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久不见,欢迎收听第二十三期「超时差漫谈 」。 ------------ 内容推荐: 法国漫画家西里尔·佩德罗萨用长达4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三百页的图像小说——《春分秋分》,他用极具象征意味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人群之间的故事。 有人评价说这是一本自带生命力的书。阅读时人物间丰沛的情感也会感染到我们自身。 在这个作品中,漫画与文学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西里尔在叙事上抛弃了主流漫画的戏剧性情节,用画笔探索每个角色的心理深度、精雕细琢那些繁杂而又庞大的心灵景观。 在这些故事里,不同的人穿梭于彼此的生活中,哀忧又温情,“我们不必独自承受生活,因为孤独与孤独也可以互相照亮。” ------------ 章鱼短评: 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注意到创作者给予了每个人一个名字,甚至是画面中没出现的人。比如:萨米尔·本·杰隆,那个开挖掘机的工人。虽然是小事,我始终认为这件事是有某种意义的。 这本书探讨了许多主题,衰老,死亡,爱情,夫妇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人生意义,中年危机,存在与消失,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真实的自我...通过人物与故事映射了资产阶级的生活,有钱人的快乐与痛苦。以及无产阶级的生活,穷人的快乐与痛苦。 在阅读时,你很难不注意到,我们都仅仅是人,可怜的,渺小的,伟大的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人能画出这么多孤独的颜色。也让我意识到孤独不仅仅是有蓝色的。可又正是这该死的孤独,给予了我巨大的慰藉。希望你们可以喜欢这本图像小说。 评星:下期见分晓 ------------ 本期提到的书籍名单: 弗吉尼亚.伍尔芙《海浪》 西里尔·佩德罗萨《葡萄牙Portugal》、《三个影子Trois Ombres》、《Autobio》、《黄金年代L'Âge d'Or》 尼克·德纳索新《表演课》 本期提到的艺术家: 薇薇安·迈尔(著名美国业余街头摄影师,主业是保姆。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大家好久不见,欢迎收听第二十二期「超时差漫谈 」。 ------------ 内容介绍: 本期我们聊的是日本漫画:《谢谢你,在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又名:《在这世界的角落》)。许多人看过它的同名动画电影,也很推荐大家去看看河野史代的漫画原作。 这篇漫画的叙事风格轻盈,具有女性魅力特色。文字娓娓道来、饱含温情。通过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本女性的经历,悉心描绘出二战中日本平民之间的真挚情感与生活日常。 ------------ 精彩空降: 33:46 也许不少读者会和我们抱有类似的疑问:河野史代的这部作品究竟旨意表达日本右翼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仅为一部宣扬反战的和平主义作品呢? 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被作者巧妙的掩藏。今天我们就这一疑问带大家深入讨论(悄悄地说,这次俺俩聊的相当激烈! 如果你也恰巧看过这本漫画,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评星:★★★☆ P.S.温馨提示:本期收音会有一丢丢杂音,原因已发现,下次改进 ------------ 本期提到的书籍名单: 河野史代《家庭主夫录》、《夕凪之街樱之国》、《路漫漫其修远兮》 妹尾河童《少年H》 中泽启治《赤脚阿元》
大家新年快乐,欢迎收听第二十一期「 超时差漫谈 」 ------------- 内容简介: 这是录播客以来比较偏私人化的一期。我与犸奇试着聊了聊我们自己。这期的内容记录了许多我们作为创作者的思考,直接而具体。 希望漫画可以成为连接你,我与大家的一片天地。 ------------- 欢迎空降: 05:54 漫画风格与创作周期紧密相连。 07:40 利用碎片时间创作是重要的,如何更好的调节创作时间。 08:18 灵感是什么?我们如何应对灵感与创作的关系。 11:40 我们为何抵触画速写。如何把绘画变成一件轻松的事。 18:20 如果我的需求是赚钱,漫画可以满足我吗。 19:40 在不被外界鼓励的情况下,漫画家可以被视为正规职业吗。如何肯定自我创作的价值? 23:50 创作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忍受创作孤独。 30:18 如何在工作时间、家庭时间、社交时间的挤压下,平衡创作时间。 33:50 我们为何无法割舍创作。 35:00 想继续创作,兼职工作还是全职工作。 39:00 坚持做播客的意义 感谢大家可以听到最后。我们下期见。 ------------- 展览推荐: 展览 | 有一片田野——中国作者漫画特展 📅 时间:2024.1.20-3.3 📍浙江省湖州市山水清音景区龙王山路2588号湖州市美术馆 欢迎大家来看漫画!
