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一场神秘火灾的真实故事。 这起无情大火,吞噬了一对双胞胎妹妹和两岁大的姐姐。这场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警方开始怀疑,这起火灾并非意外,而是有人故意纵火。所有线索,都开始指向一位早年品行不端的父亲,最终让他身陷囹圄,面临死刑惩罚。 就好像,先前吞噬生命的火魔,还没有完全熄灭。它散播出的余烬,又在科西卡纳,这座原本因发现石油声名鹊起,现在则满目萧瑟的小镇上,开始死灰复燃。
老是说系列,没啥意思,浮光掠影,涉及不到太深入内容。所以今天,我们把视角收拢一处,专门揪出一部老作品来讲。 我想很多人,都看过库布里克的《闪灵》,就算是从来不看恐怖电影的人,也至少该有所耳闻,毕竟有大师的光环加身,就算是恐怖类型片,这个被很多资深影迷看不起的领域,冲着库布里克的名号,人们多半也会敬他三分。 当然,以上这些话只是玩笑,党同伐异,吹一个贬一个不是我的风格。不过,我也有几年没有回顾过这部经典,希望借着这次节目,自己也能温故知新。的确,这是一部难得能同时照顾不同层次观众的作品——新观众可以一品恐怖片魅力,老影迷或许也能发掘出一些新滋味。
上一期,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描摹“琼贝尼特·拉姆齐谋杀案”的前尘过往。 1996年圣诞节,这个六岁小女孩,儿童选美比赛新星,一声不响,死在了自家地下室。 她不仅遭受了惨无人道的袭击,身上还发现了疑似性侵的伤痕。她的父母,事业有成家底殷实的拉姆齐夫妇,也成了警方和媒体最为怀疑的对象。虽然他们矢口否认,自己与本案有任何牵连。但最直接的疑点依然指向,他们是当时唯二在场的成年人。除非找到新的嫌疑人,他们依然最有犯案可能。 但就道格拉斯探员描述,他介入本案之前,警方先期调查工作已经留下了许多烂账,经验不足空有一身血勇的博尔德市警局,连最基本的现场保护工作都没做好。他们与拉姆齐夫妇,与地区检察官之间,互相攻讦,互相拆台的行为,让案情越发陷入了迷局。
对不起,我要食言了。之前说,要暂停更新恐怖电影系列,但看到各位这么惋惜,我这种口味重心肠软的骑墙派,怎么忍心驳各位面子。所以,还是再来聊几期。 我心中永远的恐怖大师,斯蒂芬·金老爷子,曾说过一句话——“我已看到了恐惧的未来,他的名字叫克里夫·巴克。” 相比之前,以地区或国家划分恐怖片。这次,单独来聊一个系列。用句烂俗的话来讲,品评一下,名叫克里夫·巴克的黑暗天才,一手营造的“猛鬼追魂宇宙”。
天下没有不散筵席。悬案拼图系列,也要迎来一个节点,这起案子聊完后,我们就得暂时,和道格拉斯探员说再见了。 回想一下,悬案拼图做到现在,已经聊过七个案件,时间各有参差。开膛手杰克一案,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今天要说的最后一案,应该是目前为止,离我们最近的一起。 在之前案件中,道格拉斯探员很少亲身牵扯进去,大部分分析,都基于此前各界保存的资料。虽然很多资料详实生动,却因时间久远,不免掺杂进编纂者的个人色彩。 本期要聊的这起案子,跟以往任何一期都不太一样,不仅汇集了之前讨论过的许多主题——包括家庭成员犯罪,犯罪人格分析,绑架社会名流,残忍的犯罪手段等等。这起案件,也是约翰·道格拉斯探员亲身介入,饱受争议和风波的一起。
我们来把“恐怖电影系列”收个尾,聊一聊澳大利亚恐怖片。 这个国家听起来,似乎只与黄沙和袋鼠相关。至于电影,绝不是它的标签。 其本土电影缺位之严重,上世纪70年代之前,长期都处于一种冬眠状态。本地工业,虽然培育了妮可·基德曼,凯特·布兰切特等一批成功演员导演。但最终,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输送给了好莱坞。直到1975年,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诞生,澳洲本土电影,才在国家扶持和管控下,逐渐进入自己的黄金时代。澳大利亚恐怖片,抛去一些过于地下,只在小圈子里流传的作品,似乎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面积世界第六,人口却不如上海的奇幻国家。绝大部分国土人迹罕至,为自然掌控。但也正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人文土壤,与之相伴而生的,自然就是各有风味的恐怖盛宴。
今天终于迎来“都市传说”系列下集,也算是把这个系列,收一个尾。 像上期预告。本期中,我们会讲些不那么诡异血腥的故事——包括失踪的尸体、水泥凯迪拉克、派对中的裸体,等等令人尴尬的场面。还有,有关红丝绒蛋糕的神秘配方、毯子里的蛇,这种伴随现代消费主义所诞生的传说。 最后,我们还要聊到一些年代较近,正在生长发展的都市传说。猜一猜它们未来,到底能生出什么新花样?
