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准备,登台谢幕。你对于当时身处高考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是一场定胜负前如山的压力?是跨越学生生活的桥梁?是在无数个奋斗夜晚中因为一件事物出现的那丝光亮?还是走出考场那一刻的释然?每个人对于高考的印象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如今我们对高考的印象,不仅有刷不完的题海和考试,还会有我们当时未曾察觉到的、伴随一生的东西,而高考之于每个人的影响,不止交上答卷的那个节点 本期特辑除了有已经高考过的人,还邀请了今年要参加高考的新鲜高三生,高考的差异不在于时代,更在于个人对它的感受 每年的这个时候,似乎都在提醒我们,哪怕只是稍稍回头看一眼,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但是!但是!自己永远珍藏着一寸山谷,听见当年的回声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嘉宾: 1⃣️小林: 福建省一枚普通的高三党~坚信每一个当下都有意义,未来道路上一个平凡的求索者 2⃣️海妖: 海妖,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自由职业者,媒体人,播客【全款退票】主播,江苏高考地狱模式幸存者 ⏰时间戳: 02:09 高考制度变化,从此再无文理,你选什么套餐? 08:58 对“科目”谈热爱?高考到底影响了啥? 19:28 今年高考的人,如何看待考后生活? 37:59 短板淘汰制之下:“我没有动力学了” 48:47 被应试磨练出的学习技能,却印在了往后的日子上 71:59 形容高考:校服、宿舍、村上春树 78:54 一个假问题:高考,变“更好”了吗? 86:38 18岁的迷茫就是一层薄雾,而我们,一起路过了一棵持续生长的、名为“高考”的树 📸一些照片: 🌟往期节目: 00.从精神原点出发,我们总是在象牙塔边缘 04.撒哈拉以北:初见国门之外,自由与行走的勇气 05.困在第一学历里的,是正在找自我的“小吗喽” 🎧片头曲作者:记忆中的回信-N.Warden 片尾曲:凤凰花开的路口-林志炫
年轻的地方永远年轻,如果再当一次大学生,你还会不会为琐事傻乐? 今天比较轻松,就当是捡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毕业日记,偷听一下那些平凡或特别的大学生活 华南农业大学:有自家酸奶厂,还有自己走进烧腊档的鹅“师兄”、随时随地发现新日暮…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时间戳: 00:00 定制路线!阴差阳错打卡唯一的… 15:18 和选修课老师聊天,从教室到面馆 21:31 “一个好学生,都是从暗恋开始的” 27:05 活鹅是师兄,双双走进烧腊档 35:43 雕像看着大家:孩子们多久没吃饭了 49:08 拍过食人族的动画系教授、美容课 53:17 酸奶厂探秘、和小学生搁栅栏相互羡慕 60:08 老天爷经常开玩笑,不影响我傻乐 67:36 吐槽占座侠之余,别忘了为前辈著作拂尘 📸一些照片: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高考】 🌟往期节目: 01.在香港读书:面对浓厚的创业氛围和海景 02.当语言不只是工具,世界会如何展开? 05.困在第一学历里的,是正在找自我的“小吗喽” 🎧片头曲作者:记忆中的回信-N.Warden 片尾曲:Sunrise,Sunset -band ver-re:plus
当中国人在日本研究中国性少数群体,会有什么特别发现? 性取向不仅仅是一种对个人特征的描述,相反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的性取向定义了一个人可能与之交往的人群”,更进一步,我们认为还涉及到他们与整个社会的对话方式。 在过去社会中,女性在追求lesbian关系方面并没有像男性一样自由或独立,同时,目前看来通常相对隐秘,且被认为是无害的。 这并没有让她们感觉更为舒适,整个社会的认知反而让她们更加陷入自我怀疑和分裂 为什么lesbian的大众接受度比gay高?鄙视链又是如何形成的? LGBTQ的生存状况在中日两国有何不同? lesbian的需求在哪里?(恋爱-关系的代偿-权益的保障-表达自己)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嘉宾:Mjoy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研究生阶段在大阪大学做媒体与gender领域的相关研究 今年在东京某外资IT公司开启了社畜生活;近期沉迷于健身和自我探寻 尝试体验不同的生活,接触不同的文化与视角,充实自己。 ⏰时间戳: 18:27 日本对性的开放度为什么这么高? 72:42 找对象鄙视链与女性觉醒间有什么关系?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华南农业大学】 📚提到的书: 《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鲁思·本尼迪克特 《厌女》- 上野千鹤子 《茶室交易》(Tearoom Trade: Impersonal Sex in Public Places)- Laud Humphreys 《源氏物语》- 紫式部 🌟往期节目: 00.从精神原点出发,我们总是在象牙塔边缘 01.在香港读书:面对浓厚的创业氛围和海景 02.当语言不只是工具,世界会如何展开? 🎧片头曲:记忆中的回信-N.Warden 片尾曲:Visions of Gideon- Sufian Stevens
