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谷雨 Grain Rain【粤语】

“20.24节节Go” 是 “城事边记EdgeStory”的特别策划番外篇。旨在以中国传统节气“廿四节 24SolarTerms”为线索,整合中西文化有关的习俗对比和认知异同,向听众介绍当下市民在传统历法下的城中逸事。 本节目为 天河区图书馆 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内容。节目策划及制作为 “繁星行动”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每期节目策划,匹配普粤语制作。 ========================================== 廿四节:谷雨 Grain Rain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 谷雨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这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之间,具体日期取决于太阳到达黄经30°的时刻。谷雨的命名来源于“雨生百谷”的说法,意味着这个时期雨水的增多对于谷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说:“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群芳谱》也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谷雨”节气名称源自“雨生百谷”,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谷雨节气的特点包括春雨绵绵、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加大,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中国南方,谷雨时节降水明显增多,尤其是在华南地区,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而秦岭-淮河流域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的分界线,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谷雨节气还有许多与农业和民俗相关的传统和习俗,比如摘谷雨茶、赏牡丹、祭仓颉、吃春(食用香椿)、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走谷雨、谷雨贴以及赏花等。 西方近似节日:无 *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历法测定 汤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1591年-1666年),是一位德国耶稣会传教士,同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在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来到中国,对中西天文学的交流做出了贡献。汤若望参与了明朝崇祯年间的历法改革,并在清朝初期主持编纂了《时宪历》,该历法后被清朝官方采用。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这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结合农业生产的需要,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的确立和完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涉及多个朝代的天文历法学家的贡献。 虽然汤若望对中国的天文学和历法有所贡献,但二十四节气的确立远早于他的时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的《夏小正》、《周髀算经》等文献中就有所记载,并且在汉代的《太初历》中已经得到了系统的整理和应用。因此,说二十四节气是汤若望测定的并不准确,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当时中国历法的改革和发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非单一个人的成就。汤若望在中国历法史上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并不是二十四节气的创立者。 应节事务 * 赏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已绵延千年。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在谷雨时节会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 * 祭仓颉: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的民间传统。仓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人们在谷雨这天纪念他,以示对文字和文化的尊重。据《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民间对此的解释是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老天让人民五谷丰登,故天雨谷粒,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这一天就叫作谷雨节。 * 渔民出海捕鱼: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渔民会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和捕鱼丰收。 * 摘谷雨茶: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被称为谷雨茶或雨前茶,是一年中品质非常好的茶叶。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民间认为谷雨这天的茶具有清火、辟邪、明目的功效。 * 吃春: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

41分钟
99+
1年前

【番外】清明 Tomb-sweeping【粤】

“20.24节节Go” 是 “城事边记EdgeStory”的特别策划番外篇。旨在以中国传统节气“廿四节 24SolarTerms”为线索,整合中西文化有关的习俗对比和认知异同,向听众介绍当下市民在传统历法下的城中逸事。 本节目为 天河区图书馆 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内容。节目策划及制作为 “繁星行动”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每期节目策划,匹配普粤语制作。 ============================================= 廿四节:清明 Tomb-sweeping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北方地区这时节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南方湿润多雨。时至清明,中国长江中下游降雨明显增加,除东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区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华南因地理位置偏南,临近海洋,当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影响时,开始出现较大的雨量。 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节气,与岁时物候相关,常以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因为二者相融,让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 清明物候 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清明节气开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就是被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寿命最短”之花——麦花。柳花开时思亲浓,人们喜欢清明插柳,喜欢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柳树柳花,或是折柳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西方近似节日:无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为每年的4月1日,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习惯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捉弄及取笑,而这些玩笑可能在随后得到揭穿。但如果玩笑开得过大,则很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产生较大规模的反响及进一步衍生成为谣言或都市传说等。在西方,一些大众媒体往往也会参与甚至主导一些恶作剧。事实上,纵观历史,花一天时间对周围人进行无害恶作剧的习俗在世界各地都较为普遍。 1565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颁布法令改以1月1日为一年的开端,改变了过去以4月1日为新年的传统。一些守旧派反对该改革,依然按照旧历法在新历4月1日送新年礼,庆祝新年。支持新年改革的人借此对守旧派大加嘲弄,在当天给他们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聚会。[1]从此在4月1日捉弄人的习惯便流传开来。当有人上当受骗的时候,捉弄他的人就会高呼“Poisson d'avril(四月鱼)”。 应节事务 * 祭祖中国传统习俗,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传统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从古至今,这种礼俗很盛行。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远古时期,古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过世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 * 蒸制蒿饼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农村中有蒸制蒿饼的习俗。蒿饼类似江南的青团,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此外,清明淮扬还有吃茶叶蛋的习俗。 * 吃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 吃馓子 [sǎn zǐ]一种油炸类小吃。馓子,又称食馓、捻具、寒具、麻物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馓子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干吃香脆可口,泡过牛奶或豆浆后入口即化。 * 采食螺蛳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38分钟
99+
1年前

