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听说你失眠啊?

你是晚睡强迫症患者吗? 你是喜欢晚睡还是不得已晚睡? 你的睡前习惯是什么? 睡不着你会做什么? 是闭着眼清醒到天亮,还是淡定地爬起来看电影? 有句话叫做:熬夜,是一个人的狂欢。 许子东老师曾在《圆桌派》第二季第14集中主动为晚睡症患者代言: “我觉得人生要早起,要上班,赚多少钱我都不干。” 并提出“应该让一部分人先早起,让一部分人十二点上班”的社会建议。 “一个人的狂欢”做得最好的可能就是道长了,他可以熬出一个两百多集的节目,并且还要继续熬下去。 《圆桌派》里周轶君老师说,那是一个失眠者在大街上呓语。 此外,还有另一种小众的熬夜,如贾科长在《贾想》中所说: 在《站台》这部电影中弥漫的那种对外面世界幻想期待的情绪,就是我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我记得我在十七八岁念书的时候,晚上老不睡觉,总期待第二天的到来,总觉得天亮了就会有新的改变,就会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我,和我有差不多生命体验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 听完电台,也说说你的晚睡故事吧,不管是你的狂欢,还是幻想! 对了,从这期电台开始,颠颠和dy都会在最后回答几位热心听众的提问,所以……你的留言被听见了吗? 我们下期见。 | 特别感谢 | 【主要嘉宾】 理想国知新馆主编 赵雪峰 【参与录制】 看理想技术部、设计部、产品部 理想国设计馆、营销部 | 本期相关 | 【音乐】 Chima -《Dear Sleeper》 Gary Jules -《Whiskey for Everybody》 【书籍】 1.《神经的逻辑》 作者:埃利泽·斯滕伯格 译者: 高天羽 2018年8月理想国出品 2.《贾想》 作者:贾樟柯 2017年6月理想国出品 【影视】 《机智监狱生活》(韩剧) 《我的大叔》(韩剧) 《Life》(韩剧) 《站台》(贾樟柯导演2000年电影) 【相关名词】 REM 美国另类摇滚乐队,他们的队员是主唱迈克尔· 斯蒂普斯(Michael Stips)、吉他手彼得·巴克(Peter Buck)、贝司手迈克·米尔斯(Mike Mills)和鼓手比尔·贝里(Bill Berry),4人都是佐治大学的学生。他们把清脆、迷人的吉他片段和模糊、神秘的歌词同后朋克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并且把传统声响与现代声响相融合。无论是评论界还是音乐界都一致认为"REM"是另类摇滚的创始者之一。 白噪音 白噪音是指一段声音中的频率分量的功率在整个可听范围(0~20KHZ)内都是均匀的。听上去像下雨的声音,或者像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再或者像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种声音对各个年龄层的人来说,都可以起到一定声音治疗作用,是一种“和谐”的治疗声音。 你觉得这期「看理想电台」怎么样? 你最希望在「看理想电台」听到什么?

17分钟
99+
6年前

24. 不想上班

今天,10月7日,十一假期最后一天——恭喜你,即将过完2018年所有法定节假日 在这分外珍贵的假期“末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明天真的不想上班? 一定是的。 现在的人现代病太多了,“不想上班”就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基本所有上班族都受到了感染,以至于发展出一种具有狂欢性质的病文化,供患者互相交流,互相“哈哈”,还可以自己“哈哈”。 比如我打赌你一定用过“工作使我快乐”的一系列表情包。 比如你一定要熬夜做一切使自己快乐的事以平衡白天上班的无聊、疲累、周而复始,第二天被同事故作惊讶又善解人意地问道,你也失眠了呀?接着就交换起各自的失眠纪。 ——谁说失眠是一个人的狂欢?明明也可以众乐乐的。 你还会和朋友热烈地交流关于岁月静好的业余爱好是如何被过于发达的思想轰隆隆地驱动,却无一例外地卡死在肌无力的行动上的。最后,你们以一串其乐融融的哈哈哈结束了话题。 清冷往往是留给早上起来的深刻自省:上班是为了什么,除了钱以外?接着你洗漱出门了。 想起理想国的新书《从早“茫”到晚:都市上班族的每日渡劫和永恒轮回》,哈,谁不是呢? 说多了都是丧,不说了,反正你也不想上班,听听来自颠颠的絮絮叨叨吧(好像绕口令)——关于不想上班的疑难杂症,听听大家都是怎么对待的。 不过,最后一天的假期余额,还是要开开心心的呀! 听完节目,我们当然更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快留言告诉我们: 你觉得这期「看理想电台」怎么样? 你最希望在「看理想电台」听到什么?

