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13 先去生活再去大理,别用逃避骗自己

本期嘉宾加菲,一个总在“逃离”的人—— 辞职七次,跨五个行业,还没找到“人生挚业”; 最近逃到大理,待了20多天,又逃回了城市。 到底咋样才能舒服呀! 说到大理—— 那是人们口中“有风的地方”; 《还珠格格》里的逃亡目的地; 民谣歌手、流浪作家笔下究极诗意浪漫的意象。 我们聊滤镜之外真实的大理, 也聊大理反射下真实的自己。 🖊️ Timeline: 00:26 第七次辞职后,她逃去了大理 01:53 真实的大理生活:美但不实用 08:23 那里的人降低欲望,买卖一些无形“物品” 11:00 区别在于你是否进入了生活,别骗自己 14:12 他们在“避难所”里吃喝玩乐徒步写诗喝酒说脱口秀 16:06 是不是真的有趣,顺序很重要 18:46 那里能给你安定下来的力量吗?我是艺术家里的产品经理 21:49 选择当陶渊明或者做城市人,是向左走或向右走 23:54 大理让我终于承认,我想要的是世俗的成功 24:38 我悟了,大理适合两种人,而我们是夹心里的中间层 26:37 和朋友吵了一架,我决定离开大理 27:43 第六次辞职后我才意识到,我就是在逃避 30:44 “一生挚业”对我是个伪命题 32:09 工作&自由相对论,也是玩乐&意义相对论 35:34 无法松弛的合理性解释:我们太有责任心 37:23 一种假设:我们终于有天能当陶渊明 38:04 复杂、混沌和不确定才让我们着迷 41:17 免责声明:我们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42:41 我还会回大理的 🎵音乐: 《恋恋风尘》程璧 《植物学家》孟慧圆 《知心爱人》任静/付笛生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4分钟
99+
9个月前

Vol.012 聊旅行:日落时分,我们又要开始竞走

远处蔚蓝宽广,总有自由召唤。 旅行,是对庸常生活的反叛,对诗和远方的追逐,对自我标尺的矫正。 我们总是出走—— 寻求新的刺激,创造人活着的那些“瞬间”。 结伴旅行,独自旅行,或者和陌生人相遇而行, 我们聊旅行轶事,也聊旅行意义。 日落时分,我们又要开始竞走—— 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快欣赏身边,美丽每一天。 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小雨点放心洒,早已决心向着前。 🖊️ Timeline: Intro:我和我的“疯朋友” 03:04 我们对上眼神时,彼此找到了人群中最亮的猴儿 06:47 去印度访学,我们玩得很高兴,学的全忘了 11:34 旅行当下没意识到,很多目的地是“幸好去了” 13:09 好的旅行搭子的组成要素 16:24 有彼此在,我们更E了 18:11 在新大洲solo trip的底气竟然是一本书 20:38 其实我们不在乎去哪里 21:48 海外旅行经历证明,打开自己会获得闯荡世界的勇气 27:18 solo trip既孤单又自由,既放开又收紧 31:30 独自旅行如何解决吃饭、拍照和分享欲 36:12 奇遇和窘迫总在路上发生 39:05 overnight bus上的“吊桥效应” 41:47 一些“幸好人生没有错过”的片段 44:35 我的magical moments竟然都是跟你一起 46:47 你的“浪漫”和“勇敢”多么宝贵 47:39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出走” 51:17 一次“逃离”能让我们心怀感激地重新出发 54:00 在世界游戏地图里,触发自己的一场壮游 🎵音乐: 《见面三分情》韩宝仪 《扬帆远航》齐秦 《漫步人生路》邓丽君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56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011 我也曾想象过,如果没有认识你