【粤语】EP15 林和|金领商业失乐园(上半场)

本期以天河区林和社区的形成历史、旧改发展、经济成就等方面,概括展示这片北部核心CBD重点区域里的旧村落,不同时期的现代化成果,并尝试选取当中的重大时点与标志建筑,进行比较了解。 城事边记EdgeStory希望基于广州图书馆以及天河区图书馆馆藏图书,结合广州城市生活,以及身边大小事件,对城市发展、变迁、记录-展望。 ============================================= 花生寮村村情 花生寮位于林和街西北部,距离街道办事处约800米处。村东为林和,南为天河,西有沙河大街,北有天平架。 该村位于沙河涌东侧,土壤适宜种植花生。清代,农民在此搭草寮看管种下的花生,故称花生寮。又名兴和庄,兴和是美好的寓意。又因位于沙河涌旁,为河涌泥沙堆积而成,故又名大洲地。 村落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巫姓最先迁来,随后欧姓、苏姓陆续迁来,形成村庄。沙河涌在村西自北向南流过,地势平坦。河涌两岸有石栏杆,绿树成荫。 林和村村情 林和村位于林和街东北部,距离林和街办事处约660米。村东是石牌村,南是洗村,西是天河村,西北是花生寮村,北是兴华村。 相传,该处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广东状元林大钦的田庄,后来交由他本家的老太婆看管,故而被人称为“林婆庄”。清代,人们觉得“林婆庄” 称呼不雅,于是改“林和庄”。 村落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于2015年在原地完成重建。村址范围:东至林和东路,南至宝供大厦,西至林和中路,北至广深铁路,6.361万平方米。 =============================================== * List|音乐列表【QQ音乐歌单《城事边记-声音图书馆》同步收录】 End Title Theme - Piano and Cello Variation ,《Succession Season I》,2019 共同渡过,张国荣,《Leslie Cheung Four Seasons》,2011 * Media|关注我们 小宇宙/QQ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播客】:城事边记EdgeStory * 推荐收听: 【无人驾驶AutoPod】by 左薯叔UncleJosh * Contacts联系方式(听众交流) [email protected]

