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合作愉快SO FAR SO GOOD。 去广州怎么可能不去找Design 360!这次我们直接冲到师兄海泉老师的办公室和他聊聊设计、奖项还有行业大环境。 还请大家一定要记得留言和他说:「你的普通话真的没有那么差!」 🕘 00:20 师兄和Design 360的14年 05:12 虽然设计类的工作在减弱,但还会用设计师的眼光去审视吗? 06:11 今天的Design 360想要完成和达到什么事情 07:34 这14年来,Design 360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10:01 不惊讶、不犹豫的改革之路 13:42 做一本「中国」的设计杂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14:48 关于Award 360,什么是「中国标准」的奖项 17:02 Award 360所评选出的得奖作品和市场的关系 18:38 Award 360的筹备过程,是如何决定谁来参与和评选 20:30 在西方奖项评选的大环境下,亚洲设计师的作品会比较吃亏吗? 22:42 Award 360有自己的审美偏好吗? 23:15 同样的评委,在为不同奖项做评选的时候应该以自己的审美为主,还是奖项的角度为首? 24:11 Award 360需要和国内其他奖项做明显区隔吗? 25:08 「得奖」对设计师有没有帮助? 26:03 如何看待「设计师明星化」这件事 26:54 关于「中国九零后设计师生存现状调查」 28:35 聊聊每年看到的毕业设计吧! 29:50 海外学校 vs 国内学校的美术生和他/她们的作品 30:40 除了美院这个选项,其实也可以进入设计这个行业 31:38 进入到某种体系,在职场也算赢在了起跑线上吗? 33:03 设计在中国的「十年」回顾 36:25 趋同这个事情,是市场推动的 37:35 联名很好,但不是长期策略 38:12 设计出圈了吗? 39:28 用力过度的设计 vs 恰到好处的设计 43:02 师兄觉得什么样的设计是好设计? 44:38 要流量还是要深度,这是一个持续的问题 45:14 做设计 vs 做设计媒体 48:28 难道设计就注定小众吗? 51:44 品牌方和设计师,谁更懂品牌 52:55 设计对品牌来说,到底重要吗? 57:58 设计师不是万能的 1:00:03 师兄给到年轻设计师的建议 1:05:25 当下获取设计的来源是哪里?会花多少时间在看设计? 1:06:45 过往展览中的群像符合自己预期吗? 1:08:14 Design 360的未来展望
大家好,这里是合作愉快SO FAR SO GOOD。 是的,我们去广州啦!第一站就做客Hu Design胡子设计工作室,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胡镇超(胡子)一起聊了聊设计(并且跟随他品尝了一些美食!) 🕘 01:18「胡子」为什么叫「胡子」 04:24 两岸的美术生考试都是有具象标准 07:45 澳洲的艺术学院零基础也可以考 10:27 「做设计」究竟在做些什么?创意和技法,哪个更重要? 13:20 和客户意见不合时会如何处理 14:57 设计的实质作用是什么? 16:40 消费主义和设计之间的关系 17:58 平面设计在这个时代是不是更被看重了? 21:24 设计同质化和自我坚持的平衡之道 22:05 如何看待被「标签化」这件事以及胡子的创作原则 27:18 商业设计和自我表达之间有冲突吗? 29:50 怎么看待「明星化」设计师这件事 34:09 设计师需要社交吗? 35:20 音乐设计这条路上,大家都更用力吗?现在的装帧设计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1:48 如何找到属于五条人的艺术方向 44:08 和五条人合作的这12年中,怎么保持新鲜感?创作的过程又是如何的? 49:35 音乐上,只会为和自己品味相符的人做设计吗? 53:47 会回头看自己的过往作品吗?是带着一个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呢? 59:20 聊下设计师的生命周期, 1:01:31觉得10年前的自己和现在差别大吗?变化有哪些? 1:05:25 找一份工作 vs 自己做设计 1:09:30 一定要会「做」设计才能「做设计」吗 1:11:23 来自从业前辈们的心得分享 1:15:08 设计是有方法论的吗? 1:19:20 惯例问题 - 在你看来什么设计才是「好」设计
大家好!(背景音乐起 SO Creative Studio a.k.a 根本设计的台北主持设计师、作品曾获得第三十届金曲奖最佳专辑装帧设计奖,也是两届格莱美入围者,Roger的大学同学,Ming来啦!! 🕘 01:25 Roger和Ming超过20年的友谊谈 02:20 大学时期 vs 现在,做设计的心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03:58 两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Ming居然做了11年?! 05:55 入门遇到的「上头」,会让自己对设计的思考也随之被影响 08:05 浅聊下字体设计(从准备考学到现在) 9:46 年轻设计师应该努力做网红吗,还是先去好好找个班上? 12:08 聊聊金钟奖的设计 13:28 台湾设计师是不是都对「三金」有执念? 14:50 设计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是好事吗? 15:30 华人入围格莱美设计奖是因为我们「更用力」吗? 17:46 格莱美和金曲奖的现场感受大分享 20:30 「得奖」这件事到底重要吗?需要为了得奖而去做作品吗? 23:05 艺文设计 vs 商业品牌,设计师的展示空间大不同 24:08 从业至今,有没有专属于自己的风格和专长? 25:05 Ming是不是「宫庙设计」的带头者,会继续做类似的设计吗? 26:08 这次加入Bito团队负责金马奖的字体设计,是怎样的体验 28:42 如何评价「历久弥新」 vs 「一年一换」 29:52 什么样的设计才叫「好」设计 30:48 有表现力的设计,但卖不好 - 还算好设计吗? 