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滑二代之一,青岛滑板元老李津春的儿子李一鸣。小学时曾和哥哥一起拿过全国手球比赛冠军,中学花了大量时间恋爱而没有好好练滑板,不过一切又都是命中注定,去年因为爸爸重病自己21岁就挑起了大梁,小李总年纪虽小但是生意经一套一套相当老练。今天就来听听滑板少东家的养成故事。 01:08 有请本期嘉宾,国内首个顺利接班的滑二代 – 李一鸣 02:35 22岁的滑板小李总是滑板少东家还是酒吧打工仔? 04:35 最早滑板老爸是怎么开始把滑板安排上的 07:13 小学四年级开始和孪生哥哥练手球,六年级拿了全国冠军! 决赛共进球26个,其中20个是兄弟俩包揽 10:45 因为手球和滑板,爸爸妈妈吵架无数次 13:11 高一时来上海参加 G-Shock 比赛,大受震撼,回到青岛开始恶练动作 15:00 因为学习特别差,高中上的青岛旅游学校,空少专业 16:00 高中时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谈恋爱了,现在想来比较后悔 17:00 我爸带我滑板不会逼我,但我现在带孩子滑板是你做不完不许走! 18:56 突然当家这个巨大转折背后的故事 20:58 爸爸重病,妈妈天天哭,哥哥在北京上学,我突然成了拿主意的人,我也不敢在家哭,只能自己骑摩托车戴着头盔的时候就在路上哭 23:00 接班感想- “我爸把路给我铺好了,他在铺路的时候他发现地上有颗雷,他没有排雷只是跨过去了,但他突然病倒了,我不知道这里有雷,我踩上去了。” 24:46 得意门生– 8岁的小喜乐 我把她当妹妹带,因为不当妹妹下不去狠手。 27:45 喜乐参加省运会之前大腿受伤缝针,带伤拿了第二名。 喜乐的妈妈是她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非常支持并且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心疼孩子。 29:33 福建将乐的比赛拿到了沸点的赞助 二青会代表深圳队参加过比赛 U系列,U-18 北京站碗池组冠军,深圳站街式组冠军 31:45 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都处于一个非常迷茫的人生阶段,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 36:25 “如果你跟我一样大,也很喜欢滑板的话,千万不要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滑板上。”- 小李总的滑板变现小感触 37:20 滑板培训应该教动作还是看孩子玩?这个跟我们没有关系 39:53 小小虎,高群翔,潘家杰他们确实滑得比我厉害,但是再过三十年,我们水平是一样的,哈哈哈。 42:00 热街滑板今年会有几个新的场地开业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微博 / Instagram / 抖音 / 小红书 @kickerclub 微信公众账号 kcskate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滑板圈我认识的人里唯一去过去年东京奥运会又去过今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位,幕后工作者,来听听奥运闭环里这半年的故事。 01:20 本期嘉宾——“影视民工” Sensei。 05:03 去日本当交换生:日本滑板特别牛逼。 日本滑手的“兼职传统”由来已久,PRO 也要打工。 09:30 在日本,很多孩子的父亲都是滑板的。 11:08 日本大叔资助有天赋的滑手去美国闯荡。 13:50 在日本 7-11 打工的日子: 吃过期便当,应付酒鬼和小偷。 18:00 2021 年,提前进场东京奥运会搭建设备。 日本的防疫政策有何不同? 24:10 工作人员感染后怎么办? 27:12 2022 年,提前进场北京冬奥会, 进入闭环一波三折。 32:50 冬奥会设备搭建过程,一般需要 4 - 5 天。 36:00 冬奥会/奥运会的伙食如何? 国内和国外是两个食堂。 37:50 东京疫情比北京严重,但是防疫政策不同。 42:20 日本滑手和中国滑手很像,也喜欢在便利店门口沤着。 43:50 EVISEN 滑手想要“正宗的,具有日本文化色彩的滑板”。 46:30 日本本土板面,还是卖不过国外的品牌板面。 49:00 2005 年开始滑板。