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要泡的卡司是:在加速时代,以行动直面中国城市化进程问题,不空谈理论的——陈韵。 ACTION 99年、200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当时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以及福利分房时代的彻底结束和住宅的商品化。 上海是一个人均住房面积2.6平米以下才算是困难的城市! 在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张力下, 那种迸发出来的城市更新的力量是史无前例的! 就动迁来讲, 最小的单元是家庭。 家庭里有户口的人搞定了, 对动迁来讲就决定了。 可是,家庭之内还有个人! 个人不是家庭,个人是个人! 他有他的一个成长! 这是跟家庭成员不能分享的他自己的情感世界! 定海桥就是这样的一个特别生动的现场: 它累积着从殖民地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改革开放一直到今天要面临拆迁。 这个现实很小,但是它如此的具体! 它能够折射出很深的一些走向,问题的可能性。 它反光,有各种的颜色! 这个颜色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颜色, 取决于你的角度:) 世博会之后, 大家对土地的概念有了一种彻底的重新认识。 对土地上可以干什么这件事情, 有了一个很夸张的见识。 大家排队见识的是什么? 见识的是工业用地可以变成景观来消费 90年代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世博会让原来工厂的地都可以释放出来! 公共性的条件 不是人数、流量这些东西, 这个不表示一种公共性, 这只是公共性的一种参数。 可是这个参数不是唯一的, 甚至是不必要的一个参数! 复杂的东西是很松很软的, 味道很多的,很好吃的 :p 我喜欢复杂的地方,我喜欢复杂的东西。 我在一个很压制复杂的地方长大! 不管是教育还是论述都压制复杂性, 都想简化了来表达! 我是在印度那边重新恢复了一些知觉, 恢复了对复杂的信念。 你只要学, 就一定可以做到! 从现在开始出发, 永远记得你还是不会的! Music 本期配乐习唱提示:) 歌曲要以非常恬静的情绪唱出来, 声音要柔美明亮,吐字要自然亲切, 要唱得沁人心脾,使人仿佛可以 闻到新鲜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 片头:《二月里来》(1939年创作) 作曲:冼星海 作词:赛克 演唱:李谷一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继聂耳之后为革命音乐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民音乐家。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大生产运动”,随之产生了大量的以发展生产支援抗战为主题的劳动歌曲和新民歌。歌曲《二月里来》,是冼星海在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时期的大型歌舞话报剧作品《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旋律柔婉流畅,感情细腻真挚,具有恬静的江南风味和浓郁的民歌风格。 过渡段1:《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1979年发行) 作曲:吕远/唐诃 作词:秦志钰等 演唱:于淑珍 该曲是电影《甜蜜的事业》(1979)主题曲,于1984年登上央视春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是80年代青年男女最能公开并放开歌唱的爱情歌曲之一。这首歌曲与当时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倾向高度吻合,积极向上并充满了浪漫情怀。 过渡段2:《忆儿时》(1910年代填词) 作曲:William Shakespeare Hays 作词:李叔同 该曲原名《My Dear Sunny Home》,后由李叔同(弘一法师,1880-1942)填词。这位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开创了中国无数个第一,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启蒙者,不仅是享誉盛名的词作家,还是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下图为1906年正月,李叔同独立创办的《音乐小杂志》,开创了我国近代音乐刊物出版的先河。) 过渡段3:《多情的土地》(1982年创作) 作曲:施光南 作词:任志萍 演唱:郑绪岚 本曲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曲目。本节目选用的是为电影《少林寺》(1982)录制插曲“牧羊曲”一举成名并于1989年移居美国的女高音歌唱家郑绪岚(b.1958)的演唱版本。曲作者施光南(1940-1990)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获党中央国务院评予的“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称号。