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适合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季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曾经跟许多运动打交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它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去挑战、有陪伴、也帮助更了解自己。停下来时,观看运动相关的影视作品同样是一种享受。 本期节目,主播们激情推荐了四部运动相关的影视作品,从二次元的「强风吹拂」「乒乓」到三次元的「冲浪英豪」「追浪:莱尔德·汉密尔顿的一生」,我们收获了满满的青春热血、珍贵情谊与生命活力。以跑步、乒乓球和冲浪为引子,当我们在谈论运动时,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运动本身,与他人、与自己较量过后,才领悟到追求极致纯粹带给人的快乐。不管有没有变得更快或更强,最终还得忠于自己的选择,在跌宕起伏的人生旅途里踏实地走下去。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02:08 主播们跟运动不得不说的故事 07:41 「强风吹拂」,2018 (动画) /2009 (电影)|你喜欢跑步吗 * 跑步不是一件孤独的事,从无到有的十人团队共同“登顶”,完成“箱根驿传”比赛 * 动画与电影的对比:一个是夸张中二地还原跑步状态,一个是男主青春本色出演 * 跑者看本片的感受:联想到自己曾经历的运动伤痛和比赛过程中被围观欢呼的“舞台感” * 从小说、影视作品到比赛,感受“箱根驿传”背后的日本长跑文化影响力 33:51 「乒乓」,2014|欢迎回来,英雄 * 重看的感受,运动只是一个引子,指向不同的运动状态和人生选择 * 月本诚和星野裕的情谊为何动人,因彼此的存在而变得更好 * 天才与努力的残酷关系,从体育中找到快乐的重要性 * 以松本大洋原著为基础,汤浅政明的动画改编更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51:29 「冲浪英豪」 (2012) &「追浪:莱尔德·汉密尔顿的一生」 (2017)|找到让你自由的那件事 * 冲浪是一项赏心悦目的运动,在浪上跳舞,也要相信自然的力量 * 「冲浪英豪」:以英年早逝的天才为原型拍摄,为冲浪而生,人生目标很简单——冲下那道浪 * 「追浪」:极具争议性的冲浪明星的纪录片,与浪作伴的一生,吸引注意力也毁掉了乌托邦 * 灵魂拷问:想跟冲浪男孩还是跑步男孩谈恋爱?
不在北京的夏天过分快乐,即使生活被各种活动填满,但也没耽误我们汲取来自电影、书籍、音乐的营养,以及享受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边看边聊」夏日特辑节目,随主播们穿梭在上海的街头、京都的寺庙、东京的jazz club,还有巴厘岛的海滩,小风一吹,音乐一响,忍不住傻笑起来, 夏天太可乐!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14:00 电影 * 本源:「坂本龙一:异步」「四叠半神话大系」「金的音像店」 * 工作与生活:「美食、祈祷、恋爱」「气垫传奇」「人约巴黎」 * 夏天:「渴水」「九三之夏」 38:42 书籍 * Yao: 韩国女作家写的科幻短篇「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 Cindy: 哈尔滨女孩书写在巴黎的生活「那个苹果也很好」 * Michelle: 「化物语」 49:22 音乐 * Yao: 「继承之战」原声、郑宜农「水逆」 * Cindy: 窦靖童「春游」 * Michelle: 陈绮贞「吉他手」 57:06 活动 * Yao: 五月天演唱会、板桥文夫&梅津和时演奏会 * Cindy: 在巴厘岛看fire dance、和爸妈骑行、在Canggu好吃到哭 * Michelle: Jazz club、神乐坂、在日本每天都开心+有说不完的感想
