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 住在纽约自带一百根斜杠的精算师

在美国精算师是个怎样的职业,真如大众刻板印象中的都是年薪百万?如何从国内的985一步步走到纽约并在金融业找到工作立足?大众商业保险普及程度较低,有哪些保险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如何在干好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吃不饱喝不醉耍不累?怎么看待纽约这座城市以及美国近几年的一些变化,在海外长期工作的中国人对于未来选择有什么想法。一位朋友和我们分享他的近十年的经历。 * 【聊天的人】 Leo、Ray@纽约 Ray:北美精算师;中山本科、哥大硕士、曾在AIG工作,现在生活在纽约从事再保险 * 【重要节点】 05:54 百度搜索说精算师年薪百万,所以高考选了保险专业 09:25 跨部门锻炼把自己学成万金油,什么能力都要强 13:25 国内外职场社交与酒局的差异 19:00 华尔街金融行业工作日常 28:45 再保险是什么? 33:55 中国人喜欢花钱买房子但却很少给房子买财产险 40:33 普通大众觉得保险里面坑太多,保险是朝阳行业但太阳一直没升起来 45:33 工作生活的平衡以及对红酒的兴趣 55:59 没有经历过国内的职场所以担心逆向文化冲击 57:25 另一种类型的不包容、对美国失望的地方、纽约地铁的混乱与低效 64:30 成都洋气与步行友好、重庆每次回来变个样 68:42 希望外派回亚洲,独生子要承担对父母的责任 * 【BGM】 Welcome to New York - Taylor Swift New York - Arcca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一鳞半爪」,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蜻蜓FM上订阅,欢迎在评论区互动,欢迎联系我们。

73分钟
99+
1年前

Vol.10 群山之地、潮热岛屿,在马来西亚旅行🇲🇾

本期主题:到马来西亚旅游 和朋友一样,四年来首次出境选择了简单模式的东南亚马来西亚🇲🇾(12月开始对中国大陆免签了)。这是个以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国土被南海分割为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两个部分。作为“新马泰”之一,马来西亚是最早向国内开放海外旅行的国家,人均GDP和中国大陆差不多,也是近年来的“明星经济体”。马来西亚的国家构成和经济发展有什么特色?去自由行有什么值得体验和推荐以及需要注意的?吉隆坡、仙本那、兰卡威、槟城都有什么玩儿的?再次和Kevin一起来探讨,也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 【聊天的人】 Leo、Kevin * 【重要节点】 03:18 马来西亚的人均GDP长期超过中国大陆,现在两边都是1.2万美元左右 08:05 西马vs东马,旅行准备、各自的路线、货币汇率和兑换以及吉隆坡国际机场观感 16:19 穆斯林国家、马来族为主,华人只占二到三成,不会英语的自由行其实不够便利 22:03 马来西亚的“一国两制”:马来亚和大马是两个概念,沙巴和砂拉越的特殊地位,新加坡是被驱逐的 28:58 四小虎与亚洲金融危机、摩天大楼高度刷新后的魔咒 35:04 低廉的油价、政府主导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的溢出与再布局、解决本地就业的第三产业 45:22 为功能疏解而新建行政首都、刻在血脉中的国际化基因 52:15 吉隆坡:黑风洞茨厂街清真寺、购物体验、猫山王榴莲与椰浆饭、嗜糖的国家 69:20 兰卡威:开发较早的国际旅游岛,落日巡航、珍南海滩和超值免税店 72:35 仙本那:马尔代夫平替,奇幻漂流与果冻海,资本殖民与海洋生态危机 84:55 槟城:世界文化遗产与混血城市、辛亥革命序幕地、在乔治城Citywalk 89:02 用简体中文的海外国家、少数族裔的坚持与抗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91:30 追逐国内稀缺的热带气候,期待下一次东南亚旅行 * 【BGM】 Rasa Sayang - 小野丽莎 茉莉花 - 梁静茹 前几次和Kevin聊的节目: * Vol.02 精神的旅行&身体的阅读,谈谈把自己作为方法 * Vol.04 螺旋上升的历史、十字路口的当下、枢纽里的时空观 Langkawi的海滨日落——by Leo Semporna的奇幻漂流——by Kevin 信息纠错:泰国的人均GDP在7000美元左右;亚洲四小虎指的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一鳞半爪」,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蜻蜓FM上订阅,欢迎在评论区互动,欢迎联系我们。

96分钟
2k+
1年前

Vol.09 当我特种兵式穿梭于演唱会时我在想什么?