被广为传唱的歌曲有:《打起手鼓唱起歌》(1972)、《祝酒歌》(1976)、《吐鲁番的葡萄熟了》(1978)、《在希望的田野上》(1981)等。(下图为重庆施光南大剧院) 过渡段4:《阿旃陀梦幻》(印度歌曲) 朱明瑛于1984年“英蕾缤纷”电视歌会用孟加拉语演唱 周恩来总理曾在一次视察东方歌舞团的工作中对演员们讲:“你们要好好学外语,要认识到,你们不仅是艺术家,而且是外交家,通过你们,和亚非拉人民交流文化艺术,加强人民之间的友谊。”朱明瑛(b.1950)便是在这样的激励下,专攻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歌舞艺术,演唱过大批各国民族歌曲。后于1984年春晚因翻唱邓丽君的《回娘家》在大陆走红。1985年由文化部公派自费赴美学习现代音乐和文化产业。 过渡段5:《摇篮曲》(1960年创作) 词曲:郑建春 演唱:P. Li Yuan 该曲是大连歌舞团团长郑建春根据东北民歌的采风再创作。歌词有民间流传的传统版,还有本期节目选用的“科幻”版,有兴趣的小伙伴请自行百度。作曲家本人在特殊时期曾被划为走资派、文艺黑线代表人物,《摇篮曲》也当过一段儿靡靡之音。 Ending: 《I Wonder》 by Rodriguez from the Album 《Cold Fact》 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初有一位只出过两张专辑、销量累计不及三位数的墨西哥裔民谣歌手Sixto Rodriguez,由于当时公众对“作者型歌手”的固有认知(如Bob Dylan、Patti Smith等)和拉丁裔有色人种的身份形象无法匹配,其唱片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少得可怜,被唱片公司抛弃后便销声匿迹。 一个年轻的姑娘偶然的将他的专辑带到了南非,在聚会中播放了几首,其清澈的嗓音、如诗的歌词讲述了城市生活和蓝领阶层的艰辛,一首首带有反叛意义的歌曲令南非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人们开始自发翻录唱片、抄写歌词,奉为革命圣歌并展开了激烈的反种族隔离运动。当今南非乐坛的歌手和乐队无不自称师承Rodriguez,享誉盛名的国际巨星滚石、猫王、披头士的传唱度和影响力在当地不知道被抛出多少条街。 尽管Rodriguez凭借这两张白金专辑在南非家喻户晓,但没人知道他的任何信息及去向。他在唱片封面上被帽檐和墨镜遮挡、影影绰绰的模样更增添了这位精神领袖的神秘感,甚至有他在一次演出中当场自焚(另一说是饮弹)的传闻。纪录片《寻找小糖人》(2012)讲述的就是南非开普敦一家唱片店老板和一位音乐记者,为其在舞台上奇特自杀的传闻展开调查的一段传奇故事 。该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及第28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等诸多奖项及提名,就连Bob Dylan本人也专程致电称非常欣赏这部影片。 Cast 陈 韵 1981年生于上海,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后获香港中文大学新传学院传播学哲学硕士。2010年起担任“西天中土”项目执行人。2014年PSA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一等奖,并发起“定海桥互助社”(参与组织至2018年7月)。2016年作为第11届上海双年展策展组成员策划组织“51人”,并将项目延续为综合性合作出版计划。 近期出版 《每日的工人阶级史》中文版即将由“51人”出版。 该书英文版以众筹的方式于2020年11月在美国PM Press出版,通过数百个“历史上的这一天”,展示了一种多样、丰富而国际性的人民的历史。该书以日复一日的方式,描绘了世界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这样,有哪些人曾经如何试图改变它,而哪些势力又曾试图阻挠这些来自人民的努力。 该书由诞生于2014年的国际自发性团体“工人阶级史”(Working Class History)策划,并由传奇作家、持不同政见者诺姆·乔姆斯基为该书做序。 本书中文版邀请了368位/组中外译者参与翻译,并在英文版的基础上,根据已出版内容的反馈进行了修订,并向WCH小组提出了亚洲相关内容的修订意见后成书。 本书预计在2021年春夏之交发布预售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号:51人。 预售请联络:[email protected] 采录:金锋/蓝梓雁/王泡泡 编辑:金锋/王泡泡 剪辑/配乐:王泡泡 特别鸣谢:梁琛/苏文祥/张嗣 本期图文完整版请关注微信公号:泡卡司 音频同时也在“喜马拉雅”、“苹果博客”、“小宇宙”上传 欢迎关注收听!