你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吗?我很幸运我有。 这期节目随性而为,我们只是开着录音,但是对彼此说话。 对话发生在一个午后。更多类似的对话,常常发生在我们每次相见时的深夜,以一种我们从小到大都习以为常的方式,或者说废话,或者分享彼此的成长感受,偶尔聊到涕泗横流。 我们讲述和聆听了一些对方没听到过的故事和感受,几度觉得温暖眼热,也似乎找到了一部分让我们成为如今的样子的小小原因。 我问出了我一直好奇的问题——你嫉妒过我吗? 女孩之间的感情微妙又珍贵,我们部分参与着对方的生命,相互作用,成为了彼此眼中的“天才女友”。 🖊️ Timeline: 02:40 我们怎么认识的 03:50 乖女孩看到了一种傻乐的可能性 07:14 一次“表达欲被保护”的尝试 10:39 一个“人生局面打开”的决定性瞬间 12:51 一扇装满“宝贝”的“时间抽屉” 16:22 害怕的是矫情,还是时间流逝的失落? 20:00 你嫉妒过我吗? 23:15 原来我们陪伴彼此度过了很多有意思的时光 25:35 她吸引我的是她对我特别好 28:02 你觉得我变化大吗? 29:00 我曾经想象过,如果没有认识你 32:48 我看着你的眼神里有一种“骄傲感” 33:53 我看《我的天才女友》时,出现的是你的脸 34:20 镜子和阴阳鱼 🎵音乐: 《飞鼠溪》 《两只小象》 《好大一棵树》 - 那英 《朋友仔》 - Twins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注:本集封面是小时候我俩一起在河边摸鱼。 播客发出的当天是她的30岁生日,让我们祝她——坚定、勇敢、舒展、灿烂!🎂

37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010 在城市水泥森林中,她听到了鸟叫声

这是我和她一起长大的第24年。没想到的是,此次录制的推进却有些艰难。 她一直在做自然相关的工作,我曾参与过其中的一部分,但反而是这次聊天过后,我才真正理解她在做什么,和为什么做。 我又一次打破了自己对于选题最初的预想——或许是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的歌咏,或者是自我与自然的关联,又或者是更高远的力量对人内心世界的改造和召唤——但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不止于此,更多关乎人、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那些壮美和伟大是存在的,但如果说,所有行为的牵引力指向的是“我”的遗憾、愤怒、委屈,和想为“弱者”说话的心愿,那么这件事就离你和我都不遥远。 她说,祝愿大家在自然中能获得安慰,获得美的滋养,或者继续往前走的力量。 ——它可能跟“自然保护”有关,又或者仅仅和“自我保护”有关。 🖊️ 内容概述: Part 1 00:28 我们居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彼此 02:11 一个“听起来就不挣钱”的工作 03:28 如果溯源,可能是童年时的好奇、吸引和“不打断” 07:54 自然保护具体做什么,怎么做? 10:00 不挣钱?很伟大?是英雄?疑问来自于不了解 12:23 “赶海”误区: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 15:23 “教育”误区:不是权力上位者,而是分享协助者 18:41 面对人类做自然保护工作,你还乐观吗? Part 2 21:43 植物纤弱的美感吸引我,但在自然的壮丽里我却不通畅 23:29 在城市水泥森林中,她听到了鸟叫声 24:34 “我”消失了,“时间”也消失了 25:44 人的经验都是自己的障碍,但也是我的入口 27:03 人类对于美的感知是一种作为古老生物的动物性本能 28:29 评价幸福的刻度或许可以是更靠近心灵本质的力量 Part 3 30:48 “牵引力”指向的是工作中的“人” 32:13 成为土壤,或者成为一株大树 33:48 选择成为大树,源自对于自我“欲望”的确信 35:49 人们看到美,但忘记了美的介质、来源和前身 38:48 “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一切都太易得了 40:38 广西的资源处境很像一种女性处境 41:37 不至于高远和浪漫,我做事是源自愤怒 43:58 “我想为弱者说话”是所有努力的起点 🎵 音乐: 《如果》-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贝加尔湖畔》- 李健 《Earth Song》- Michael Jackson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 (注:封面图是她拍滴)