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微博 / Instagram / 抖音 @kickerclub 微信公众账号 kcskate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徐兆在国内滑手里绝对算一个另类,去年的路牌事件后离开上海大半年,发生了很多变化,离开了 Vans,推出了自己的衣服,滑板片也比以前发的多了...... KickerRadio 停更五个月回归第一期就是找他聊了聊“年轻的感觉”,聊完发现,原来他是一个这样的徐兆。 01:10 本期重磅嘉宾 - 别让年轻的感觉消失 - 徐兆! 02:08 别让年轻的感觉消失,已经有尺码卖断号了。马上会有补货! 04:40 从上海“流浪”,到借住大理,最终暂居成都。 “带了几件衣服,一块滑板和一本书就去了成都, 但我所有行李现在还在大理的朋友家。” 07:03 留在成都的重要原因:滑板气氛非常好,每天出门三个摄像师。 09:20 最近在成都拍了不少东西,目前在攒自己的素材。 11:20 离开 Vans:感谢这么多年对我的支持。 14:10 从朋克乐到滑板标签,“别让年轻的感觉消失”的由来。 15:50 第一块滑板是,哥哥送的生日礼物。 19:00 零几年潍坊竟然还有两个滑板店?受滑板店影响,喜欢上了朋克音乐。 21:00 初中辍学也不是因为滑板。被老爸托付给还在青岛开滑板店的袁飞,“后来才知道,滑板店工资都是我爸出的。” 24:50 徐兆老师现身说法:上学学习和滑板并不冲突。滑板可能只是你辍学的借口,时间是你自己安排的。你有能力,甚至可以去留学,还能有更好的滑板环境。有决心是好的,但是职业滑手的道路并不简单。 29:45 在青岛苦练滑板技术,但很开心。一个人早起滑板跳 7 层和 9 层大楼梯。 34:50 离开青岛就来了上海,一开始还是住不同朋友家。因为没收入开始在酒吧打工:惨遭接连开除。 42:20 被 HASO 赞助后还有工资拿。“但没有为品牌做什么贡献,我感到非常抱歉。” 44:00 第一次参加 Vans 滑板旅行,“玩得很开心,但是一个动作没拍到,后来也不喊我了。” 47:30「行为艺术家」的名号是怎么被喊起来的?「裸奔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因为这个失去了很多工作机会。 51:00 喝酒是喝酒,耍酒疯是耍酒疯。戒酒三个月:“原来我可以不做一酒鬼,整个人也不一样了。” 54:40 开始在自己的公众号写点有的没有。“我给大家留下过很多刻板影响,都在外面发疯,现在想改变一下,我还是一名滑手。也希望身边的孩子,不要只是瞎玩。”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微博 / Instagram / 抖音 / 小红书 / B站 @kickerclub 微信公众账号 kcskate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Danny Zhang 我们的老朋友,一不小心就离开上海“失踪”了五年。这五年他去了大家都听过的“南京国家滑板队”,先后随队去过美国,澳洲,罗马交流和比赛;现在他再次回到中国,又接手了新的工作——VISION STREET WEAR。 00:38 “消失”五年的 Danny 再次回到了上海! 03:00 再次回到上海到原因—— 任职 VISION STREET WEAR:“想干点大事。” 05:00 消失五年的原因—— 南京冠奥宝德,民间俗称“南京国家滑板队”。 08:00 滑板队去加州训练是怎么安排的? 中国队会单独带自己的厨师?! 10:11 滑板玩到一定瓶颈就要出国交流, 换个环境会有新的动力。 11:24 2017 年年底,滑板队首次出国训练, 在滑板场都是“包场”。 12:25 在亨廷顿滑板场偶遇 Jeff Grosso 主动说: “我们能不能一起拍个照?” 14:40 “你到美国会进步非常快, 然后你很快就会停掉。” 15:24 澳大利亚滑板场和美国有什么区别? 当地居民自主打扫滑板场:“我们就喜欢坐着看你们滑板。” 16:45 疫情期间在美国参加滑板比赛: 机场空空如也,奥运赛事有特殊文件安排, 19:20 中国队不仅有全套防护设备,酒店也是单独的, 所以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0 感染。 23:45 不同国家的“奥运会奖牌奖励”, 美国 - 要给税务局交 40% 的税; 中东 - 赢了金牌,可按体重等额换黄金。 25:55 国家队留下来想滑板的人,甚至比有些人更加热爱滑板。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80年代之前,Vans 顺风顺水在快车道上狂奔,但是公司最大的危机马上就来了,老 Paul 放弃了破产保护选择还清债务可以说是美国罗永浩了。 00:09 书接上回:Paul 人生的最大失误: 让自己的弟弟 James 接班, 高层董事平分股权且其他人放弃投票权。 05:50 赶上亚洲制造业崛起,Vans 被迫降价引来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公司宣布破产。 