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珠海到香港追演攻略:最强指南在此

2025年,演出市场仍然火爆。 本期节目聊了聊大家从珠海跨境到香港追剧的精彩经历,并带来一份《珠海到香港跨城追演最强指南》!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如何改变我们的艺文体验探索?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交通动脉的建成,让跨城看演出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从香港海滨音乐会到澳门经典演唱会, 嘉宾亲身经历分享,带你感受跨城追演的深刻体验;抢票、取票、验票... 跨城追演路上闭坑建议、实用小技巧,帮助get到你心仪的演出门票。 / 主播和朋友们:豆制品、Jason、犀牛、妍廷、Gakaye / 本期特别出演及特别感谢:吃蠢 / 录制地点:Gakaye的家 / 时间轴 [00:00:00] 快问快答:在大湾区哪些城市看过演出,年均频次及是否消费过天价票 [00:10:36] 为什么香港重新通关后成为我们主要观演城市 [00:15:52] 没想到和90万人一起抢黄子华的票成功了,却因通行证过期痛失良机 [00:24:24] 取票机没纸了,票就白买了?城市售票网的奇葩规定 [00:40:29] 在澳门看罗大佑演出,碰上一群不爱看演出、只喜欢聊天的人那就惨了 [00:49:50] 到现场看演出就是为了录屏录像发社交媒体吗 [01:02:12] 买了座位票,不要逼我站着看啊 [01:06:37] 2024年最佳城市户外演出体验:中环海滨“港乐·星夜·交响曲” [01:26:33] 小伙伴们2025年想体验还有最期待的演出 / 音乐 * 春日部--林家谦 / 互动话题: 你会为了喜欢的演出而跨城市奔波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94分钟
99+
1个月前

044. 青年人的社区梦想:在珠海狮山开启自下而上的营造之路

狮山,在社区营造这个领域,可以说是广东省首批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试点的建设,由政府引导、规划师和社区组织,居民广泛参与,还有相关的基金、项目大赛等。近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看见社区里也自下而上地成长出了须臾欢忭等在地空间,并且通过艺术策展、多元对谈、文化活动,成为了珠海和周边年轻人新的「精神文化聚落」。 最近一年以来,随着狮山即将启动新一轮的活化「老街巷更新活化项目」更新,他们更主动参与到了社区营造这件事情当中。当年轻人开始扎根社区,主动地好奇,积极地参与构建社区未来构筑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未来又可能成长出怎样的新故事? / 嘉宾 阿盖,须臾欢忭主理人;Barry,须臾欢忭24届伙伴;晓璇,须臾欢忭21届伙伴 /主播 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 当青年参与社区设计,从一场心理地图活动说起 [09:30] 21届~24届伙伴的过往社群活动的一些分享, [12:44] 须臾空间定位并非唯一,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让空间内部诞生更多元活动 [20:40] 共建人计划及“我”眼中的狮山社区 [33:08] 对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的一些思考 [44:27] 社区营造与人与地的连接,不是标签化的网红打卡点 [51:54] 留有一些空间,也许会有更多的私家菜圃变成小朋友菜田科普的诞生 / 音乐 * WILLIS - I Think I Like When It Rains * 鲸鱼马戏团 - 轻

65分钟
99+
6个月前

043. 珠海Livehouse的野草与石头

「音乐与城市的关系」「Livehouse如何塑造城市音乐生活」「做音乐历程中的乐与怒」,带着以上三个主题,我们找到了珠海的音乐人梁楚,聊了聊音乐节、Livehouse、珠海音乐生态。梁楚自称是一个「音乐的搬运劳工」,在星空间的一篇总结中他写到: 如果一个音乐人,如果他/她的音乐可以超越时空,成为不朽的人类历史文明遗产的一部那将是多大的荣耀。又或者感性地想:当一个人可以很轻松操纵飞船说走就走,穿行在茫茫宇分,宙,星与星之间,忽明忽暗处,按下播放健,听到的到底是哪首歌曲呢?想到这些,就会令人愿意投入无数的好奇心和忘我的劳作。(劳动及创作) 可以说这种好奇与忘我,支撑着珠海这座小城这么多年来Livehouse的顽强存在。今年2月份,我们在公交站的户外广告上首次看到了乐坊的广告,上面致谢了2024年前来过珠海巡演的密密麻麻的乐队和音乐人,其中一些如今很可能只能在音乐节里见到了。播客和音乐的相似之处,在于表达与被听见,如果你也恰巧两者都喜欢,请马上开始品尝本期播客。 / 嘉宾: 梁楚,鼓手,珠海星空间音乐创始人,乐坊LIVEHOUSE主理人,对白SPACE音乐运营官 / 对谈: 妍廷、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00] 从Fujirock说起,音乐节不仅是表演艺术的展示,更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递 [00:14:41] 现在的国内的音乐节与Fujirock的距离有多远 [00:19:44] 日本的Livehouse羡慕我们,我们的Livehouse羡慕他们 [00:30:15] 从学音乐到喜欢音乐,成年人重拾好奇心有多难 [00:44:11] 做音乐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的困境:珠海公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比不过竞技手游 [00:59:46] 潮汐波动:培育本土音乐与文化,即使珠海青年音乐人在流动 [01:10:30] 让自己像滚石一样,不圆滑不长青苔 / 音乐 1. 鲸鱼马戏团 - 轻 2. 苏运莹 - 生活倒影