47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009 爱恶欲贪嗔痴,问问佛祖、星盘和心理咨询师

每次面对佛祖时,你在默默说着哪些话? 有一次我看到六个字,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承担更多责任”。 不止于“求”,而是敢“予”,面对更大的力量,愿意发出承诺,这背后是一份强大的勇敢。 年轻人自嘲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面对社会结构性挤压,我们偶尔求诸八字、星盘、心理咨询,其实是借助一份解释自己的工具,选择一种爱自己的方式,这既是对自我的探求,也是对内心的照顾。 于我而言,始终有一种存在主义危机,即自我认知和外部世界的辩证关系。 而我们又为何如此热衷于认识自己?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偏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 本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Part 1——求佛: 00:22 网友变播主,她问我的八字是什么 02:34 八字是哪一门学科? 05:23 灵隐寺的佛祖真的帮到了我 07:16 不想给佛祖添麻烦,那就换个思路:我能给佛祖什么 10:28 磁场和能量流转守恒,求佛也遵从物理规律 Part 2——做心理咨询: 11:33 承认弱小的勇气——心理咨询帮我看见自己 14:00 一次关于情感的心理咨询体验 16:48 和咨询师一起“工作”,我们是合作关系 18:00 一段纠缠的感情和一封迟到的信 23:32 心理咨询是解释自己的工具,让我们获得爱自己的方式 24:11 修炼一个更有弹性的内心 28:25 找到投缘的咨询师就像谈恋爱 Part3——算星盘: 30:43 星盘上写着我们的性格 34:00 我其实需要的是一个第三方的解释 37:34 宇宙的尽头是玄学,都在帮我们看见自己 38:55 为什么认识自己这么重要? 40:22 不妨想象一个世界:一元复始,我们都是山民 43:34 放弃寻求“意义”,松松自己的发条 46:11 叩问自己常常伴随痛苦,但清醒总比混沌好 🎵 音乐: 《观音菩萨偈》 - 齐豫 《爱的尽头》 - 陈楚生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7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008 “清北毕业”可能是我们最想撕掉的标签

北大毕业的杉杉,与清华毕业的小周和我, 都是曾在“争高分、抢排名”游戏中取得过阶段性胜利的人。 毕业数年,我们由此得以打开更大的人生界面, 与此同时,我们的姓名和成就,依然被遮盖在“清北”光环之下。 这枚漂亮的勋章,实用性与致幻性兼具, 这种由成功经验推演出的肌肉记忆,还在定义和塑造我们吗? 🖊️ 本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Part 1 00:14 三个水象星座因为一场“马拉松”相聚 03:33 徒步、穿沙、跑马,人不能一直待在天花板下面 04:21 杉杉跳舞,老郑在新疆涉水,我们都感受到心流 06:31 “一些鸟儿注定要展翅高飞”,我们坐不了班了 07:35 有时我们也会刻意把自己放在秩序里 Part 2 10:44 名校光环让我们习惯于主流、优秀、标准、顺理成章的路径 12:38 让庖丁当白领,浪费了他长年来解牛的“专业训练” 14:14 在海边住了大半年,遇到很多决定不再工作的人 17:27 在景德镇捏泥巴,拉坯让人拥有掌控感 19:07 抓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19:57 学生时代的一个“浪漫主义时刻”让我感受到“附近” 21:28 不妨找找别的参照系 21:49 不能离开,也不能赢,这才是最别扭的 Part 3 24:00 我们的姓名和成绩总藏在“清北”标签之下 25:07 被划分等级,被简单粗暴地概括,本身就不合理? 26:40 我们要多成功才能摆脱这么大的光环? 28:24 我们跳舞、饮酒、社交,为了撕掉“labels” 35:06 清北毕业后,人生是hard模式还是easy模式? 36:23 不同的技能点把我们带到了不同的游戏等级 40:20 一个选择不一样,未来人生大不同 41:06一个个“爆哭时刻”构成了我们混沌的成年生活 (注:录制当时处于尚且寒冷的不久之前🥶,录制次日小周成功完赛。) 🎵 音乐: 《风平浪静》 《追梦人》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4分钟
99+
1年前

Vol.007 跨越十二年的播音系女孩畅谈!