最近各大城市的线下演出市场都呈现井喷式爆发,强实名制下一票难求的同时很多年轻朋友都开启穿梭于各类演出的疯狂“特种兵”观演生活。这个现象到底是口红效应和自我补偿而导致的昙花一现,还是随着社会发展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得以培养和固化?和荧幕前看live视频相比,看演唱会到底有什么魔力?我们和一位演唱会特种兵来共同探讨。 * 【聊天的人】 Leo、阿芷 * 【重要节点】 05:48 工作属性是活动与品牌相关,看演出是保持能量和汲取创造力的一种方式 09:43 最近半年在成都看了十多场演唱会,策划和舞美让我觉得很值 18:18 自己做活动才能理解幕后工作人员的不易,最喜欢的是项目落地的环节 22:29 今天看演出的场地也是我明天办活动的场地,看完演出再聊工作 30:08 特种兵式生活是对过去几年经历的自我补偿,大家的消费心理悄然改变了,越来越多人在寻找平替 35:04 艺人们也捉襟见肘,侵权纠纷的风险概率陡然提升,所以他们高强度开演唱会也是一种报复式反弹 39:30 虽然是口红效应,但现在“口红”也太贵了!过度特种兵很大概率不可持续,大家终究会回归理智。 45:42 虔诚让我抢到了所有我真心想去的演唱会,去海外看演出也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 55:59 一些演唱会里情绪化的共鸣时刻:杨丞琳、蔡依林、杨千嬅 63:45 K-pop追星史、第四五代开始欧美化、如何定义韩国风格的音乐? 76:16 短视频对当前音乐生态和审美的影响 80:20 两个私藏的歌手/乐团推荐 84:26 两个想实现的愿望:EXO再合体、亲身去火人节 * 【BGM】 Fifty-year Spun - 金車厘子 Dive Back in Time - 白鲨JAWS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一鳞半爪」,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蜻蜓FM上订阅,欢迎在评论区互动,欢迎联系我们。

92分钟
61
1年前

Vol.08 学霸的陷阱:从世界500强离职后,地产从业者还剩下什么?

“房住不炒”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出清,从业者们主动或被动的不断作出新的人生选择,行业十多年的黄金时代吸纳了太多出身优秀的高学历人才,而当下曾在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工作的我们都已从当时的雇主离职。本期录制恰逢成都楼市限购限价放松的新政出台之日,近期连续的刺激政策给我们一种恍如隔世的观感。一个地产小周期结束/启动的现在,作为普遍社会意义下「学霸」的四人组重温了当年共事的光景,虽早就开始实践跳出单纯「做题家」的角色,我们还是深刻的探讨了各自是否掉入了「残酷的陷阱」。 * 【聊天的人】 Leo、Nobel、行长、酱爆 * 【重要节点】 04:52 加入世界500强头部房地产企业的决策:人生体验的一种圆满 06:43 和咨询的差异:知道不代表做到、项目周期拉长 12:45 白月光的拉、西西弗斯的推 18:50 摸鱼心态的生成、书生气特质和纸面化表达 28:45 地产黑话与公司氛围调性 33:45 行业的高流动性:从不安到离开,浅尝辄止而终未彻底被公司文化同化吸纳 49:27 最大的收获是将工作履历作为标签从而被高看一眼,以及精英集聚环境下心态的自我调和 56:05 房地产依然是地方城市容量超大且具备试错空间的行业,但存量资管挣的是辛苦钱和长钱 64:52 成都市926新政交流:大众心态和预期、全国城市放开竞争优质资金、经济基本面好转才会带来更大的信心 77:00 心态:单一评价维度和限定游戏规则下落入学霸的陷阱,我们只是非常擅长考试而已,但实用主义更适用多元的社会,并且出学校你是和全年龄段的人在对比竞争 84:15 我原来没有那么优秀:从前20%中的后80%到后80%中的前20% 87:40 炒股能力和是否学霸没啥关系。炒股有逃避现实的意味、自我营造一个精神小领域,但现在来看并不划算 93:32 战略上的躺、战术上的卷: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时代红利结束了吗? * 【BGM】 Daisy days - PROJECT PRISMIX / 大塚彩子 Life goes on - 2pac * 上一次和酱爆聊的节目:Vol.05 人到中年,电子养胃 * 成都926房地产新政基本内容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一鳞半爪」,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蜻蜓FM上订阅,欢迎在评论区互动,欢迎联系我们。