让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当一个学校不提供分数和学位,你是否还愿意去学校学习知识? 当因学历问题触碰到瓶颈时,你是否认为你的价值不止于此? 实体的山往往能象征人们灵性成长的路。身后山谷中有很多人,大部都望着灵性的高峰,但一生都不曾攀上去过,只是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 另一些人靠着有经验的向导,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够顺利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不过还有一些人,不但没有经验,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但是总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运气,还有上天的恩典而做到了。这些成功的人要比人明白,其实登山并没有唯一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这样的人就有多少条路。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时间戳: 01:46 皇子选妃:同时设置学历下限与上限 06:21 从科举到现代教育制度,社会分层如何松动又固化? 18:27 被允诺的期待、被关注的“尖子生”与无数“消失”的二本、大专生 30:15 小镇做题家,也并不是第一学历的获益者 50:23 两会给出了“组合拳”,然后呢? 58:15 放弃关注“第一学历”,是把做人的机会给到具体的人 68:53 什么样的人能不受“第一学历”的歧视限制?普通人有解法吗? 📸一些照片: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在日本研究中国同性恋社区】 📚提到的书: 《我的二本学生》黄灯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郑雅君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 🌟往期节目: 00.从精神原点出发,我们总是在象牙塔边缘 01.在香港读书:面对浓厚的创业氛围和海景 02.当语言不只是工具,世界会如何展开? 🎧片头曲:记忆中的回信-N.Warden 片尾曲:北京东路的日子
出国看的不止风景,还有越来越有勇气的自己。 第一次听到突尼斯这个国家,往往带有很多对非洲国家的刻板印象,贫穷,混乱,落后…… 但实际上北临地中海的突尼斯,与意大利隔海相望,是与罗马帝国分庭抗礼过的迦太基的所在地,拥有丰富的古老文明和地中海文化。且因与欧洲相邻及一些其他历史原因,使突尼斯成为了非洲最自由民主的国家之一。会打破很多刻板印象,领略突尼斯的社会发展与风土人情。我们想,除了知识经验,也许会有一些零星感受得以共鸣~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嘉宾:YY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大四在读,小语种艰难文转商ing,研究生即将赴法国高商留学北外教给我勇敢,带我看到更大的世界。期待与你分享在世界的各种体验~ ⏰时间戳: 02:40 刻板印象:北非脏乱差吗?语言大杂烩? 15:49 有实感:世界真是一个巨大的中国县城 32:09 突尼斯蓝白小镇、日常“美食”和经济教育 51:27 茉莉花事件影响?亚洲人来了要戴头巾吗? 60:03 他们活在当下:像动植物一样生活 69:24 去韩国看英雄联盟:学多语言还是不错啊 83:21 韩国人和中国人,在列车上用日语聊天 88:30 走出去,是我主动开阔了世界 (谁信,聊到这了,你跟我说她曾是大i人?) 📸一些照片: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第一学历】 📚提到的视频: 【突尼斯】蓝白小镇·Sidi Bou Said-哔哩哔哩 🌟往期节目: 00.从精神原点出发,我们总是在象牙塔边缘 01.在香港读书:面对浓厚的创业氛围和海景 02.当语言不只是工具,世界会如何展开? 🎧片头曲:记忆中的回信-N.Warden 片尾曲:We are the world(Demo)-Michael Jackson
法律人不是疯,是精神状态建设中! 说到法庭就会有非常严肃的刻板印象,带有非常强烈的冲突和纠纷,严肃年老的法官,关系重大的案件,针锋相对的双方… 但里面并非都是枯燥冰冷的,也可能变为我就是演员的诞生现场(手动狗头)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嘉宾:奶茶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在读,一个对法又爱又恨的法律er! 当比赛与生活都和法律发生碰撞,发疯更适合我探索无限可能~ 喜欢让思辨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喜欢直面新的挑战,还喜欢在未来的某个舞台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你~ ⏰时间戳: 01:56 普法聊起:罗翔、俏佳人、令人心动的offer 13:13 模拟法庭: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缝隙 19:46 法律人的信念感:我是证人,也是演员 37:55 情侣约会清单:免费的旁听法庭庭审 50:12 辩论赛像户外求生,永远想不到对方论点 01:43 一边写稿一边吵架,通宵了就是战友 70:56 玩梗既遂,法言法语即为合理 79:74 华政与上海:严正的外壳,包容的内在 📸一些照片: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大学生出国之北非、韩国奇遇】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往期节目: 01.在香港读书:面对浓厚的创业氛围和海景 02.当语言不只是工具,世界会如何展开? 🎧片头曲作者:N.Warden 片尾曲:I remember you - Keb‘ Mo‘