10:00 Paul 重掌大权,篮球,足球, 高尔夫,街舞鞋支线全部清库存。 “不要忘记你为什么出发,滑板永远是第一位的。” ——Steve Caballero 12:36 Steve 无意间开发了墨西哥市场, 两年后,其销售额占全公司的 1/3。 17:34 Vans 赞助著名摇滚音乐节 Warped Tour, 开启全国巡回——每站都有滑板比赛! 19:44 《回到核心文化》:培育滑板文化。 “Vans 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滑板是它的核心, 是它的心脏与灵魂,也是品牌的遗产。” ——Christian Hosoi 22:23 1987 年首次被收购后,公司正式改名为 Vans。 同年推出 Steve Caballero 职业签名款滑板鞋。 26:36 2000 年开始重归硫化鞋生产,这改变了一切。 27:38 2004 年 Steve 首次来到中国, 期间 VF 计划收购 Vans,重拾定制鞋业务。 30:35 2008 年 Vans 进入中国,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 如果你不知道,期待我们的下一篇文章。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Vans 公司创始人 Paul Van Doren 于今年6月在美国加州去世,享年91岁。在他去世前两个月,他的个人自传《Authentic》发布,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他本人以及创立 Vans 的完整经历。制作了上下两期播客,一起来听听“世界第一滑板鞋”幕后的故事。 00:18 今天一起来读 Vans 创始人 Paul Van Doren 自传。 01:14 书名《Authentic》是什么意思? 02:20 年轻时的 Paul Van Doren 是典型的肯吃苦卖力的老派作风。 03:47 早年在另一家制鞋公司工作,大胆改革公司管理: 只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量,随时下班! 亲自带头整理杂乱无章的库存 08:20 “多年之后,我的信条之一就是: 我们不是一间鞋业公司,我们是一间关于‘人’的公司。我们只不过是在生产鞋子。” 09:40 接家人来加州定居,路过一家大玩具店: “想要什么就随便买!” 14:40 Vans 第一笔资金来自东京。 最初的口号是:“适合全家人穿着的帆布鞋。” 第一家零售店命名为:House of Vans。 19:20 Vans 早期的定制滑板鞋,支持单只购买。 “OFF THE WALL "口号,以及“赞助滑手”的起源。 Steve 鼓励自己的店铺经理发掘并赞助 7 - 8 个滑手。 23:50 1976 年,96 号鞋款—Era 问世, 同时诞生了 Vans 后跟的鞋标—来自于大侄子的手绘乌龟。 26:33 1977 年,棋盘格设计的起源: 来自于滑手对鞋边的 DIY 图画。 29:09 36 号滑板鞋(Old Skool)问世,由 Stacey Peralta 设计; 他也是第一个领取 Vans 工资的滑手,每个月 300 美金。 30:41 1977 年,98 号鞋款 Slip-On 问世。 因为电影《开放的美国学府》主角的上脚而二次火爆市场。 33:15 下期预告: Paul Van Doren:“我犯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世界真奇妙,曾经给 Burton, Gravis, DC, Lakai, Globe, Element 设计过滑板鞋的设计师,现在竟然住在青岛很多年!直到最近才知道!而且他正在为 Vision Street Wear 打造全新的产品线!坐稳扶好,来听今天的滑板广播... 00:15 为 Vision Street Wear 拍摄的时候机缘巧合认识了旅居青岛的来自台湾的滑板鞋设计师 - 吕浩云 02:40 祖籍陕西,台湾出生,少年赴美,大学选修工业设计 04:00 毕业之后进入一个设计工作室,服务过 Gravis, Burton, Reef...... 04:50 2003年入职 DC,真是 DC 最鼎盛时代,经历被 Quiksilver 收购过程,幕后故事 07:40 在 DC 担任高级设计师,负责冲浪,滑雪,滑板鞋类产品。设计过 Steve Williams 的鞋款,与 Rob Dyrdek 一起工作的往事。 11:46 离开 DC 入职 Globe,担任设计总监,公司氛围与 DC 大不同 14:40 离开 Globe 开始为 Element 设计鞋子,风火水土。 