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小乙”是一个化名,她曾参加过我的节目,108期的“人就像雪糕,外壳的漂亮碎花只有被你亲身裹上才构成人生的意义”。那期节目跟本期主题不同,是讲她的感情故事,而本期是讲她离开北京几个月之后,对生活、前途、人际关系的看法。如果你把两期节目都听完,就可以更能理解小乙的心路历程,一定非常有趣。 因为这是一次老友的远程闲聊,我就在谈话中随意打开录音,开头缺少了“唉,喜形于色、色香味俱全”,但结尾会补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从对落户北京的盲目乐观开始进入话题,小乙则讲述了选择到济南,未来又将去杭州的种种前因后果。我猜她有一点孤独。她说,作为一个落户天津的河南人,却对北京有特殊的感情,这份情怀在济南找不到。所以,这让她在济南的生活有一种“漂”的感觉。 小乙对居住的城市有自己选择的理由,即将面临的种种变化会带来不安定感。这并不至于让她在日常生活里遭遇实际的不适,但在内心深处,她无法消除某些焦虑。 我惊讶于她每年做规划的习惯,似乎这是过去的自己给未来的自己做安排,本来这应该是另一伴该为她做的事。被安排是一种幸福,主动去体验世界也是一种幸福。我突然发现,人的选择并不总是利益最大化,在更深的地方,懒惰这更底层的逻辑。 我有一个克服懒惰、避免厌倦的办法,虽然有点暴力,但推荐你试试:让自己变得更挑剔,成为聚会里那个挑事的人。当你在集体活动里肆意放纵,可能就会感受到新的乐趣。 最后,祝愿我们都不要成为被抛弃、被留下的人,也不要忘掉那些在生命里遇到过的他者。
这是一期被“故事FM”废弃的采访,时间是去年年底,讲述人是我,才想起来寇爱哲也不会再用这个音频了,那我就传上来吧。 我讲述的是亲身经历,在一家叫做“学霸传媒的”的MCN教育公司短短十日的故事。 那些短视频平台上,打着免费帮你提升成绩、突击考试、背单词、解数学题的旗号,最终把你骗到直播间里的所谓学霸,他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在卖什么课外辅导书吗? 他们的成绩是真的,但他们要说的选题、视频文字稿,都不是他们自己写的。而他们甚至根本没看过他们推荐的参考资料,他们提供的所谓学习方法、攻略,都是自媒体小编在网上复制粘贴拼拼凑凑的。 最魔幻的是,学霸的“贫寒家庭苦出身”人设,也是拼凑的,就像弗兰肯斯坦。 孩子的学习生涯,只有一次,这个机会成本不能大意,别让垃圾信息充斥你的头脑。每天一分钟,强壮不了中国人。希望本期节目对中国的家长、孩子有所帮助。
大满足! 和粗圈电台的两位主播大白、who口本,聊我们难忘的同学,终于圆梦锵锵三人行! 说起同学呀,我们每个人平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有好多故事,那些事、那些人、那些青春,都在我们的记忆里挥散不去。 除了标题里写的三个同学,本期我们还聊了小学、初中、高中总共十多位有意思的同学,大家快来听吧! 而我,竟然说出了节目提到的每个男同学的名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其中有你或你认识的吗?欢迎来找我,想死你们啦!
去远方周末计划的主播TC家里录的一期节目,设备非常高端! 爱死机第二季,我们每人聊了最喜欢的三集短片 自动化客服、高草丛是TC的选择,我喜欢的是沙漠里的雪、圣诞老人。 当然,我们共同的爱:溺毙的巨人! 神作,我们也要把主题上升到一定高度,非常精彩。 TC分享了他给家人办手机套餐,打客服电话,遭遇折磨的惨痛经历。另外,我畅想了如果自己拍恐怖片,一定要选择三个中国人老少皆爱的人物,效果炸裂!想知道是哪三位么,快来收听!
本期嘉宾是“远方周末计划”播客的主理人颠僧TC,大家掌声响起来,呱唧呱唧!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聊天,TC对我的恩情,我永无回报。他帮我调好了我的录音软件设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抱歉不能以身相许…… 所以,有了高端设备,本期的音质当然又是极为清晰的。 我们由浅入深,先是简单分享旅行的方式:出差途中如何在城市郊区穿梭,旅行的体验:TC在京都酒吧里为两位姐姐路见不平之后,在胡同里被跟踪。 然后,我们聊到了旅行之于平凡生活的特别之处,以及,在日常里能否获得同样的特别感受呢? TC有一个沿着京杭大运河骑行的梦想,而且此前已成功尝试过北京到天津的骑行。 聊到在旅行途中的无力感,除了在桂林丢失钱包的故事,我还突然想起,每次在陌生城市的火车站出来,是我最无力的时候,似乎前途有好多未完成的任务,让我焦躁。而当我进到青年旅舍、热闹小镇,我又回到了自信满满、天不怕地不怕,渴望探求一切的状态。 最后,我们把话题上升到“旅行哲学”的高度,哈哈哈,谈及旅行之后,我们还能剩下什么东西在心里,非常罗曼蒂克,欢迎收听两个老男人的浪漫!