76分钟
99+
7个月前

041. 纸扎人生:我想做纸扎界的叶问

扎作是以简单的材料如竹篾、纱纸、色纸、绢布等,运用扎作技巧和绘画笔功制作而成,在传统节日庆典和民间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香港,扎作技艺可分为「明宝堂」和「灵宝堂」两大类:前者为过节风俗的一部分,属于娱玩欣赏性质,例如狮头和花灯;后者则指丧葬礼俗的祭祀物品,以及用于宗教活动的冥器。扎作技艺虽然在2017年已被列入首批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惟后继无人,还掌握扎作技艺的师傅全港不足30人。本期我们邀请了香港的扎作传承人许嘉雄先生,在其创立的「雄狮楼」中,听他讲述他的纸扎人生。 嘉宾:许嘉雄 对谈:豆制品、犀牛、妍廷、Jason 录音地点:雄狮楼 / 时间轴 [00:00:00] 嘉宾自我介绍及什么是鹤佬(福佬) [00:04:00] 香港不再年轻的最年轻的纸扎非遗传承人 [00:14:11] 从社会底层到非遗传承,从繁盛到工会解散 [00:21:15] 经营一家“冥界超市”,如何观察市场需求 [00:41:19] 传承最大的威胁是寿司店? [00:52:01] 纸扎要获得更多关注,路还有多远 [01:09:15] 葬礼是给逝者的人生毕业礼,纸扎是给生者的慰藉 [01:16:47] 传统习俗也许可以减缓城市人情味消失的速度 [01:23:36] 与子女相处的日常 / 音乐 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 - 风吹鸡蛋壳 鲸鱼马戏团 - 轻 / 关于扎作技艺 香港非物质文化资料库:​https://www.hkichdb.gov.hk/zht/item.html?274d76dd-c685-4fe8-816d-bb7548e3ae89

90分钟
99+
8个月前

040. 小地方生活的「在」与「造」

一个珠海人、一个澳门人,通过扎根深圳南头古城的机构「未来奇遇FATURE」牵线认识,这个在地理意义上的独特三角,也呼应了发条咸鱼播客一贯的特点之一:切换不同城市间视角。邀请到的嘉宾Marcus是一位澳门人,他在台湾求学毕业后,选择在深圳南头古城发起了「荒野创作」行动计划。计划的愿景是通过以创作者驱动的新型创作方式,构筑和落地理想的创作。具体来说,他们办了许多场关乎深圳、澳门的城市与社区的营造、观察、记录的交流创作实践,也编织了一张个体与附近连接的网络。这次在珠海,我们将与Marcus讨论关于在地实践、探索,以及最重要的对于「社区」内涵的理解,再定义,尝试通过更多的例子探讨它的丰富内涵和可能性,以及如果你也展望着一个更友好的附近,可以如何找到出发的锚点。 / 关键词:南头古城、荒野创作行动计划、鲜活、轻盈的和城市的关系 / 嘉宾:Marcus / 主播: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本期讨论话题及嘉宾自我介绍 [07:55] 什么是荒野创作 [11:15] 澳门人在城中村的初体验,在社区与造社区 [25:20] 澳门走读,专业citywalk和大众citywalk的理想与现实 [20:55] 社区要被营造,是否要先判断还需要营造吗 [35:32] 都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字面意义,对居民的影响 [46:22] 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和地方产生链接?没记忆的是空间,有故事的是地方 [57:25] 个体力量很小,是可以做创作的吗 / 音乐 * 鲸鱼马戏团-轻 * 新青年理发厅 - 隨風