一个叫素熙的女孩跳河了。她爱跳舞,善良、正义感强,会义不容辞地为朋友挺身而出。在跳河前,素熙看着河面,每一秒的犹豫都寂静得过分漫长。她的呼吸混合着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流连和不舍,但想要永恒摆脱痛苦的重负的渴望终究打倒了生的意志,让她坚定了选择,她生命中的绚烂和痛苦都被埋进了这条河流。 在「下一个素熙」这部韩国现实主义电影里,主播们看到了这个时代中渺小的普通人没有出路的绝望,从职场、社会制度到家庭,去追问压在她身上的一根又一根稻草。在这个人人不作为、被绩效至上的僵化制度支配着的冷漠社会里,素熙认为死亡是唯一可以摆脱无限痛苦的出路。绝望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素熙的悲剧可能只是一个开端,而非句点,它是这个社会千千万万有着相似困境的人的缩影,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当活得有尊严,不用受太多委屈和痛苦就能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我们祈祷,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下一个素熙。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01:55 剧情介绍 * 改编自2017年韩国的真实社会事件 * 前半部分主要描述了素熙从开始实习到去世的过程 * 后半部分从由裴斗娜饰演的警员宥真的视角,探索素熙自杀的原因以及这背后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02:40 职场对人的异化和剥削 * 不但要求业务员不直接为客户解决问题,反而把人当成螺丝钉和没有人性的推销机器 * 客服工作人员情感劳动的重负和压力无处排解 * 功利主义和绩效至上内化的无情规训,价值观被迫重塑 19:00 主播们第一次实习被“压迫”和被“PUA”的经历 * 并非所有人都有反抗PUA的能力 * 实习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从理想主义慢慢转向能够平衡利益的现实视角 * 警惕“用爱发电”的说法 31:29 社会和系统性的问题 * 教育者只考虑学校的名声和就业率;冷漠的父母对女儿疏于关心,母亲甚至装作没听见女儿问“能不能辞职” * 社会的愤怒在转嫁,为何不能从个体互动的层面相互理解、温和待人 * 素熙作为普通人的无解困境 53:11 再聊如何对待工作 * 反思自己平常没有意识到的特权 * 工作里面如何实现价值感、和寻找动力 延伸阅读/观影推荐 * 🎬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MONDAYS / 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全职 * 📚 倦怠社会、毫无意义的工作、规则的悖论、我在北京送快递
在“520”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里,我们想分享两部纪录片「日常对话」和「我们一家人」,来谈一谈同性之爱和家人之爱。向家人出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日常对话」里的同性恋母亲来说,性少数和女性这两个身份带来的压抑已经伴随了她大半生,如果不是导演女儿黄惠侦的记录,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与家人谈论这个话题,还将继续生活在阴影里。而在「我们一家人」中,已经向父母出柜的导演吴皓,以诙谐的方式记录了中国式的家庭羁绊,“爱意味着担忧,从而引起控制”,该如何化解?当一对同性伴侣带回来一个孩子,会发生什么? 这两部影片的导演同时是记录者和当事人,在摄影机面前,他们与家人开启了平时不常发生的对话、问出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在创作出一部生动作品的同时,也用这种方式与家人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解。这对观众来说既产生冲击也带来了启发,毕竟要和家人“出柜”的议题不止性取向这一个,沟通的功课我们为爱一直还在学。