73分钟
99+
1年前

【番外】春分Vernal Equinox【普】

“20.24节节Go” 是 “城事边记EdgeStory”的特别策划番外篇。旨在以中国传统节气“廿四节 24SolarTerms”为线索,整合中西文化有关的习俗对比和认知异同,向听众介绍当下市民在传统历法下的城中逸事。 本节目为 天河区图书馆 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内容。节目策划及制作为 “繁星行动”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每期节目策划,匹配普粤语制作。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 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 春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要加强蓄水保墒。 春季在天气回暖的经常会有冷空气的侵入,特别是在江南和沿长江一带,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从而出现春季连阴雨,使得气温明显降低,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 “倒春寒”对人体的影响 春季容易流行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资料表明,在冬春交替的季节,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西方近似节日:Vernal Equinox。 英文中的“vernal equinox”,“vernal /ˌvɜː.nəl/”来源于拉丁语vernalis,指春天;“equinox /ˈek.wɪ.nɒks/”来源于拉丁语equinoxium,意思是昼夜的均分点。字面意义也为“春分”。这个词的命名应当来自于春分点昼夜平分这一特点。普遍认为有文字记载的“vernal equinox”一词来自古希腊天文学家Hipparchus的著作“O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olsticial and Equinoctial Points”和“On the Length of the Year” (127 BC)。实际上这两部文献都没有流传下来,Claudius Ptolemy在自己的著作“Almagest”中引用了Hipparchus的成果。Hipparchus定义了equinoxes,并且发现了二分二至点的进动。【1】 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即春分为春季的起始。“二分二至”中的春分成了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国的新年,延续了三千多年。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兹别克族等:诺鲁孜节(迎春节/开春节) 诺鲁孜节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历史。该节日形成初期,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先辈过着游牧生活,他们在晚冬初春把昼夜时差持平之日称之为“日生”、“年头”,并把此日开头的月称之为“羊羔月”。维吾尔族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诺鲁孜节仪式在节日的黎明更开始。 应节事务: * 吃春菜 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 昔日岭南四邑有“春分吃春菜”之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从田野中采摘回来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阳江妇女则会在这天到山上采集百花叶,弄成粉末与米粉和在一起做汤面吃,相传可以清热解毒。 * 春分饮食讲究“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此时多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补充冬季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耗,对养生大有裨益。 *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性温味苦,无毒,通十二经,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 此时也是黄沙蚬最肥美的季节,在广州,蚬肉一般是和韭菜同炒,香脆滑嫩至极。 ============================================ *来源声明: 【1】作者:李威 链接:www.zhihu.com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7分钟
99+
1年前

【番外】惊蛰 Awakening of Insects

“20.24节节Go” 是 “城事边记EdgeStory”的特别策划番外篇。旨在以中国传统节气“廿四节 24SolarTerms”为线索,整合中西文化有关的习俗对比和认知异同,向听众介绍当下市民在传统历法下的城中逸事。 本节目为 天河区图书馆 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内容。节目策划及制作为 “繁星行动”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每期节目策划,匹配普粤语制作。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 “蛰/zat6/”,指“藏伏”,昆虫入冬藏伏土中;“惊”指“惊醒”,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 *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在古时惊蛰当日,一些地方人们有用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惊蛰打小人驱赶霉运习俗。 *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因此,“启蛰”的名称便在日本保留了下来。相传是因为汉朝时期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西方近似节日:无。 邻近时期节日:圣帕特里克节St.Patrick’s Day * 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为每年的3月17日,是为了纪念爱尔兰守护者圣帕特里克。这一节日5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如今已成为爱尔兰的国庆节。随着爱尔兰后裔遍布世界各地,现在,圣帕特里克节已经渐渐在一些国家成为节日。美国从1737年3月17日开始庆祝。圣帕特里克节的传统颜色为绿色。 * 圣帕特里克节也有些具代表性的象征,例如:通常有着三片心形叶子连在一起的酢浆草——三叶草 (Shamrocks) 和传说中的绿衣老矮人 (Leprechauns) 。圣者帕特里克利用三片心形叶子的酢浆草(三叶草),来向当时的爱尔兰人解释宗教上三位一体 (Holy Trinity) -天父、圣婴及圣灵的重要教义。因此酢浆草(三叶草)就成了爱尔兰的象征,到了现在更以发现四叶的酢浆草(幸运草)为幸运的象征。 应节事务: * 打小人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 观念中“小人”不单指特定人士,也可以是相对于“贵人”的不特定人士。 每年惊蛰那天“打小人”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打小人一般会在阴暗的地方进行,例如桥底。在香港,铜锣湾及湾仔之间的鹅颈桥便成为了打小人的热门圣地。每逢惊蛰,都有不少人前往当地的土地庙进行打小人活动,从前多为老人家,近年亦有年轻人参与。 * 祭白虎化解是非 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习俗。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 吃梨 在人们的观念中,惊蛰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俗话说:“冷惊蛰,暖春分”,仲春二月亦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 List of Music|音乐列表 达摩流浪者,讲者(Vyan),《新青年》,2014-05-04