大家圣诞快乐,欢迎收听第二十期「 超时差漫谈 」 推荐指数:★★★★ 4.75星 ------------- 故事简介: 《亲爱的陌生人》把镜头对准了平凡又软弱的三十岁男人樊尚,有天他遇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陌生女士——罗莎莉•布卢姆,并无法控制地跟踪对方。而另一个陌生人也开始跟踪樊尚,三人的生活轨迹朝着未知的方向交汇... -------------- 本期看点: 犸奇点评:这本书堪称完美地平衡了写实和虚构题材,鲜艳的水彩不仅细致勾勒出法国小镇的街景,也描绘了孤独的滋味。作者巧妙融合了生活的庸常和想象的荒诞,读起来真的很有趣。故事的底色温暖,很适合在圣诞节和新年时阅读。 章鱼点评:其实这是一本比看起来要更复杂的书,它背后具有比较深层次的文学性。这种文学性包含创作者对社会学、心理学、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的观察与洞悉。但是创作者很聪明地用轻松的语调,可爱的人物与看似虚构的场景包裹住了往往说出来过于残酷的真相。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漫画作品。尤其是在30岁的人生阶段,会对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有类似的感受。在这个漫画中我们能看到主人公找寻自我,肯定自我价值的艰难过程,这也会让我们受到启发! 听完了本期节目,你又是如何认识这本书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交流。 -------------- 提到的作者及漫画: 安倍夜郎《深夜⻝堂》2007 尤安·史法《拉比的猫 》2002 尤安·史法《小王子》2009 台湾绘本画家廖福彬(几米)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九期「 超时差漫谈 」 推荐指数:★★★★ 本期看点:兴奋!终于到章鱼最想讲的漫画艺术家Jérémie Moreau了!但是,也遇到了节目史中相当罕见的一幕——我和犸奇竟然意见不同。于是我们就不同的观点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不容错过! 今天我们要讲一位年轻的法国艺术家Jérémie Moreau创作的漫画作品《冰岛萨迦:格里姆尔传奇》。“萨迦”意为“话语”,它是13世纪前后被冰岛人和挪威人用文字记载的古代民间口传故事。 这本漫画讲述了一个生于冰岛的孤儿的一生。格里姆尔一头红发,天生神力,身世却很悲惨:父母死于火山喷发,收养他的师傅被人杀害,自己也蒙冤入狱。众叛亲离之际,格里姆尔独自去找寻生命的意义...我喜欢他描述的诗歌一般的语言与绘制出的与之匹配的图像。 Jérémie的画面是辽阔的,自由的。他对图像有很好掌握的同时也拥有一种轻松的自由感。他的技法呈现是不刻意的,没有痕迹的,某些时候甚至是震撼人心的。实验性、松散、流动是恰当可以形容他的词汇。 听完了本期节目,你又是如何认识这本书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交流。 提到的漫画: Max Winson《马克思·文森》2014 Tempête au haras《阿拉斯风暴》2015 Penss et les plis du monde《彭斯与世界的折痕》2019 Le Discours de la panthère《黑豹的演讲》2020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八期《超时差漫谈》! 推荐指数:★★★☆(三星半) 本期节目让我们聊聊德国漫画家芭芭拉·耶林的《缄默》。这本书是根据作者祖母的真实经历改编。 1934年,德国女孩伊尔米娜到伦敦学打字。她独立、要强、有正义感。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她结识了霍华德,一位来自巴巴多斯的黑人青年。两人志趣相投,暗生情愫。没过多久,二战打响了战火,伊尔米娜被困在德国,逐渐与霍华德失去了联系。再后来,她结婚生子,性格有了巨大的变化。在缄默中,伊尔米娜逐渐做出了选择... 画面上粗粝的铅笔线条与灰蓝色调的描绘使我们对这本书一见倾心,但在这次的聊天过程中,听众不难发现我们对这本图像小说多处情节点产生质疑。 如果你也对这本书感兴趣,无论支持/反对我们的想法,欢迎在留言簿与我们讨论。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七期《超时差漫谈》! 本期节目终于聊到了图像小说开山之作:美国漫画家阿特· 斯皮格曼的《鼠族》。 《鼠族》是一本兼具历史重量和私人视⻆的作品。 粗粝简洁的画面中,阿特的父亲娓娓道来二战时期犹太家族的苦难史,以及战争带来的代际创伤。如今自传性纪实题材漫画的普及,也得追溯到1980年代具有先驱性的《鼠族》。 这本图像小说影响深远,不仅是唯一一本获得普利策奖的漫画,还推动了图像小说和成人漫画的理念进入主流视野,让公众意识到漫画的深度与潜力。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这本书的读后感,作者生平,以及《鼠族》背后的故事。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看看(重温)这本经典之作。