34:20 台湾有一个「主流的」设计风格吗? 35:30 王志弘是所有人中文编排的指标性教材 36:11设计师是有「风格」,还是有「共性」 39:48 何为「有梗的设计」 41:56 设计师需要社交吗?会从中受益吗? 43:58 生活的刺激感来自哪里?如何持续获得创作灵感? 46:30 台北 vs 上海,业主和设计业有什么不同? 50:47 设计市场的大小决定了设计的着重点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合作愉快SO FAR SO GOOD! 🕘 01:00 厦门的扛把子们闪亮登场! 03:46 所谓「设计师的甜头」是存在的吗? 05:02 「非必要不合作」是不是让学斌对「设计师」这个群体的认知产生了改变? 06:25 联名这个路线是一开始就想好了的吗? 08:05 「非必要不合作」的发家史和随之而来的质疑 10:20 在「非必要不合作」里面学斌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 11:44 作为摄影师,跟品牌和设计工作室合作有什么不同,又如何平衡自己的摄影风格 13:58 再来聊聊风格这件事 18:35 为什么「非必要不合作」就成了? 23:20 对于产品设计的思考和选择 - 可以一招打天下吗? 25:00 推出新品的时间规划是怎样的 27:25 好设计是不是真的需要时间才能成立? 35:05「网红」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37:00 再来聊下「风格」这件事 41:00 面对不认可的品牌项目,但流量大金额高,是否应该「专业」的接下来? 44:30 如何看待「平替」 52:02 设计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53:18 各自现在的灵感来源大分享 56:40 每个人每天会把多少精力放在社交媒体上?是否会对自己的思考有实际帮助 1:00:01 小红书对大家的具体帮助体现在哪里 1:06:20 设计工作室需要重视小红书吗? 1:12:25 吐槽环节从现在开始! 1:17:20 如何看待前员工用自己原来参与过的项目来营销自我或者纳新 1:19:32 从前员工到竞争对手,怎么处理这种身份转变 1:25:12 聊聊那些「合作不愉快」
01:00 细说一下Roger和朱砂的昨日今朝 04:05 「Sha Zhu」是谁?马师傅后来知道了 05:10 从微信群友到实际朋友 05:58 设计师之间到底是「惺惺相惜」还是「暗流涌动」? 07:23 一键抄送所有人的客户询价以及简历投送 08:35 请问,你/妳喜欢国内的哪个工作室? 09:22 来吧,聊聊华与华! 10:54 彼此点评一下吧!设计师之间可以「合作愉快」吗? 16:30 马师傅再次浅聊一下华与华 18:51 Roger和马师傅都觉得彼此城市的特有美感已经褪去了 20:11 今年又回了一趟巴黎的朱砂聊聊那边的现状 25:35 北京、台北、巴黎,各有不同 31:55 设计算不算一种服务业?听马师傅说说 37:35 其实客户也有抓瞎的时候 41:35 来自Roger对「服务」的思考 42:33 海报、书籍和商业品牌,谁能够在公共领域更直接有效的产生影响? 44:11 以十年为界来讨论,设计环境究竟有没有更好 49:02 艺文的门槛是不是变高了? 51:17 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很随便 52:43 什么是一个「好」设计 56:12 设计师不应该聊风格?和艺术家也不是一回事儿? 58:19 创立工作室后,还有多少时间留给设计这件事了? 59:57 一千遍 vs Typo_d vs SO 的工作方式及理念 1:07:15 Roger在台湾曾经接受的工作洗礼和培训 1:08:20 再回头聊聊「好设计」vs「对的设计」 1:13:01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合伙了,最终出品的东西到底代表了谁? 1:13:56 能当明星,谁愿意当屁民啊! 1:15:16 是不是设计工作室一定得是个人化的?(马师傅觉得也许可以和武侠世界一样 1:20:49 这么多年之后,还有特别想做的设计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合作愉快SO FAR SO GOOD! 本期我们主要聊到: 1:01 介绍一下Office AIO吧! 2:35 设计有没有「风格」之说 7:16 属于工作室之间的惺惺相惜和彼此评价 8:44 影响Tim和Roger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有哪些? 12:10 设计算不算一种服务业? 14:50 设计这个行业看起来TO B,其实却TO C? 17:00 品牌、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之间的协作关系是怎么样的? 19:00 了解沟通的底线(除非被邀请,不然不要指手画脚! 23:00 「空间」比「平面」更高级吗?业主会不会反而更喜欢修改平面设计? 25:32 有没有一个具体挑选客户或项目的评估标准(难道真的不挑吗? 27:44 Dotti筛选客户全靠缘分?! 29:00 你/妳谁啊就给我下brief 31:07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34:40 室内设计的前期沟通流程是什么样的 37:04 室内设计也开始做平面了? 38:18 为什么很多餐饮品牌舍得在空间花大价钱,却不愿意在平面放预算? 42:06 什么大家眼中的好客户好项目 43:50 胖妹面庄 vs 我们制作 - 不同的业主和设计需求在沟通上有什么区别 44:50 陈可辛导演最爱绿色 46:00 胖妹面庄的设计沟通和使用反馈(1、2、3店的学习过程 48:20 具体案例具体分析,OFFICE AIO x MEAT STUDIO x 胖妹面庄的幕后合作大分享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