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02:56-34:41) * 《爱的迫降》对朝鲜和韩国的呈现相对比较客观,各打五十大板; * 熟练的剧作结构,趣味性和可爱的人物并行 * 北韩生活的呈现是去政治化的,乡村生活就像《三时三餐》 * 瑞士相遇的“前世今生”梗陈旧而老套 * 爱情剧一旦男女主角相爱,核心矛盾就不存在了,就很难再继续下去 * 既然黑了朝鲜的极权,那么也应该黑一下韩国的资本主义 * “高干”属性不是为了炫耀权力,反而成为一种巧妙的讽刺。但相对应的韩国部分缺乏这样有力度的讽刺,因此单薄。 第二部分(34:42-55:52) (备注:以南韩北韩之间差异性、冲突感为故事核心元素的电影,简称为“南北韩电影”) * 讲述南北韩电影的模式和问题 * 南北韩特工片的经典模式:北韩特工更神秘,逐渐成为主角 * 宽泛地表现个人情谊、真善美的力量,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 * 南北韩电影的温情化,是电影趋于类型化的表现 * 《共同警备区》里所反映”最深的痛“在现在已经近乎绝迹了 * 让类型的归类型,让严肃的归严肃 * 严肃问题娱乐化不仅体现在目前的南北韩电影中,当下社会对于严肃思考的无力更是一种普遍现象 * 《铁雨》作为政治幻想类题材的新意 第三部分(55:53-1:34:14) * 奉俊昊:一个踩在韩国电影发展史关键节点的男人 * 《寄生虫》拿奖的背后:CJ与李美敬,奉俊昊与朴赞郁 * ”阶级“命题最大公约数的《寄生虫》,以及在历史波动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韩国导演 * 韩国“386”导演一代和中国第六代导演:同时不同命 * 韩剧的动态发展:Netflix和韩剧的融合——自制剧和版权剧的区别 * 韩影的动态发展:正常地表达诉求 * 争取权益、自由创作已经成为韩国电影人的习惯 * 电影保护与电影自由应该是相伴相生的 * 以台剧振兴为例,资本永远不是工业发展最重要的东西 * 当所有媒介都失效的时候,电影也无法承载记录时代的责任 * 记录本身就很重要,个人记录的意义不可忽视 【本期音乐】 《But it’s Destiny》by 10cm(《爱的迫降》OST) 《Seoul》by 李孝利 主创: 洞姐(@十两欢) 康堤(@康堤will) 王老师(@我的老婆是小乔)
Part 1 电影(01:57~56:20) 国内: 《囧妈》(失败的亲情电影) 《阳光普照》(成功的家庭电影) 《半个喜剧》(现代的爱情片为什么这么难拍) 《只有芸知道》(陈旧的爱情片为什么没有市场) 《别告诉她》(不烂,不坏,但是也不够好) 奥斯卡: 《1917》(值得等到上院线的那一天) 《爆炸新闻》(正确,但简单)link:《最响亮的声音》 《乔乔兔》(小粉红是如何养成的) 《极速车王》(艺术来源于现实而低于现实)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轻巧成熟,余韵悠长) Part 2 电视剧(56:35~84:22) 《下一站是幸福》(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有20集的国产爱情剧?) 《性教育》(温暖,甜美,快乐,令人开心) 《九号秘事》(看就完事了) 《不知道就好的事》(本季日剧的内容不如名字精彩) Part 3 书籍(84:33~96:20) 《太极虎韩国:一个不可能的国家》 《打开一颗心》 《大地孤独闪光》 《奥威尔杂文全集》 主创: 洞姐(@十两欢) 康堤(@康堤will)
Part 1 电视剧(1:30~41:40) 《精英律师》:比靳东的人设还要失败的地方是,传递了错误的行业认知 《爱的迫降》:高干文题材,政治元素只是标签化的存在 《想见你》:许光汉!许光汉!奇幻设定难理解但依然留住了观众 《棒球大联盟》&《黑狗》:提供了有效信息,一个行业是如何运作的 外延:《点球成金》:有些主角的人物弧光是没有变化的,是世界左右转动了一两寸,正好使得人物到了正确的位置。或者说,是世界的运转逻辑发生了一点点错位,这个错位给主角带来了命运的变化。 