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1:56 「日常对话」,2016|“阿嬷,你爱不爱我” * 长时间拍摄造就了极强的戏剧性,「日常对话」不日常 * 母亲身处家庭内外像两个人,从逃避家庭关系到打开自己,对母亲的刻画循序渐进 * 拍摄过后,母亲打开心结,更接纳自己的身份了吗 * 第一人称视角的纪录片里,摄影机创造了特殊场域,让特定的对话发生 28:00 「我们一家人」,2019|“有些比真相更重要的东西” * 中国家庭沟通敏感复杂难题里的共性,告诉Ta v.s. 别告诉Ta * 当母亲的预期被颠覆,从不理解到接受的反应非常真实,都因为爱 * 导演成为父亲后,重新理解“真相”在家庭关系中的位置 * “我们为爱还在学,学沟通的语言”
A24和Netflix又放大招!最近大热剧集「怒呛人生」(Beef) 引起了中文互联网圈包括播客界不少的讨论。本剧由韩裔导演李成真编剧并执导,史蒂文·元和黄阿丽主演,讲述两位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亚裔因卷入一起路怒结下仇恨,经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复仇之后,在彼此身上发现共同点最终走向和解与毁灭的故事。 从探讨本剧为何能抓住观众的心,再到剧中关键个体与关系的讨论,几位主播重点关注压力社会中“个体化的情绪表达”,深入这部A24为我们现代人精心制作的“反面教材”,从剧中的人物以及关系中汲取教训,学会面对层出不穷的负面情绪,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或许听完这期节目,下一次遇见情绪,可以好好对待它。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1:55 Beef 如何做到让观众欲罢不能? * 从主播身边的路怒出发,分析“路怒”作为情绪爆发点的合理性 * 对“个体化情绪表达”问题的关注 * 演员的选择、节奏的把控和爆款元素的堆叠 11:30 负面情绪层出不穷,如何面对? * 应对情绪的第一步是看见它 * 情绪也许不可消解,但可以尝试与它共存 * 愤怒可以适当表达,避免堆积导致更坏的结果 18:00 剧集中的主要人物剖析 * Amy:从里到面带着疲惫的假笑女孩 & Role Model Asian * Danny:背负传统亚裔家庭长子压力,可怜又可笑的“怂包” * 被忽视的亚裔群体内部的差异,相互间的不理解与竞争关系 38:46 剧集中值得关注的人物关系 * Amy & George:逃避现实的伪艺术家丈夫,但也有Amy想要的安全感 * Amy & Danny:感谢闹剧给彼此“解释”的机会,沟通是理解的前提 延伸阅读/观影推荐 * 📚 亚裔美国的创生、美国佬 * 🎬 剧集「初来乍到」、电影「米纳里」
新一期节目着眼东南亚,刚刚度假归来的主播们从各自在清迈、吉隆坡和槟城走街串巷的“体感印象”聊起,延伸到两部影片——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热带疾病」 和由15位马来西亚的新世代电影导演导出的15部风格各异的短片合集「15Malaysia」。 在「热带疾病」中,你将同主角一起进入一段梦境,在自然和神性的引导下,与心魔鏖战;感受阿彼察邦布置的由民俗传说和巫术、声音和雨林浓密的热带景观所构成的美妙织体,自然地沉浸于细腻又有冲击性的视觉感观和丰富哲思中久久不能自拔。 在「15Malaysia」的15部充满活力巧思的影片合集中,你将随主播在如万花筒般丰富的体验中,由浅入深地了解到马来西亚的方方面面——从文化到政治到教育,从种族到饮食到身份认同。同时,你也将感受到短片鼓点般强有力的节奏和主张、更绚烂和大胆的创意和形式等种种区别于长篇电影的独特魅力。 聊到最后,主播们都感慨,亲自置身于一个国家感受它的风土人情、用眼睛捕捉属于自己的风景后再去看这个国家的电影,真的会获得一丝亲近感和对电影更深刻的理解。“边走边看边聊”,真的了不得!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2:15 主播在泰马两地的心得体会 * 清迈骑行路过数不清的寺庙,感受泰北地区的兰纳文化 * 在吉隆坡和槟城感受又熟悉又陌生的多元文化大杂烩 15:56 「热带疾病」,2004|阿彼察邦 * 老虎和士兵的意象隐喻:理智与感情,规训与被驯服,又或是“心魔”? * 离开人类中心主义,强调自然和神性,触动感官和直觉性的表达 * 对人声和环境音的运用丰富了视听语言,带点导演的诙谐和淘气的用心 43:36 「15Malaysia」,2009|15位马来西亚新锐导演 * 短片带来的视角和可能性:像暴雨雨点一样强有力地击中人心、引人深思 * 以小见大、多语言混杂:价值和宗教的多元语境下的割裂和融合是难以有答案的难题 * 观看链接点击此处