18:18 业内介绍进入了 Lakai,赶上 Eric Koston 加入,为 Mike Mo 设计了第一双滑板鞋,还为 Lucas Puig 也设计过鞋子 23:55 帮助 Scott Johnston 从滑手转设计师,现在成为 adidas skateboarding 设计总监 26:20 离开 Lakai 决定搬来中国给爸爸帮忙 28:55 一双滑板鞋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36:35 如果对鞋子设计感兴趣应该如何入门 40:33 剧透一下,Howard 正在为 Vision Street Wear 设计全新的产品线,敬请期待 41:15 欢迎关注由 Howard 发起的鞋类设计社群:SoleTrain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赖科,来自深圳的元老滑手,旅行家,摄影师,滑板品牌 Vagabond 主理人,滑板杂志 Wandering 主编,炙手可热的新一代小滑手 Dylan 的父亲。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把《Thrasher》滑板杂志 King of the Road 引入中国的幕后推手。 00:30 滑板团队经理,滑板摄影师,Vagabond 主理人, Hobo Daze 创办人,滑板杂志《Wandering》主编...... 05:35 2003年 EZONE 滑板场曾经首映过深圳“三剑客”的滑板视频。 06:50 1999年去篮球夏令营但下错站,偶遇滑板场, 站在桥上看了两个小时?! 11:12 南方滑板的历史究竟什么样? 1999 年,深圳已经有两家滑板店 和一家桥下滑板场。 20:30 自己开了一家滑板店, 但是没经验,开了一年多就关门了。 23:00 改变《WHATSUP》走向,帮助组建了很多子品牌。 良少早期负责杂志排版。 26:07 BlackKinght,Symbolic 这些品牌都是怎么来的? 安踏早就做过滑板系列赛事? 28:27 离开广东和沸点公司,来到了上海 fly, 恰好赶上 adidas 滑板首次进入中国。 32:57 帮助 DC 在国内发展。 36:41 组建 CONVERSE 滑板队伍, 以顾问身份参与并为《逆》剧本大改写, 将 THRASHER KOTR(公路之王) 引入中国。 44:41 为了支持 THRASHER 杂志继续经营, 许多品牌都会把视频交给他们首发。 46:20 公路之王中国版拍摄现场有多“混乱”? 48:43 去大公司取经, 只是为了创办 Vagabond 滑板? 51:07 为 converse 拍摄的经典影片: 《我们落哪儿》,《远东,北上》,《反向生活》…… 54:45 创办滑板杂志《Wandering》, 做一期杂志要多久? 57:02 波仔还有多少“ 料”没聊? 想听他的“滑二代育儿经”,可以期待 EGGSOUL 蛋魂的新节目!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留言里有听众说想让 BBL 返场,马上安排。从即将开赛的全运会,到几个月前的个人工作变动,到滑板溜子人设和抖音内容创作,老主编知无不言毫无保留,不得不说 - 好使! 01:47 滑板首次成为全运会(9 月 10 - 11 号)正式比赛项目, 滑手,裁判及相关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06:30 滑板场地已经做过“测试赛”, 街式和碗池场地偏保守“中规中矩”。 08:36 为什么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老东家去了 BSS? 12:00 原来的小号拿出来重练: 宝宝刘的新媒体账号 MadFuture 13:57 开始做抖音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抖音的算法机制是一门“玄学”。 17:32 “板场溜子”,“Vision么”,“谐音梗”,做原创内容有多难? 22:35 一旦“不要脸”之后,什么都能拍了,世界忽然变大了。 第一次“不要脸”拍摄 - 《山水有相逢》 23:53 拍过最委屈的段子,“大乱全成”背后的故事。 25:30 很无奈的现实,只要不滑板,短视频数据都不错……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Jason 从小在美国长大,虽然数学只考了25分但是不耽误拿到了滑板店的赞助。回国后因为滑板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主持各大赛事,各种综艺节目,最近更是被 Netflix 找上门拍摄纪录片。滑板不能停,但同时也要拓宽视野去拥抱更多可能性。 00:20 可能是 KickerRadio 有史以来最能说, 最敢说的嘉宾,他就是 Jason 章! 02:25 滑板英文学习,真的有必要吗? 