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籍名单: Chris Ware 克里斯·⻙尔《Jimmy Corrigan: The Smartest Kid on Earth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 Marjane Satrapi玛嘉·莎碧塔《Persepolis我在伊朗长大》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六期《超时差漫谈》! 本期节目聊的是美籍华裔漫画家杨谨伦的图像小说《美生中国人》。 这本书在美国是一本面向青少年读者的经典漫画,也打开了华裔漫画家的知名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亚裔创作者讲出自己的故事。2023年被改编为美剧《西游ABC》播出。这本图像小说短小精悍,故事精彩,富有教育意义。犸奇和章鱼不仅交流了对这本书的看法,也分享了彼此笑中带泪的留学经历。 ------------------------------------------ 本期提到的节目书单: 杨谨伦Gene luen Yang 《义和团殉教徒Boxers saints》 《龙球风云Dragon hoops》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五期《超时差漫谈》,我们的节目也迎来了一周年! 由于我的播友犸奇让我挑战看看独自一人的录制。所以本期节目就由章鱼子聊聊英国漫画家汤姆·高尔德的作品《歌利亚》吧!全书以巨人歌利亚的视角讲述了他上战场被大卫击败的故事。 虽然是一个取材于传统的宗教故事,但是通读整篇你会发现《歌利亚》这本图像小说既不传统也不严肃,甚至和基督教没什么关系。它所讲述的故事拥有更现代的启示与内涵。 ------------------------------------------ 一个人的录制,比想象的要困难。之前听犸奇单独录的那期《我们就不能聊点更愉快的事吗》。她是早上起来在被窝里朦朦胧胧录的,基本想到啥说啥。出口成章,实在厉害。 我是临场发挥就很容易变结巴且絮叨的人。考虑到播出效果,这次录制我准备了稿子。嗯。最难的是还要努力念出假装没写稿子的轻松感。 哈哈总之,我很尽兴,希望你们也听得开心。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四期《超时差漫谈》! 本期节目聊的是美国著名漫画家大卫·⻢祖凯利的图像小说《建筑师》。 这本书在图像小说界享有极高地位,作者对漫画的视觉表现形式进行了尝试与发明探索,画面与叙事结构充满了强迫症似的完美掌控。 不论你是否喜欢此书,《建筑师》都值得一看。 在这期节目中,章⻥和犸奇也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籍名单: 弗雷德里克·佩特斯《蓝色小药丸 The blue pill》 大卫·⻢祖凯利《玻璃之城 City of glass》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三期《超时差漫谈》! 本期节目聊的是瑞士漫画家弗雷德里克·佩特斯,正是他的漫画《蓝色小药丸》让我开启了欧洲漫画阅读的大门。这本自传性作品我总是会拿《毯子》与之比较,两者同样真实,具有私密性,也同样打动人心。 《蓝色小药丸》关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个特殊群体,在国内甚至是文学作品都鲜为涉足。“疾病可能是你最不幸的厄运,同时也是你最佳的机会,或许它能让你睁开眼睛,看到最重要的事。”它以弗雷德里克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展现了在绝症的阴影下,人们如何相爱以及度过人生漫长的时光。 佩特斯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叙事流畅,可读性强,哪怕是从没有读过漫画的读者,这本书都不存在任何门槛。粗糙的线条下藏不住那些细腻、真挚的情感。 最后,希望你们听得愉快。(一定要听到最后喔)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十二期《超时差漫谈》! 本期节目聊的是法国漫画家埃曼努维尔·吉贝尔和法国摄影师迪迪埃·费勒伍尔合作的图像小说,《摄影师》。 《摄影师》以漫画和照片交叉叙事的方式,讲述了1986年法国摄影师迪迪埃被无国界医生组织招募,跟随他们进入战火纷飞的阿富汗腹地,对当地居民、战士以及救死扶伤的医生们进行拍摄的真实故事。比起漫画,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纪录片”。20年后,迪迪埃的好友,漫画家吉贝尔用画笔重构了这场难忘的旅程。 这本书不仅生动真实地还原了九十年代阿富汗的风土人情,也充满人文主义思考,尤其推荐给喜欢纪实题材与摄影的朋友。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籍名单: 《阿兰系列》埃曼努维尔·吉贝尔 Emmanuel Guibert 《丁丁历险记》埃尔热 Hergé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