49分钟
99+
1年前

EP014|猎德村:城市更新里程碑

本期以天河区猎德社区的形成历史、旧改发展、经济成就等方面,概括展示这条核心城区重点区域里的古村落,如何逐步现代化,甚至成为广州城市更新的代表项目。 城事边记EdgeStory希望基于广州图书馆以及天河区图书馆馆藏图书,结合广州城市生活,以及身边大小事件,对城市发展、变迁、记录-展望。 ============================================= 猎德村村情 猎德村位于中国广州市天河区猎德街道,是一座有900多年历史的村落。猎德村位于珠江新城南部,南濒临珠江,村面积约470亩,还有发展经济用地约350亩,猎德涌从村中流过,将村庄分为东、西村。 猎德,源自西汉思想家杨雄《法言义蔬·学行》中“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诗句,寓追求道德完全之意。 旧改历程: 2007年前,广州市政府禁止开发商参与城中村,导致相关工作几乎没有进展。市政府放开该限制后,猎德村成为了首个拆除重建改造的城中村。 改造前,猎德村总用地面积33.63万m2,净用地面积25.43万m2,总建筑面积68.62万m2,全村户籍人口7865人、3167户,外来人口近10000人。 2002年猎德村实行撤村改制,同年11月26日,村成立猎德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改制的同时,政府曾对猎德的旧改做过一次尝试。2007年9月29日,富力地产和合景泰富以46亿元(楼面价8095.3元)拍下当时广州史上最大商业地块,即桥西融资地块。拍卖资金返还旧猎德村用于复建安置。 旧改秘闻:富力集团腾飞跟斗云 * Reading |推荐书目 《水乡猎德,文韵悠扬:猎德街文化建设纪实》,中共广州市天河区猎德街广州委员会等 编,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7,G127/868 《猎德村志》,广州市天河区猎德街道猎德村志编纂委员会 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K296.5/2119 * List|音乐列表【QQ音乐歌单《城事边记-声音图书馆》同步收录】 Andante in C Minor,Nicholas Britell,《Succession Season I》,2019 Succession,Nicholas Britell,《Succession Season I》,2019 * Media|关注我们 小宇宙/QQ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播客】:城事边记EdgeStory * 推荐收听: 【无人驾驶AutoPod】by 左薯叔UncleJosh 【回南天】夏阿怪/西西 * Contacts联系方式(听众交流) [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99+
1年前

【番外-粤语】雨水 The Rains

“20.24节节Go” 是 “城事边记EdgeStory”的特别策划番外篇。旨在以中国传统节气“廿四节 24SolarTerms”为线索,整合中西文化有关的习俗对比和认知异同,向听众介绍当下市民在传统历法下的城中逸事。 本节目为 天河区图书馆 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内容。节目策划及制作为 “繁星行动”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根据每期节目策划,匹配普粤语制作。 廿四节:雨水 The Rains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但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在《逸周书》中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述。滋润万物生长的水,皆从雨而来。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来滋润,所以人们常把春天下的雨看得特别珍贵。二十四节气中有多个节气直接反映降水,可见中国先民对降水的关注。 雨水有三候,一候水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说的是雨水节气来临,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雨水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西方近似节日:无。 邻近时期节日:情人节Valentine’s Day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 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Lupercalia [lju:pə'keiliə] Festival)。这个说法是基督教会庆祝这一天是为了把古罗马的牧神节(每年的2月15日庆祝,为了保佑人、田、牲畜的生产力)基督教化。 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 那时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是庆祝法乌努斯神(Faunus),它类似于古希腊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潘神(Pan),主管畜牧和农业。 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 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沦丁节”(Valentine's 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应节事务:回娘家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回娘家,在中国北方又称走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广东地区按照旧习俗,原来大年初二也有不少讲究,比如:1、忌回门礼为单。回娘家拜年的女儿必须与夫婿同行,回门时不能空手,且带给娘家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2、忌午睡。白天不可午睡,否则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 List of Music|音乐列表 过云雨,张敬轩,《春.夏.秋.冬》,2006-03-23

