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周二快乐! 我是 Shark ✨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吵架” 回听这期我们聊过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一部分是所有亲密关系中的吵架 🔹 一部分是对外进行自我维护的架 ⸻ 我们主要聊到了这几个问题: ・觉得怎么样算吵架 ・吵架吵得是什么 ・怎么吵架能吵赢 ・吵真架和吵假架 ・不必要的架怎么避免 最后我们发现: 不管哪种架、怎么吵、吵什么 关键词都落回到那个——“方案” 所以,这也是这期节目的名字啦! ————————————————— 我们几个对于吵架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理解: 比如知了觉得: 吵架是非常必要的,是促进人与人互相了解的途径。 相安无事的时候,和身边亲近的人,再怎么交谈 都是在已经相互了解的范围里 很多话在平时,总觉得不管怎么提起都有点太上纲上线了 只有在吵架的时候,才会看到那一部分 真实的、却又在平时不会从暗盒里取出来的需求 而曾经的我,是坚定的“不吵架”坚持者: 我不喜欢任何冲突,觉得一切可以被理性解决的问题 都可以逐条商量 而那些终究无可商量的事情和情绪 可能就是要相互后撤一步的信号 不过,在经历和具体的人具体的相处后 我对于人与人之间心理变化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当然也对关系的韧性更有信心了 在吵架中,我们可能真的更能看到对方,也更能看清自己 ——————————————— 这些让人对自身有思考和学习的“架”, 我们不能执着于争输赢 但! 除此之外,出门在外也有不少架是必须要吵的 这些架,我们得赢 怎么赢,怎么吵——咱们可以慢慢相互出主意 今天,可以先听听: 输,是怎么输的 哈哈!🎧
🎙️ 这期节目是围绕 “哄人算不算讨好” 这个问题展开的~ 🗣️ 聊天过程中我们又提出了几个新的小问题: • 哄人和讨好的区别 ❓ • 哄人的人是上位者还是下位者 ⬆️⬇️ ⸻ 🎧 在节目的最后,我们又互相问了问 那个上一期节目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你会哄人吗? 🤔 ⸻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解释: 1️⃣ 我会不会去哄人 → 这关乎 意愿 2️⃣ 我会不会哄好人 → 这关乎 能力 ⸻ 🧩 我们能不能“哄好人”的能力, 在 具体情况不同、具体对象不同 时, 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自我评估。 ⸻ 但!两期节目聊下来, 最后我们都无比确定的是: ❤️ 我们希望找到愿意哄自己, 也能让自己有高意愿去哄哄的人。 这一点,很重要。 💖
🎧 Hello 大家好,周五快乐~我是 Shark 🦈 💬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聊 “哄” 📀 这个话题我们录了 AB 两期 👉(下一期我们会聊:“哄算不算讨好”?) 🧠 这一期我分享了曾经 我觉得自己没有及时“哄”到知了的事件 🫣 📆 数年过去, 现在的我们再回看当时 —— 👀 都有新的想法。 💭 其实我们想被“哄”, 背后的需求是 —— ✨ 想让对方 看见自己 🤝 而我们愿意去“哄”, 是因为我们愿意 在那一个时刻和对方的情绪站在一起 ❤️ 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愿意哄的人, 也有愿意哄自己的人 哄哄我吧 当然,我也哄哄你 嘻嘻 😚💞