05:10 最近在给 Netflix 拍纪录片, “中外 KOL 有何不同?” 08:20 因为看了 Tony Hawk 于 1999 年在 X-Games 完成 900 转体的电视直播,才开始滑板。 当时只认 Tony Hawk 的板, 并且只想去滑板店买。 11:40 第一双滑板鞋:Vans Willy Santos。 当时甚至不知道滑板鞋是会磨坏的。 13:20 Jason 老家在 水牛城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 16:00 被当地的 Phatman 滑板店赞助, 同时间被赞助的还有 Jake Donnelly。 19:25 曾被 Premium Wood 和 éS 赞助过; 但学习很差,九年级第一次数学考试 25 分。 21:40 在美国一个全是白人的地区, 受到歧视和霸凌。 25:30 回中国后,参加了早期很多比赛; 第一次见到车霖,用成都话挑衅。 31:25 满身文身的故事,从怕痛到上瘾。 37:35 开始做主持,是因为韩敏捷。 因为很能讲话,中英文又可以, 便开始主持赛事活动。 40:50 国外滑手的坏脾气和趣闻轶事。 Kerry Getz 脾气大, Andrew Reynolds 无厘头, Chris Cole 很内向, Evan Smith 很温柔。 48:00 回国后的第一个滑板赞助的故事。 51:12 一夜之间开始戒烟戒酒, 生活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健康了? 59:04 心中的小黑: 从路边脏小孩,到滑板拯救家庭。 1:04:06 因为全运会滑板项目, 而展开的封闭式训练。 1:13:40 在国外滑手和明星做朋友,是很正常的事。 滑板开放心态和自信的利弊。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滑手们都深爱滑板并喜欢旅行,天南海北,广交朋友。但是像焦龙这样真的是说走就走,到了就先找工作,半工半滑玩遍大半个中国的真的还没有几个。来听听他的滑板取经故事吧,趁年轻,再不走就晚了。 01:12 焦龙,来自沈阳,滑板 12 年,是滑手也是德邦快递员。 02:15 忙着工作,忙着滑板。 用智能手表监督滑板,每周滑板 5 小时,每次至少 45 分钟。 05:10 沈阳新建了 4 家室内滑板场, 街上滑手的“滑手寿命”只有一夏天。 07:26 德邦物流小哥一天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德邦有专门寄送滑雪板的服务! 10:35 为了提升滑板技术,开启滑板“西游记”, 第一站青岛,到了第一天先找工作! 15:20 在青岛玩够了,继续前往上海,武汉取经。 20:00 在上海养好伤,一路向西,去各个城市滑板: 无锡,南京,合肥,武汉,西安,兰州,西宁, 成都,贵阳,昆明,大理,南宁,广州,深圳。 21:48 如何快速在陌生城市找到工作? 28:30 在成都见到刚刚开始滑板的小黑。 30:44 最喜欢的城市:武汉——一个很燥,很街头的地方, 是真滑手该待的地方。 31:50 每一个逗留时间久的地方,都会留下一个文身。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个滑板网络电台。 追溯中国滑板历史,聚焦核心滑手故事,关注滑板社群的不断扩大与成长。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父母早年赴美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生在美国,少年时期开始滑板,大学学人体解剖生物学,大三作为交换生来南京一年,认识了谢石和一票滑板的朋友。毕业后再次回到中国,一待六年,从给滑板老大哥教英语到滑板店工作再到进入品牌公司,彻底走上了滑板的不归路。 01:12 Edan Q, 钱益登, Converse / Team Healthy 03:15 从 DewTour 聊起,三年前还送过小小虎去美国参加 X Games 07:27 Edan 美国往事 乔治亚-西雅图-特拉华-费城-新泽西-奥克兰 10:42 上小学时第一块滑板的故事 14:25 在新泽西第一次进到滑板店 19:05 考大学时靠着中文领航项目拿到奖学金,2011年来南京大学做交换生 23:30 跟谢石来 NikeSB CityJam 见到 Jason 章,原来是他表哥! 29:00 毕业之后,与谢石结伴去新疆旅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喀什-吐鲁番-帕米尔高原-巴基斯坦 33:33 怎么去 Coverse 的,现在负责什么 40:00 关于 Team Healthy,上海 Animal Chin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