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琴童之路:暴躁妈妈和专业钢琴老师的对话

00:15 开场介绍:今天的嘉宾是Ariel,除了我书友的身份外,还是一名从业20年的专业钢琴老师,在加拿大授课。今天的话题是从音乐教育展开,普世地诉苦,广泛地引申:鸡飞狗跳的育儿/陪练烦恼到底怎么解? 01:25 乐器教育的初衷:增加人生维度、从小培养音乐素养。选择什么乐器,最初往往和家长的“执念”相关,滤镜拉满;后面的选择才是孩子的自主产物。 05:40滤镜下的梦幻泡泡只展示终点,过程往往隐身且惨不忍睹。学乐器是我育儿过程中最大的一个挑战,看到的是身为家长的教育偏差和认知缺陷,这到底是不是没苦硬吃? 06:21 自推琴童,是都市神话还是真实存在?自推是1到10的起伏过程。以钢琴为例,每个阶段都有个坎儿,都有孩子和家长的博弈。 11:02 学习平台期是人类学习的规律。音乐是一个载体,越往上走越需要生活的感受。感知和艺术,都是一通百通的。在概念匮乏的孩童期,乐器教育格外难。每个小朋友的创造力都不一而同,要顺势而行。 15:18 没当琴童妈妈之前,完全不能理解练琴这件课外活动怎么会鸡飞狗跳,没经历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judge他人。正向反馈逐步把家长推上贼船,尤其是东亚妈妈,很怕“万一”,很怕“丢了什么”,很怕吃后悔药。 18:00陪练和练气功的过程差不多,暴躁妈妈Emma从云淡风轻到逐渐暴躁到摆烂躺平的四个阶段。 21:21 妈妈不要当监工和敌人,要当孩子的盟友,坏人交给老师来做就好了。了解作业的底层逻辑,找到重点,讲求方法。音乐看上去是感性的,但练习是理性的。家长帮忙偷懒、惯孩子,是在给孩子弹性的空间,也是放过自己。 24:11 神马?钢琴老师的孩子放弃了钢琴?钢琴练习是反天性的,容错率非常低,和Ariel秉持的允许孩子犯错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否定过多影响到亲子关系。再能耐的爸爸妈妈也很难教自己的孩子。 28:12 孩子的启蒙年龄是不是越来越早了?在“玩”的阶段,学习是游戏,但成人的标准不游戏。音乐和乐器启蒙是两个概念,音乐可以早,乐器不宜过早。业余做音乐教育的妈妈会忽略例如“节拍”这类基础而不显眼的问题。 34:02 被钢琴老师打击,激发了暴躁妈妈的“斗志”,殊不知是鸡飞狗跳的前兆。保持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即便学歪了,也可以找回正确的路上来。 38:12 连乐器的痛苦可以推导到任何需要大量重复训练的科目。学习的本质是试错和模仿,但模版式经验教学,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试错的时间成本在现代社会也代价过大。放弃比坚持更难,更需要“做决定”的积极性。 41:14 会乐器不等于懂音乐,懂音乐不见得会乐器。音乐是生活,是感受。 42:18 钢琴老师的超能力:都是预测琴童学习成绩的预言家。真相是,学习习惯和能力一通百通,和习惯培养一样,家长只需要从一门入手就可以了,不必事事紧盯,也不必只执着于乐器。家庭环境和对“努力”与“执着”的价值观,比“术”更重要。过程要努力,结果要随缘。 47:56 陪练之路是家长的照镜子之路,甚至是疗愈的修行。感恩学琴,让Emma早早意识到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确姿势:陪伴、搀扶、放手,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Ariel分享无人不会出错,专业演奏者练习“错了怎么办”的技巧。 55:51结束语,诚邀评论,诚邀连线。