2012年本科入学至今,竟然已经过了12年。 作为播音系女孩,如今的我、小鹿和车老师,一个是新闻记者,一个是电台主播,一个是高校里的对外传播工作者。 不变的是我们都还保留着某种“职业训练”——依然看起来年轻美丽,保持着身材和形象管理,并且普通话标准。 回看大学时代,在小小的宿舍里,我们生活地很“立体”:一个在床上,一个在椅子上,一个在地上。 以动态的眼光看,时间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一些实际的作用—— 曾经赖在床上、经常翘课的小鹿,如今竟然爱上了运动,拥有了更饱满的生命力和专注的事业; 成日坐在桌前看书看视频做手工的我,从悬浮着的灵魂自由,到识得人间疾苦,精神逐渐落地; 早睡早起、热爱夜跑、始终自律的车老师,在非洲生活两年,回国后成为了更加温柔的准妈妈。 就像栏目名字一样,我们在姐妹的闲话里,总免不了有一些正经。 时间向前推演,一转身我们竟然长成了可以“回忆青春”的年纪。 两年的非洲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温和地进入生活; 工作让她被迫成长,但成长总是令人愉悦的吗? 曾经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任何人、做成任何事,如今的她还对自身和世界抱有希望吗? 我们观察、提问并解答彼此。 年轻求得圆满,随着岁月走散, 忍不住回头看,剩下的只是片段。 🎵 音乐: 《青春纪念册》 《青苹果乐园》 《你曾是少年》 《缺口》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3分钟
99+
1年前

Vol.006 微短剧爆火,世界真的是草台班子?

春节过后,本就火爆的网络微短剧又一次爆火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科班出身的小玉,居然率先成为了这波潮流中被“收割”的充钱观众——“好奇戏里那一巴掌到底有没有扇下去,结果扇到了自己的钱包里。” 短剧野蛮生长,入局掘金者众。 标题劲爆、冲突强烈、转折粗暴、戳人爽点……我们形容,刷爽剧就像吃垃圾食品,你知道它不健康,但它就是不断给你刺激,让你欲罢不能。 当我们逐渐被驯化,习惯于文字140字、短视频15秒、电视剧3分钟,人的专注力和严肃性似乎正在被消解。 而当自身的现实生活被压缩,我们又实在很想跳过仍需历经磨难的假定情节。 我们这一代,生存于现实主义中的个体,在网剧的魔幻现实中,找到了某种现实的补偿。 🖊️ 本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02:04 网购很抠搜儿,充钱很慷慨 03:56 让你“爽”的原因是你可以“开大” 06:24 “爽”的底层逻辑是自我欺骗和替代性满足 08:18 老派者vs年轻人,又怀疑时代,又怕被时代抛弃 10:13 短剧听过去全是“音效”,叙事不靠文本靠情绪 11:53 不必要和“人”发生关系,不需要追究心理逻辑 13:06 爽剧里是“理想世界”,你可以做“正义之神” 15:05 网络短剧的制作水准是“工业糖精”,难度是大学生作业水平,一个反应切10个镜头? 20:04 深谙消费者心理的同时成为韭菜,我消费的就是这个“假” 22:46 行业内部费用规则大透露 24:56 可复制性强,它还珍贵吗? 25:45 喜欢看那些的人,也是喜欢看这些的人 27:21 被驯化的背后是对严肃的、复杂的、审美性的消解 29:15 承认和警惕人的娱乐性,但人很难避免自己的弱点 32:13 当成传播手段去分析,背后都是人的情绪 32:45 “横店”变“竖店”,收视习惯改变了我们什么? 36:30 短剧是大型剧本杀,你可以当自己的制片人 37:19 短剧爆火对学界、行业或将有何改造? 40:40 要对严肃性有崇拜,要对新事物有好奇 43:03 对人有信心,相信行业会自我净化 🎵 音乐:《雾里看花》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5分钟
2k+
1年前