✨ Hello 大家好,周一快乐!我是 Shark! 今天是清明收假的第一天, 水绿风也宁,万物都清明 ☁️🌿 我们在一周又一周的轮新中, 和春天愈加自在地互相融入, 也在无数迹象中 为盛夏的隆隆序章侧耳。☀️👂 —— 这期节目, Bobo、知了 和我 又在一个天气很好的早上 Morning Call, 我们聊了一聊 —— “沟通的时机” 📞🕰️ —— 我曾经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时机。 哥谭市上回荡着的那句 “It’s timing” —— 震耳欲聋, 是一切的回答 🎯 把“时机”放在“命运”的话题框架里, 我们既能坦坦荡荡地 用“时机催生万物”做祝酒辞 🥂 也能落落大方地 用“时机衰败一切”当辩词 ⚖️ —— 可是当“时机”被嵌进沟通的来回之间, 我们的诸多情绪开始: 潮湿、粘腻, 开始没那么光彩, 没那么容易言尽, 没那么容易被我们放下, 也没那么容易放过我们… 🌫️💭 —— 我说: “我躲不开对‘时机之下一切顺利’的小小贪念, 但又面对不了‘我们之间也还是需要时机’的镜中瑕疵。” —— 知了说: “人与人之间,存在两个时机: 一个在于对方,一个在于我自己。 我会去寻找对方的合适时机, 但是很多时候, 我明明知道当下不在自己的合适时机, 却也无法拒绝展开话题。 每每沟通失败, 就会有两三个辗转反侧的晚上。” 🌙 —— Bobo说: “知了是她见过最愿意为『人与人之间』努力的人。 时至今日,这样的人实在是稀有。 所以,见到,就要抓住。” ✨ —— 好像她们疏解了我哽在喉咙的一声咳嗽 —— 需要时机,没什么, 只要还愿意为对方 等待、创造时机,做出努力。 无论是为了表达立场, 还是为了坚持利益, 我们都是希望对方不要受到伤害, 为了我们顺顺利利。 那我的每一句话, 都可以在“时机”之中, 大大方方地说。 🕊️🗣️
✨ Hello 大家好 ✨ 💙 我是 Shark!周三快乐!💙 🎉 首先, 让我们祝知了女士,生日快乐! 🎂🎈 📆 今天是她 30 岁的第一天,也是 现代16mm 复播的第一天!🎞️ 🎙️ 复播第一期 聊的又是和 关系 相关的话题,我们一边调侃自己怎么总是在聊这些事,一边感慨——或许,这就是这个节目的使命 💭 🌙 这两天晚上,我翻了翻之前的节目,看看节目的首页,看到简介里写着: ✒️ “现代16mm是一档以广角镜头定格微妙瞬间的节目,我们会尝试冷静地侧切情绪,在情绪纹理间摸索行为脉络。” 这些文字是我写的。 ⏳ 当时间在我和它们之间制造了一些空地后,我像是真的在阅读它们一样。 这种 距离感,让回看更有诗意, 让我对 过去 保有如同对 未来 般的好奇。✨ 💬 在听节目之前,也许可以先跟自己聊聊天,回答几个问题: 🔹 深度关系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 🔹 深度关系在什么样的语境下有机会诞生? 💡 我可以解释一下这两个问题。因为曾经我会默认 深度关系是所有人都渴望的,只是很多人被困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困境里,最终选择 视线不再降落在这件事上 👀。 但这次和知了聊天时,我突然意识到——也许不是。🤯 我太先入为主了,总是带着这样的前提去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的关系,去分析不同人关系中的问题。但 事实是: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深度关系”。 🛤️ 一些通向深度关系的路,可能对某些人来说是 破坏性的,而他们的系统对这种破坏 没有修复能力。 🔍 另外,深度关系 也是一个相对词,它是 主观 的。 对于不同人来说,“深度” 的定义各不相同,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能说—— “我觉得我们还不够 / 到达了(我心中的)深度关系” 💭。 接下来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而这个答案,大概率和你的 深层需求 有关。 🎙️ 这次节目里,我和知了一如既往地有很多不同观点… 🔹 我说:在“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可能抵达深度关系”这件事上,有一些决定性基因 的。