《检察官内传》:高大上的设定+接地气的题材,充满情景喜剧元素 外延:再次说回《精英律师》:不是法律职场,是精英装腔职场 Part 2 电影(41:42~1:18:45) 【院线】 《被光抓走的人》:现实题材,中年饭桌戏极为精准,删减非常遗憾 《吹哨人》:薛晓路实现了她的叙事母题,但片子整体失败 外延:汤唯该怎么办? 《南方车站的聚会》:昆汀:“我对这部电影有自己的疑问,但我看的时候不在乎了,不在乎主角会去哪,会发生什么,也不急迫要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电影结束后到了第二天,那些问题不再困扰我了,我就是处于一种体验当中。” 《宠爱》:所有的动物演得都比人好,片中人类的宠物观很伪善 《利刃出鞘》:也属于电影院电影,有密室逃脱感 外延:探案剧如何做现代改编? 【非院线】 《婚姻故事》:“恐婚三部曲”是对电影的不尊重 《82年生的金智英》:作为社会议题存在的电影 Part 3 综艺(1:19:05~1:27:58) 《煮面男》:再次进入老罗该如何改革的讨论 《李栋旭想要talk》:让你们看看李栋旭对谁感兴趣 【本期音乐】 《小茉莉》by 包美圣 《Jimi and Lucy》by 梁晓雪
第一部分:《庆余年》的优缺点(00:39-51:03) 概述《庆余年》最开始吸引我们的地方 优点: “无厘头”风格——《庆余年》有点像《浪漫的体质》 讨论空间很大——隐藏着现实中无法讨论的议题 主角华彩段落背后的深意——“祈年殿斗诗”体现的范闲的骄傲与孤独 配角人物的塑造——皇权父子关系 范闲、叶轻眉作为“外挂”的意义——导致了长公主的悲剧和庆帝的悲剧 王倦将人物处理得更复杂了 滕梓荆之死和林珙之死对范闲的不同作用 前期的开挂后期反而会成为阻力 王倦的三个特点:剧情反转、人物塑造和幽默感 缺点: 对女性角色的塑造较为单薄 主角没有对自己身份的思考,直接导致了故事内涵较为薄弱 作为国产剧的缺点和作品本身的缺点是两回事 第二部分:男频小说和女频小说的异同(51:04-78:47) 男频小说的爽点:开金手指逆袭,武力上战胜对手 女频小说的爽点:开金手指逆袭,爱情上获得成功 女性喜欢智力上「先人一步」,男性需要硬件上「绝对碾压」 女频小说很少构筑世界观,架空也是基于已知历史进行虚构 男频小说多以玄幻为主,架空规则重构世界,是为了更好的开挂 《康熙微服私访记》和《亮剑》也是男性爽文的一种 男频IP小说的故事相对单一,人物套路,影视化的基础薄弱 顺便聊了聊《甄嬛传》和《琅琊榜》 无论男频女频,大家都是在虚构的故事里寻求慰藉 第三部分:王倦的其他作品和他的风格(78:48-97:57) 游戏感对创作的启示 早期写情景喜剧的经历让王倦对人物、对白有掌控力 对强反转、高密度信息的追求类似美剧 写戏草蛇灰线,符合“契科夫法则” 王倦与申原昊的相似性:「搞笑感动」的作品类型 从“强反转”到“强人物”,后者更适合国产剧 外延环节:关于视频网站“超前点播”的争议(98:00-138:33) 一样的策略,“鹅厂”却承担了大部分火力 付费不是问题,但收费方式是有问题的 盗版和超前点播是否具有强相关性 视频网站提供的服务不仅是观看,也涵盖打击盗版,保证独占 足球网站看球收费的启示 【本期音乐】 《世间始终你好》by 罗文&甄妮 主创: 洞姐(@十两欢) 康堤(@康堤will) 王老师(@我的老婆是小乔)
*Part 1 电影(00:54~33:47) 院线: 《受益人》(为了达成目标牺牲了过程) 《天气之子》(论证“自我”的失败)外延:《小丑》 《我的拳王男友》(今年最烂的电影) 《决战中途岛》+《他们已不再变老》(只有一段值得看+本月最推荐的电影) 《平原上的夏洛克》(可高可低,趣味无穷) 《你是凶手》(王千源串联的韩国翻拍片宇宙) 非院线: 《蜂鸟》(少女细腻心事) 《最普通的恋爱》(你我相爱全靠酒) *Part 2 电视剧(33:54~65:21) 《庆余年》(或许是古装剧的新类型) 《从前有座灵剑山》(或许是古装剧的新方向) 《第二次也很美》(还算尊重观众智商) 《鳄鱼与牙签鸟》(完全侮辱智商) 《早间新闻》(职业本身已不再性感) 《东京大饭店》(职业剧套路却依旧有效) *Part 3 综艺(65:28~73:54) 《粉雄救兵:我们在日本》(温情,但只有温情) 《双人床》(真人秀真的需要做到这种地步吗) 纪录片 《韩国电影一百年》(韩版“佳片有约”) *Part 4 展开讲讲观众问答(74:55~144:49) ①【缘起】 Q: 三个人是怎么认识并成为朋友的 Q: 三个人是怎么聚到一起开始做播客的 Q: 每期的主题怎么提出确定的?