25分钟
99+
1年前

【番外-粤语】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20.24节节Go” 是 “城事边记EdgeStory”的特别策划番外篇。旨在以中国传统节气“廿四节 24SolarTerms”为线索,整合中西文化有关的习俗对比和认知异同,向听众介绍当下市民在传统历法下的城中逸事。 本节目为 天河区图书馆 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内容。 节目策划及制作为 “繁星行动”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根据每期节目策划,匹配普粤语制作。 ================================================ 廿四节: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西方近似节日:土拨鼠节 Groundhog Day 每年2月2日,美国和加拿大许多城市和村庄都会庆祝。自从1887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土拨鼠一直担负着预报时令的任务。根据传说,如果土拨鼠能看到它自己的影子,那么北美的冬天还有6个星期才会结束。如果它看不到影子,春天不久就会来临。 应节事物:春卷 Spring Rolls 春卷,又称春饼、春盘、薄饼。是中国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国南方,过春节不吃饺子,吃春卷和芝麻汤圆。并且在漳州一带清明时节也吃春卷,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春卷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 List of Music 春风吹,方大同,《Soulboy》,2005 Places to Go “美美”,荔湾,长寿路站 *节目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侵删/ **本节目不涉及任何商业推广,亦未进行商业合作。

36分钟
99+
1年前

EP013|Re:从天河开始

本期我们正式开启新广州故事,天河区。 自本期开始,计划制作12-24期播客节目,通过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料展示行政区的人文、经济、城市发展的综合状况;同时会进入社区、场馆、店铺等现场,邀约有关主题的亲历者,聊聊他们的观点和个人经历,从对谈中了解更立体的天河区。 城事边记希望基于 广州图书馆 以及 天河区图书馆 馆藏图书,结合广州城市生活,以及身边大小事件,对城市发展、变迁、记录-展望。 ====================================== * 天河区建立与辖区情况 设区细节与其下辖区变迁; 天河命名的由来和一段故事:天河机场,六运会,第一批新广州人 * 立区至今天河重点社区 1991-2000千禧年开始的造富神话:猎德(珠江新城-城市新中轴1992)、石牌(太平洋电脑城1994)、天河南(天河城广场1996Aug)、林和(新广州东站1996Sept) 再造辉煌: 东圃镇兴与国际金融城,新时代的城市更新(来不及拆的古村和拆不得的工业遗址) * 站在新起点的巨人:新广州人 ===================================== Reading|推荐阅读 广州白云机场(旧机场) 广州东站 List|音乐列表 艳光四射,***,《艳光四射》,2005 明目张胆,陈柏宇,《Cover Me Up 陈伯翻唱系列》,2017 Y**t*** Media|关注我们 小宇宙/QQ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 :城事边记Edge Story Reference|推荐收听 【无人驾驶AutoPod】by 左薯叔UncleJosh 【回南天】by 夏阿怪/回南天西西 【生活湿地】by 铁铮李/Marina马颖/默立 *部分资料来源公共网络,如遇侵权,立即删除。 **题图Photo by Scarbor Siu on Unsplash