新一期“导演系列”来聊李沧东,一位只要想起他的作品,心灵都会感到震颤的导演。他总是带着悲悯之心注视着各种各样的边缘人物,细致入微地探究他们的命运轨迹。在导演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薄荷糖」、「燃烧」、「诗」里,从这些被时代浪潮席卷、被社会现实压迫的个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应被遗忘的历史角落,偶尔有阳光、河流和春风照拂。李沧东以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人类的苦痛,也将文字的力量赋予自己的角色,期冀他们走出泥淖。这期节目最后,主播们朗读了李沧东为「诗」创作的一首诗歌,希望你们也能感受到内敛温柔的力量。 主播: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1:48 主播们所理解的导演 * 小说家转行当导演,创作风格统一,文字和视觉表达语言丰富 * 始终关注被社会遗忘的弱者和历史的角落,细节充满人文关怀和敏锐度 * 展现人生和社会的苦难意味着什么,追问不止的“西西弗斯”,背后有更宏大的议题 16:04 「薄荷糖」,1999|被时代碾压的写实记录 * 倒叙的拍摄手法如同剥洋葱,开头结尾形成一个圆,把“为什么”的问题交给观众 * 相机、薄荷糖、火车,破碎希望与冰冷现实,贯穿20年的隐喻 * 剖析金永浩的人生轨迹,有限的个人选择和不可逆的时代压迫 33:12 「燃烧」,2018|小说改编电影的虚实游戏 * 结合福克纳作品和村上春树小说改编,展现了电影的独特魅力,视听语言更成熟 * 写小说的钟秀和演哑剧的惠美,互为珍贵的阳光,在虚实的叙事中找自己、被看见 * 不容错过的名场面:夕阳之舞与“燃烧”结局,克制地刻画阶层差异下的生命体验 1:02:48 「诗」,2010|复杂深刻的女性与诗歌之美 * 电影的双重主题:生命如诗、生命之诗 * 讲述坚韧柔软的杨美子的故事之外,导演仍然相信文学的能量 * 关于救赎和忏悔的「阿格尼丝之歌」,也为所有女性而作(请不要错过全文朗诵! 延伸阅读推荐:李沧东的小说 * 烧纸 * 鹿川有许多粪
「边看边聊」首期春日特辑节目,迫不及待准备或者已经开启跨国旅行的几位主播,结合各自与春天相遇的感受,为大家带来这期超长书影音推荐list。之后的每个季度,我们都希望能为大家推荐一些我们最近读的、看的、听到的一些美好事物,包括但不限于电影、书籍和音乐...... 期待能为各位的生活带来哪怕一丝丝启发和灵感。春天还有些时日,可以存着慢慢听,慢慢看! 主播:Cindy | 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2:00 当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个春天,感受如何? 6:05 电影、影视剧推荐 * 「惠子·凝视」「鲸」- Cindy * 「晒后假日」「洞」- 米烧王 * 「安多」「最后生还者」- 看剧担当Yao 【加餐】还有一些我们想看但还没看的! * 「宇宙探索编辑部」「铃芽之旅」「灌篮高手」 * 「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千寻小姐」「重启人生」 32:23 好书推荐 * 「东京八平米」- Cindy * 「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潮汐图」「布雷顿角的叹息」- Yao * 「Lonely Planet - 马来西亚」- 米烧王 【加餐】为了未来的节目想读! 马来西亚华语文学代表作家黄锦树、黎紫书的作品 53:11 音乐推荐 * 「瞬息全宇宙」电影原声配乐 by Son Lux、助眠歌单Goldberg Variations: Aria - Yao * 梁咏琪专辑「花火」、卢巧音专辑「色放」- 米烧王 * 胡德夫专辑「匆匆」、魏如萱专辑「HAVE A NICE DAY!」