有时候,我们应该 “算了吧” 🚶。 🔹 知了觉得:她是那种愿意 为人与人的感情和关系奋力一搏 的人。她愿意 做到极致,然后 大大方方地为故事买单 💥。 💔 这个时代,“年轻人不敢再爱了” 已经成为一种公共认同。 在聊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回溯了一下 我的态度演变,也反思了这些行为和态度背后体现的 懦弱、固执,以及属于特定代际的 困顿和痛苦 🌀。 也因此,我更加感谢宇宙给予我的 动人的明亮 ✨,感谢我的伴侣,用 真实的共同生活 和 具体的经历互动,递给我手上一个针对如上所有的 解码器 🗝️. 💌 更多的文字交流,和我们的故事分享,可以去 📍 小红书 @F.F.G.编辑部 🔎 🎧 总之,今天也,先听节目吧! 🎶
Hello 大家好,我是 Shark。这期节目是🎧 现代 16mm 打给大家的 Morning Call 📌 注:这不是一期正式节目,所以没有明确的格式(入场、自我介绍、主题介绍);录音中存在环境音(洗脸声、倒咖啡声,处理食材声音,洗碗声音等等……)。 🕥 我和 知了 约好周一早上 10 : 30 打电话。 于是,我们从一边刷牙洗脸,一边聊聊天,到喝咖啡、处理食材、准备 Brunch…… 聊个不停。 本意 是谈复播大计,结果好久没打电话了,不知不觉聊了很多,也觉得可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聊了些什么? 🔹 皮划艇上的“冠姓权”问题 🛶 🔹 深度关系中必要的素质 ❤️ 🔹 地表平整但危险密布的个人雷区 🚧 🔹 良好沟通能力的稀缺性 🗣️ 🔹 东亚特产:“好了,我不想说了”🫷 🔹 “回避”制造的不公平 🤐 ✨ 这些话题每一个都有机会在之后展开和大家一起聊聊。 这种 轻松自在的聊天氛围,抹掉了正式节目制造的距离感, 或许更像是“听在一起,说在一起”,更能实现播客最独一无二的媒介特质:“陪伴感 ”🎙️💕
姐姐嘛,就是表面浑不吝,内核搞纯爱 我说有些女人,你别装不知道 这期节目是去年年底录的。在这之前我总在上海,知了也总出差小一年的时间我们总是错过。那几天我刚从阿那亚刚回北京,所以我很放松,见到知了也真的好开心。我们在朝阳大悦城一层废弃的展览空间做贼录制的。有环境音,但同样很真实,这期节目也几乎没有剪辑,只剪掉了一些过度的噪声杂音。 当时录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们在想录有关“爱情”的选题,因为我们这一帮人在过去两年里反复地尝试又放弃,最后都是同样一句话“别别别了,咱整不了这个…” 那天赶着时间我们录了这期节目,但一直没有觉得合适放出来。三个月后和鸟哥收集了大家的答案,其实我们讨了个巧,也满足了自己做节目的乐趣。 至今,半年过去了,再翻回去听当时的这些“聊天记录”… 我意识到,对话中涉及到的所有当事人都有了再次翻天覆地的成长,和认知改变。同时,这些当事人间的关系,也有了巨变。 这种时差带给我的一种旁观体验让我兴致勃勃… 以后,还这样 👾👾 嘿嘿
今天天气好,于是发节目 这是又一期不定期放送的无剪辑客厅回话 (无缝衔接上一期节目)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165f9a5dae7932c69c0755 刚刚我去看了后台,这期节目完播率前所未有的高 大家爱听什么,嗯,懂了。 那大家评论区留言下次还想听问什么。 对啦!最近在玩点儿新东西。大家也可以去小红书蹲蹲新节目的实时预告,节目风格大不同哈哈。还是老规矩,一切生活新动向立刻前来跟老伙计们汇报嘿嘿。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584e8f6000000001d000f62?xhsshare=CopyLink&appuid=653e13f90000000030033fdd&apptime=1714977885 ⬆️🍠🔗:点点关注不迷路
