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旋转只想表明 我无须制造漩涡也是中心 在我这里没有拖后出现的人也不存在提前发生的事 所有的神都从我这里出发又回到我这里 除了我的滴答声 并不存在别的宗教 ——胡弦《钟表之歌》节选
似曾相识燕归来,漂泊的游子历经磨砺终于回到了上海。 这一期以点带面,以个人视角棱射出70年代的生活。 清明前的长江刀鱼,挑战火候的干煸牛肉丝,讲究刀章的什锦冷盆,早已绝迹江湖。
唐玄宗 从 水声里 提炼出一缕黑发的哀恸 洛夫《长恨歌》节选
穿越荒凉的劳改农场是怎样的体验? 70年代的中国民航是怎样的感受? 大西北的客房内住进陌生人是怎样的惊喜? 硬如钢铁的意志是怎样令人肃然起敬!
这一期更多展示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生活的细节, 从访谈中我们惊讶地发现, 虽然时代早已日新月异, 但年轻的心却如出一辙。
这期谈到了恍如隔世“修地球”的知青生活, 能扛起重担的神力、 半夜被训练的酒量、 偷鸡蛋的黑狗、 翘首以盼的同学聚会和命运的转变。 一切,请加快成熟。
他被丝线牵着 牵丝线的人被路牵着 路被坎坷牵着 《元宵》亦弛
一声号令,平均年龄14岁的数百万中学生,开启了纵横天下的闯荡。
《岁华纪丽》是唐代韩鄂撰写的风俗志,记录了大量唐朝民间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这一期《上海话口述历史》借用唐人的书名,邀请了一位经多见广的嘉宾,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钩沉上海和上海人渐渐湮没的历史。
技术发明、锅炉炸裂、黄金大盗、下岗投票、退休返聘…… 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很漫长,其实无形中已跨越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诸多重要节点, 但人最能记住的历史,都是自己的纠结打成的结。
繁花过后是悲凉,但悲凉散尽又繁花。 上海这座城市在历史的潮浪中屹立不倒,努力成为中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制高点,离不开一位位上海人的默默耕耘。 这一期,罗易邀请他的父亲,罗振南先生,聊聊前繁花时代的上海往事。
朋友们,污名上海话的源头被我们找到了。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更多上海话强韧的生命力, 一部《繁花》就能激起语境澎湃。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