Vol.005 春节反催婚指南:我想成家,我妈劝我别有执念

今天是除夕,回家过年的未婚人想必都心有戚戚。 “被催婚”是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心照不宣的考验。 本期嘉宾加菲,以她超级酷炫的松弛家长和亲子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父母、子女都能学到点东西的视角。 节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02:53 自由的灵魂,却有着传统的想法 04:03 我要结婚生子,妈:劝你别有执念 06:32 父母没给我压力,我自己给自己 07:36 松弛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懂事”地彼此照顾 08:47 “我的父母是我最好的玩伴” 10:28 父母圈聚会上,叔叔让我唱国歌 11:39 父母很有边界感,是我对父母有期待 13:33 “中国式”催婚来自于强烈的情感牵扯 14:57 西方国家亲子间的表达落脚于“感恩”和“爱”,不聊“期待” 18:23 “我是一个自私的女儿” 20:13 我想赚钱给父母买房,我妈却鼓励我辞职 21:31 “中国式”家庭老是“负债”,情感债、金钱债,债债相加,还不清了 23:40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像放风筝 26:20 与其“催”,不如“理解” 28:22 先安顿好自己,再尝试沟通和理解 29:29 用“发疯”应对“魔法” 31:06 没有“面子债”,就没有“亏欠感” 33:33 我妈为了我的狗,宁可不联系我 36:27 “我的梦想是成为我妈妈” 40:30 自由自在的底气是不用接济父母 43:33 我妈跟我说,她在婚姻里很辛苦 46:32 比起“结婚”,更重要的是认识什么是“婚姻” 聊到这里,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和谐美满的春节。给大家拜年啦,咱们龙年见!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8分钟
1k+
1年前

Vol.004 “30岁”会谈:什么“房车婚育”,我不想做时间表了

yuqi结婚那天,我去当伴娘。 这是我第一次当伴娘,其间恰好是我的30岁生日。 婚姻、“30岁”,关乎人生新阶段, 三个30岁边缘却自觉年轻的“中年人”, 组织了以下对话: 00:57 一个结婚,一个当伴娘,一个出国度假 04:13 漫谈对“30岁”的感受 06:25 婚姻/亲密关系让她感到更“自由” 07:31 “爱,谁也说不准,但选择是一种笃定” 08:34 “婚姻是合作关系,我们只是作出承诺” 09:18 “30岁”降临那一刻,我先麻了 10:33 “30岁”不是新的“20岁”,我拒绝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大人” 13:21 “30岁”没人管了,我不做时间表了 15:22 相比于20岁直觉的开心,我更喜欢30岁有依据的开心 16:28 具像化一个想象中的30岁样子 17:57 “房、车、婚、育”都没有,是我们不想要吗… 21:07 不介意走弯路,平静地接受生活给我的岔道 22:41 沿着漂亮的路走,一边摘花,一边采果 23:57 突然发现25岁时写给30岁自己的一封信 27:37 “三十而立”与否不重要,成就与时间并非线性关系,“认识自己”比“达成什么”更重要 28:39 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我不愿意成为庸人 31:20 自己给自己设置跑道,自己为自己颁奖 33:21 信念在于,哪怕世界辜负你,你要知道自己是珍贵的 34:40 30岁的选择更多还是更少,更难还是更容易? 38:40 职业上,either connecting the dots, or jumping out of the box 41:00 是的,是的,放下年龄包袱,人生就是体验 41:34 一个关于“30岁”的隐喻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4分钟
3k+
1年前

