难的地位。 你将在这期播客中听到以下内容: 01:57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 07:23 《白痴》在的文学界受到的评价 09:23 《白痴》梗概 19:15 《白痴》中梅诗金公爵身上的陀翁影子: 27:05 梅诗金公爵心中崇高的苦难 29:49 伊波利特口中毫无意义的苦难 31:45 罗果仁的野兽性 34:44 娜斯塔霞的自我弃绝 37:22 《白痴》创作背景与艺术特点 本期播客相关书籍: * 《白痴》荣如德译本 * 《索恩人物档案馆系列第4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 《文学纪念碑-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之:非凡的年代》 * 《地下室手记》 * 《罪与罚》 * 《卡拉马佐夫兄弟》 * 《俄罗斯文学讲稿》 谢谢你的关注^^,感谢留言,感谢每一个能给我提出改进意见的朋友!

42分钟
2k+
8个月前

Vol.1 读经典 | 豢养、偷窥、出家、求死…《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困境

本期节目是播客《稻草人说》的第一期节目,感谢你的收听。 * 文学界普遍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1000多年前日本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这本书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此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感。而“物哀”美也成了日本文学中的一种美学特点。不仅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者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 * 《源氏物语》讲述了日本平安时代桐壶帝之子光源氏与多个女子的感情故事,描写了当时日本贵族之间的权利斗争和骄奢生活。 *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从没有这么强烈的悲伤感和无力感。书中女子如笼中雀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但在如此苦闷和狭窄的生存空间中,我们能看到不同女性身上不一样的韧性与力量。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听到以下13个女子的故事: 04:37 葵姬:孤独的抵抗者 07:06 紫姬:自我说服的被驯化者 14:49 藤壶皇后:进退两难无处可逃的藤壶妃子 18:50 末摘花与花散里:紫式部自我对抗中创造的角色 20:43 空蝉:心可以走向你,人不行 21:41 槿姬:权钱在手,我可以说不 23:18 玉鬘:最接近现代女性的抵抗方式 25:47近江君:日本小燕子,古代的堂吉诃德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常态 27:43 三公主:慌乱的猫,没人告诉她往哪走 34:41 宇治大女公子与二女公子:屠龙的勇士成恶龙 42:07 浮舟:在逃公主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给我留言。

47分钟
5k+
8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