学外语如此普遍的今天,大家似乎都是“复合型人才”,大学读外语有什么意义? 在建国初期,外语是一项相当专业的技能,随着语言教育的普及,英语进入寻常百姓家,各种小语种学习也打开了多样渠道。 外语专业的人,如何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落地到实践和就业?ChatGpt强势崛起的今日,外国语院校是否受到了影响? 我们好奇的,不止外语专业者的未来,还有“复合型人才”会有怎样的探索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嘉宾:YY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大四在读,小语种艰难文转商ing,研究生即将赴法国高商留学 北外教给我勇敢,带我看到更大的世界。期待与你分享在北外的就读体验~ ⏰时间戳: 02:50 小而精致的北外:大家为啥来这读书? 08:50 三外课与巨多Pre:学语言要多少天赋? 18:55 从同传到复合型人才:语言是个buff 26:42 从政治职能发挥到韩国人来中国学俄语 32:55 小语种在跨境电商当客服?一带一路和电商出海热有带动吗?毕业出路盘点! 47:09 北外vs上外:定位?商业环境…如何 55:14 小碧池、阿语楼…叙利亚总统夫人也来 61:17 国家级外事活动、在北影节上偷吃点心 73:57 商业谈判社团:在老师面前唱红白脸 84:43 会多一门语言,还是优势么? 📸一些照片: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华东政法大学】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往期节目:00.从精神原点出发,我们总是在象牙塔边缘 🎧片头曲作者:N.Warden 片尾曲:这世界那么多人-TheMix多语种乐团
住海景房、校训叫人多走楼梯、创业氛围浓厚…这些标签是港科的一些外在体现。在本质上,其本身拥有着浓烈的创业氛围和实干精神。 为什么港科技可以成为承载学生和社会创业的摇篮?又是怎么样培养人才进行创业? 香港科技大学在中英权力交接时期创办,届时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后,科技成为制造业之后香港腾飞的又一个新的机会,故着重发展工、理、商。从大学发展角度来看,港大和港中文的主要学科依赖于法律、金融和商科,这是香港的基因决定的。 综上,香港科技大学的创办既符合香港本土经济的发展惯性,又有对于未来的发展期待。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本期嘉宾:Tina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大学心理学;衡水中学中幸存者,曾在斯坦福大学、范德堡大学交换;前金融行业算法研究员,致力于探究人性的奥秘与自我实现。(小hong书:Tina的心理学成长笔记) ⏰时间戳: 03:54 从衡中毕业,为什么选择港科? 10:16 港科申请偏好:成绩没那么重要? 16:34 工作机会、创业氛围风生水起的香港 20:48 办社团就像办公司,黑客松细节探秘 35:00 斯坦福交换:用硬纸板做的模型来路演 47:52 范德堡交换与跨学科:同时学商科与心理? 55:32 港科是压力大学么?可是我住海景房诶 69:27 港科校训:上下两层走楼梯,不要坐电梯——“特立独行”不止如此 77:58 彩蛋环节:黑话大赏与吃喝玩乐 📸一些照片: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往期节目: 00.从精神原点出发,我们总是在象牙塔边缘 🎧片头曲作者:N.Warden 片尾曲:沉默是金-张国荣
为什么毕业多年,人们依然谈起学校?一个城市、一段经历之于人的改变,远不止毕业证这么简单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时间戳: 00:37 学校的演变:概念出现时,原意是闲暇 11:01 学习更加功利、名校让人傲气…? 20:24 工作后再回到学生生活,是更功利了么? 30:32 从文化风格角度聊京都vs大阪、上海小学开设沪语课 41:05 学校作为精神原点,贡献了许多标签,但此刻,它是我们的切入点和罗盘 46:47 文明与文化:为什么现在我们还需要“文化” 下一期是一周后,我们来聊聊【香港科技大学】 同时我们会开放听友群添加方式,欢迎关注,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提到的书: 《童年的消逝》-波兹曼 《文化关键词》-镜味治也[著]-张泓明[译] 《详谈》-李翔 🎧片头曲作者:N.Warden 片尾曲:飛行艇-King Gnu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