Vol.003 跨年特辑|聪明未必好运:在2023的鞭笞中重启

本期嘉宾,我的清华师妹小何。内容创作者,影视行业从业者。 我们一起回顾了2023年,观看外部世界变化,聆听内心动荡。 我们一起迎接了2024年,抛出对新生活一句接一句的期待。 我们的谈话事发突然、进展随机,但自我批评够深入,自我暴露够诚恳。 以下是本集内容的展开方式—— Part1 关于工作、成长和阵痛 02:27 工作让人暴露性格中的缺点 03:09 抛弃小聪明,保持敬畏心 03:32 影视新人的2023行业感受 05:15 文化消费的上升,背后是经济收缩下紧抓的小确幸 06:58 “你心中的锦绣总有脱口而出的一天”,背后其实是一种悲凉 08:31 心中锦绣现在还能脱口而出吗? 09:26 年度觉醒时刻:洞悉“好学生”的三个缺点 11:46 妄议当下年轻人生存策略 Part2 关于情感和情绪 13:35 情感断奶后疯狂相亲,彼此估值,“表演”恋爱 14:44 情感市场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好学生思维” 17:08 30岁不过如此 18:22 追求失控与享受控制 20:25 一次惊恐发作后的情感自救 23:32 身体不舒服是因为情感委屈了 24:31 更爱他人让自己有了更大能量 26:16 进行一次物理和心理的“大扫除” Part3 年终提问 27:33 盘一盘工作账面之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来源 31:25 过去一年最开心的某一天或某个瞬间 32:56 过去一年新认识了什么有趣的朋友? 34:36 过去一年坚持/尝试了什么? 37:01 描述一个能够定格2023年的画面 39:30 过去想重来的事、错过的人 40:19 过去一年最孤独和最幸福的时刻 42:55 过去一年想得到且得到的,想实现却没实现的 Part4 New Year Resolution 43:44 新一年,我希望…… 2024年, 祝你健康、英勇、有生命力。 祝你不遗忘,甚至比之前记得更清楚。 让我们用言说,用笔记, 用日复一日的用力生活和与人连接, 去填补身体和心灵的黑洞, 去创造彩色的涟漪。 新年快乐!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7分钟
2k+
1年前

Vol.002 追光总在突然降临:我们给老外团当导游?

人生总有奇遇,谁能想到, 郭老师和我竟然先后体验了一把当“外国团的导游”。 有趣、暖心或奇葩的经历总在过程中发生, 但喜悦不止于思想文化上密集的碰撞和启迪, 还在于我终于不只作为一名记者,更作为我自己, 而被好奇、被聆听、被了解。 彼此交流新的观察和见地, 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学习和从事的国际传播事业在这一刻无比具体。 Part 1 00:44 质疑你,理解你,成为你——我们为何先后成为“导游” 05:00 锅从天降,我被要求当众表演 06:15 当“使命感”突然降临,我们不能给中国人丢人 08:35 孟加拉国的“社交恐怖分子” 10:30 大巴车上的KTV,一种universal的社交语言 Part 2 14:01 音乐之外的语言是相似的风景符号 15:33 语言不通时我们如何交流? 17:52 面对一些外国友人,使用一些“销售技巧” 19:22 “主动出击”换来真诚的收获,请教了我们这代人的困境 22:27 珍贵的体验:按图索骥交换彼此的认识 Part 3 23:43 喀麦隆女新闻主管带我认识“女性主义” 24:23 在海外的华人,何处是他们的原乡? 26:40 一个人见证着另一个国家的时代变化 28:38 像蒲公英一样,等风来或者借风力 Part 4 30:18 “年长者喜爱症”来自我的恋父情结? 33:07 一个大插曲:事情竟往奇怪的方向发展…… 36:15 “国际传播”从一个愿景变得具体了,我也作为个体被尊重了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40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