大概是怎样的流程? Q: 选题之后是如何准备的,还是说不准备,全靠日常积累? Q: 每次录博客会花多久的时间? Q: 是不是每次录之前都会喝酒呢?每次录播客的场景是什么? Q: “广播电视报”提供商是谁? Q: 每次录播客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上班吗还是有一种喜悦终于可以输出了? Q: 播客这种渠道在你们的所有表达渠道中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意义? Q: 播客是否是一种精神寄托?通过播客使得三人有了联系的缘由,借此能够更亲密? Q: 三个人因为这个播客发生了什么生活上思想上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发生转变 Q: 当谈及自认为应该是共识的常识性基础性问题,却被很多人会错意时,会对自己的受众失望吗,会消减表达欲吗?对自己的听众群质量或数量会抱有期待吗? Q: 对想要尝试用播客表达的朋友有没有什么建议? ② 我们为啥能解读、为啥能看那么多 Q: 怎么能够在已经工作很饱和的状态还能实现这么大的阅片量的? Q: 为什么能在看完作品之后有系统的想法? ③ 对书影音的观点 Q: 有什么偏爱的风格或者导演演员? Q: 对于韩剧容易烂尾这件事怎么看? Q: 老罗该怎么办?新西游记已经变得没意思了 Q: 如果可以到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去生活,主角配角群演或者不参演皆可,会选择哪一部作品? ④ 对万事万物的观点 Q: 对影视寒冬的看法(不敢有看法) Q: 平时听什么其他的播客 Q: 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的高光时刻? Q: 三位有没有过存在主义危机的时刻? ⑤ 我们的经历 Q: 三个人毕业后的工作经历以及现在的工作 Q: 三位老师的豆瓣账号、恋爱经历、最快乐的瞬间等问题(都没有回答) ⑥ 未来发展 Q: 有没有想法讲讲不同时代的同主题电视剧的变化? Q: 三位对情景喜剧感兴趣吗?有没有可能展开讲讲? Q: 可不可以多讲讲非院线电影和电视剧? Q: 还有嘉宾邀请计划吗? Q: 有没有考虑未来策划一些线下的分享或是活动? 【本期音乐】 《yesterday, yes a day》by 户川京子 《北京的冬天》by 郁冬
【本期结构】 *第七期被下架,于是我们有了微信公众号「展开讲讲编辑部」(ID:talktoomuchpro) Part 1:《奇遇人生2》的突破:关于拍摄真人秀的纪录片(4:30-37:30) 1.节目争议:未解决困境,非大团圆结局 2.记者采写的局限:只有思考结果,不展现心态变化 3.第一季是真人秀,第二季是关于拍摄真人秀的纪实节目 4.第二季的变化:具体的事件+主导事件的素人对手 5.阿雅角色的变化:节目组的人变成同来参与的人 6.赵琦的出镜:展现镜头外的真实 7.为什么观众更要清晰、无冲突的结果,而不是复杂的情况:镜头会放大戏剧性,刺痛观众,而我们看综艺并不想要真实,而是想要舒服 8.老徐骑行和 Angelababy 的贴合度:一个觉醒时刻,但她觉醒得慢 9.赵琦的自洽、平衡、不纠结和其他纪录片作品 Part 2:《仅三天可见》的突破:第一人称+双主角的访谈(37:30-1:11:15) 1.社交实验的概念 2.姜思达的局外人视角,打破第四面墙 3.采访对象如果挑战到姜思达的边界,那就是最好看的节目 4.于正很烦这个“烦”是反映的是一种关系,而不是对客体的评价 5.这个节目看的不只是嘉宾,还有姜思达的自省和成长 6.访谈者的进入,是从《十三邀》开始的,但许知远像一面墙,是极为强势的符号式的采访者 7.姜思达的节目永远是双主角,有时候你甚至只是在看姜思达 8.古典采访价值观:打破对方的防线,拿到最真实的料,找到戏剧性 9.导演和姜思达争论是,到底什么答案有价值?自卑的于正还是可爱的于正 10.古典写作观:写一个骄傲的人,要写他的痛苦,要找到对立面 11.一小步的真实:把于正放到游乐场,他无法 handle 碰碰车 12.只有三天成立的真实,不再假扮全世界最了解对方 13.所有的写作者都想要许知远的 slogan:带着偏见看世界 14.第一人称叙事的流行,告诉读者你在场,你有你的局限 15.