采录:金锋/蓝梓雁/王泡泡 编辑:金锋/王泡泡 剪辑/配乐:王泡泡 我的剧场作品,必须是民众参与 大家聚集在一起,表达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 不仅提供语言表述上的经验,还有行为动作 用集体的、艺术的转化呈现出来给大家看 我不满足剧场作品到场观众的数量 多屏录像在媒介形式上跟剧场有相通点 让剧场表演依然生效又不损失要表达的内容 【 问题剧场计划 - 成都站 】2020 「 疫情时代,我们的附近是否可以重构?」 @ LUXELAKES·A4 Art Museum 【 问题剧场计划 - 北京站 】2019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氛围和政治环境下产生的集体无意识状态 @ Tabularasa Gallery 【 问题剧场计划 - 北京站 】2018 「 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诗,还是小说?」 @ Kyoto Art Center, Japan, Music! 片头:《28日》by 关淑怡选自专辑《Shirley’s Era》(2009) 关淑怡(b.1966),声线飘渺,曲风迷幻鬼魅,唯一一位始终与王菲并置比较的歌手。如果把王菲喻为“天籁之音”,那关淑怡便可称作“海妖之惑”。《Shirley’s Era》是一张本应奉为“天碟”,却被唱片公司一手毁掉的“行政专辑”(即由唱片公司行政人员安排曲目的专辑)。我们暂且忽视掉“行政干扰”,实则讨论的似乎是女人与外界的交战——《地尽头》把情场失意寄情于山水;《山水》的意韵蔓延回身体;体内的《28日》往复循环;回看《三千年前》岁月竟满是等待、分离的凄苦;奈何女人本是开来遂谢的《众生花》——此五首曲目,形态错落有致,情绪一脉相承,若是一张EP,堪称绝美。 本期全部过渡段以及片尾曲目皆来自纪录片《德菲因与卡罗尔:反叛缪斯 Delphine et Carole, Insoumuses》(2019) 该片的两位主人公,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缪斯、著名艺术片演员德菲因·塞里格(Delphine Sayrig, 1932-1990)和瑞士导演、录像艺术家卡罗尔·罗索普洛斯(Carole Roussopoulos, 1945-2009),她们用卡罗尔买下的全球首款、全法第二台便携式Sony磁带录像机(第一台被戈达尔买下)拍摄了包括巴黎第一场同性恋游行在内的人权运动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同时利用录像这一媒介创作了反抗当时电视电影中以女性作为客体的图像及评论的一批惊人之作;还组织影像工作坊并创建了“波伏娃女权影音档案中心”。 最后一个过渡段曲目同时还是由德菲因·塞里格参演的电影《驴皮公主Peau d'âne》 (1970)中的原声唱段。由该片导演雅克·德米(Jacques Demy, 1931-1990)改编自《灰姑娘》的作者——被誉为“法国儿童文学之父”——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同名童话小说的这部电影是一场出人意料的视听盛宴:俊男美女的搭配,华丽耀眼的服饰,天马行空的布景,蒙太奇般的梦境,引人入胜的配乐以及颇具现代感的幽默情节,共同赋予了这部童话歌舞片超现实的奇幻魅力。 片尾曲《船歌Barcarolle》同时也是德菲因和卡罗尔共同创立的厂牌“反叛缪斯Les Insoumuses”出品的录像作品《受虐狂和厌女者一起划船 Maso et Miso vont en Bateau》(1975)的配乐。1975年12月法国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呦!妇女年结束了!”的节目,时任法国女性事务部部长的弗朗索瓦丝·吉鲁身为女性却在节目中发表了种种袒护男权的言论。《受虐狂和厌女者一起划船》以幽默的方式,用剪辑、插入图像和字幕卡等手法,对吉鲁的言论进行了彻底的嘲讽。旨在表明在父权体制下,任何女性都不能代表其他女性,她只能体现女性的一种状况,也就是取悦他人(女性化=受虐)和获取权力(男性化=厌女)之间的摇摆不定。这是第一部在巴黎电影院放映的录像作品,并公开放映了一个月。 “船歌”是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 1819-1880)的歌剧作品《霍夫曼的故事 Les Contes d'Hoffmann》第三幕中描绘威尼斯迷人夜景的一段女声二重唱。这部传世遗作故事结构怪诞荒唐,舞台呈现集浪漫唯美和奇幻诡谲为一体,是法语歌剧领域中最经典、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本期节目选用的是以无与伦比的抒情唱法闻名于世、战后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舒瓦兹科芙(Elisabeth Schwarzkopf, 1915-2006)的演唱版本。 Cast! 王子月 1988年出生于山东临沂。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获硕士学位。2016年于上海创办Capsule Mall实验剧团,现生活工作于杭州和上海。 作为一名关注当下社会问题和社会现实的以剧场表演和多屏录像为媒介创作的艺术家,重要个展有:“第六天”,北京Tabula Rasa画廊(2019);“诗?小说?”,日本京都艺术中心(2018);“破碎的偶像”,广州风眠艺术中心(2016);“没事,隐形的存在在后腰顶你”,北京Tabula Rasa画廊(2015)。并受邀参加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盐田(2019);第10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第9届上海双年展特别项目中山公园之《回声》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等群展。
