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回顾去年的阅读,本期聊一些女性作家的非虚构作品和与写作本身相关的写作,包括散文集、日记书信和传记回忆录。 Female writers writing about writing. :) 提到的书: Melissa Febos, Abandon Me (2:08) Virginia Woolf, A Writer's Diary (14:04) Virginia Woolf and Vita Sackville-West, Love Letters: Vita and Virginia (22:47) Nigel Nicolson, Portrait of a Marriage (26:25) Lydia Davis, Essay Two (30:50) Susan Sontag, Reborn: Journals and Notebooks, 1947-1963 (41:45) Ray Chow,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46:48) Yiyun Li, Dear Friend, 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 (48:47)
姗姗来迟的 2022 阅读回顾,因内容太多分为两期。本期的主题是「身体」和虚构文学。 另外插播一则广告,我俩翻译的《未死之身》(The Undying by Anne Boyer 简中版)现已出版,实体书和电子书均已在各大平台上架,欢迎阅读。 本期提到的书: Sarah Polley, Run Towards the Danger (1:40) Jia Talentino, Trick Mirror (specifically the essay "Always Be Optimizing") (20:45) Alison Bechdel, The Secret to Superhuman Strength (34:18) Yiyun Li, The Vagrants, Kinder than Solitude (41:12) Noor Naga, If an Egyptian Cannot Speak English (46:12) Nam Le, The Boat (specifically the story "Love and Honour and Pity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50:38) Sheila Heti, Pure Colour (53:24) 有声书推荐 lightning round (60:55) Sylvia Plath, The Bell Jar, read by Maggie Gyllenhaal Bryan Washington, Memorial Ling Ma, Severance Patricia Highsmith, The Price of Salt Torrey Peters, Detransition, Baby Yoko Ogawa, The Memory Police, The Housekeeper and the Professor
最后一晚从广播和电影里的亚裔口音一直聊到 SD 卡满了。 对亚裔英语发音和各种口音的观察 (4:25) 谁拥有开谁玩笑的权利? (24:45) 新殖民主义框架下的文化自卑情结 (36:36) 对讲一口「good English」的追逐与放弃 (63:43) 在公共场所讲中文还是讲英文的个人选择 (80:40) 语码转换难免拧巴 (91:50) 这是三期「夏日特辑」的最后一期,点此浏览捕捉的相关影像。
坐在窗前闻了一下午香水,不知不觉太阳就下山了。闻到的香水有: Mandarino (Laboratorio Olfattivo) (7:05) Basilico & Fellini (Vilhelm Parfumerie) (15:27) Philosykos (Diptyque) (19:55) Synthetic Jungle (Frederic Malle) (22:30) Dear Polly (Vilhelm Parfumerie) (28:00) Juniper Sling (Penhaligon's) (31:11) Paradis Provence (Shalini) (38:50) 这是三期「夏日特辑」的第二期,点此浏览捕捉的相关影像。
小捌和赋格团聚于南加州沙漠,用声音把这个周末记录了下来。 深夜塔罗牌时间 (3:55) 资本主义下昂贵的艺术课 (8:05) Joshua Tree 沙漠风貌 (38:55) Matthew Wong: Blue View @AGO,打动人的画展 (41:40) Marie Colvin 与艺术家的人设 (59:15) 因英年早逝而神秘的 Francesca Woodman (62:59) Fun Home by Alison Bechtel (66:36) 这是三期「夏日特辑」的第一期,点此浏览捕捉的相关影像。
这期只聊了一件事,即近期发生的「Neil Young 大战 Joe Rogan 与 Spotify」事件。这件理应很容易站队的事却没有看上去那么黑白分明,随着事件发展牵扯出很多值得讨论的议题。小捌一个人想不明白,抓着赋格讨论一番。 * 事件起因(5:06) * 音乐人下架音乐是否是在用消费阶级筛选听众?(9:30) * Spotify 的回应和举措令人满意吗?(22:37) * Joe Rogan 对访谈内容事实性应承担什么责任?(27:10) * 随即下架播客的 Roxane Gay,存在于真空下的绝对道德(44:30) * 亚裔女作家 Amélie Wen Zhao 的遭遇,带有革命意味的 Cancel Culture(50:43) * 脱北者朴研美在 Rogan 节目上谈及留美体验(56:35) * 事件因种族议题而升温,Spotify 下架 70 期 Rogan 节目,但立场坚定(67:25) * 令整件事更复杂的 Spotify/Rogan 独家协议,Spotify 的定位和责任(71:10)
What’s in a name? 本期是由改名字引发的一些对身份认同的讨论,算是对两年前那期「Adulting」的跟进。 「新」名字的故事,那些花花绿绿的英文名 (1:35) 被隐藏的本族语言名字 (11:50) 成年人改名字的过程和改人称代词有点像 (15:30) 少数族裔名字的逐步合理化 (20:45) 买咖啡和订餐时用的假名 (26:45) 如果把名字改成字母缩写呢 (31:40) 不再为「与美国人无障碍交流」而付出努力了 (33:25) 心理医生一定要找个亚裔女性吗 (46:15) 近期推荐 (55:04) 医学生的学习视频(Study with me) 时尚博主 Brittany Bathgate 的 vlog 此处插播对娱乐消遣中展现的阶级特权的接受程度 阿迪契的《美国佬》(Americanah) Nick Cave 的个人博客 The Red Hand Files