镜头总是在最合适的节点给你看姜思达的表情 Part 3:《十三邀》的突破:不自觉地开创了采访者进入故事的先河(1:11:30-1:29:30) 1.《十三邀》最成功的一期是采访唐诺,在他面前许知远可以放下ego 2.第一次主观视角的进入,很可能是误打误撞 3.采访模板:我许知远生在一个庸俗的时代,这个时代出了什么问题? 4.许知远对木村拓哉的预设如此荒诞和不着边际:木村拓哉不是偶像工业 5.流水线商品,他在二十多岁就已做出选择 6.许知远要不做错了功课,要不不做功课,是对某些采访资源的浪费 7.许知远作为采访者的优势:文化人的符号和标签 8.李诞可以拆掉许知远所有的问题,但李诞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9.《蕨间访谈》在东亚的环境不会出现,但它可能是这种模式的极端 Part 4 :《奇葩说》的突破:半推半就地讨论公共议题(1:29:30-1:40:30) 1.黄执中的发言对李诞而言,就是喂饼 2.李诞可以对黄执中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3.李诞在这个时代里找到了最小成本的自洽方案 4.只要是涉及消解人类严肃性的话题,就是李诞的舞台 5.大环境的原因,电影、综艺总是被迫成为价值观的战场 6.李诞可能不会和赵琦辩论:赵琦极为相信更高的价值,并有实际行动,这就没有消解的空隙 7.聪明又虚无的人可以鉴定出谁是真诚的人,谁是伪善的人,谁是投机的人 最后才发现串起来了: ① 原来的访谈类综艺最重要的是嘉宾的观点,现在最好看的是两个人的关系;②许知远是墙,赵琦是容器,姜思达是蹦床,李诞是他们的试金石 【本期音乐】 《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by 老王乐队 《如果有来生》by 谭维维 主创:洞姐、康堤、王老师
「懒得解释」是「展开讲讲」的番外节目。 本期是每月一次的「广播电视报」,速聊本月的电影、电视剧、综艺。 【本期目录】 Part 1 电影 (01:38~17:26) 《少年的你》(审美的重要性) Part 2 电视剧(17:37~50:49) 《现代爱情》(古典爱情) 《偶然发现的一天》link《喜欢的话请响铃》(校园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没有秘密的你》link《时空来电》(翻拍的性价比) 《我的事说来话长》(正统日剧) 《X医生》(套路的有效性) 《VIP》link《优雅的家》(财阀剧) Part 3 综艺 (51:00~96:36) 《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好演员上岗秀,坏演员排除法) 《幸福三重奏2》&《做家务的男人》(不作为的综艺) 《奇遇人生2》&《仅三天可见》(另一种意味) 《you qiuz 2》电视台特辑(韩综粉不得不看) 《令人心动的offer》(版权买得不亏) 《新西游记7》(希望做600集) Part 4 【本月新内容消费】(97:06~106:00) 直播(庆祝无意义) 【本期音乐】 《东京恋爱専科》by 小沢健二 《倒带》by 卢凯彤 主创: 洞姐(@十两欢) 康堤(@康堤will) 王老师(@我的老婆是小乔)
【本期结构】 1-3分钟:本期节目的讨论前提 3-7分钟:事件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的感受 Part 1:韩国恶评文化如何生成 7-9分钟:来源于美国的《恶评之夜》在韩国文化中更像自我虐待 9-12分钟:刘在石的道德观念:在烂泥里打滚的苦行僧 12-13分钟:彩虹屁、梦幻韩剧和网络恶意是韩国民族性格的一体两面 13-17分钟:整个民族的 PTSD:韩国文化里无法发泄、无法化解的“恨” Part 2:韩国文化的“恨”与“兴” 17-19分钟:《下女》:这个国家就像里面受折辱的女性 19-24分钟:早期韩国电影:无能的男性,被当成靶子的女性,而雪莉就是现代社会里类似“下女”一样的靶子 24-30分钟:“恨”和“兴”的转化:最痛苦的人构建最梦幻的娱乐产品 30-34分钟:延伸:几代韩国导演的女性视角&两版《下女》的高下 Part 3:社交网络没有冲突和讨论的机制 34-43分钟:《真理商店》和雪莉的画,《囚》和所谓的“精神正常” 43-50分钟:当下的社交网络:一种相互逢迎,消除冲突的社交 