12分钟
99+
6年前

21. 我问陈丹青,是这届偶像不行吗?

请相信,这期电台真的采访了陈丹青老师,着急的同学可以移步4:40秒处。 这次话题的灵感,来自于那天看到看理想微博(@看理想视频)发了SHE17周年的新歌《十七》的MV,看得我泪水涟涟,尤其是Selina经历爆炸烧伤的片段重现。 SHE《十七》MV画面 我现在依然会听她们的歌,一个维持了也差不多15年的习惯。中学的时候,会用她们的《波斯猫》来背“波斯湾”相关的地理知识;会单曲循环《他还是不懂》《我们怎么了》,在周末的下午想着暗恋的人;会狠狠心,省下零花钱去买她们的正版磁带和CD,各种新专的海报;会在KTV里抢着唱《Super star》音最高的副歌…… 这是我的青春回忆,我的青春偶像。我的周围,则围绕着分别热爱周杰伦、林俊杰、孙燕姿、苏打绿的同学们。 在刚刚提出“什么样的人才配作为偶像”的问题后,我自己把自己给否定了。这些遥远的偶像,哪怕她们仅仅只是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和哀伤,陪伴我们同样张扬又哀愁的青春,那就是我们的偶像。 就像陈丹青老师说的,偶像文化其实是一个青春文化,一旦是你不在在青春期,就会失落。 人有个人的自我中心,也有群体和代际的自我中心,其实是一种不安全感——忽然发现我的那个世界现在不重要了,而这个小子,他们的世界比我重要,所以就不舒服。他会找很多理由,也许很真挚,就是你那个偶像算什么,那我们那会约翰·列侬那才牛逼,周杰伦那才牛逼,可是现在小孩也许根本没听过这个名词,或者听了也根本不想听。很可能是这样的。 所以,偶像文化其实是一个青春文化,一旦是你不在在青春期,他就会失落,以后他就会讨厌别的青春偶像,一定是这样的。 ——陈丹青 所以,也许并不存在“这届偶像不行”的情况,而只是,在我们怀念陪伴我们一整个青春的偶像时,我们的青春其实也即将失落了。所以我们再看到这种岁月变迁的情形,看到偶像们结婚生子,会落泪,就好像不得不和自己的青春告别一样。 嗯,但我还是觉得这届偶像不大行。哈哈。 本观点纯属任性,与看理想无关。

15分钟
1k+
6年前

20. 做一只猫真好啊

熟悉看理想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们是一家由爱猫人士组成的公司。吸猫,是我们的办公室日常。 说起来,我司与猫似乎还真有种道不尽说不完的缘分—— 1、平均每个办公室都有至少一位猫奴,分享各家主子神仙般的快活猫生是我们的日常聊天主题; 2、平时下午犯困,除了泡咖啡唠嗑,就是聚集在窗边吸大院里的五六只野猫(公司坐落在京城某老小区大院里,据我观察,此大院似乎早已发展出两大野猫势力,而我司正处于较强一派的势力范围内); 3、有过一段时间我们的午饭后固定活动是集体去大院里探望野猫并投食,后来忙了,就变成了我们直接在办公室窗台上投食,招呼他们来探望我们; 4、我们的道长也是爱猫人士,他曾在年会上大胆提议,公司应当允许养猫,此话一出,台下响起一致且热烈的掌声。 5、我们曾经还认真地考虑过要不要为我司即将上线的app取一个和猫相关的名字(此处重点为我司即将上线app); 6、两个月前,我们在院里某小角落救出(喜提)一只小可爱,取名“卡卡”。 现在,卡卡已经会自己悠哉游哉地踱步到各个办公室进行巡视,并时不时地和大院里的前辈们隔着窗玻璃亲切地(奶凶地?)打招呼…… 啊,时间过得真快,外面已是天朗气清的秋日了,明明前不久还燥热难耐…… 听完节目,我们当然更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快留言告诉我们: 你觉得这期「看理想电台」怎么样? 你最希望在「看理想电台」听到什么?

16分钟
99+
6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