64分钟
99+
1年前

EP12 双城广州,东西一体

本期以比较东山和芳村地区的教堂教派、客运站改造、美术馆项目迁移以及商业实体的经营发展,为描述广州地区过去事实上的发展情况作出微观概括。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城事边记希望基于广州图书馆以及天河区图书馆馆藏图书,结合广州城市生活,以及身边大小事件,对城市发展、变迁、记录-展望。====================================== * 德国信义宗教堂 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广州唯一的一座德国教堂。 * 德国路德宗 路德宗(Lutheranism)是以马丁·路德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团体统称,因其教义核心为“因信称义”,故又称信义宗,它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由马丁·路德于1529年创立于德国,这一新宗派的建立,标志着基督新教的诞生。 * 基督东山堂 基督教东山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9号,原名为东山浸信会堂,建于光绪三十五年(1909),1999年7月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浸信会 浸礼宗(Baptists),又称浸信会,是17世纪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主要宗派,因其施洗方式为全身浸入水中而得名。 * 越秀南客运站 越秀南客运站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广州最主要的长途汽车客运站之一。始建于1950年,地处市中心的越秀南东园横路,是国家二级汽车客运站场,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长途汽车客运站。 * 滘口汽车客运站 滘口汽车客运站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全站总规划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客运面积4万平方米、货运面积7万平方米。客运设计发送能力1500班次/天、35000人次/天,现已开通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客运班线160条,是广州市最大、最便利的广西客源集散中心。 * 广州市东山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东百花地湾 现代化大型百货公司,位于广州荔湾区花地大道200号,毗邻珠江隧道口和地铁花地湾站,交通枢纽,来往便利。公司拥有近7000平方米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内设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和专业音响系统。经营日用家品、化妆品、皮具、食品、时装、钟表眼镜、首饰、家电、文体用品、玩具、家具、鞋帽等七万多种中高档商品。 * 广州市东山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州繁华闹市署前路上。东百大楼开业二十多年来,始终秉承“诚为商本” 的经营宗旨,努力开拓、锐意进取,致力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良好的商誉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企业连年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广州商界 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公司在1983年元旦开业,1992年转换经营机制改组为股份制有限公司,2001年2月国有股减持,成为职工股占95%、国有股占5%的一间非国有控股企业。目前,公司开设的分店有位于芳村区花地大道的东百花地湾百货有限公司;荔湾区华贵路的东百华贵商场。 * 常来小聚 (花城大道)*2018 米其林指南 从陵园西路迁至现址,店內装潢美观舒适,更设有露台座位。菜式价格与昔日相若,卖相却更精美。招牌碌鹅制作用心,先经细火慢煎,将鹅皮的多余油脂逼出后再烹煮四十分钟,期间不断翻动,奉客前再多煎一次,以收紧肉汁,使鹅肉更甘香。另推荐家烧豉油肠,口感外脆内嫩,酱香味浓厚回甘。煲仔饭也值得一试。 * 荔湾奇香喽*荔湾发布官方账号 深藏于“村”里的奇香楼,交通不算方便。但其“广州老字号”的名号,不仅吸引住在“城区”的老广前来觅食,其美名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年过80岁的波叔是奇香楼的“掌门人”。波叔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家从1901年开始涉足餐饮业,5代人都是厨师。“奇香楼开业39年,之前是由我和家人一起打理,我一直做到79岁才退休。现在由儿子、儿媳负责掌厨和经营。” 经营奇香楼数十年,波叔和奇香楼见证了广州人饮食口味的变化。“但奇香楼一直保留着20世纪80年代的装修风格,我们的菜品也是。”奇香八宝鸭、菜远扒鸭、奇香白切鸡……这些“复古”的菜品,从开店至今都非常受欢迎。而几乎每座必点的,是奇香楼的炸云吞。 ====================================== ====================================== Reading |推荐书目 《基督教会史》,尹少华 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B979/524《广州交通发展简史》,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编著,2016,F512/284 《米其林红色指南 广州》 2018 List|音乐列表【QQ音乐歌单《城事边记-声音图书馆》同步收录】 最后晚餐,谢安琪,《SLOWNESS》,2009 Media|关注我们 小宇宙/QQ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播客】:城事边记EdgeStory 推荐收听: 【小房间】by Trace & Zenbi 【无人驾驶AutoPod】by 左薯叔UncleJosh 【声猛南方】夏阿怪 Contacts联系方式(听众交流) [email protected]