102分钟
99+
1年前

Vol.06 成都vs杭州,滤镜下的网红,失去性价比的背后?|杭州亚运会

亚运会特别节目,关于城市话题的新系列。 在微信公众号有我们这一期内容的完整文字版,欢迎关注。 今年夏秋之际,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成都和杭州相继举办大运会和亚运会。然而两个城市在网络上,一个是内卷成“西南柬埔寨”、一个被资本异化为“剥削机器”和“美食荒漠”,过去几年享受滤镜的网红城市最近双双被吐槽正在失去性价比。那么两个城市到底孰优孰劣,他们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发展?我们从一个简单又关键的指标展开试着剖析背后的逻辑。 * 【聊天的人】 Leo 虽然是单口输出,感谢共同参与策划的小伙伴 Leon * 【时间线】 02:08 城市榜单,从情绪输出到理性客观? 04:48 人均GDP指标为何能够用于比较城市? 10:20 成都和杭州的人均GDP差异 12:38 原因一之人口视角:人口流入与财富效应 18:22 原因二之产业视角:消费与服务经济、500强特征与制造业环节 26:17 原因三之资产视角:房地产各有起落、上市公司门类大不同 32:43 差异溯源一之宿命论:同是偏安、不同的选择 39:34 差异溯源二之消费观:平民享乐型消费与精英投资型消费 44:28 差异溯源三之治理逻辑:陆海之分?中心与节点? 47:05 对偏见的看法:转移支付和平台经济 50:16 未来展望:2.5万刀的成都、4万刀的杭州 * 【BGM】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Beegie Adair 蜀绣 - 李宇春 * IMF预测中国大陆2023年人均GDP为1.37万美元 * 中国头部城市2022年人均GDP,成都和重庆未突破10万元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一鳞半爪」,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蜻蜓FM上订阅。欢迎参与投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58分钟
99+
1年前

Vol.04 螺旋上升的历史、十字路口的当下、枢纽里的时空观

为什么总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什么古代中国时常会被北方外族统治?为什么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逆全球化、贸易战真的会让我们强行脱钩吗?发展惯性被打破我们如何自处?我们的文化信心又来自何方?带着这些疑问和Kevin浅聊了一下施展老师的《枢纽》。 * 【聊天的人】 Leo、Kevin 上一次和Kevin聊的节目:Vol.02 精神的旅行&身体的阅读,谈谈把自己作为方法 * 【重要节点】 06:51 《枢纽》中宏大的中国时空观 09:17 从唐和清的共性来看古代中国大一统逻辑 14:13 游牧和农耕——过渡地带为什么如此重要? 22:40 历史的三轮循环与定都的选择 28:09 西藏与佛教,寻找新信仰 33:48 新疆与西域,大漠是海洋、绿洲是港口 42:21 陆海秩序线的转换、南洋华人的宗族社会 46:51 从蜀汉北伐谈合法性与人民支持 50:00 普遍理想、特殊现实到普遍现实的螺旋上升 55:16 产业脱钩、供应链转移和新时代的下南洋 68:13 政治是平衡的艺术、腹地纵深下足够进行战略应对 76:19 规律不饶人,对中华文明下一轮升华的美好期待 * 【BGM】 Beats Now For Sale(READ DESC)- TRA$H 月牙湾 - F.I.R * 【延伸阅读】 枢纽:3000年的中国 - 施展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一鳞半爪」,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蜻蜓FM上订阅。

82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