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标榜自己质疑权力,独立思考,客观中立的媒体人,往往却毫不过滤地吸收英美媒体传达来自英美官方的声音,这是中文舆论场当中最悲哀的虚伪。 是因为查不到其他媒体吗?你信他们查不到吗?那为什么还活在英美媒体的信息茧房? 因为他们自以为代表了真实,客观,中立,专业。
比烂是为了找到问题根源,既然不是这个体制特有的,那么围绕问题的讨论就不应该针对特定体制而来。 柴静话语就是投射一种想象,供人抱怨眼下的不满,毫无意义。
柴静之流擅长抓流量,就是擅长抓住爱抱怨的人性,过去现在皆是。 但她们并不是批判。 美化一个体制而否认另一个体制,这是一套政治话语,从根上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心态。 睁眼看世界后,没理由还要被这套粗糙的虚伪所蒙蔽。
作为同时执掌过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人,耶伦估计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和“朴素”两个字扯上关系。 可惜就是有不少讲中文的殖人信了,这是阻碍进步的最大悲哀。 没能力看清事实了解别人,事事投射以幻想,洋人再粗糙的公关作秀,也能让他跪。
以00后为样本,可以发现大众心态转移的潜移默化。星星之火,怎可能不燎原。 他们眼里未来在哪里,未来便真的在哪里。 毕竟所有的博弈,最终都是信心的对垒,决定着价值的天花板。
马克龙一席出兵北约惊动西方舆论,哪怕放在法国国内,难听点讲也是被群嘲。 同在北约但非昂撒,还坐拥核武五常,法国民众心理也崇美到骨子里吗? 如果是一种无奈,随着局势明朗,心态是否开始动摇?
在中文舆论里,德国素来享有“理性”这一极美好的赞誉。然而这份“理性之光”却未能投射丝毫到加沙地狱,到底是我们瞎了还是我们蠢了几代人。 Audito,旅德10年。 Coucou,旅法15年。
宣传了两年多俄罗斯崩溃,结果集全北约之力的乌克兰先崩了,事实彻底打脸了两年来的欧美舆论宣传。作为直接相关的法德等欧洲民众,心态也正发生着微妙的转折。 Audito,旅德10年。 Coucou,旅法15年。
股市好,炒股的当然开心,民国混乱时上海股市很不错。历史经验是,股市跟经济好坏没有什么关系,唯一能说明的只是炒股人的信心。美国一边是超级牛市,一边是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这给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经济好”,提供了鲜活样本。
大英帝国最后的倔强,便是以国内萧条为代价,也要硬撑高利率以捍卫英镑。 历史正在重演?习惯了几十年低利率的美国民众,已经将所有信心寄托在了降息。
脏乱差的八卦就是脏乱差,没人想洗,也没人认为它出现在哪里就注定是合理。 但是你非得把它归结为是哪里特有的问题,这就合理了吗?这就能解决脏乱差了吗? 明明是人性问题,非得标签化,非得拿来迎合你想讲而不敢讲的偏见。
“素质”该怎么定义?又该如何量化分析比对?才能让你推论哪个国家素质比较好?你的文明逻辑下有你的规范,我的历史脉络下有我的忌讳,谁又比谁更高贵呢? 动不动讨论人家堕胎,非常没有素质,没有礼貌,没有基本的人权自由民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