本期首先讨论了过去半年我俩合作翻译 Anne Boyer 的 The Undying 的感想体会,之后分享了两部我们很喜爱的短篇故事集:Lucia Berlin 的《清洁女工手册》(A Manual for Cleaning Women)和淡豹的《美满》。讨论不涉及具体情节,更多是抒发对作者文字的欣赏、列举推荐这两部作品的理由,无论是否读过都适合收听。 译趣 The Undying,一本不像回忆录的疾病回忆录(3:30) A Manual for Cleaning Women by Lucia Berlin 最初读到这本书的缘起(23:30) Lucia Berlin 丰富传奇的一生(28:15) Lydia Davis 为这本书写的序言,此处插播隔离14天的幸福体验(36:10) Auto-fiction,被二次创作的生活经历(41:30) Berlin 作品中频繁出现的「酗酒」主题(46:55) 淡豹《美满》 为《美满》遭受的一星评价打抱不平(51:40) 中文不应该是一座封闭的孤岛(55:40) 书中被我们珍藏的刻薄观察与精准比喻,此处插播对「生来就是个 MBA」人群的吐槽(58:45) 此前未被中文写作捕捉到的现代年轻人状态(68:50) p.s. 36-38 分钟处有小奶狗叫声,看在小奶狗少不更事的份上请见谅。
本期围绕我们两人都十分珍爱的旧电影 Mean Girls,纵容自己聊了聊与这部电影相关的个人场景,以及属于 2000 年代的文化记忆。 播客的定位和未来的计划(2:30) 对 Mean Girls 的初印象(7:00) 青春期对 Lindsay Lohan 的痴迷(19:20) 2000 年代早期对少女明星的恶意(25:20) 自洽的高中反派 & 合格的成年人角色(35:05) 女性叙述视角下的男性角色「非蠢即坏」?(44:13) 起码我们有 Mean Girls(48:34) 接下来即将投入的新项目(54:56)
本期的契机是想录一期相对轻松的节目,然而无论如何努力,难免还是会触及到严肃和令人沮丧的话题。或许这也是此时此刻的写照吧,简单纯粹的「轻松」是无法实现的。 节目首先讨论了过去几个月我们依赖的信息渠道(5:33),观察到的中西方媒体报道视角的对比(10:44),以及媒体对「他者」的苦难的描述与共情(19:00)。接着分享了我们围绕「疾病与灾难」展开的相关阅读(26:51): 虹影《饥饿的女儿》 张爱玲《半生缘》 Le Peste by Albert Camus The Undying by Anne Boyer On Being Ill by Virginia Woolf 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 by John Donne Illness as Metaphor by Susan Sontag Being Mortal by Atul Gawande 节目后半段列举了居家隔离以来带来慰藉的文艺内容,以及仍旧期待的即将上映的作品(50:50): 音乐:Jarvis Cocker's Domestic Disco (instagram @jarvisbransoncocker),马友友的线上演奏 (instagram @yoyoma),The Strokes 的新专辑 播客:Merriam-Webster's Word of the Day,Desert Island Discs,Anthropocene Reviewed 视频:小高姐的 Magic Ingredients,好吃澜做的「仨宅疫生」 期待的作品:Mrs. America,Promising Young Woman,The Half of It 疫时记录:阿莫多瓦的新冠隔离日记 Saturday Night Live at Home
谁也想不到 2020 年会有这样的开端。 疫情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平时得不到社会关注的问题,这期我们主要讨论了疫情时期观察到的女性的处境。 剃头记 vs 安全裤,看见的 vs 看不见的痛苦(7:25) 饭圈女孩的正名,因疫情而重新取得又切断联系的朋友(22:50) 性别和经济社会地位对疫情爆发的影响,tyranny of the urgent is nothing new(31:42) 因疫情而收紧的权力,视频中想滑滑板或喝矿泉水的她们,信息的割裂性(42:33) 阅后即焚的报道,女性善于捕捉和传播信息的社会属性(57:50) 普通人家男性和女性在疫情中不同的角色和分工(62:17)
本期是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下半部分讨论,具体涉及了书店、图书馆、博物馆和电影院这些文化场所。当然在最后分享了近期喜爱的文艺作品。 书店 & 图书馆(0:13) The Bookshop (2017) Leena Norms' Youtube Video Kanopy.com 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2017) 博物馆 & 电影院(25:55) SFMoMA MFA Boston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MoMA's Youtube Channel 近期喜爱的文艺作品(40:25) A Doll's House by Henrik Ibsen A Room of One's Own by Virginia Woolf Feminis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 by Bell Hooks One Sings, the Other Doesn't (1977) Criterion Channel The Life of David Gale (2003) Is It Time Gauguin Got Canceled? (New York Times) Where Should We Begin? A Podcast by Esther Perel 不可理论 主持:小捌 & 赋格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