- Cindy 【加餐】一些非常适合在春天听的! * 舒曼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Voice of Nature: The Anthropocene、Apple Music 歌单 「Ring in Spring」「Always Sunday」 - Yao * 贝多芬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iss 梁詠琪新曲+精選」 - 米烧王 1:06:00 还有最近看的一些线下演出 * 音乐剧「近乎正常」中文版 - Yao * 话剧「哥本哈根」、小提琴天才Chloe Chua的现场 - 米烧王
继“把女性拍得明白”导演系列之滨口龙介和洪常秀后,主播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把女性拍的明白,当然还是要咱女性自己来!值此女性专题月,主播们重温了年轻、上升势头正猛的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 ) 的两部奥斯卡提名作品——「伯徳小姐」和「小妇人」。无论作为演员、编剧还是导演,葛韦格塑造的角色和创作的作品都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比之前两位男导演还要更“浓烈”、更“带劲儿”,那就让我们从这两部电影中探寻葛韦格的自我表达吧。以及更有趣的是,这期节目可能会让你追忆起自己的成长趣事(三位主播的哈哈大笑预警)。 主播:Cindy | 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2:15 导、编、演全能的“大姐”葛韦格 * 对导演葛韦格的第一印象:傻大姐、科学家 * 工整、冲突感浓烈、血脉贲张的叙事手法 * 剧本编排的层次感彰显葛韦格的别具匠心 8:24 长大后再看「伯德小姐」的感受 * 加州小城青年的成长备忘录:母女、友情、爱情 * 青春期女孩的叛逆、拧巴,葛韦格是真的懂啊! * 那些年母女之间对彼此造成的伤害,到底是谁的错? * 伯德小姐心里的萨克拉门托,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 35:00 被多次改编的「小妇人」,葛韦格的版本妙在哪 * 用打乱时间结构的叙事方式重塑经典 * 结婚和死,是女性仅有的两个结局么? * 人间清醒的四姐妹,各有各的选择 * 小妇人们带给我们的信念、力量和确定感 延伸观影推荐 * 葛韦格配角出演的「二十世纪女人」 * 西尔莎·罗南主演的「菊石」「在切瑟尔海滩上」
延续上期的颁奖季影片巡礼,本期节目再带大家再看一部提名影片,「塔尔」。这部以女主角为绝对核心的影片,已经为主演凯特·布兰切特赢得了多个重要颁奖礼的最佳女主角奖。“大女主”、古典乐大师、权力滥用、身份政治、取消文化……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总结出这部影片中出现的鲜明符号,其背后蕴含着诸多发人深省的社会议题。它们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共同营造出影片的戏剧冲突,根植于塔尔的人物故事之中。观众时而作为旁观者,时而作为亲历者,时而代入塔尔的内心,见证她人生大起大落,反复思考,何以至此。 主播:Cindy | 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4:41 主播们的观影第一印象 * 符合预期,主角兼具三重身份,展开讲述古典音乐圈有关性别和权力的故事 * 以塔尔为中心的叙事,展现内心的所思所想,前面铺垫得有多高,后面就摔得有多惨 * 作为一种社会缩影的古典乐圈,男性主导,等级森严,指挥家在乐团中彰显权力和掌控力,极具代表性 * 为什么是马勒——作曲家和指挥家的身份,承上启下的时代性,作品诠释的复杂性 17:30 当塔尔站在金字塔顶端 * 纽约客讲座迅速交代人物背景,塔尔如何看待女性音乐家,“女性榜样”身份的内在矛盾,优绩主义和“性别中立”论的可疑之处 * 茱莉亚大师课指向两个代际和两类极端的论争,作品与创作者能否分开的问题尚未得出结论,需要警惕某种“绝对正确”,音乐应该面向所有的可能性和开放思维 33:42 当塔尔走下神坛 * 与邻居的交往中,展现为数不多“人性”的一面,塔尔可能在没有太多善意的环境里成长,大多数时候没有柔软过 * 身边人仿佛全员工具人,面对丑闻时选择逃避 * 东南亚的“流放”像塔尔的一面镜子,刻板印象之下影射旧日荣耀和对音乐的执着 54:18 一点古典乐的题外话 * 古典音乐圈的恋爱 * 作品与作曲家、演奏家的关系 延伸书影音推荐 * 阿巴多和柏林爱乐乐团「马勒第五交响曲」 * 伯恩斯坦「年轻人的音乐会」 * 莱布雷希特「为什么是马勒」 * 张昊辰「演奏之外」