67分钟
99+
1年前

EP011 暂别芳村,守望未来

本期以芳村地区的两大宗教场所为切点,最后和大家聊聊信念和信仰。从1882年延续至今的德国信义教堂到异地显圣的道教黄大仙,馆长在本期节目浅浅地讨论一下有关芳村的过去和展望。 城事边记希望基于广州图书馆以及天河区图书馆馆藏图书,结合广州城市生活,以及身边大小事件,对城市发展、变迁、记录-展望。 ====================================== * 德国信义宗教堂 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广州唯一的一座德国教堂。 它曾是孙中山领导“兴中会”策划广州起义的一个秘密据点和武器收藏处。1903年,因叛徒揭秘,藏身于教堂内的梁慕义等20多人被捕,贮藏的所有物资被查抄,孙中山第三次广州起义宣告失败。 * 德国路德宗 路德宗(Lutheranism)是以马丁·路德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团体统称,因其教义核心为“因信称义”,故又称信义宗,它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由马丁·路德于1529年创立于德国,这一新宗派的建立,标志着基督新教的诞生。 “因信称义”,主张人们唯有对基督的真正信仰,才能成为义人,即无罪的、得救的、高尚的、得永生之人,凭遵守律法、道德戒律和外在善功并不能得救。人只有具备了纯正的信仰才能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外在的善功只是纯正信仰的必然结果。 * 黄大仙祠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热心人士捐款重修。 当年这里地虽偏僻,但曾是广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对广州市区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有极大的影响。 该祠虽于1910年遭受破坏,但旧祠所留下来的遗迹,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扁额、门饰、石狮等,都饰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祠殿的宏伟规模和精致的建筑艺术。 1915年,原黄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带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等南迁到香港,并于1921年建成香港黄大仙祠。 * 道教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是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 ====================================== Reading |推荐书目 《基督教会史》,尹少华 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B979/524 《中国宗教史》,麻天祥,姚彬彬,沈庭著,2012,B928.2 List|音乐列表【QQ音乐歌单《城事边记-声音图书馆》同步收录】 遇见神,张敬轩,《笑忘书》,2006 Media|关注我们 小宇宙/QQ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播客】:城事边记EdgeStory 推荐收听: 【小房间】by Trace & Zenbi 【无人驾驶AutoPod】by 左薯叔UncleJosh 【声猛南方】夏阿怪 Contacts联系方式(听众交流) [email protected]

52分钟
99+
1年前

【粤语】EP010|荒村冇文化?

本期继续深入聊聊芳村的粤文化。为什么强调“粤”文化,而不是单单聊文化呢?因为单论一个地理范围内的文化,芳村乏善可陈。当如果将芳村的本地文化放到“广东(粤)文化”这个框架内,就会发现其熠熠生光。 城事边记希望基于广州图书馆以及天河区图书馆馆藏图书,结合广州城市生活,以及身边大小事件,对城市发展、变迁、记录-展望。 ====================================== * 地方文化与区域文化 地方文化local culture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一般来说其范围有限,并可能与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同或为其分支。属于地理学范畴。 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导致文化背景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就是区域文化。 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强化本地区的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效应,一个文化的存在离不开地方文化的传承性,这样的传承就会产生不同的民俗文化,从而也产生了不一样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存在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倾向,从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的特性。 * 前芳村文化阶段 2011年广佛两地分别收到了国务院批复的2011-2020城市规划,正式提出“广佛同城”城市规划意向。而此前,芳村的文化关联,是联结佛山、韶关甚至湖南等内陆区域。由于其自发性,因而在交流中逐步稳定了“广府文化”为内核,兼容中原大陆文化的形式。 * 1986-2011 芳村手持车票,却上错方向的车。 * 2023 十年施政规划,即将随时开发。三馆合一,向世界出发。 * 浅聊广东非遗展示中心,还有广东地区的非遗艺术商业可能性。 * 芳村新时期的发展动力驱动逻辑:文化,和商业消费。 ====================================== Reading |推荐书目 《当代广州学评论》第一期,徐俊忠 涂成林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F127.65。 《全粤村情》 List|音乐列表【QQ音乐歌单《城事边记-声音图书馆》同步收录】 返乡下耕田啦你,林海峰,《Uncle》,2023 Media|关注我们 小宇宙/QQ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播客】:城事边记EdgeStory 推荐收听: 【小房间】by Trace & Zenbi 【无人驾驶AutoPod】by 左薯叔UncleJosh Contacts联系方式(听众交流) [email protected]

47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