2018年11月,《自由意志与人生的自恰和必然性及地域黑》节目的嘉宾超哥,身在日本北海道札幌,与我远程连线,再次作为嘉宾,输出宇宙无敌绝顶质量的深度思想。前一个小时15分钟在聊生活选择以及交际圈、寻找内在原因等问题,后面一个小时则是在中国播客界没有人聊过的“正义”底层问题。
本期节目标题:假借“照顾好自己”的虚伪心理学而改善生活,你将只会贯彻呆滞与放纵 上面是我自己给这期节目起的符合我心的标题,但它只会出现在节目简介中。 从这期开始,我将尝试标题党。即在正式节目的标题里采用蹭名人、蹭热搜的方式吸引听友。我也不请你见谅了,哈哈哈,你谅不谅解,我都得这么干,要不然没人来听节目啊!!!! 这期是喜形于色与本味话馆的联动串台节目,嘉宾是馆长。馆长的语言风格一如既往,但我们聊的话题与他在本味话馆里聊的可是大不一样。 我此前给他分享了李厚辰的“翻转电台special”Vol.48这一期,给我们的聊天定下的主题是:照顾自己与放纵自己。李厚辰那期节目几乎想要摧毁心理学整个学科的根基,而我和馆长并不意在讨论如此宏大的主题。我们的话题一如既往保持喜形于色的风格——关注内心真我。 我们从“馆长的享受”开启,我很意外他有一段创业经历,就临时起意决定深挖一下,当然这就可以充分体现我的临场反应与控场能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馆长享受带领团队的过程,尽管一路有坎坷、甚至也许不值得,但他常用“都一样”这样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面对一切困扰。而我抚平自己的方式则是强行给不好的事找寻好结果的可能。 我们俩都算是保守、克制的人。我保守原则,放纵言行。馆长则多在外在有所克制,内心里是个有容乃大的人。在使用交友APP的时候,馆长对他的聊天能力做刻意练习;而我强迫自己学习的场景多是在新媒体阅读长文章。 话题还涉及到脱口秀中笑里藏刀的歧视、职场里亲昵称谓的内卷等。馆长分享了家里老人玩某害人不浅APP的故事。最最最重要的,我分享了一个打着“照顾自己”旗号而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故事,以此把话题回归主题:照顾与放纵。 当代媒体告诉你,每个人都值得被照顾,而你更要懂得照顾自己。我坦白,我讨厌这种说辞。会让自己过得幸福、开心的人不需要别人告诉如何做,而不会成长、甘愿随波逐流的人,也并没有从这种情绪化的所谓心理学中得到任何可以实际应用于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的方法。归根结底,我赞同李厚辰所说——不算恰当地转述:人要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单单构建内心世界就够的,要在跟外界的互动里找到症结,我们生活在社会里,必须勇于直面真实的社会困境。
路途。开头很像爱的劳工。
清明假期录的节目。 遗憾的是播客公社的店也放假了,所以我又回到了咖啡馆。 但非常开心地,本期嘉宾特别有意思,是我在一次脱口秀开放麦现场认识的作家朋友。 她当时讲了一段中年失恋的故事。 我当时以为这是一段很值得挖掘的故事,事实上它的精彩程度超乎我的想象。 现在,这位朋友已经走出那段阴影,可以坦然讲述。 我也很幸运地,听到了实在不多见的故事。 分享给大家。
第二次和女朋友录播客。 决定给这个系列起个名字:两个人的平地抠饼。
和“再见老板”的Cody一次对谈,感谢播客公社提供的免费场地和设备,十分尽兴。 我们都是东北人,从童年的春节回忆聊起,各自分享了近期去女朋友家过年的趣事,东北的春节与南方的春节的差异,以及,Cody凭借奇招征服老丈人!中间,我们例数了成长过程里的满足与磨难,Cody前20年人生顺风顺水,从小玩各种游戏非常自由,享尽了福,他似乎想要跟成人后的磨难相对比,如一些东北官场的黑暗,可是我看,他现在依然很幸福,太气人了。而我记忆犹新的是,路上和同学说脏话被大人发现后告诉我妈,我成了“两面人”。 我们还讨论了对传统习俗的看法、要不要遵从。 我们的共同点是,都是盲目自信。我希望听友们也别妄自菲薄,自信起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