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全女性主播的播客,必须要聊一下《好东西》了! 不过三位主播对好东西的打分略有不同,其中有称赞也有质疑,同时也有反思。 01:40 来个《好东西》打个个人评分:体验感超级好,轻松愉悦的电影,并未冒犯男性 07:10 《好东西》和《爱情神话》的对比 11:05 《好东西》中感触和感动最深的桥段有什么? 15:48 也要说说没有被触动的部分和原因:不用以电影上纲上线和划分群体 21:40 赞美女权表演艺术家和新奇生活方式的表达:撒开过吧,生活没有解法也没关系 28:30 它是一部台词型电影:让人想到坂元裕二、伍迪·艾伦 32:20 它是一部提供女性情绪价值电影:对比《热辣滚烫》之类 40:40 聊聊华语女导演的创作吧:腾丛丛、贾玲、白雪等 47:50 国外的女导演我们也聊聊吧 本周分享: 1、《沙丘》电视剧版 2、《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3、《胜券在握》
这期我们轻松一点,聊了一期八卦。 聊了才发现,果然八卦聊不完,三个人足足说了两个小时,剪辑到了75分钟,时长警告,不过也邀请大家一起友好八卦。 主要因为麦学和花学在这一个月太火了,我们也无法忽视,在领略、学习了花学与麦学后,今天是一次学习总结大会。 本期很简单,先总结了花学:周雨彤的几点被DISS和热议的点,接着总结了《再见爱人》中的麦学:也就是李行亮的妻子麦琳的一些行为。 我们也不客观,只是一种八卦闲聊,但更多的是讨论了下为何这两个人的行为引发了全网热议呢,是人们一些潜意识的体现吗?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另外,我们在小RED书上同步开启账号,欢迎大家搜索“言轻气盛”关注我们,我们会同步推荐一些平时追看的影视作品等给大家呀!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来了,但根据今年预售的惨淡程度来看,这是最冷的一届双十一了,冷到连晚会都取消了。 这个从2009年平地兴起的节日,从几百万走上了几千万几百亿,也见证了这15年来中国市场的兴盛发展,经济的急速向前,当经济向好,人也会消费高涨,无论是日常购物、旅游出行,当然也落实到电影的消费上。 而今呢,双十一都遇冷,电影则遇冷一年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会出现的口红效应,并没有体现在电影上,或许我们都误会了“口红效应”,过去它是指电影,因为过去的电影在那个时代能带来应运而生的情绪价值和恰到好处的及时行乐,而今的口红效应是什么呢? 是短剧?短视频?直播? 时代总是让人意想不到,回顾15年的双十一,再看看无欲无求的我们都在消费什么影视产品呢?
今年的两档脱口秀节目落幕了,你追看了吗? 加入了桃厂VS鹅厂,单立人VS笑果的双重buff,脱口秀终于“复活”了!更多人选择在短视频平台直接看卡段,进一步弱化了“比赛”的印象,而是专注在自己喜欢的演员身上。付航,无疑是今年最出圈的一位。 作为脱口秀非专业爱好者,咱们本期就从付航聊起,谈谈今年两档节目的差别,各自欣赏的演员,以及女性表达所面临的困境。
饭圈文化——一直是我们不太敢触碰的话题。 足够疯狂,似乎也足够宗教,不知道如何深入,也希望对其保持尊重,人类因为有了爱的寄托,才能快乐,这就是人之所以会寻找宗教、信仰或者爱豆的原因吧。 可是在内娱,饭圈的形成背后有太多疯狂的案例,发疯程度令人咋舌,常年形成不可思议的风暴,也让人见识到群体的力量,这背后是人性还是利益,是丑态还是燃烧? 今天,从过去一阵子的秦霄贤事件:嫂子和粉丝为渣男对线,疯狂粉丝甚至假冒官媒发生,只为维护哥哥——从这实在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说起…… 02:45 秦霄贤事件回顾:粉丝和嫂子对线 22:45 肖战粉丝举报AO3事件回顾 20:50 蔡徐坤VS周杰伦微博事件回顾 33:45 朱一龙的映后事件回顾:偶像转型,粉丝也要转型 40:10 饭圈文化:利用了爱和痛苦,转化了钱和工具?
进入10月份以来,电影这个选项似乎距离观众越来越远。同质化的烂片,甚至连吐槽都提不起兴趣,毕竟吐槽的前提也是要买票,而买了票就相当于给烂片花了钱! 于是,我们决定绕开电影,做一个不定期更新的板块,娱乐圈发疯录。首期就来聊聊陆川,以及那些怼天怼地对观众的导演们。究竟这些“暴言”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又隐藏着怎样的内心OS呢? 01:00 陆川导演:你们审美太差,我可以等你们 26:59 胡玫导演:有账号注册好,专门黑我们电影 38:08 丁晟导演:观影有门槛,爱看短视频的人看不进去 48:13 冯小刚导演:垃圾观众看垃圾电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