提起泰国,大部分人第一印象,就是神秘。 宗教建筑随处可见,拐过街角就见诵经唱偈,不仅让初到这里的人,感觉神秘莫测。它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也赋予其电影作者,无穷创作题材。 请佛牌、养小鬼、下降头、行巫蛊,各种神乎其神,玄而又玄,这些年已被渲染夸张到尽人皆知的字眼,也使得这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东南亚国度,更有几分诡秘和森然。 可想而知,晨钟暮鼓、风铃手串、僧侣巫师、佛龛祠堂,种种宗教符号,都或深或浅,埋进泰国恐怖片的光影之间。 本期片单:《鬼影》,《恶魔的艺术2:邪降》,《凶间疑影》,《变鬼》,《鬼债》
继续来聊都市传说。 上一集,我们跟随民俗学者,杨·布鲁范德教授,了解了都市传说的基本常识,以及一个引人注目,长久扎根在民间的传说故事,应该是什么样。 我相信,你理解了那些反映不同时间与地域的都市传说,内在所潜藏的现实焦虑和价值认同,它们为了求生,不断演化,但终究保留下来的一些基本母题后。都可以在耳濡目染的本地故事里,找到一些共通的逻辑和因缘。 按预告,我们本期里,要聊一些年轻人的成长经历,麻烦不断的都市生活,这些主题的都市传说。相比上期有古老的汽车故事,这一期的内容,可能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耐人寻味。
西班牙有一句谚语,说的是——“的确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但是昂贵至极。” 上一期里,我们聊到了香港恐怖电影,是这一类型体系中,最好下口,也最为国人熟知的一种。这虽然是很多人的启蒙选择,但同样,也是很多人的胆量上限。 同时作为施虐狂和受虐狂,我又怎能止步于此呢? 所以本期里,我们将更进一步,看一些面目稍微有点狰狞,但还算容易下咽的,西班牙恐怖电影。为日后到来的澳大利亚血浆片,以及更多恐怖老饕才懂的进阶片单,做一点小小的铺垫。 当然,说是入门,你可别太当真,这只是,相对而言。 片单:《鼩鼱的巢穴》、《死亡论文》、《异魔禁区》、《当你熟睡》、《鬼童院》
话复前言,“有异电台”五十期特别节目来了!感谢各位,在这半年多时间里的支持和认可。 之前预告过,要说几期都市传说的内容,今天看起来,是个合适日子。 通过这几期的节目,你不仅能了解到近一个世纪内,美国各地流行的多种都市传说,还能发现,它们从最早的简单版本,是如何经过讲述者口口相传,以及媒体报道,最后变得细节丰满,煞有其事。它们有的荒唐可笑,有的匪夷所思,有的又令人背后发凉。
如今香港电影,已经不再有,那些游走在主流之外的另类导演。缺少了他们的偏激,他们的极端,他们的疯狂。 所以,那些“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热闹场面,终将走向消散。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