50-52分钟:刘亚仁悼念雪莉时,为什么说“我偶尔欺骗了她” 52-54分钟:《搜索》用美和生死消解了议题的复杂性 54-60分钟: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自我无法产生价值感 Part 4:韩国女性的处境 60-64分钟:被歧视的韩国女性,《82年生的金智英》遭到的来自男性的反感和抵制 64-66分钟:韩剧中的平权意识其实是对现实反复的呼告 66-70分钟:《82年生的金智英》独到之处是,描述日常生活里、人们潜意识里的性别压迫 Part 5:“荒野上的疯女人” 70-73分钟:一个人陷入疯狂,很可能因为 TA 正在受苦 73-75分钟:同理心的建立:具惠善和《被遗弃的日子》 Part 6:大众传播里的“得体”规则 75-78分钟:热依扎的抑郁症、给北野武写信 78-82分钟:所谓网感好,就是有意识地说得体、不被挑刺的话 82-84分钟:社交网络上的负累和自我保护 (三个人讨论着陷入虚无……) 84-86分钟:本次播客讨论中我们三个分别代入的角色 【本期音乐】 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她曾活过啊)by Aimyon 하루살이(dayfly)by DEAN / Sulli / Rad Museum 【本期提到的作品】 《恨脉怨流》金烈圭(书籍) 《下女》1960 (电影) 《下女》2010(电影) 《追寻快乐 : 战后韩国电影与社会文化》李孝仁(书籍) 《真理商店》2018(真人秀) 《囚》2017(纪录片) 《搜索》2012(电影) 《82年生的金智英》赵南柱(书籍) 主创: 洞姐(@十两欢) 康堤(@康堤will) 王老师(@我的老婆是小乔)
注:因为这是我们看完《双子杀手》之后马上录的节目,所以没有往期长节目一样的标准结构,只简单分为关于电影的主要内容和延展的闲聊环节。 【主要内容】 1-9分钟 三人分别聊直观感受 10-18分钟 新技术与《双子杀手》故事本身的配合与割裂 19- 23分钟 新技术凸显了电影的优势,可这样的优势被影院的技术配置大大局限了 24-32分钟 在电影已经被定义为24帧的情况下,是否使用120帧或许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是否要改变电影工业结构和制作电影的思维方式的问题 33-40分钟 李安并不“温柔”,但大家太想在他身上找出一个关键词了 41-43分钟 李安没有“走偏” 44- 49分钟 《双子杀手》或许是李安的阶段性成果 50- 53分钟 我们为什么要期待李安给我们讲一个好故事?把这个机会让给年轻人吧,他可以做更多新尝试 54-62分钟 不能用其他作品来比较《双子杀手》的文本,应该用电影发展的关键节点来对比这部电影的新技术 63- 65分钟 我们该如何评价运用了新技术的电影? 66- 68分钟 李安已经不用向观众反复证明自己 【外延环节】(又名:不知道聊到哪儿了) 69- 75分钟 我们为什么对电影讨论有这么大的热情?大家都在借电影谈论自己(这部分聊到了我们第一期播客) 76- 80分钟 总结发言:保持谦虚地心态去评价作品 【本期音乐】 片头:Banquet(《喜宴》插曲) 片尾:Heroes-Scala&Kolacny Brothers(《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插曲) 【本期提到的作品】 几乎所有李安导演作品 《阿凡达》(2009年) 《阿丽塔》(2019年)
「懒得解释」是「展开讲讲」的番外节目。 本期是每月一次的「广播电视报」,速聊本月的电影、电视剧、综艺和书。 【本期目录】 Part 1 电影(2:40~41:15) 院线: 《中国机长》(原型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同题作文大赛) 《徒手攀岩》(拍摄的窘境) 《检查方的罪人》(迷惑行为大赏) 院线补充(非剧透): 《小丑》(“摄魂怪”) 《继园台七号》(“12 帧的艺术”) 《纽约的一个雨天》(伍迪艾伦最新形象继承人) 非院线: 《柳烈的音乐专辑》(金高银) 《极限逃生》(强行跑酷) Part 2 电视剧(41:30~76:16) 《俗女养成记》(童年线) 《真相捕捉》(本月五星) 《难以置信》(本月五星) 