56分钟
99+
7个月前

AI 进军教育圈了!老师们怕怕,家长们忐忑,创业者狂欢

00:00 教育和医疗,可能是AI左右人类命运的关键。ChatGPT上市前四个月,就开始开发教育市场。可汗教育创始人的新书,Brave New Words,讲述了第一个AI家教产品的诞生手记。 01:58 前提问题:AI进军学校和教育领域,需要你我的同意吗?“理性恐惧”来自于反乌托邦小说的情节,“理智勇敢”来自于社交媒体培训出来的网络公民义务。 06:16 第一批用ChatGPT作弊的学生已经成功引起教育界的反击了。老师在怕什么呢?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扼杀学生创造力的恶魔? 10:52 全球公认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定制化学习和主动式学习——唯有人工智能的加持才能实现 12:24 教育平权和医疗平权,也许是AI左右人类命运的关键。让世界上所有小朋友都有私人老师、私人家教,莫不是消灭阶级的终极大杀器? 15:18 大语言模型是否可以拆除教室里的信息茧房、打破偏见、塑造独立人格? 23:41 目前AI的教育应用,文科最好,其中最出彩的还是伴随式写作和角色扮演。 26:26 如果让ChatGPT用特朗普和苏斯博士的口吻改写美国《独立宣言》。。。 29:22 AI家教的科学课程也还不错,但数学就不大靠谱了,家长谨慎 31:35 人工智能的出圈功能:减少同侪压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灵疗愈还是得靠ChatGPT啊。总结一下,AI家教头条应用守则: first pass tool,第一稿工具,质疑再质疑再再质疑 36:02 AI 教育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从大学录取聊开来。中美大学录取规则,都无法做到绝对公平。AI追踪和自动加权重的方法,可否实现终极公平?还是会创造出更昂贵的作弊? 41:24 我儿子参加了马斯克的线上夏令营,AI 收集资料的能力有点吓到我了 43:11 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到大的所有教育资料,都由 AI 存储、整理、分享给大学录取办公室,你会担心吗? 个体的人,是否应该拥有完整隐私和被遗忘的权利? 46:18 我能找到工作,多亏了马虎的人类,多亏了那时候还没有眼里不揉沙子的AI。 47:43 AI 封死的可能是作弊的漏洞,也有可能是世界的微光、怪胎的出路。 50:08 AI 代表你找工作,有这么好的事?更有可能的是,它会精准地决定什么人有用、有什么用。怎么样?一秒穿越到反乌托邦小说里。 这个话题太好展开了吧,有兴趣的朋友们给我留言。感谢你们的支持和订阅,么么哒!

52分钟
99+
8个月前

AI 的前世今生与哲学内核

随着GPT 4o的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又被拉高到了一个新的技术层面。技术万变,不离其宗。这期的文理对话来自两位技术创业者和语言创业者,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冷知识”和“深思考“。 今日主播:Emma & Andy 00:00-1:36 opening & 嘉宾介绍 1:37: AI 都去诗和远方了,人类只能体力劳动了? 2:50: AI 前世第一阶段 -- expert system, 专家系统 -- 机器人会下棋了 6:50: 第二阶段 -- supervised learning 监督学习 -- 大语言模式从机器翻译开始 12:30 第三阶段 -- RLHF: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 大语言交互模式诞生,chat gpt 13:07: Co-pilot, 训练机器这件事,也分人 17:56: 适应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人生的过程:质疑它、理解它、成为它 20:55 一个人公司的可能性,多人团队的效率,都被AI大大提升了 26:44: 程序员都是把 AI 当娃养的:从模仿到试错,从学习阅读到阅读学习 29:35: 哲学内核:是好奇心杀死猫,还是刀剑无情人有情?机器智慧延展人类进化、代替人类去星辰大海? 33:00: 人要成神,先要定义“意识”、“他我”、”社会属性“和“道德“ 40:00 AI 的陪伴属性:记忆、潜意识、人类特性的存储 43:10: AGI 是个伪命题 44:00:小朋友的教育思考:知识是知识,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 49:30: AI 的工具属性决定了科技民主值的必然 53:12: 总结陈词

54分钟
99+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