63分钟
99+
9个月前

038. 无障碍迷你博览会 - 城市公厕篇

来到「无障碍主题播客」第三期(第一期024/第二期026),我们关注一件城市里头的常见却又不平凡的物件——无障碍公厕,它是一座城市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最直观体现:从纯硬件的无障碍坐便器、无障碍洗手盆、安全抓杆、多功能台、低位挂衣钩,到软联通的救助呼叫装置、感应传感器,到空间上的轮椅回转空间、地面防滑、墙面利用,再到使用者的「心理无障碍」的体验感知考虑,方方面面都是满满的细节。本期内容同样充满细节感,时长达90分钟,欢迎大家与我们留言互动! / 嘉宾:王靖豪 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 牵头人 / 主播:豆制品、妍廷、Jason / 录制地点:skam room @ 狮山 / 时间轴 [00:00:00] 恭喜南都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获评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特殊贡献奖 [00:04:21] 公厕是城市的健康指标,你知道珠海1000多个公厕吗 [00:09:38] 想象中的设施与实际的设施,公共的设施与商业的设施的差异 [00:33:56] 用公共艺术唤醒人们对公共厕所的关注 [00:41:07] 公厕里为我们提供隐形的方便 [00:51:19] 珠海现阶段最好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 [01:01:51] 谁是无障碍厕所的使用者 [01:11:27] 老头乐是适老化产品中最便宜的单品 [01:20:49] 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公厕 / 背景音乐 1. 轻 - 鲸鱼马戏团 2. Nina Simone - Feeling Good / 播客里提到的 1. 南方都市报“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项目 2. 电影《完美的日子》 3. 珠海公厕地图 4. 公厕这门生意(The business of public toilets)

88分钟
99+
11个月前

037. 「接待办主任」提提你:珠海-澳门可以这么玩

当我们把珠海定义成「旅游目的地」,它天然地少了一些「古怪新奇」,多了很多「想你的风」。这一次我们要先删掉网红和爆款滤镜,用给社区小店找最合适选址的思路,去按珠海的节奏,裁剪出带有大街小巷风味的珠海和澳门声像。希望你也喜欢,可以把它加进播放列表,带着它畅游。 / 嘉宾 蔡振震,珠海城市人文自媒体「樂道」公众号主理人 / 主播 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00] 珠海初印象:情侣路,澳门初印象:发财车、赌场 [00:11:58] 「接待办主任」对珠海旅游的归纳总结:山海岛村城 [00:19:54] 五一假期提示:如果是珠海人一定告诉你不要去情侣路,但你可以路过: 购物中心:观察粤港澳三地人流车流的汇聚 咖啡店:面朝大海的连锁品牌、藏在老街区的小店总有你喜欢的 山地步道:是散步也是拍摄城景的好选择 [00:34:56] 珠海的乡村,江海交汇处 [00:41:08] 白藤头海鲜市场,性价比最高的海鲜市场(不过5月1日开始进入3个半月的休渔期) [00:50:06] 在海中央的一块石头上钓石斑是什么样的体验 [00:52:59] 大湾区唯一能拍到三地美景的绝佳机位 [01:00:48] 珠海的烟火气,唤起一些失去或麻木的记忆 [01:04:51] 作为珠海媒体人的一种自觉 / 播客中提到的素材 * 樂道公众号 * 《香洲烟火味》纪录片 / 推荐的珍藏地点 * 洲仔社区公园:闹中取静的海景社区公园 * 北山停云书房:在楼看看上百年的木棉花 * 金湾艺术中心:建筑摄影爱好者狂喜之地 * 逛逛斗门区:南新村、南门村、上洲村 * 吃吃海鲜餐:白藤头海鲜市场 * 感受烟火气:夏湾夜市(推荐22:00点后去) / 音乐 * Rokka$ - 珠海城 * 鲸鱼马戏团 - 轻

71分钟
4k+
11个月前

036. 横琴封关:一场缩小区域的「城市成功学」探索

如今距离3月1日横琴“封关”已满月有余,但大部分人对于这个词的实际影响还是留存在官方的文件、一图读懂或部分的案例报道。于是我们打算和生活在横琴岛上的几个朋友一块来聊聊,关于封关前后的生活,工作和体验。作为典型的非知识型播客,本期我们仅对封关概念、政策作基本的解释作为背景介绍,更多部分是将封关作为横琴里程碑之一,放回到更长的城市变迁,以及更当下的生活经验视角中,从不同身份视角,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期许。 / 嘉宾 张露月,澳门大学社会学博士,关注空间社会学和non-place 妍廷,城市规划从业者 苹果狒狒,横琴新岛民,有一档播客叫“得了呗千层蛋糕” / 主播 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3:08 封关听着让人紧张,但丰富了往来琴澳的物品选项 06:00 生活在横琴的打工人,感受到了怎样的变化 11:15 对于个体而言,困难与陌生存在于具体细节中 18:10 城市应是拥有复杂功能的有机体,横琴仍需努力 27:40 一场缩小区域去研究「城市成功学」的实验 31:30 家庭三代人,对横琴生活的不同感知 38:00 横琴的教育创新与融合探讨 46:12 封关后新业态的出现——滴滴打公交 49:28 澳门街坊vs内地邻居,谁更e一点 52:40 包容性管理——以快速的政策响应改善管理 / 背景音乐 * 2023年3月1日珠海新闻 * 妍廷-滴滴公交环境音 * Rodrigo Amarante - Tuyo * 鲸鱼马戏团 - 轻

61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