几个不满意的“烂尾剧”: 《致命女人》(咪蒙) 《凪的新生活》(收回当时的评价) Part 3 综艺(76:16~100:11) 《闲着干嘛呢》(音乐裂变) 《workman》(综艺后浪) 《新西游记外传:去冰岛的三餐》(综艺前浪) 《queendom》(表演) Part 4 本期书籍推荐(100:15~116:30) 《今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现代艺术150年》(威尔·贡培兹) 《巨匠与杰作》(毛姆) 【本期音乐】 《The Last Waltz》by French Accordion 《桃子》by IU 主创: 洞姐(@十两欢) 康堤(@康堤will) 王老师(@我的老婆是小乔)
*【本期结构】* Part 1:讨论《浪漫的体质》这部剧本身 1-4分钟:对《浪漫的体质》的混乱简介 5-10分钟:三个人分别讲述这部剧最开始吸引自己的点 11-19分钟: 《浪漫体质》跟漫画的共同性 20-23分钟: 编剧与观众的互动(主角直视镜头)、剧中内容与剧外现实的互动 24-26分钟:李炳宪所采取了反电视剧创作套路的创作方式 27-33分钟:本剧关照每个角色复杂的内心想法,抵制了《北京女子图鉴》那种“社会学的现实主义”的贴标签方式(碰瓷莎士比亚出现在这一段) 34-36分钟:《浪漫的体质》一点都不丧,而是一种现实的快乐 36-37分钟:本剧与具惠善安宰贤八卦的互文 38-45分钟:剧中细节,导演的小技巧:对辅线人物的重视、细节的互文、如何写对话、音乐的运用等等 46-48分钟:“梗”在本剧中的大量存在到底有多妙 Part 2:李炳宪的作品和局限 49-57分钟 :没有《极限职业》,就没有《浪漫的体质》——但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58-68分钟:李炳宪导演的其他作品(《风风风》、《二十》、《积极的体质》《加油啊李先生》),以及他的局限性 69-72分钟:因为李炳宪的电影实在能聊的不多,又忍不住聊回了《浪漫的体质》的小亮点 Part 3:外延环节 73-75分钟: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这样的剧?即使在韩国,《浪漫的体质》的诞生也足够梦幻。 76-80分钟:“弱情节剧”与“强情节剧”如何选择?总之我们想看《浪漫的体质》演一百集。 *【本期音乐】* 片头:거짓말이네(《浪漫的体质》OST) 片尾:흔들리는 꽃들 속에서 네 샴푸향이 느껴진거야 (在摇曳的花丛中感受到你的洗发水香味)by张凡俊 *【本期提到的作品】* 李炳宪作品: 《阳光姐妹淘》2011年(编剧) 《加油啊,李先生》2012年(导演/制片人/编剧) 《二十》2015年(导演/编剧) 《积极的体质》2016年(导演/编剧) 《风风风》2018年(导演/编剧) 《极限职业》2019年(导演/编剧) 其他: 《摄影机不要停!》2017年(电影) 《寄生虫》2019年(电影) 《不负责任的自我》詹姆斯·伍德(书籍) 老鼠什么都知道(微信公众号,漫画) 匡扶摇(微信公众号,漫画) 另:(碰瓷)莎士比亚 主创:洞姐、康堤、王老师
「懒得解释」是「展开讲讲」的番外节目。 本期是每月一次的「广播电视报」,速聊本月的电影、电视剧、综艺和书。 【本期目录】 Part 1 电影(3:15~30:45) 《速度与激情8:特别行动》 《骡子》 《送我上青云》 《铤而走险》 《烈火英雄》 《保持沉默》 《美国工厂》 Part 2 电视剧(30:55~65:10) 《小欢喜》 《陈情令》 《亲爱的,热爱的》 《致命女人》 《全裸监督》 《喜欢的话请响铃》 《加油,你是最棒的》 《这个不可以报销》 Part 3 综艺(65:15~70:40) 《三时三餐山村篇》 《工作见面的关系》 《workman》(YouTube 综艺) Part 4 本月书籍推荐(70:45~78:45) 《新世纪文学研究的重构》(杨玲) 《你的夏天还好吗》(金爱烂) 《异乡记》(苏方) 【本期音乐】 《Line by Line》by Cory Wong 《Moidin Moidin》by Raphaël Beau 《L O V E》by Nat King Cole 主创:洞姐、康堤 嘉宾:阿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