又是一年金球奖和奥斯卡颁奖季,三位主播为大家精选了三部我们的心头好电影。请务必坚定果断地按下播放键,和我们一起在「瞬息全宇宙」中想象力丰富的平行宇宙中穿梭,看黑色大bagel、热狗手指弹钢琴以及不一样的东亚母女关系;在「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中品味一对昔日好友的决裂,一言不合就向你扔断手指、冷暴力、如分手般痛彻心扉;在「造梦之家」中追随斯皮尔伯格的脚步踏上一家人追梦的回忆之旅,感受电影作为造梦机器的魅力。 主播:Cindy | 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3:08 瞬息全宇宙 * 值得看三遍的电影:第一遍看脑洞,第二遍品叙事,第三遍挖细节 * 多元宇宙下的东亚母女关系,母亲的妥协并非是理所应当 * 想象力突破天际的创新讲述方式,配上传统的亚裔移民家庭故事 26:49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 处在不同人生篇章的错位友谊、存在主义危机及“老好人”和“文化人”间无法逾越的沟壑 * 封闭的小岛是内心写照,成为了两个人互搏、与自己搏斗的精神战场 * 爱狗人士的执着:即使烧房子也不能伤害狗 45:06 造梦之家 * 在追梦的途中,每个追梦者都是自私的 * 做梦和做自己的勇气,“做你内心想做的事,这样你就不欠任何人了” * 电影是一门关于掌控的艺术,记录现实和重构回忆中的现实 延伸观影推荐 * 塔尔 * 悲情三角 * 夏日细语 * 女人们的谈话 *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
大家过年好呀!又到了合家团圆的春节,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三位主播对过年有着怎样的记忆和期待?除了吃团圆饭、走亲戚和感受年俗,一起看电影也不失为与家人共度假日时光的好选择,因此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份春节观影片单。无论是走进电影院观看春节档新片,还是坐在电视前重温经典贺岁片,电影都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帮助我们打开话匣子,勾起与家人共同的记忆。如果没有回家过年,跟随镜头的脚步,你也可以从电影里寻找到自己的故乡,或者去往陌生的他乡看一看。 主播:Cindy | 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1:49 三位主播的春节记忆 * 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吃带钢镚儿的饺子 * 在温暖的岭南逛花市行大运看醒狮 * 忆往昔,年味儿因老人而完整 * 今年春节怎么过,跟爸妈一起看一场电影吧 12:06 从北到南的中国家庭春节图景 * 吉祥如意:半记录半叙事讲述东北家庭难题 * 春江水暖:融入山水画卷中的江南大家庭往事 * 四个春天:过年回家记录父母充满美感的生活 * 雄狮少年:细致地展现舞狮的传统文化和岭南风貌 25:59 春节观影宜怀旧、宜开怀大笑 * 饮食男女&金玉满堂:没有什么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 * 东成西就:美人集体犯大病千载难逢 * 甜蜜蜜&顽主&甲方乙方:八九十年代憧憬美好生活回忆杀 40:09 电子羽绒服第三弹 * 当幸福来敲门&怦然心动&天堂电影院:适合合家观影的温馨经典 * 飞屋环游记&未来的未来&青春变形记:让人放松心情的二次元作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