采录:金锋/蓝梓雁/王泡泡 编辑:金锋/王泡泡 剪辑/配乐:王泡泡 本期我们要泡的卡司,他的生活70%是爱,30%是艺术,他就是努力工作、努力爱的艺术家——陶辉 Action 我一直对大众的、感知的东西比较有兴趣! 我自己也是活一个这样的世界里! 《雾都夜话》全是方言的, 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看,我妈也很喜欢! 它讲的都是一些很情绪化的故事,家长里短的小故事。 它的特点就是:旁白特别像诗! 最重要的就是演员的表演! 做一个纯粹创作的艺术家, 我觉得是没有对手的! 我最重要的就是很有爱的天赋, 其他天赋没有,对爱很有天赋! 可能我对爱的天赋太高了, 所以我一直没有得到爱! 太想在感情上成功了,所以就一直失败, 如果转移到在艺术上我一直想成功的话, 可能我在艺术上也会失败! 这可能就是一种规律吧, 你越想要什么,就越难达成! 不要做自己! 努力去做别人! Music 片头:前世今生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1992)插曲 作曲:左宏元 作词:黄介文 编曲:尤景仰 《新白娘子传奇》是由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出品,邀请三位香港明星主演,得到大陆官方许可,先后在后杭州西湖、南京鸡鸣寺、镇江金山寺、苏州影视城取景拍摄的经典古装神话电视剧。 其全部音乐皆由台湾音乐节教父级的人物、邓丽君的恩师、琼瑶的亲密合作者,著名作曲家左宏元(b.1930,笔名古月)担纲创作。受60年代中国大陆拍摄的黄梅戏曲电影《天仙配》影响,融入台湾本地歌仔戏,配乐没有管弦及电声乐队演奏,纯MIDI电声制作,古今交融、中西结合、朗朗上口、影响深远。 本期卡司陶辉作为一个《新白》迷,他的第一件录像作品便是向该剧致敬。 过场1:长相思 电视剧《甄嬛传》(2011)配乐 作曲:刘欢 过场2:雨蝶 电视剧《还珠格格》(1998)片尾曲 作曲:张宇 作词:许常德、琼瑶 演唱:李翊君 过场3:追梦人 电视剧《雪山飞狐》(1991)片尾曲 词曲:罗大佑 演唱:凤飞飞 过场4:青青河边草 电视剧《青青河边草》(1992)主题曲 作曲:左宏元 作词:琼瑶 演唱:高胜美 过场5:大明宫词 - 序曲 电视剧《大明宫词》(2000)片头曲 作曲:林海 过场6:枉凝眉 电视剧《红楼梦》(1987)主题曲 作曲:王立平 作词:曹雪芹 演唱:陈力 Ending: Mystery of Love 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Call Me By Your Name》(2017)主题曲 by Sufjan Stevens 该片改编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24岁的美国博士生奥利弗在意大利结识了17岁的少年艾利欧,两人从而发展出一段暧昧关系的故事。跟很多同性影片不一样的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通片都没有讲述同性恋者如何被歧视、如何和自己的性取向作斗争,整部电影都是梅子苏打一样酸酸甜甜的夏日恋爱气息。作为一部爱情片,几乎所有人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全片文艺范儿十足,不乏对艺术、文学、诗歌、音乐的处理和组织,一举获得了当年14个电影节及评奖的16项殊荣和4项提名,包括:第27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影片”;美国编剧工会奖“电影类最佳剧本”;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英国《帝国》杂志和美国电影学会都将其评为“2017年度十佳电影”。插曲《Mystery of Love》也被提名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 Cast 陶辉 1987年出生于重庆云阳,四川美术学油画系毕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从事以影像、装置、表演为主要形式的跨媒介创作。他关注身份、性别、种族问题,并善于省察这些问题导致的各类文化与精神危机,通过对个人与大众的历史记忆、视觉经验、文化惯习的创造性提取,以崭新的叙事模式和影像风格形成了荒诞、吊诡、夸张,且充满隐喻和错位感的个人风格。 作为得奖专业户,他曾入围首届希克奖(2019)、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2017)、Kino Der Kunst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获得Art Power 100年度艺术家(2018)、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2015)、SESC巴西录像艺术节“南部全景”单元大奖(2015)、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档案特殊奖”(2008)。 十分期待喜欢我们节目的小伙伴,关注我们的微信账号!