今天快乐,我是Shark,这是又一场不定期放送的聊天。 心情不错的时候,人会想多走走路,会想在人群中跑起来。最近是这样,昨天下午尤其是这样。 今天走在路上,阴阴的天突然晴朗了,太阳扑在后背上,于是我很想做些什么。 于是今天很想立刻发节目,想和大家接触,想立刻联络。 两个月前,我在朋友圈提出了一个问题,征集了大家的答案。 于是我和鸟哥在过年期间,在一间长久无人居住的房间里,聊了聊大家的答案, 也有了今天大家听到的这些内容。我们把那天的对话分成了3期节目,大家会陆续听到。 这是一期很长的节目,关于这些内容,我没有像通常那样加入任何音乐和声音修饰,几乎没有进行剪辑。尝试用一种更为粗糙的方式去和大家一起聊这种人生命之中始终无法规避的发问之一。 昨天下午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提到了对于空间的白色设计和传达意向 他说 这让他想到婚礼也想到葬礼 这句话很戳中我 生命之中,在日常堆积如山,大部分细节全部模糊之后,那些被我们着重标记的最重大事件,那些所谓的最为重要的事:我们用至简的颜色去呈现。 颜色事关情绪,极致的情绪造成混沌和空化,于是我们的心境在这些瞬间过曝。 属于我们的维度里,对于所有事件的深纠,似乎都会回落到我胸口前那枚圆环上公式的含义:事物以极简形式出现的代价是其背后意义复杂至极。 前两天我去描述什么对于我来说是真正的心动,我说那种感觉是: 是有一天我发现开始忘记你 为此 我感到难过 我好像很平静 像是睡了一场很久的午觉 醒来黄昏的色彩洒在眼睛上和沙发的肌理上 房间好安静 眼泪从一只眼流进另一只眼睛 几乎所有朋友都问我 心动 为什么会难过呢,心动怎么是平静的呢 后来我们说 那可能 我在描述爱吧 爱,是自文本诞生起,一种永恒扩张的叙事。 我想,这是我的答案。
Hi 新年快乐,我是Shark 首先跟大家道个歉这次节目的音频稍微有一些问题,会有一些底噪问题,所以提前跟大家讲一下,如果觉得会听起来不舒服比较介意的话我知道错过你了呜呜呜! “2024年,我要跟____强强联手”是我们关于新年的第三个设定和讨论 顺着这个我们展开了方向未知的讨论,我们聊到了爱与死亡,聊到了食物与我们的关系,聊到了宇宙是一切的极致和极值… 而这三个话题都会作为我们之后的三期节目和大家展开讨论。 真的很神奇,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新年,虽然我们永远在去向新年,但是每一个迈向“新“的节点,都让我们重新拥抱那些沉淀在我们岁月里的母题。 同时,我们新年特辑节目就像是引线一样,自然而然地为我们点燃后之后的灵感,而这些灵感是自然生发的,是让我们本身就有很强表达欲的,也是我们自己想要去探索的... 总之,这种感觉,很幸福,新的一年,感谢大家,感谢播客,感觉一起做节目的主播,我们还是一起 炸!烟!花!!!!!!
今天,新年快乐。 新年三连更的设定大家可以回顾30号的节目片头。 今天是“高、快、强”中的“快” 我们聊了聊:“2024,我们要快一点_____" 不知不觉,我们回溯到了....
新年快乐,我是Shark 我们对任何事,会在濒临失去的时候产生一种复杂的感觉,即使是令我们厌恶的事。放手,是一个会让心脏漏一拍的动作。而现在,我们也要准备对2023年放手了。 可能我好爱12月的无数原因中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吧。 我爱浓郁的12月 好像存在着一根通向十二月的管道,越靠近末端气压越高。无数过往时刻高速地涌向终点,淤积起来,在12月的第一个0点造成一次爆炸,然后在12月的最后一个零点万千星火落在新岁月的平原上。于是我们的新年,就有了种子,用一月又一月长成绚烂的火树银花。 录这期节目的时候其实我对“2024年,我要高举_____”这个问题一点儿头绪都没有,甚至一直录到节目末尾我都没有一点头绪。但终于,和鸟哥聊着聊着,我在节目的最后最后,突然意识到我想高举什么了。 而这不就是人与人交流的魅力吗,不也是播客的魅力所在吗! 新年快乐,今天也请听节目吧!爱大家!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