采录:金锋/蓝梓雁/王泡泡 编辑:金锋/王泡泡 剪辑/配乐:王泡泡 本期我们要泡的卡司,声称自己在录像当中做着一些完全不可理喻的事情、不知道在干嘛的艺术家——程新皓 ACTION 我想要在介入的现实当中 找到一些可能会要去介入的方式和框架。 但是现在对我来说更关键的是 怎样拿着这套框架去和那个现实搏斗! 我关注的不是录像这个媒介本身,但也没法说是行为。 我用身体在特定的场域和情景当中的出现,让一些东西显形! 让一些我们没法查知的,或者没法以特定的方式觉知的事物、动态、甚至尺度、重量、声音在这个过程当中显形出来! 永远在说的赫尔佐格的作品《陆上行舟》,我觉得它就是一个 有强度、有不可理解、有内核 这些真正的核心的东西具之于一体,以一种无限的强度,迸发出来! 你有没有觉得赋格的那个结构特别的拉图尔: 万物没有关联,万物不是统一体,但是他们在不断的联合当中! 那不就是那几条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往下走的旋律线,在同一时间上的那个和弦吗? 艺术家自己说的话,你一个字都不要信! 记住!是一个字都不要信! 作者在这里没有一个特权,他说的东西并不比别人更真!而真正更真的,一定是没办法说出来的,驱动着你去做的那个东西!!! Music 本期片头及过渡段皆选自德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键盘演奏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键盘类作品代表作。因其对欧洲近代音乐发展的巨大的影响,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 Tittle: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 by Karl Richter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创作于1708-1717年,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全曲饱满有力、气势宏伟,带有强烈的戏剧性,堪称是管风琴乃至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演奏者卡尔·李希特(Karl Richter,1926-1981),德国著名指挥家、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战后继承莱比锡乐派传统代表人物,强调戏剧性与效果,巴赫作品的诠释权威。1949年卡尔·里希特成为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管风琴师,二百多年前巴赫也曾任此职长达27年并葬于此。 BGM: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by Glenn Gould 《哥德堡变奏曲》创作于1741-1742年,是巴赫晚期的一部键盘作品,全曲32段,包容了巴罗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风格样式:卡农、赋格、舞曲、咏叹调、沉思曲、序曲等,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该部作品也是20世纪巴赫的最佳代言人、加拿大钢琴演奏家格伦·古尔德(Glenn Herbert Gould,1932-1982),这位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到目前惟一一个只灌唱片、不开音乐会的钢琴家,他生前的录制的第一张唱片(1955年),也是他的最后一张正式唱片(1981)。 本期选用的是1955年,23岁的古尔德正式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力排众议选择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作为自己的第一张唱片的录制版本,该版本后来成为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古典音乐唱片之一。古尔德的演奏向我们揭示,巴赫的这首变奏曲(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是一种将艰深的理智思维和丰富的内心感情完美综合的艺术杰作。 Ending: The Diva Dance 选自电影《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1997)配乐 by Eric Serra 片尾《The Diva Dance》是Eric Serra給吕克贝松的电影《第五元素》的电影配乐,获得法国电影凯撒奖的最佳电影配乐。这段花腔来自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演唱者是阿尔巴尼亚女高音歌唱家茵瓦·穆兰,并合成了另一位男歌手声音制作而成,其音域跨度超越4个八度,真假音瞬间飞速转换,2秒之内完成3个8度的连贯跨越。 电影讲述的是“第五元素”莉露(Milla Jovovich饰)受命来到地球,协助人类与每隔五千年降临一次的邪恶力量对抗,联合风、火、水、土四块神石击退敌人。 程新皓今年8月的新作四屏录象《银… 及其它元素》的四屏录像,貌似也有那么一点点扯得上扯不上的关系。 Cast 程新皓 1985年出生于云南。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题为《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两亲分子自组装与应用研究》的论文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均与故乡云南相关。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话语、知识与其背后自然、社会、历史,及镶嵌于其中的行动者们之间的复调链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